【通用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第五课妥协的智慧教案_第1页
【通用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第五课妥协的智慧教案_第2页
【通用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第五课妥协的智慧教案_第3页
【通用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第五课妥协的智慧教案_第4页
【通用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第五课妥协的智慧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第五课妥协的智慧【主题说明】妥协是指在生活中避免冲突、争执,或与某人或几个方面之间商谈条件或求得互让。执着固然重要,但因条件的限制和环境的变化,人所追求的目标暂时难以达到,或者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本课通过图片导入,并通过小组游戏、体验分享等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妥协,退一步海阔天空,并且知道合理妥协也是一种智慧,只有审时度势,才能蓄势待发。【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妥协的必要性。2、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到在妥协中达到的成就感和愉悦感。3、行为目标:让学生学会在集体的生活情境中善用妥协,退一步海阔天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合理妥协是必要的,

2、体验妥协有时更容易解决问题。难点: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适时合理妥协。【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粉笔若干。学生准备:矿泉水瓶;绳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节目标过程建议观察岛(热身暖心)通过观看图片,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看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并请学生举例说明、回答问题。2、请同学们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3、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图中的情况吗?请举例说明。4、教师小结:妥协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顺利,合理妥协是必要的。引出本课主题。教师提示语:通过观察图片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合理妥协是必要的。时间:5分钟活动营(体验分享)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妥协有

3、时会让事情更顺利地完成,学会在生活活动一:粉笔向外冲1、教师先把活动要求讲清楚,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每组4-6个人,将瓶中的粉笔拉出来,看哪组同学最先完成任务。2、教师负责计时。在玩的过程当中不可以发出声音。游戏过程中若粉笔折教师提示语:粉笔的这个活动可以玩两次,让学生谈两次的体会。时间:10分钟中合理运用妥协来解决问题。断,比赛则重新开始计时。3、请获胜的小组分析成功秘诀。4、教师总结:在小组合作中,妥协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问题,达到双赢的效果,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在必要的时候妥协。活动二:生活对对碰1、让学生充份的读懂、读透情境里的故事。再让学生体验。2、可以采用小组交流、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

4、从多个角度和视野来谈想法。3、教师总结:在生活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因条件的限制和环境的变化,我们想要到达的目标暂时难以达到,或者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是就要学会妥协,退一步海阔天空。教师提示语:情境再现的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先在座位上准备好了再站起来表演,这样看的学生才会有更直观的感受。时间:10分钟分享屋(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文章。2、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3、从感性的理解转化为理性的认识,让学生把合理妥协内化,学习到妥协的方法。教师总结提升:让学生后感情的朗诵。时间:10分钟拓展园(拓展延伸)合理的妥协有时会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加美好和靓丽。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

5、本上的故事。2、说一说你的感受。3、教师总结:学会妥协,并不是认输,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豁达!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合理地运用。时间:5分钟【活动反馈】1、学生的两个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否能很好的引出学生的理性思维。2、学生的参与面、和回答的真实、客观性是否高效。3、学生在交流和活动过程中是否感受到了妥协的魅力、学到了妥协的方法。【练习题】1、学校要举行元旦晚会,你报名参加节目,你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排练,终于进入到最后一轮,但就在最后一关,你被淘汰了,你认为学校选择了不如你的同学参加,这时你会怎么办?2、举例说明妥协的方法。【教学参考素材】有一种智慧叫妥协潘江祥曹魏时,魏明帝去世,太子曹芳年

6、仅8岁,所以魏明帝在死前便托付司马懿和曹爽辅政。曹爽一心想独揽大权,所以就施展诡计,让曹芳将司马懿封为太傅,使其有职无权,夺了他的兵权,并架空了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与司马昭。司马懿也一直觊觎曹魏政权,但是现在他却无法不妥协,因为现在曹爽手握大权,稍有不慎就会被他借机除掉,所以他就称病谢朝,闭门不出。曹爽对他还是不放心,就故意派李胜去探视。司马懿得知之后,就装作病得很厉害,行动都得让两个婢女搀扶,穿衣服也穿不上,喝粥都流到嘴外边来。李胜跟他说话,他也听不清楚,糊糊涂涂的,好像快死的样子。李胜回去之后报告了曹爽。曹爽认为司马懿快要死了,就不以为意,但是没想到就在他放松警惕的时候,司马懿却趁其出游之机

7、,率心腹手下及家丁将他捕获,然后罗织罪名将他全家都杀掉,成功掌握了曹魏大权,为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奠定了基础。对于曹爽和司马懿的功过是非自有史家评论,而我们作为普通人从司马懿智斗曹爽的故事中,能够看到的是司马懿的妥协。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如果跟曹爽硬拼不可能取胜,反而会招致三族被屠灭的后果,所以就装病扮傻,表现得十分怯懦,因而保全了自己的力量,随后发动反击达成了最终目标。司马懿的事情,我们普通人不会遇到,但是事不同理同,“以大见小”,对我们来说,在遇到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不妨试着去妥协,去暂时地退让,然后再找准时机去解决。既然“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持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那

8、为什么不“留得青山在”,等待有利时机再去解决这一问题。而这样岂不更是坚持,是一种更好的坚持吗?所以说,妥协不是投降,不是软弱,也不是怯懦,而更是坚持!【心理学背景知识】一、社会性认知: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的发展相适应。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从具体的、片面的向抽象的、较为全面的认识过渡。与此同时,随着儿童认知中的自我中心成分的逐渐减少,儿童对他人的认识也逐渐趋于客观和深刻。二、角色采择能力在小学儿童认识、理解他人的行为过程中,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

9、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在小学时期,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有了显著的发展。塞尔曼认为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表现出五个阶段。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与己不同,因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作反应。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认为他人所做的即是其所想的,而不能了解他人行动前的思想。阶段2: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岁)。儿童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有冲突。他们已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预测他人的行为反应,但儿童还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阶段3:相互角色采择(10-12岁)。儿童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认识到他人也可能这么做,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