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工艺与原理下册课后答案_第1页
染整工艺与原理下册课后答案_第2页
染整工艺与原理下册课后答案_第3页
染整工艺与原理下册课后答案_第4页
染整工艺与原理下册课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染整工艺与原理下册课后答案【篇一:染整工艺与原理下册考试重点】料还原的干缸法,全浴法各适用于何种染料?全浴法适用于还原速率较高的染料。p1172,亲和力取决于染料和纤维的结构,与工艺条件无关。标准亲和力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与体系的组成浓度无关,与染色平衡时染料在纤维上的活度和染液中的活度有关。亲和力主要有染色热和染色嫡组成(热力学因素)。p293 .酸性染料与纤维的主要结合方式电解质的促染作用和缓染作用。酸性染料常常借助离子键的结合而染着于纤维上,还存在范氏力和氢键。若ph低于羊毛等电点,中性盐起缓染作用;若ph高于等电点,中性盐起促染作用。p1414 .竞争上染的时候对染料配伍值的要求。用配

2、伍值相近的染料拼色,在染料上染的过程中,纤维上染各染料的比例始终相近。p1915 .分散染料的加和性。染料结构和性质差别较大时,混合染色的吸附等温线和上染速率与单独染色时基本一样,纤维中混合染料量基本等于它的单独染色上染量之和,这种性质称为染色加和性。p1706 .一个水分子能形成4个带氢键的类冰”结构,增加染料离子在染液中的化学位,提高染料上染的亲和力。p347 .活性染料的水解活性染料利用率低的原因为了提高固色效率,应该提高染料与纤维的反应速率,降低染料的水解速率。p788 .什么染料的染料体系是嫡增/减的、温度升高/降低的分散染料/聚酯纤维染色体系是嫡增过程,吸热过程,升温有利于染色。亲

3、水性染料上染亲水性纤维是嫡减过程,放热过程。p1329 .阳离子染料上染的最重要的工艺因素是温度p19910 .染料的聚集倾向首先取决于染料的分子结构,此外还与染液的ph值,电解质的浓度,助剂的性质等因素有关。p23选择1 .阳离子的配伍值是反映染料亲和力大小和扩散速率高低的综合指标。配伍值越小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就越高,上染速率就越快,不易匀染,竭染率高,适合染深浓色;配伍值越小,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就越低,上染速率就越慢,匀染性好,竭染率低,适合染浅淡色。拼色时,配伍值相近的染料,上染过程中各染料的比例保持相近,色光始终保持一致;配伍值相差很大的染料,上染过程中各染料的比例发生较大变化,很难保

4、持色光一致。p1912 .染料连续轧染色差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较高,经过一段时间后,染槽中的染料浓度低于补充液,同事由于染槽中的染料不断水解,使可反应的染料浓度不断降低。p893 .活性染料的固色应在碱性溶液中进行,但碱性不要太强,否则水解染料增多,而且反应太快还容易引起染色不匀和不透。温度越高,固色速率越高,固色效率越低,在保证一定固色速率的情况下,固色温度不宜过高。p794 .扩散过程中各处的浓度梯度维持不变的扩散称为稳态扩散,对应菲克第一定律仅二-d或?c?xdc?c=afx=-ad;扩散过程中各处的浓度梯度不断变化的扩散称为非稳态扩散,对应菲dt?x2克第二定律?c?d

5、?c或?c?d?c?。p37?t?x2?t?x?x?5 .1:1型的酸性含媒染料在强酸下染色,称为酸性络合染料;1:2型酸性含媒染料在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染色,称为中性染料。p1576 .表面活性剂做分散染料染色匀染剂多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通过增大染料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使部分贮存于胶束中以控制染料均匀吸附上染。但染色结束时仍有部分染料残留在染浴使得色较浅,影响染料利用率。常用的分散剂有木质素磺酸钠及其衍生物、蔡磺酸和甲醛的缩合物、酚醛缩合物磺酸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粗体部分为最常用的。阴离子型分散剂之所以具有分散作用,是由于分散剂的疏水基能与染料粒

6、子以范德华力结合,并且带酚基(或羟基)的分散剂又能与染料分子中的羟基或氨基以氢键结合,在染料粒子外层形成一层强的负电荷层,使得染料离子在水中互相排斥,形成分散状态。p1777 .还原染料的隐色体电位为负值。绝对值越小,表示越容易还原,可用较弱的还原剂还原,且还原状态较稳定;绝对值越大,表示越难被还原,可用较强的还原剂还原,且氧化状态较稳定。p1088 .直接染料含有亲水性的磺酸盐或竣酸盐,遇水时纤维上的染料会离解成磺酸根或竣酸根阴离子及钠的阳离子。阳离子化合物作为固色剂,可与纤维上的阳离子交换反应,生成微溶或不溶于水的盐类,封闭了染料的水溶性基团,防止染料的电离和溶解而从织物上脱落。有些阳离子

