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路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934311课程名称电路分析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学分5.5考核形式考试学时(含实验学时)102(含实验10、上机2学时)先修课程普通物理学电磁部分、高等数学开课学期二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续有关课程(如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及脉冲技术等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电类各专业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1.牢固掌握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如:电压、 电流、 功率、 参考方向) 基本定律(欧姆定律 KCL
2、 、KVL)及电阻、电感电容、独立电源和受控源器件的基本特性。2. 熟悉掌握线形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网络定理,如:节点法、支路法、 回路法、叠加原理、 戴维南定理、和互易定理等,并能够灵活的运用它们来分析各种电路。3. 重点掌握正弦稳态分析的基本概念(如:极大值、有效值、频率、相位等)及向量分析(如:向量图、复阻抗、复导纳等),熟练地运用向量法对正弦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包括三相电路和具有互感耦合电路的计算)。4.了解非正弦周期电路的谐波分析法。5.熟练掌握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对时域法,要求深刻理解时间常数、一阶的零输入响应、一阶零状态响应和阶跃响应等概念;对频域法,要求掌握拉氏变换分析电路的
3、方法和步骤(如:运算阻抗、拉氏正变换、拉氏反变换)。6.了解一般非线形电路的特点,熟悉非线形电路的计算方法(如:图解法、小信号分析法等)及非线形电路方程的编写。7.掌握电路的拓扑矩阵,能熟练列写复杂电路方程的矩阵8.了解网络函数的性质,掌握极零点在复频率平面上的分布与网络时域的特点。9.掌握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及二端口的等效电路。10.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仪表和调节设备,掌握一些基本的电工及电子测试技术。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1电路和电路模型1.6电流及电压的参考方向1.5功率和能量1.4电阻元件1.5电压源和电流源1.6受控源1.7基尔霍夫定律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4、,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电功率和电能量;电阻、电压源和电流源等电路元件的特性及其电压电流关系;线性和非线性的概念;基尔霍夫定律。理解和掌握电路模型的概念;电位的概念。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2.1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2.2 电阻的Y-等效转换2.3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2.4 电源的等效变换 2.5 运用等效变换分析含受控源的电路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线性电阻元件串联、并联的规律;等效电路的概念;线性电阻性二端电路的等效电阻或入端电阻的概念及确定等效电阻或入端电阻的方法;戴维南电路和诺顿电路之间的等效变换;利用等效变换求解由线性电阻元件、独立电源作串联、并联和混联组成的简单电路;四种受控
5、源电路的计算。理解和掌握平衡电桥电路;三端线性电阻网络的等效变换。3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3.1 支路电流法 3.2 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3.3 节点电压法 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KCL、KVL方程的独立性;节电分析法;网孔分析法。理解和掌握支路分析法;回路分析法。 4 电路定理4.1 叠加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4.4 特勒根定理4.5 互易原理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解其应用,理解并掌握诺顿定理。5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5.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5.2比例电路的分析5.3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教学基本要求:运算放大器及其等效电路、
6、具有运算放大器的分析计算。6 储能元件6.1 电容元件 6.2 电感元件6.3 电容电感元件的串并联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定义及伏安关系;电容元件电压的连续性和电感元件电流的连续性;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储能的计算;理解和掌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串并联的等效电路。7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7.1 一阶电路7.2 电路的初始条件7.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7.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7.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7.6 直流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7.7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7.8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7.9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7.10 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阶跃响应教学基本要求:深刻理解和牢固掌
7、握,一阶电路方程的建立;初始状态和初始条件的确定;时间常数、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自由分量和强制分量、暂态和稳态等概念;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理解和掌握,阶跃响应;正弦电压或电流作用下一阶电路的响应。会选择合适的变量建立描述电路的微分方程及确定响应的初始条件;根据微分方程对应的特征根的性质,正确写出齐次微分方程的表达式;了解RLC串联和并联电路中在各种响应情况下所经历的物理过程。8 相量法8.1 复数8.2 正弦量8.3 相量法的基本概念8.4 基尔霍夫定律和R、L、C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正弦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相位差、相量图;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
8、形式;电路基本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9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9.1 阻抗和导纳9.2 阻抗的串联、并联和相量图9.3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9.4 正弦稳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9.5 最大平均功率的传输9.6 正弦稳态电路的谐振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阻抗和导纳;用相量法分析计算正弦稳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的平均功率。掌握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10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10.1 互感10.2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计算10.3 耦合电感的功率10.4 空芯变压器10.5 理想变压器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耦合电感元件的同名端及其电压、电流关系;耦合系数;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
