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观沧海中心: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2.写作手法:借景抒情,写景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静动相配,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2、。 3.基调:苍凉慷慨。次北固山下中心: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画面:春潮涨涌,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江面上风顺且柔和,船帆高高的挂在桅杆上。修辞角度:(1)对偶,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炼字角度:(2)“正”字用的巧妙,表明当时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只有如此帆才能舒展,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情境展现出来。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2)将“生”和“入”拟人化,表现作者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用“鸿
3、雁传书”方式表达思乡之情。钱塘湖春行中心: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从动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描绘了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争“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啄”鸟儿们忙碌的动态。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从植物角度写,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抒胸臆,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
4、情。天净沙 秋思“秋思之祖”中心:表达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1、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点睛之笔,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孤寂愁苦的气氛,表达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心:表达作者对友人深深的同情和关切。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用扬花和子规两种景物,表达了人生的一种飘零之感、离别之恨。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拟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月亮人格化,表达了李白对友人深深的同情和关切。 夜雨寄北中心:抒发了身在异乡的孤寂情怀和对亲人的思念以及渴望相逢的急切心情。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炼字:两个“期”字一问一答
5、,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之情。“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达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意境:秋雨缠绵的夜晚,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没有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此情此景让他倍感孤独凄凉。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情景,反衬今夜的孤寂和对亲人的思念以及渴望相逢的急切心情。泊秦淮 李商隐中心: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1、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1)连用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景和谐的融合在一起,贴切传神地勾画出朦胧淡雅的景象,创设出冷清愁寂的氛围。(2)“夜”点明时间,“秦淮”交待地点,“近酒
6、家”说明是灯红酒绿之处,自然引起下文“商女”的出场。2、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1)议论,情景交融,表面上写歌女,实际上讽刺了统治者醉生梦死的颓靡之风。(2)“犹”字意味深长形象的表达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虑以及对世道的愤慨。浣溪沙 晏殊中心:作者对好景不长的惋惜,青春易逝的感伤。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包含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感伤和留恋。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哲理:时光流逝,人事无常。“去”与“来”的对比。好处:对仗工整而又不露痕迹,其中既有“花落去“的感伤,又有”燕归
7、来“的欣慰,来去对比,增加了作者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抒发了惜春伤时之情。3、“小园香径独徘徊” “独”字透露出作者凄清寂寞的情感。“徘徊“将词人对无限春光、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线依恋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望岳 杜甫感情: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1)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2)“钟”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将大自然写得有情意,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象。“割” 运用比喻
8、,生动形象写出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景观的景象,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细望。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极望。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了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生活哲理-只有不畏艰险的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春望感情: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景,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春”标明了节令,“破” 写出了使人
9、怵目惊心之景,“ 深”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触景生情,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2)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现对家人的思念。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忧愁诗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游山西村中心:表现了农家的殷勤好客和风俗淳朴的特点,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1、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表现了淳朴的风土
10、人情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乡村小道弯弯曲曲,山重水复,怀疑无路可走时,然而一座座村庄就掩映在柳暗花明之中。现在这句成语又有了深层含义,指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要灰心丧气,只要努力,坚持不懈,光明就在前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心:表达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表达出自己被贬后的愤懑不平和无限辛酸。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借用“闻笛赋”“ 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事沧桑之感。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画面:沉舟之畔,会有群舟竞发,千帆齐扬!病树
11、之后,会有姹紫嫣红,万树春光!修辞:比喻 手法,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哲理:现在往往用来形容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比现在好。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直抒胸臆,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赤 壁 唐 杜牧中心: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从折戟写起,以此引出对历史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感慨,表达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的代表了东吴的命
12、运,以两位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也是借古喻今,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励精图治,不要寄希望于侥幸。2、“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修辞:用典,以小见大,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启示:要建立一番事业,需要一定的条件,倘若没有这些条件,就是英雄也无能为力。过零丁洋 文天祥中心: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的决心和民族气节。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以死明志,表现自己坚决抗元决不投降的决心。2、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用“风飘絮”来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三字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
13、,这两句写出了国家的衰败和个人政治上的坎坷遭遇。水调歌头 苏轼中心: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1、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把月光拟人化,写出了月光流动的感觉,同时也带出了因离愁别苦而无眠的月下人。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哲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唯愿离别的人各自珍重,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色,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与此意境相似的句子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唯应与明月,千里与君同。”
1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元 中心:表达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主旨句,表现作者忧虑国计民生之情,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罪恶本质。历史规律:在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生活。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态感,用拟人手法,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怒”字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黄河咆哮发怒,如人生气,尽显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3、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饮酒 陶渊明 晋 中心:写自己悠然自得的归隐生