7、表面活性剂或阳离子树脂类固色剂除与染料之间形成离子键之外,还可与染料和纤维之间形成氢键、范德华引力,能显著提高湿处理牢度。若在纤维表面形成立体网状的聚合物薄膜,可以进一步封闭染料,增加布面的平滑度,降低摩擦系数,减少染料在湿摩擦”过程中的溶胀、溶解、脱落,同时也会降低织物在湿摩擦过程中由于剪切应力的作用产生极短绒毛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湿摩擦”牢度。含有反应性基团的阳离子固色剂与染料分子反应的同时,还能与纤维素纤维反应发生交联,形成高度多元化交联网状体系,使染料、纤维更为紧密牢固地结合在一起,防止染料从纤维上脱落,从而提高染色牢度。特别是反应性树脂固色剂,不但能在染料与纤维之间架桥”形成大分子

8、化合物,树脂自身也可交联成大分子网状结构,从而与染料一起构成大分子化合物,使染料与纤维之间结合地更加牢固。固色剂的类型:低分子阳离子固色剂、树脂型固色剂(甲醛缩合物、多胺化合物)、反应性固色剂。p549,酸性染料在羊毛等电点上/下的吸附模型:强酸性浴酸性染料对纤维的吸附符合朗格缪尔型吸附等温线,染色饱和值与羊毛中氨基含量计算所得的数值相当。弱酸性浴酸性染料对纤维的吸附等温线为朗格缪尔型和弗莱因德利胥型的混合型。在羊毛吸酸达到饱和的ph值条件下染色,其上染数量会大大超过纤维中的氨基含量计算的饱和值。中性浴染色的酸性染料对纤维的吸附等温线符合弗氏吸附等温线。10.孔道扩散适用于经练漂的棉、黏胶纤维

9、、铜氨纤维。亲水性纤维。自由体积扩散适用于聚酯纤维、聚丙烯睛等疏水纤维。p42名词1,上染百分率:表示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染料总量的百分率,简称上染率。2 .平衡上染百分率:染色达到平衡时纤维上染料的上染百分率。3 .双电层:在水溶液中纤维表面带负电荷,与其带相反电荷的正离子由于热运动距离纤维表面远近有一定的浓度分布,因此产生一个吸附层和一个扩散层,形成所谓的双电层。吸附层和扩散层之间形成的双电层称为动电层。吸附层和扩散层发生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电位差称为zeta电位。4 .半染色时间:达到平衡吸附量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来表示,表示染色达到平衡的快慢。5 .动力边界层:一般把染液流速从

10、染液本体到纤维表面流速降低的区域称为动力边界层。6 .扩散边界层:动力边界层内靠近纤维表面的染液几乎是静止的,此时,染料主要靠自身的扩散靠近纤维表面,该液层称为扩散边界7 .扩散系数:在单位世界内,浓度梯度为1g/cm4时扩散经过单位面积的染料量(cm2/s)。简答1 .有关电解质的促染、缓染作用。p59-60促染机理:纤维素纤维在中性或弱碱性染浴中带负电荷,在染浴中加入食盐(或元明粉),染液里就增加了额外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或so42-),前者受纤维电荷的吸引,而后者受排斥。染液中加入食盐或元明粉,可以增加染液中的染色活性,提高染料的平衡吸附量,从而提高平衡上染百分率。加入电解质,会使染料胶束

11、粒的动电层电位的绝对值降低,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提高染料的吸附密度,从而提高平衡上染百分率。缓染机理:加入缓染剂,与染料离子产生吸附或形成胶团,减少了染液的自由上染的染料离子,故上染速率变慢。加入缓染剂,使其与染料离子对纤维上的染座发生竞染作用从而使上染速率减慢。2 .泳移是什么?控制的措施有哪些?p180染料的泳移现象是染色产品烘干时由于受热不匀,水分不规则的汽化,将引起染料沿着水分蒸发的方向移动,从而产生阴阳面,前后左右色差等染色不匀疵病。减少染料在烘干时的泳移改善烘干条件提高轧水效率在染液中加入适量的防泳移液3 .还原染料隐色体上染、隐色酸上染、悬浮体轧染工艺流程。p117-119隐