9、阻抗变换性质。11 电路的频率响应11.1 网络函数11.2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11.3 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11.4 RLC并联谐振电路11.5 波特图11.6 滤波器简介教学基本要求:以角频率为变量,掌握电路的频率特性。12 三相电路12.1 三相电源12.2 负载星形联接的三相电路12.3 负载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12.4 三相电路的功率12.5 三相功率的测量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三相电路的联接方式;对称三相正弦电路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对称三相正弦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掌握和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中性点位移;电源对称结构简单的不
10、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1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13.1 非正弦周期电流13.2 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13.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13.4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13.5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和电压有效值的概念及其计算;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中平均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运用叠加定理计算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方法。14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14.1 拉普拉斯变换14.2 利用部分分式法求拉氏逆变换14.3 运算法14.4 网络函数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KCL、KVL的复频域形式,电路基本元件的复频域模型,复频域阻抗和复频域导纳;用运算法分析动态
11、电路的过渡过程;网络函数的概念及网络函数的确定,网络函数与正弦稳态响应关系。15 电路的矩阵方程15.1 割集15.2 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15.3 矩阵A、Bf、Qf之间的关系16 二端口网络16.1 二端口网络16.2 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16.3 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16.4 二端口的转移函数16.5 二端口的连接16.6 回转器和复阻抗变换器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双端口网络及其Z、Y、H和T四种参数方程和参数的计算。17 非线性电阻电路17.1 非线性电阻17.2 非线性电阻的串联与并联17.3 分段线性化法17.4 小信号分析法附录 磁路和交流铁芯线圈1 磁路及铁磁材料的
12、磁特性2 磁路的基本定律3 直流磁路的计算4 交流铁芯线圈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磁感应强度、磁通、磁链、磁场强度;基本磁化曲线、磁滞回线;磁路的基本定律;恒定磁通无分支磁路的计算;交变磁通磁路中磁通和电流的波形;感应电动势与磁通的量值关系;磁损耗。四、课程重点与难点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重点: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基尔霍夫定律。难点:受控源,电压、电位、电动势及其参考方向。2. 电阻电路重点:支路分析法;电阻的星,三角形变换;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和诺顿定理。难点:电阻的星、三角形变换;含受控源的简单电路。3. 正弦交流电路重点: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电阻、电感电
13、容并联电路;阻抗的等效变换及串并联。难点: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元件;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元件;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阻抗的等效变换及串并联。4.耦合电感和谐振电路重点:耦合电感元件;具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电流电路。难点:具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电流电路。5.三相电路重点: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和计算;三相电压和电流的对称分量。难点: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6.二端口网络重点:二端口网络的导纳参数和阻抗参数;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和混合参数。难点: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和混合参数;互易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7.非线性电阻电路重点:非
14、线性电阻元件;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难点: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8.磁路和铁心线圈电路重点: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曲线;磁路及磁路定律;恒定磁通磁路的计算:交流铁心线圈的电路模型。难点: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曲线;交流铁心线圈中的波形畸变和功率损耗。9.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重点:换路定律和初始条件的计算: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的全响应: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难点:阶跃函数和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冲激函数和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10.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重点:均匀传输线方程: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均匀传输线的行波。难点:均匀传输线的行波:均匀传输线
15、的参数。五、课时分配表序号教学内容学时作业备注讲授实验上机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6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423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44电路定理425含有运放的电阻电路46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107正弦电流电路基础48正弦稳态电路分析1029含耦合电感的电路6210电路的频率响应411三相电路821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413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414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415二端口网络616非线性电路417均匀传输线4共计90102六、教材与参考书电路(第五版)邱关源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电路分析基础李翰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编写:弓亚超 审核:徐安峰课程编码0
16、804190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考核形式考查学时(含实验学时)36学时(含实验18学时)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开课学期第三学期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工科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2.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结合一般数值计算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 C语言的基本内容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编程技巧,了解进行科学计算的一般思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打下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C语言程序设计初步 1)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2)C语