15、活,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自然和纯朴农村生活的热爱。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1)问话朴实,回答深刻,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境界。哲理:境由心生。(2)“心远”意思是心境高远,作用:是全诗的题眼,是概括了全诗的中心词。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见”字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和生活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全诗的总结,富有哲理,含蓄得表达了诗人陶醉自然、物我两忘的境界。真意指自然情趣和人生的真谛。 行路难 李白思想感情:抒发自己政治上从怀才不遇的苦闷到积极乐观的期盼和坚定的信念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
16、孤苦的处境,主要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怀。这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3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用“冰塞川”和“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4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典故,写了作者对从政的期待。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达了自己冲破一切阻碍,实现远大抱负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中心: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舍己为人的思想情感。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卷”写
17、出秋风之狂,“三”写出受害之重。2.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茅草飘飞的动感画面,侧面突出秋风之狂,危害之大,也隐隐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愁苦,无奈的神情。3:“归来倚仗自叹息” 一叹自己苦,茅屋被破,二叹百姓苦,三叹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气氛,也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为下文抒情作铺垫。5.长夜沾湿何由彻 一语双关,指国家和自己在风雨中挣扎的深重灾难。6.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出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
18、世胸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中心:对边塞奇异风光的热爱和赞美,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画面:雪花给树木披上银妆,仿佛突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万树的梨花修辞:比喻,以春花喻冬雪,写雪后美景。描述了边塞雪来的快,下的大,边塞奇异的风光及气候特点。 “忽”字不仅写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传出诗人赏雪时非常惊喜的心声。情感: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表现出诗人乐观、开朗的性格。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动不翻”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
19、,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过渡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沙漠冰封,万里云凝的塞外天地。同时“愁云”二字情景交融,写出了离愁别绪。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写诗人伫立远望,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之情。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处。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中心:写作者的辞官别离之愁,也抒发作者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用白日和天涯烘托无限离愁,既有 离别 的忧伤,又有回归的喜悦,更有在无限感慨中表现豪放洒脱的气
20、概。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移情于景,比喻,以落花、春泥为喻,寄托了诗人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热情和为国家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的的高贵品质。现常用来赞颂无私奉献精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中心: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乐观豪迈的气概。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对偶,朋友只要心灵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如近邻。不同于以往送别诗的伤感之情,而是积极乐观的豪迈之情,给人以鼓舞和安慰。2、“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望”字好在从长安城实际上望不见“五津”,这里是诗人的想象,它使人感到气象开阔。既然五津风烟在望,则此行并非送别,不必为离别而悲伤。“辅”和“望”两个
21、动词将千里之外的蜀地与分别之地联系起来,烘托双方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为诗歌营造了一种开阔的意境。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唐中心:表达作者对早春景色的赞美和喜爱。1、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与盛春景色的对比,直抒胸臆,写出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赞美和喜爱。2、“草色遥看近却无”画面: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体现了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色特点。无题 李商隐 唐中心:表现离别的相思之苦,爱情的坚贞。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通“思”表示无限相思,
22、蜡泪指相思之泪,新奇而巧妙,比喻,表现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和无穷无尽的思念,现在多形容对事业无限忠诚的奉献精神。 2.“相见时难别亦难” 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第一个“难”是相见难,第二个“难”是痛苦难以忍受,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厚。3.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借神话传说表达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相见欢 李煜 五代中心:表达作者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1“剪不断,理还乱”暗用“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形容愁思纷繁难解,现在人们常用之比喻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2、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用“丝”来
23、比喻“离愁”,化抽象为形象,含蓄的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登飞来峰 王安石 宋中心: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以及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境界。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浮云”既是实写,也是比喻,诗中用来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不畏”道出了“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哲理:告诉我们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决心。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相似。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宋)中心: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功业未立,壮志难酬,忧国思乡之情。1.塞下秋来
24、风景异。 “异”统领全篇,表现塞下苦寒,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情形,与内地情况迥然不同,烘托塞外肃杀萧瑟的气氛。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边塞荒凉,暗示军情紧急,烘托戒备森严御敌的紧张气氛。3. 长烟落日孤城闭 作用:渲染了肃杀萧瑟的气氛,为下文抒情作铺垫。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用典故,表达思念家乡而又不愿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4、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表达忧国思乡,壮志难酬之情。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中心:表达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1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用典故,以孙权自喻,表明自己虽年迈仍有少年的狂气,表现诗人过人的胆识和
25、勇气。2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用典,表达希望朝廷能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杀敌报国。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用典,表达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中心:抒发作者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和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决心。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概括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抒发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决心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和遗憾。4、辛弃疾说这首词是“赋壮词”,试结合词的内容,从题材或思想感情或语言风格等方面说一说其“壮”在何处。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拆除工程变更审批协议
- 教育普及空间装修合同
- 2025年新能源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创新应用场景实证分析报告
- 教学助手制作课件功能
- 己亥杂诗龚自珍教学课件
- 2025年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规整改与金融科技监管政策协同创新实践研究报告
- 2025年物业电梯工笔试模拟题及解析
- 卫生管理初级师考试试题总汇及答案
- 2025年建筑安全题库及答案
- 第8课 制作电子文集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3册鲁教版
- 纤支镜在麻醉科的应用
- 微生物发酵中药研究进展
- 《矿业权评估指南》
- 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整套教学课件《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研究生
- 手机拍照技巧大全课件
- RBA(原EICC)ERT应急准备与响应培训课件
- 工业建筑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河西走廊课件
- 2023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常规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