12、色体上染工艺流程:染料预还原一隐色体上染(浸染或卷染)一水洗一隐色体氧化-皂洗一水洗轧染:制备还原染料隐色体(染料还原)-浸轧织物-还原汽蒸-水洗一氧化-水洗-皂洗悬浮体轧染工艺流程:浸轧染料悬浮液一烘干一透风(降温,以防还原液温度升高)-浸轧还原液一汽蒸一水洗一氧化-水洗一皂煮一热洗一冷却一烘干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克服隐色体染色初染率高和移染性能低的缺点,不会有白芯现象,特别是对于结构紧密的机织物。由于染料悬浮体对纤维无亲和力,均匀分布在纤维与纱线的表面,还原后隐色体被纤维吸附,并向纤维内扩散,具有良好的匀染性和透染性。悬浮体染色对染料的适应性强,工艺产量高、质量好,不受染料上染率不同的限制因

13、此上染率不同的染料可拼染。浸轧染料悬浮体的注意事项轧余率适量小一点;可适量加渗透剂;浸轧温度通常在室温;轧槽要小些,加快染液更新速度;浸轧均匀4 .染料的上染过程分几步各过程受什么影响那个阶段最重要难度最大。p16染料分子(或离子)随染液流动靠近纤维表面;主要受染液流动速率的影响,越靠近纤维界面的区域,染液的流动速率越慢,形成染液本体和纤维界面间的速度梯度。染料通过纤维表面的扩散边界层向纤维表面扩散;与动力边界层的厚度有关。染料分子被纤维表面吸附;吸附速率受纤维表面的电荷性质,染料的分子结构及所带电荷,染料的溶解性质以及染料分子在扩散边界层中的扩散速率等因素的影响。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并固着在纤

14、维内部。染料分子在扩散过程中受到纤维分子的机械阻力、化学吸引力及染料分子间的吸引力阻碍,扩散速率仅为在溶液中扩散速率的千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这往往是决定上染速率的阶段。影响因素:染料分子结构染料溶解状态染液中其它组成及电荷纤维化学结构、纤维表面特征、纤维微结构温度浴比、染液流动ph值5 .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固色效率、水解是什么意思?受什么影响?p77-82固色率即染料与纤维发生共价结合的染料量占投入染料总量的百分率式中:b为皂煮后织物k/s值;a为皂煮前织物k/s值固色效率与直接性成正比影响固色反应速率及效率因素:染料反应性及反应性比:反应性比值越大,固色效率越高。染料的亲和力或直接性:亲和力

15、和直接性越高,在一定条件下吸附到纤维上的染料浓度越高,越有利于染料与纤维的反应,固色效率和固色速率都可提高。染料的扩散性:染料扩散快,反应速率和固色速率高。ph值:碱的作用:促进染料和纤维生成共价键。ph值保些染料的连接基会阴离子化,降低染料的反应性。cell-o-/oh-在ph值高到一定程度后会减小,影响固色速率及固色效率。温度:温度上升,反应速率上升,但温度过高,则易水解。电解质:加入中性电解质,直接性升高,固色率增加,电解质促染效应。助剂或添加剂的影响:助溶、吸湿剂加速纤维溶胀,可适当增加固色率。浴比:浴比提高(水量大),固色效率降低;浴比过低,会造成染色不均匀。纤维的结构和性质:纤维素

16、纤维或蛋白质纤维充分溶胀,孔隙尺寸增加,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就快,可提高染料的固色效率。纤维的半径越小,纤维的比表面积越大,固色速率及固色效率越高。p77-826 .常见吸附等温线的类型及意义。p30能斯特分配型(nernst):纤维上染料浓度与溶液中染料浓度正比关系,随着染液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直到饱和为止。df/ds=k,非离子型染料以范德华力、氢键等被纤维固着时,基本符合这类吸附等温线。如分散染料上染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及聚丙烯睛纤维。由于染料对纤维具有亲和力而溶解其中,吸附曲线即为nernst型。弗莱因德利胥型(freundlich):属于物理吸附,非定位吸附。纤维上染料浓度随染液中染料浓