17、言简介 教学要求:了解C语言的特点,了解在系统上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语言程序。2算法描述 2.1 传统流程图 2.2 N-S流程图 2.3 伪代码描述 2.4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语言的算法描述方法,能看懂流程图。3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3.1 语言的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 3.2 语言的运算符与表达式 3.3 数据类型转换 教学要求:掌握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实型变量以及对他们赋值的方法;了解以上类型数据输出时所用的格式转换符;学会使用有关的算术运算符和表达式,自加和自减运算符。4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4.1 C语句概述 4.2 赋值语句 4.3 数据
18、输入输出的实现 4.4 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 教学要求:掌握语言中使用最多的赋值语句的使用;掌握数据的输入输出的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种格式转换符。5选择型程序设计 5.1 关系运算和关系表达式 5.2 逻辑运算和逻辑表达式 5.3 if语句 5.4 switch语句 5.5 程序举例 教学要求:了解语言表示逻辑量的方法;学会正确使用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熟练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6循环控制 6.1 概述 6.2 goto语句以及用goto语句构成循环程序 6.3 while诗句和、do-while语句、for语句、循环的嵌套及几种循环的比较 6.4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19、 教学要求:熟悉用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掌握在程序设计中运用循环的方法实现各种算法。7数组 7.1 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7.2 二维数组与多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7.3 字符数组与字符串的定义和引用 教学要求: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赋值和输入输出的方法;掌握字符数组合字符串函数的使用;掌握与数组有关的算法。8 函数 8.1 C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参数、函数调用及返回值 8.2 C函数的递归调用、嵌套调用、及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程序设计 8.3 变量的存储类别 8.4 内部函数外部函数 8.5 设计、调试、运行一个多文件程序 教学要求:掌握定义函数的
20、方法;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对应关系,以及“值传递”的方式;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动态变量、静态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9 预处理命令 9.1 宏定义 9.2 文件包含 9.3 条件编译 教学要求:掌握宏定义的方法;掌握文件包含处理方法;掌握条件编译的方法。12位运算 12.1 位运算符和位运算 12.2 位运算符使用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按位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学会使用位运算符;学会通过位运算实现对某些位的操作。三、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流程图、数据类型、循环控制语句、数组、函数课程难点:循环控制语句、循环的嵌套、数组、函数、指针、宏 四、学时分配表序号教学
21、内容学时备注讲授实验作业1 语言概述 1 02 程序的灵魂算法 1 23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2 2 4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 2 5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2 2 6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2 2 7 数组 22 8 函数 2 2 9预处理命令 2210 位运算 22合计1818五、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 C 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参考书: C 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谭浩强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年新编 C 语言大全Waite, S. Prata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C 语言程序设计同步训练李平编著 长春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模拟电
22、子技术教学大纲编写:赵红梅 审核:徐安峰课程编码0934312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时/学分90/5考核形式考试学时(含实验学时)90(含10实验学时)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开课学期三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2.课程任务:模拟电子技术是工科院校电类专业具有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本课程的任务是使电类专业本科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创新思维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在某些专门领域的内容和应用打好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1
23、-1 半导体基础知识1-2 半导体二极管1-3 双极型晶体管1-4 场效应管要求:要求理解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外特性。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2-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2-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2-5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2-6 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的派生电路2-7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要求:熟练掌握3种组态放大电路,能熟练地画出3种组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图。掌握图解分析方法,了解Q点位置对输出波形的影响.第三章 多级放大电路3-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3-2 多级放大电
24、路的动态分析3-3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要求:能识别多级放大电路的3种耦合方式;掌握n级多放的分析计算方法;掌握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及其Q点的估算和4种输入,输出方式差动放大电路。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4-1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概述 4-2 电流源电路 4-3 集成运放电路简介 4-4 集成运放的性能指标及低频等效电路 4-5 集成运放的种类及选择4-6 集成运放的使用要求:掌握基本电流源电路,了解集成运放的性能指标及其种类、选择和使用。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5-1 频率响应概述5-2 晶体管的高频等效模型5-3 场效应管的高频等效模型5-4 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5-5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25、5-6 集成运放的频率响应和频率补偿5-7 频率响应与阶跃响应要求:正确理解高、低频区影响频响特性的因素; 理解放大电路的通频带、上限频率、下限频率等概念;掌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通频带的求取.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6-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6-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块图及一般表达式6-4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分析6-5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6-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6-7 放大电路中其它形式的反馈要求:理解有关反馈的概念;熟练掌握应用瞬时极性法判断交流反馈极性及分析交流负反馈组态的方法;能够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估算闭环电压增益 ;正确理
