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含氟液晶材料结构和性能的研究摘要:氟原子比较小,有很大的电负性、低极化度和强烈的氟氟原子斥力,氟原子的引入会使高分子物质的许多性质发生改变,比如现代显示器的原材料液晶。含氟类液晶具有黏度低、电阻率高、响应速度较快、介电常数较高等优点,非常适合薄膜场效应晶体管驱动的液晶显示。由于氟原子具有电子效应、模拟效应、阻碍效应和渗透效应等特殊的性质,因此在液晶材料中引入氟原子会使液晶许多性质发生改变。并且氟的脂溶性使末端及侧链含氟的化合物在混合液晶配方中能明显增加其他液晶成分的溶解性,适用于混合液晶的配方,这就为调配各种高性能混合液晶提供了宽阔的选择余地。Abstract:Asmefluorinehasm
2、anyspecialnatures,suchaselectroniceffect,simulatedeffect,obstacleeffectandpenetrationeffect,theintroductionoffluorideintheliquidcrystalmaterialCanmakemanynaturesofliquidcrystalchangedDuetotheadvantagesoffluorinatedliquidcrystals,suchaslowviscosity,highresistivity,rapidresponse,increasingdielectricco
3、nstantandSOon,Fluorinedliquidcrystalhasbroadapplicationprospect关键词:氟材料;含氟高分子液晶;含氟液晶结构;合成方法1. 含氟液晶材料的特点TFT.LCD模式满足了信息量增多和响应时间缩短的要求。为保持LCD较高的对比度,液晶材料的电压保持率一般需要保持高于99%,同时具有适当的可以获得优良的对比度和显示性能。液晶材料的粘度正比于响应时间,因此要求其具有较低的粘度,从而提高响应速度。含氟液晶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不仅满足了以上TFT.LCD显示模式对液晶材料的要求,同时引领了液晶材料的发展趋势。氟原子的引入因其强电负性,有利于增加介电
4、各向异性值,降低粘度和拓宽向列相温度,有效的缩短了响应时间,使液晶材料具有高电阻率和高电压保持率,同时增强液晶分子的光和热稳定性。TFTLCD用液晶材料的合成设计趋势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以氟原子或含氟基团作为极性端基取代氰基;(2)在液晶分子侧链、桥键引入氟原子来凋节液晶相变区间、介电各向异性等性能参数;(3)含有环己烷,尤其是双环己烷骨架的液晶分子得到广泛重视;(4)乙撑类柔性基团作桥键的液晶得到广泛应用。2. 含氟液晶的种类根据含氟基团的位置和种类,含氟液晶可分为以下几类:(1)液晶分子末端含氟原子或含氟基团。如一F、一CB、一OcR,通常这类液晶的介电各向异性为正,黏度很低。(2)氟
5、原子或含氟基团作为苯环的侧向取代基。这样的液晶往往有较大的各向异性,黏度很低,向列相温区加宽,分子偶极矩以及Ae增大,阈值电压降低。(3)氟原子或含氟基团位于中心桥键。在桥键上引入氟原子使分子发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导致液晶熔点下降,可以得到低熔点的液晶材料。2.1 端基含氟的液晶化合物端基含氟的液晶化合物,端取代基一般为含氟的C1C4烷基、烷氧基、链烯基、含杂原子(如s、N、Si)的端氟烷基等,如:CF3、CHF2、CH2F;OCF3,OCHF2、OCHxCF3,OCH2CH2F、OCF2CF2H;CH=CF2、CH2CH=CF2;COCF3,COCF2H、COCF2CH3、COCF2C3H7;
6、SCF3、SCHF2、SCH2F;S02CF3、S02CHF2、S02CH2F等。端基含氟液晶化合物,与端氰基化合物相比,介电各向异性值较低,相变区间窄,清亮点下降,但是由于其光学各向异性值较低的性质,适合于制备薄膜晶体管(TFT)液晶显示材料。2.2 侧向氟原子取代的液晶化合物在液晶母核结构的芳香环侧向引入氟原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展向列相的温度范围,降低材料的熔点和改善它的溶解性能等。(1) 侧向单氟取代对液晶相变温度的影响有以下规律:侧向氟指向分子中心时,近晶相或者被消除,或者被强烈抑制。如联苯类液晶化合物具有宽温度范围、高清亮点,但是这类化合物在液晶温度范围的大部分呈现近晶相。在短轴方
7、向(即苯环的侧向)导入氟原子,可以使分子宽度增加,分子本身的共平面性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下降,使晶体难以形成紧密堆砌,因此近晶相被抑制,向列相增高。在端基的侧位取代,近晶相没有明显降低,有时还会提高。对大多数液晶化合物而言,侧向单氟取代可以引起清亮点30-40K的降低。在液晶骨架中心位置的侧位取代,在降低向列相清亮点方面比端取代基的侧位取代影响小得多。如果分子的偶极距方向和分子的长轴处于垂直的关系,化合物的介电各向异性是负值。大多数侧向单氟取代的液晶化合物只能产生较弱或中等强度的负介电各向异性,如果要产生足够强的负介电各向异性,就得进行侧向多氟取代。两个氟原子处于同一苯环同一侧的二氟取代液晶,可