17、度的增加不断增加,但增加速率越来越慢,没有明显极限。df=kdsn(0<n<1),离子型染料以范德华力和氢键吸附固着纤维,且染液中有其他电解质存在时,符合这类吸附等温线。例如直接染料或还原染料隐色体上染纤维素纤维以及活性染料上染纤维素纤维在未发生共价结合时。朗格谬尔型(langmuir):是化学吸附,定位吸附。定位吸附有染座,有明确的饱和值。即染座占满了,吸附不再随浓度增加。低浓度区,纤维上染料浓度增加很快,随后随着染液的浓度增加而变慢,最后不再增加达到饱和值。df=kdssf/(1+kds),离子型染料主要以静电引力上染纤维,以离子键在纤维中固着时,符合这类吸附等温线。例如,强酸

18、性浴酸性染料上染羊毛,阳离子染料上染聚丙烯睛的吸附等温线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假定纤维上有一定数量的吸附染料的位置,称为染座。吸附就发生在这些染座上,所有染座都能同样地吸附染料而不发生相互干扰。一个染座吸附一个染料分子后便饱和不能发生进一步吸附,即吸附是单分子层的。所有染座都被染料占据时,吸附达到饱和。论述1.00.7在染液中,酸性染料离解成na+和d-,染液中还有h+、cl-/so42-离子。由图可知h十对蚕丝的吸附速率最快,因而染液中h十浓度降得快,其浓度很快降为一常数。随着h十在蚕丝上的吸附,为了保持纤维的电中性,cl-和d-离子也随之在纤维上发生吸附。氯离子扩散速率远比染料阴离子快,故在

19、最初阶段染液中氯离子浓度的降低速率比染料阴离子快。但由于染料阴离子对纤维的亲和力高于氯离子,稍后染料阴离子就会逐步将氯离子从纤维上取代下来,即发生了离子交换作用。因此,染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在经过一段较短时间的下降后,随后便重新逐渐升高;而染液中的染料浓度则缓慢地下降。整个吸附过程可简单地表示如下:cl-h+d-coohcoohcooh为什么d-能取代cl-?酸根离子结构简单,对纤维亲和力小,d-与-nh3+库仑力大;染料分子与纤维存在更强的分子间力和氢键结合;染料分子中疏水部分在溶液中增加了水的类冰”结构,增高了d-在染液中的化学位,染料上染亲和力%2,涤棉混纺上染的工艺过程和注意事项。p236

20、分散/乙烯碉型活性染料一浴二步法染色工艺:浸轧(分散染料x,活性染料y,防泳移剂1g/l,轧液率60%70%)Ytt干(100C)7热熔固着(180210C,3090s)浸轧碱液(纯碱2040g/l,35%烧碱2040g/l,元明粉200300g/l,轧液率60%70%)7汽蒸(100105C,2060s)7水洗中和(60%醋酸2ml/l,40C)一皂洗(洗涤剂2g/l)-水洗中和注意事项: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同时浸轧到织物上,此时染液中不加碱剂,减少碱剂对分散染料的影响。烘干过程中,活性染料的水解也很少。经过高温热熔染色,分散染料进入涤纶之后再浸轧碱剂,经过汽蒸等加工,使活性染料固色。这样两种

21、燃料相互之间的影响很小,对染料的限制较少。大部分类型的活性染料,浸轧碱液后需要汽蒸。反应性强的活性染料,汽蒸时间可短一些,反之则长一些,一般为2060s.汽蒸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发生断键反应,造成固色率降低。一些反应性强的染料,浸轧碱液后,通过卷堆一段时间,也可达到固色的目的,无需进行汽蒸。乙烯碉型染料轧染液中不使用尿素,可加入少量醋酸,以利于染料的稳定。卤代杂环型活性染料不加醋酸,以免染料水解。分散/活性染料上染涤/棉织物染色要点:留白、异色容易实现,同色需要配色才能实现;分散染料对棉纤维易于沾色;染浴中性电解质对分散染料水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加重棉沾色和设备的沾污;活性染料的固色用碱

22、对分散染料浮色和棉织物沾色的去除有重要意义,因此应注意对分散染料的选择;高温下,活性染料的水解稳定性受到严峻考验,活性染料的直接性下降。【篇二:染整工艺原理下册(有色部分)主要知识点】色概念染色牢度上染百分率平衡上染百分率半染时间泳移轧余率答:染色:就是用染料按一定的方法将纤维纺织物染上颜色的加工过程。染色牢度:染色物在染色后的使用或加工过程中,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能够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平衡上染百分率:染色达到平衡时的上染百分率。半染时间:达到平衡上染百分率一半所用的时间(t1/2)。泳移:织物在浸轧染液后焙烘过程中,染料随水份的移动而移动的现象2染色方法及特点答:染色方法有浸染和轧染。浸染