26、解交流负反馈对放大电路4个方面性能的影响;熟练掌握正确引入负反馈的方法;能够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7-1 概述7-2 基本运算电路7-3 模拟乘法器及其在运算电路中的应用7-4 有源滤波电路要求:理解运放闭环与开环或带正反馈应用分类;熟练掌握"虚短"“虚断”概念分析运放的应用电路.熟练掌握比例运算电路、加法、减法运算电路和积分运算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简单有源滤波电路。第八章 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2 电压比较器8-3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8-4 利用集成运放实现的信号转换电路要求:熟练掌握正弦波振荡器的分析方法、电压比较器
27、的分析方法;了解非正弦波发生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分析方法。第九章 功率放大电路9-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9-2 互补功率放大电路9-3 功率放大电路的安全运行9-4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要求:理解功率放大电路结构、交越失真及其减小措施等概念, 掌握OCL和OTL功放电路最大不失真交流输出功率和效率的估算.能够分析简单的实际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有关元器件的作用.第十章 直流电源10-1 直流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10-2 整流电路10-3 滤波电路10-4 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10-5 串联型稳压电路10-6 开关型稳压电路要求:熟练掌握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技术指标的
28、估算;掌握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简单应用电路。三、课程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课程难点:常用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四、学时分配表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备注讲授实验作业11-1 半导体基础知识321-2 半导体二极管231-3 双极型晶体管241-4 场效应管352-1 放大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162-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72-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482-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29、2292-5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4102-7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3113-1、3-2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2123-3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52134-2 电流源电路2144-3 集成运放简介、应用、选择2154-4 集成运放的性能指标及低频等效电路1165-1 5-2晶体管的高频等效模型2175-3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185-4、5-5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集成运放的频率响应和频率补偿2196-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2206-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4216-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块图及一般表达式1226-4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
30、分析2236-5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22246-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2257-1 7-2 基本运算电路3267-4 有源滤波电路3278-1 正弦波振荡电路2288-2 电压比较器3298-3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2309-1 概述1319-2 互补功率放大电路323210-1 10-2 10-3 概述、整流电路、滤波电路23310-4 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223410-5 10-6串联型稳压电路、开关型稳压电路2合计8010五、教材及参考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童诗白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康华光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编写:陈 英 审核:赵红梅课
31、程编码0934313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时/学分72/4考核形式考试学时(含实验学时)72(8)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电路开课学期三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基础课。2.课程任务:主要讨论确定性信号的特性、线性非时变系统的特性,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由某些典型信号通过某些典型系统引出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信号分析及线性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应能建立简单电路与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求解,对所得结果给以物理解释,赋予物理意义。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信号与系统分析导
32、论 1.1信号的描述及分类1.2系统的描述及分类1.3信号与系统分析概述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信号的定义及分类,系统的描述、分类及特性,重点掌握确定信号及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2.信号的时域分析2.1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描述2.2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描述2.3连续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2.4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2.5确定信号的时域分解2.6信号的MATLAB表示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基本信号的表示与特性,尤其是单位冲激信号和单位脉冲信号的特性。掌握信号的基本运算,特别是信号卷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信号的分解,深刻理解连续信号可表达为冲激信号的线性组合、离散信号可表达为单位脉冲信号的