8、以形成较大的偶极距,从而获得理想的负介电各向异性。(2) 侧向多氟取代对液晶相变温度的影响有以下规律:侧向二氟取代的液晶化合物有三种类型:两个氟原子在不同苯环上;两个氟原子在同一苯环的同一侧;两个氟原子在同一苯环的两侧;Gray研究发现在单氟取代的液晶化合物中再引入一个氟原子,化合物的近晶相大多被消除,并且至少压缩S。相以下的有序近晶相。原因是侧向增加了一个氟原子后,分子的宽度增加,不利于形成有序排列。(ii)苯环侧向全氟取代对液晶相变温度的影响有以下规律:四氟苯环的引入降低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压缩了近晶相,却有利于向列相的形成,有利于降低化合物的熔点。端基氟取代和侧向氟取代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为
9、了调节液晶的物理性能,在实用液晶中往往需要在端基和苯环侧向同时进行氟取代,这样所得液晶的相行为一般是各个位置相变行为的总和。2.3 中心桥键氟取代的液晶化合物与侧向氟取代相比,在.CH2.CH2,CH=CH等桥键中用氟取代氢原子,使分子发生一定的扭转,导致液晶熔点下降,可以得到低熔点的液晶材料。与在苯环上侧向氟取代相比,中心桥键氟取代对分子的加宽作用降低,在垂直于分子轴向的介电常数的增量较大,可以对液晶化合物的相态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常用的液晶材料中,引入四氟亚乙基(.CF2CF2.)或氧二氟亚乙基(-CF20一)的桥基后,其清亮点、相变次序和旋转黏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举例如下:
10、在两个环己烷间插入一个.CF2CF2.做位桥基,则该液晶材料的清亮点可以提高5070K,旋转黏度增加,有时会引起近晶相。苯基和环己烷间插入一个.CF2CF2.作为桥基,它的清亮点只提高1520K左右,而其旋转黏度反而有所下降。这些影响可以归结为是由中心桥键中引入的氟原子引起的,因为在以亚乙基作为中心桥键的类似物中,材料的相变性质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3. 含氟液晶的合成方法向液晶分子中引入氟原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采用含氟小分子作为合成原料,反应过程中不形成新CF键,通过间接方法引入氟原子。二氟甲氧基苯衍生物的合成通常以一氯二氟甲烷为含氟原料,强碱条件下与酚类化合物进行醚化反应导入二氟
11、甲氧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合成了端基为二氟甲氧基苯OH图1二氟甲氧基苯基双环己烷类液晶合咸路线同ofit|ujdCQdtdlawitJikrminaJdidunnnmfthnxy(2)采用F2、HF、SF4等氟化试剂,直接将CH键或其他官能团转换为CF键。氧化脱硫.氟化法b'41是一种直接氧化方法,将CS键置换为CF键。该方法简便易行,近年来在含氟液晶、含氟医药、含氟农药等的制备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米用HBF4氟化试剂可以将一NH2转化成一F,然后用合成的含氟化合物进行其他反应,反应式见图2。由氮基化合物制备含氟化合物Fig.lpt邙曲fedfromamino-compound4含氟
12、高分子液晶结构和性能液晶高分子(LiquidCrystallinePolymers,LCPs)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以液晶态存在的高分子。与其它高分子相比,它有液晶相所特有的分子取向序和位置序;与其它的液晶化合物相比,它有高分子量和高分子化合物的特征。高分子量和液晶相取向有序的有机结合赋予液晶高分子鲜明的个性与特色。高分子液晶不同于小分子液晶,它在具备小分子液晶的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等的基础上,又兼有高分子的典型特征,如弹性性质、粘滞性与流变性等,这些性质为其广泛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将氟原子引入高分子中可以使高分子产生较低的表面能,从而产生低沾湿力,低摩擦系数,低粘着力等性质,因此,含氟高分子在水油