23、特点:适用于不能经受张力或压轧的染色物(散纤维、纱线、真丝织物等)的染色,浸染一般是间歇式生产,生产效率较低。设备简单,操作也比较容易。轧染特点:轧染一般是连续式染色加工,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织物的染色,但被染物所受张力较大,通常用于机织物的染色,丝束和纱线有时也用轧染染色。3直接性:染料对纤维上染的能力,用上染百分率来表示。4吸附等温线定义:恒定染色温度下,将染色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对染液中染料浓度作图。表示染料在纤维与染浴中浓度的关系。(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和染液中的染料浓度的关系线。)5常见吸附等温线的类型及意义答:能斯特分配型(nersnt):纤维上染料浓度与溶液中染料浓度正比关

24、系,随着染液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直到饱和为止。df/ds=k,非离子型染料以范德华力、氢键等被纤维固着时,基本符合这类吸附等温线。(如分散染料上染纤维)朗格谬尔型b(langmuir):定位吸附有染座,有明确的饱和值。即染座占满了,吸附不再随浓度增加。df=kdssf/(1+kds),离子型染料主要以静电引力上染纤维,以离子键在纤维中固着时,符合这类吸附等温线。(强酸性浴酸性染料染羊毛,阳离子染料染睛纶)弗莱因德利胥型c(freundlich):多分子层吸附,纤维上染料浓度随染液中染料浓度的增加不断增加。df=kdsn(0<n<1),离子型染料以范德华力和氢键吸附固着纤维,且染液中有

25、其他电解质存在时,符合这类吸附等温线。(直接染料或还原染料隐色体上染纤维素纤维,活性染料上染纤维素纤维在未发生共价结合时)6.zeta电位(动电层电位):7染料与纤维之间的作用力(1)库伦力(2)范德华引力:偶极力、偶极一诱导偶极力、色散力(3)氢键(4)共价键(5)配位键(6)电荷转移分子间引力8以阳离子染料为例说明染料的溶液性质及影响染料聚集的因素答:阳离子染料加入水中后,由于水分子为极性分子,染料的亲水部分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结合,并根据其亲水性的强弱,与水形成水合分子而溶解,形成染料的水溶液。染料溶于水,是由于受到水分子的作用,而使染料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减弱或拆散。影响染料聚集的因素:1

26、 .内部因素影响染料水溶性基团的数量多一聚集少染料水溶性基团的位置:中间一不易聚;两边一容易聚集2 .外部因素影响ph值:(高)有利于形成离子状态的不易聚集温度:提高一聚集状态变小;降低一聚集状态大电解质:多,聚集增加助剂:非离子的表面活性剂;尿素增溶染料浓度:大一聚集提高浓度、降低温度可使染料发生聚集。9扩散模型孔道模型:纤维中存在许多曲折而互相连通的小孔道,染色时,水使纤维溶胀,孔道直径增大,染料分子通过其向纤维内部扩散,同时伴随吸附与解吸现象发生。如:棉、粘、铜氨、毛,(亲水性纤维)自由体积模型:纤维总体积中存在未被大分子链段占据的一部分体积一自由体积,tg以下时,以微小孔穴分布于纤维中

27、;tg以上时,由于分子链段的运动,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自由体积。染料可以沿其扩散。如:合成纤维的上染情况10上染速率曲线、升温上染速率曲线答:上染速率曲线:纤维上的染料浓度随染色时间变化的曲线。df(上染百分率或k/s)时间在恒定温度下染色,纤维上染料浓度df或上染率为纵坐标,染色时间(t)为横坐标作图得到的曲线。11温度和中性电解质对直接染料染色的影响。答:温度高,染料不易聚集,上染速率上升。温度过高,匀染性就会变差,易形成坏染”。温度越高,其平衡上染百分率下降。中性电解质:a、纤维素纤维带负电,na+受纤维电荷的吸引,氯离子则受到排斥。在钠离子的遮蔽作用下,染料阴离子接近纤维表面所受斥力便大为

28、减弱。zeta电位负值减小,由库仑力产生的能阻减小,促染作用。-so3越多效应越显著。b:盐若加的过多,则染料易聚集,不利于上染。c:随着盐量的增加,上染速率也增加,容易出现染花的现象,最好采用分批加盐。12活性染料染色机理答:(1)亲核取代反应(2)亲核加成反应13影响活性染料固色的因素答:1.温度:温度上升,反应速率上升。但温度过高,则易水解。2 .中性电解质:加入中性电解质,直接性升高,固色率增加。电解质促染效应。3 .浴比:浴比提高(水量大),固色效率降低;浴比过低,会造成染色不均匀4 .ph值:碱的作用:促进染料和纤维生成共价键。ph值Tcel-o-T上染百分率Tph值TJoh-T水