33、线性组合。 3.系统的时域分析3.1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描述及特点3.2连续时间LTI系统的响应3.3连续系统的冲激响应3.4卷积积分3.5离散时间系统的响应3.6离散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3.7序列卷积和3.8冲激响应表示的系统特性3.9利用MATLAB进行系统的时域分析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线性时不变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了解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响应时域分析的概念及方法,掌握连续时间系统单位冲激响应与离散时间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物理概念,深刻理解卷积法计算LTI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的过程,以及与信号时域分解的关系。 4.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 4.1连续时间信号的Fourier级数展开 4
34、.2连续时间信号的Fourier级数的基本性质4.3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其特性 4.4周期信号频域分析的MATLAB实现教学基本要求:从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及工程概念深刻理解周期信号的频谱概念及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密度概念。熟练掌握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通过掌握基本信号的频域分析,熟练掌握连续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及应用,建立信号时域与频域的对应关系。深刻理解时域抽样定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5. 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5.1连续非周期信号的频谱5.2常见连续信号的频域分析5.3连续时间信号的Fourier变换的性质5.4非周期信号频域分析的MATLAB实现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连续非周期信号的频域表示,掌握
35、连续时间信号的Fourier变换的性质。 6. 系统的频域分析6.1连续非周期信号通过系统响应的频域分析6.2连续周期信号通过系统响应的频域分析6.3无失真传输系统与理想滤波器6.4时域抽样与抽样定理分析6.5利用MATLAB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表示,掌握连续时间系统响应的频域分析,重点掌握系统正弦稳态响应的概念。掌握无失真系统与理想低通滤波器的特性。7.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7.1连续时间信号的复频域分析7.2连续时间系统响应的复频域分析7.3连续时间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7.4连续系统的模拟7.5利用MATLAB进行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教学基本要求:
36、熟练掌握信号单边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性质,信号拉普拉斯反变换的基本方法。掌握连续系统响应的复频域分析,特别是系统函数的概念,以及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频响特性、因果性、稳定性)的关系。掌握连续系统的模拟框图。 8.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8.1离散时间信号的Z域分析8.2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8.3离散时间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8.4离散时间系统的模拟8.5利用MATLAB进行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离散信号单边Z变换及其性质,掌握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特别掌握离散系统的传输函数,以及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频响特性、因果性、稳定性)的关系。掌握离散系统的模拟框图。 9.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9
37、.1引言9.2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9.3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9.4状态矢量的线性变换9.5系统的可控制性和可观测性9.6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9.7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解9.8MATLAB在系统状态变量分析中的应用教学基本要求:理解系统的状态与状态空间的概念,掌握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以及状态方程的求解时域与变换域基本分析方法,了解系统可控性及可测性的概念。三、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确定信号及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单位冲激信号和单位脉冲信号的特性,连续时间系统单位冲激响应与离散时间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物理概念,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连续非周期信号的频域表示,连续系统响应的复频域分析,系统函
38、数的概念,离散系统的传输函数,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的关系。课程难点:确定信号及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连续信号可表达为冲激信号的线性组合、离散信号可表达为单位脉冲信号的线性组合,卷积法计算LTI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的过程,时域抽样定理的内容及其意义,连续系统的模拟框图,离散系统的模拟框图。四、学时分配表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备注讲授实验作业1信号与系统分析导论22信号的时域分析83系统的时域分析1024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825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86系统的频域分析67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828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829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6五、教材与参考书教材:信号与系统,陈后金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9、2005 参考书:信号分析与处理, 赵光宙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信号与系统, 郑君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编写:赵红梅 审核:徐安峰课程编码0934314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时/学分68/4考核形式考试学时(含实验学时)68(10)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开课学期四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核心课程。2.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
40、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专业来中的应用打好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 数字逻辑概述1.1数字电路与数字信号1.2数制1.3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1.4二进制代码1.5二值逻辑变量与基本逻辑运算1.6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重点掌握内容: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二值逻辑变量与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第2章 逻辑代数与硬件描述语言基础2.1 逻辑代数2.2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2.3 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 基础重点掌握内容:逻辑代数基础、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第3章 逻辑代数与硬件描述语言基础 3.1 MOS逻辑门电路 3.2 TTL逻辑门电路 3.