13、拒斥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与传统侧链液晶无定形嵌段共聚物相比,氟化侧链嵌段共聚物由于自身表面能较低,显示出明显的组织能力641。氟嵌段共聚物作为表面改性剂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作为水油拒斥剂具有特殊的性质,由于低表面能的特点,具备生物兼容性和不粘连行为。这种体系的有序性是由含氟嵌段、无定形嵌段和表面间的热力学相互作用所诱导形成的。由于氟嵌段的表面分聚,结合氟侧链在膜边界的分布,导致近晶层平行于底物。对于层状形态学,这种薄膜结构更加复杂F(CFCH必(CH*血片C甩OCII2CCH2这两系列单体是侧链液晶聚硅氧烷的高氟化单体,聚合物的骨架是聚甲基氢化硅氧烷,聚合度为35,所有的单体均显示出近晶A相
14、的性质,但是对于在不饱和官能团和液晶核之间有较长一段距离的单体(A系列),中间相的范围会急剧减小。下面的这种含氟聚合物可以作表面改性剂,其分子框架如下所示:其中这种半含氟的液晶聚合物形成与水接触角为11001180的疏水表面,初始的表面稳定性研究表明这些含氟聚合物表面比侧链碳氟液晶嵌段体系要相对稳定。带有不同长度全氟烷基的半含氟偶氮苯液晶被用来开发表面减压光栅(SRGs)。由于有足够长度的含氟侧链,在表面存在自动形成的液晶秩序,表面减压光栅可以被完全抑制,这暗示了对于SRG的形成存在一种依靠表面的性质,将半含氟偶氮苯侧链液晶聚合物形成的SRG与端基为甲氧基的偶氮苯侧链聚合物作比较,结果表明,全
15、氟偶氮苯聚合物比以甲氧基为结尾取代基的聚合物需要更长的形成时间。这种半含氟偶氮苯液晶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如下:5小结与展望由于氟原子具有电子效应、模拟效应、阻碍效应和渗透效应等特殊的性质,因此在液晶材料中引入氟原子会使液晶许多性质发生改变,这样就赋予了分子一些新的性能,如适中的介电各向异性和低粘度等。而含氟液晶材料的开发和成功应用,不仅满足了高端显示器对液晶材料的要求,且引领了液晶材料的发展趋势。从液晶显示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提高响应速度和改善显示清晰度将是今后追逐的目标。从目前情况来看,要实现微秒级响应速度的液晶显示,可能需要更新的液晶材料和显示模式。其中铁电液晶和蓝相液晶有可能成为新的突破口删
16、。而铁电液晶材料和蓝相液晶材料相对于向列相而言实际上是分子排列高度有序的液晶相。这种双轴二维有序排列往往需要分子间的作用力来驱动。而多氟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存在分子间氢键已经很早被人们所认识,比如全氟苯与苯的络合物其熔点由苯的5.5°C和全氟苯的3.9cc升高至23.7qC。所以巧妙地利用这一分子问的作用力构筑全新的液晶相是完全可能的,也是今后含氟液晶主要发展的趋势之一。参考文献:1冉利,荣国斌含氟苯甲酸酯类液晶的合成和性能研究J.安徽化工,20002.冉利,吴咏梅,周舂阳含氟液晶的研究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19(3)3杨青吉氟液晶材料概况有机氟工业:1995.2.6-94李建,安忠维,杨毅.TFTLCD用液晶显示材料进展J】液晶与显示.2002,17(21):104-1135孙冲,秦川.新型TFT含氟液晶的合成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09.6文博,姜炜,陈新兵,等含氟液晶材料的发展趋势J浙江化工,2010,41(8):17国良,崔红梅,刘文菊,等.利用六氯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第1篇-全面剖析
- 硬塑地板铺设劳务合同
- 责投策略优化-全面剖析
- 课题申报书:研学旅行课程化、教材化研究
- 高效溶出机制研究-全面剖析
- 课题申报书: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
- 课题申报书:需求导向的教育评估监测结果应用机制研究
- 2024年西山煤电井下岗位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真题
- 课题申报书:新时代内地西藏班爱国主义教育序列化活动课程实践研究
- 分布式配置同步-全面剖析
- ISOTS 22163专题培训考试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4单元 比例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共21张PPT)
- JJF(鲁) 142-2022 称重式雨量计校准规范
- Adobe-Illustrator-(Ai)基础教程
- 程序的运行结果PPT学习教案
- 圆柱钢模计算书
- 合成宝石特征x
- 查摆问题及整改措施
- 年度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模板(共22页)
- 隧道工程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实用教案
- 得力打卡机破解Excel工作表保护密码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