29、解速率T固色效率下降。ph值在10-1114活性染料浸染染色工艺答:染色方法:一浴两步法:先染再加碱固色;残液不能再用。一浴两步法:工艺流程:织物练漂一水洗一染色(吸附)一固色一水洗一皂煮一水洗一脱水一烘干。15活性染料和纤维素所成共价键的稳定性答:(一)碱水解(二)酸水解在酸性介质中,h+对水解起催化作用,均三嗪环上氮原子优先结合质子,生成h+的加成产物,使均三嗪环具有正电核,环中碳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然后发生取代反应。16常用还原方法、还原剂及其特性。答:常用还原方法:(1)干缸还原:先将染料还原,再加入染浴中。高浓度烧碱和保险粉下还原。(2)全浴还原:染料直接在碱性染浴中还原。还原剂:(

30、1)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低亚硫酸na2s2o4(2)二氧化硫月尿a稳定性好b还原能力强c溶解性差些d易过度还原(用量要少)17隐色体染色步骤及加入试剂作用(染色原理、染色方法确定依据)。答:染色原理:1可溶性的隐色体钠盐2对纤维有亲和力3氧化恢复成原来的不溶状态的染料,固着于纤维。甲法:适合结构复杂,亲和力高,扩散性差,易聚集的染料,采用60c染色,不加盐促染,要加缓染剂,降低初染速率。碱和保险粉用量较高。乙法:适合结构较简单,亲和力较低,初染速率较低的染料,采用45-50C染色,碱和保险粉用量较低丙法:使用于结构简单的染料。采用25-30C染色,碱和保险粉用量再降低,可加盐促染。确定依据:染色

31、方法,主要是根据隐色体的直接性、溶解性及稳定性来确定。靛系:高温还原低温染色、若特别容易聚集的用甲法、不容易聚集的用丙法、含酰胺基则不能用较高温度,防止酰胺基水解一般用乙法、分子结构大的扩散阻碍大,60c左右上染。18悬浮体染色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1 .一般染色流程:浸轧染料悬浮液一烘干一透风(降温,以防还原液温度升高)一浸轧还原液一汽蒸一水洗一氧化一水洗一皂煮一水洗一烘干。2 .浸轧染料悬浮体的注意事项轧余率适量小一点;可适量加渗透剂;浸轧温度通常在室温轧槽要小些,加快染液更新速度浸轧均匀19写出强酸性染料、弱酸性染料、中性染料的结构特点及染色性能。20说明元明粉对酸性染料上染性能的影响。答:

32、元明粉(na2so4):对匀染性酸性染料在其染色的ph条件下起缓染作用(通过竞染而缓染),在羊毛等电点之上起促染作用。在等电点附近作用不明显。20试述酸性染料上染羊毛的染色原理。答:1)酸性染料可溶于水,并在水溶液中带负电。而羊毛具有双电性羊毛在等点一下带正电,在等电点之上带负电。酸性染nh3+oh-wh+coohoo-wh+coo-nh3+oh-wnh2料在ph值低于等电点时与纤维以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结合。2)上染过程:即便使用的染料浓度很低,染料也能将羊毛上吸附的氯离子取代下来,这说明染料与羊毛的吸附不仅仅是库仑力,还有其他力存在。3)染料与羊毛之间的作用力:库仑力。因酸性染料分子上带有磺酸

33、基团,在酸性染浴中,酸性染料与羊毛纤维存在着库仑引力;范德华力、氢键。弱酸性染料、中性染料的分子结构比强酸性染料大而复杂,染料与羊毛纤维之间除了库仑力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范德华力和氢键,尤其是中性染料更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中性染料的湿牢度大于弱酸性染料,弱酸性染料的湿牢度大于强酸性染料的缘故。21分散染料染色原理1 .涤纶纤维分子结构紧密、疏水性吸湿溶胀性小。2 .作用力:范德华力;分子间氢键;偶极力、色散力,电荷转移力;疏水键。3 .假设染料分子溶解于纤维里,上染达到平衡,df/ds常数,正比关系,纤维上染料浓度随溶液的增高而增加,直到饱和。溶解机理:相似相溶。内聚能密度,溶解度参数,(染色

34、时纤维、染料、载体溶解度参数相近的)。当染料的结构和性质与纤维的结构和性质相接近时两者容易相溶染色亲和力高。偶氮型染料,染涤纶效果非常好,染锦纶皂洗牢度不好。4 .吸附等温线:亲和力(吸附等温线的斜率):温度升高,斜率减小,亲和力降低(平衡上染百分率降低)终点染色饱和值(与染料种类、染色温度、纤维结构性能有关):温度提高染料溶解度增加、染料在纤维内扩散速率提高。染色温度不变,纤维上的染料量不会再增加。5 .上染速率(扩散速率)自由体积模型。降低纤维的玻璃化温度,增加自由体积可以提高扩散速率。温度的影响:扩散活化能(扩散能阻)d=d0e-e/rtd0标准状态下的扩散系数e扩散活化能22分散染料结

35、构特点和溶液性质结构特点:分散染料是分子中不含水溶性基团,仅含少量极性基团,分子量较小,结构简单溶液性质:2 .溶解度:有极性基团(oh-nh2no2-)微溶于水;温度升高,染料溶解度增加。分散染料的颗粒大小也会影响染料的溶解度。染料颗粒越小,溶解度越大。3 .分散染料的加和性染料结构性质差别大,纤维中混合染料量基本等于它们单独染色时上染量之和。4 .分散染料溶液的稳定性染色晶粒尺寸及分散稳定性对染色有一定的影响分散染料的颗粒越大,在染液中越易沉降,分散稳定性越差。温度过高,品型转变;温度低品型增长。【篇三:染整工艺原理下册复习】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防印印花:只在印花机上完成防染

36、或拔染及其染地的整个加工2、印花粘度指数:为衡量色浆的流变性所规定的参数指标,它定义为同一流体在剪切速率相差10倍时所具有的粘度之比。3、拉活同印工艺:指快磺素和活性染料同印工艺4、烂花印花:由两种不同性质纤维组成的织物,其中一种纤维不耐某种化学药品,用这种化学药品调浆印花,经过一定处理,把织物中的一种纤维成分烂掉,而保留另一种纤维,形成烂花织物。5、转移印花:指染料或颜料印刷在纸上或薄膜上,再将纸印花面与织物重合,加热加压,使染料或颜料转移到织物上的一种方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筛网印花机可以分为圆网印花机和平网印花机。2、乳化糊是由火油和水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加入乳化剂,在

37、高速搅拌下所制成的分散体系。3、不溶性偶氮染料直接印花可以分为色基印花发法和色盐印花法两种方法。4、还原染料直接印花主要方法有隐色体印花法和悬浮体印花法。5、目前,转移印花主要用于合纤织物的印花。6、不适宜印制针织物的印花设备是滚筒印花机。三、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1 .目前应用最广的印花机属于(b)a平网印花机b圆网印花机c滚筒印花机d转移印花机2 .一般圆网的金属材质是(c)a铜b铁c银d铭3 .感光制网过程中,花纹处感光胶的变化是下列哪种情况?(c)a从可溶变为不可溶b从不可溶变为可溶c一直可溶d一直不可溶4 .下列哪种糊料最适宜于还原染料印花(a)a印染胶b淀粉糊c海藻酸钠d龙胶

38、5 .下列不属于花筒雕刻方法的是(b)a照相雕刻法b车磨雕刻法c钢芯雕刻法d缩小雕刻法6 .根据流体的性质,印花上所用的原糊属于下列哪种类型(d)a塑流型流体和假塑流型流体b塑流型流体和胀流型流体c胀流型流体和粘塑流形流体d假塑流型流体和粘塑流形流体7 .下列不属于涂料印花优点的是(b)a色谱广b摩擦牢度好c废水排放少d对纤维无选择性8 .下面所列举的染料直接印花,不需要蒸化工序的是哪类染料(d)a还原染料b活性染料c涂料d冰染料9 .下列不属于还原染料直接印花常用还原剂的是(c)ah/sbr/cco/wdtd10 .下面所列的特种印花不属于涂料印花的是(b)a金粉印花b烂花印花c钻石印花d夜

39、光印花四、辨析题(请先判断对错,后分析原因。每题5分,共20分。)1 .冰染料色基直接印花,花色的深浅是由色酚来定的。这句话是错误的冰染料色基直接印花,如果印浅色花和小型花时,花色的深浅是由色基来定的。如果印深浓色和满地大花时,花色的深浅是由色酚来定的2 .冰涂共同印花时,为防止传色,可在冰染料色浆中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这句话是错误的。冰涂共同印花时,为防止传色,应该在涂料色浆中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3 .不溶性偶氮染料地色拔染印花染地色时,不宜进行皂煮。这句话是正确的。不溶性偶氮染料地色拔染印花染地色时,不宜进行皂煮,以免染料在纤维内重结晶,增加拔染难度。4 .活性防活性印花,地色是k型活性染

40、料,防染染料是x型活性染料这句话是错误的。活性防活性印花,地色是kn型活性染料,防染染料是k型活性染料5 .活性染料与涂料可以进行防染印花这句话是正确的。活性染料与涂料可以进行防染印花,采用酸作防染剂,因为涂料可在偏酸条件下固色。五、综合题1.简述原糊在印花中所起得作用(6分)答:(1)作为印花色浆的增稠剂(2)起色浆组分的分散介质、稀释剂作用(3)起粘着剂作用(4)起染料和助剂的传递剂的作用(5)作为汽蒸时的吸湿剂(6)作为抗泳移作用的匀染剂2 .列举涂料直接印花工艺(工艺流程、条件、处方组成)(6分)印花处方组成:涂料粘合剂乳化糊尿素交联剂工艺流程、条件漂白布102104C,5min)3

41、.举例说明活性染料直接印花色浆中各助剂的作用(8分)一相法印花工艺处方:染料尿素防染盐s海藻酸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尿素作用:助溶剂,帮助染料溶解;吸湿剂,使纤维膨化,利于染料渗透碱剂:固色剂,提高碱性环境防染盐s:一种弱氧化剂,用来抵消汽蒸时还原性气体对染料的影响。4 .分析冰一涂工艺的可行性并写出工艺流程(5分)可行性(1)相互弥补色谱(2)色浆电荷性相似(3)色浆ph值相仿工艺流程:色酚打底烘干。5 .现有一块纯棉印花坯布需加工成大面积色地白布,你认为可以采用哪些印花方法,并说明各印花方法的印花工艺。(10分)答案要点:加工大面积色地白布可采用拔染和防染印花拔染印花:可采用不溶性偶氮染料染地

42、色,用雕白粉作拔染剂进行拔白印花防染印花:可采用活性染料染地色,用柠檬酸作防染剂进行防白印花。(印花部分)一、名词解释(15分)1、印花原糊:是指在色浆中能起增稠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能分散在水中,制成具有一定浓度的、稠厚的胶体溶液。这种溶液称为印花原糊。2、拔染印花:是在织物上先染色后印花的方法。印花色浆中含有破坏地色染料的化学药剂,经后处理,印上色浆处的地色被破坏,成白色的,称拔白;在含有拔染剂的色浆中加入不被破坏的染料,印花同时在花型处着色的,称为色拔。3、涂料印花:借助粘合剂在织物上形成坚牢、透明、耐磨的树脂薄膜,将涂料机械地固着在织物上的印花方法。4、触变性:在外力的作用下原糊的粘度变

43、小,而外力去除后,粘度逐渐变大的原糊,其粘度的可逆变化叫做原糊的触变性。5、感光法制版:利用照相原理,光线照射在已涂感光胶的网面上,使花型部分光线被阻,而非花型部位感光胶被感光,发生光化作用,感光胶堵塞网眼,经加固制版完成。二、选择题(20分)1、最适合二相法印花的活性染料是(b)a.k型b.kn型c.x型2、一般乳化糊均属于(b)的糊料。a.水分散相b.油/水相c.水/油相3、不溶性偶氮染料与活性染料共同印花时,不溶性偶氮染料色浆中的抗碱剂通常用(b)a.醋酸b.柠檬酸c.硫酸4、k型活性染料地色防染kn型活性染料印花时,常用的防染剂是(b)。a.醋酸b.亚硫酸钠c.防染盐sd.柠檬酸5、涤棉织物烂花印花选用的酸通常是(c)。a.盐酸b.醋酸c.硫酸6、印花中可不受纤维限制的工艺是(c)。a.活性染料b.分散染料c.涂料d.直接染料7、特殊情况时可以对花样进行校正,对图案进行全面缩小和放大,但必须在(b)以下。a.15%b.10%c.20%8、适合印花的原糊,其流体的流动属于(a)。a.假塑性流动b.牛顿型流体动c.胀流型流动9、白地小花不溶性偶氮染料印花时,色基的实际用量(b)色酚理论用量。a.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