41、3 射极藕合逻辑门电路 3.4 砷化镓逻辑门电路 3.5 逻辑描述中的几个问题 3.6 逻辑门电路使用中的几个实际问题3.7 用Verilog HDL描述逻辑门电路重点掌握内容:MOS逻辑门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TTL逻辑门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第4章、组合逻辑电路4.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4.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4.3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4.4 若干典型的组合逻辑集成电路4.5 组合可编程逻辑器件4.6 用Verilog HDL描述组合逻辑电路重点掌握内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若干典型的组合逻辑集成电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5章 锁存器和触发器5.1 双稳态存储
42、单元电路5.2 锁存器5.3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5.4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5.5用Verilog HDL描述锁存器和触发器重点掌握内容:锁存器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触发器的逻辑功能。第6章 时序逻辑电路6.1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6.2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6.3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6.4 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6.5 若干典型的时序逻辑集成电路6.6用Verilog HDL描述时序逻辑电路6.7 时序可编程逻辑器件重点掌握内容: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若干典型的时序逻辑集成电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7章 存储器、复杂可编程器件和现场可
43、编程门阵列7.1 只读存储器7.2 随机存取存储器7.3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7.4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7.5 用EDA技术和可编程器件的设计问题重点掌握内容:只读存储器结构及工作原理、随机存取存储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第8章 脉冲波形的变换与发生8.1 单稳态触发器8.2 施密特触发器8.3 多谐振荡器8.4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重点掌握内容:单稳态触发器结构及工作原理、施密特触发器结构及工作原理、555定时器及其应用。第9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器 9.1 数模转换器 9.2 模数转换器重点掌握内容:各种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三、课程的重点与难点1.课程重点: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和卡诺
44、图化简法,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2.课程难点:逻辑函数化简法、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数字系统设计。四、学时分配表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备注讲授实验作业1数字逻辑概述62逻辑代数与硬件描述语言基础63逻辑代数与硬件描述语言基础64组合逻辑电路845锁存器和触发器626时序逻辑电路847存储器、可编程器件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68脉冲波形的变换与发生69数模与模数转换器6合计5810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 主编:康华光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
45、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主编:阎石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大纲编写:刘晓芳 审核: 赵红梅课程编码0934315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时/学分51/3考核形式考试学时(含实验学时)5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开课学期4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掌握其规律。对一些基本的电磁场与电磁波问题能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 矢量分析1.1 标量场和矢量场1.2矢量与矢量场的不变特性1.
46、3 矢量的通量散度1.4矢量的环流旋度 1.5 标量场的梯度1.6亥姆霍兹定理 理解标量场与矢量场的概念;理解矢量场的散度和旋度、标量场的梯度概念;掌握散度、旋度和梯度的计算。熟练掌握和应用散度定理和斯托克斯定理;理解亥姆霍兹定理的重要意义。第2章 电磁场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实验定律 2.1 电荷与电荷分布 2.2电流与电流密度2.3 电流连续性方程2.4 电场强度库仑定律2.5 安培力定律磁感应2.6 电场强度的矢量积分公式2.7 磁感应强度的矢量积分公式理解电荷与电荷密度、电流与电流密度的概念,理解并掌握电流连续性方程;理解并掌握库仑定律;牢固建立静电场的基本概念,掌握点电荷系统、连续分布
47、电荷的电场强度表达方式,会计算一些典型电荷分布的电场强度;理解并掌握安培力定律;牢固建立恒定磁场的概念,掌握线电流、面电流、体电流的磁感应强度表达式,会计算一些典型电流分布的磁感应强度。第3章 静电场分析3.1 静电场分析的基本变量3.2 真空中静电场的基本方程 3.3 电位函数3.4 泊松方程拉普拉斯方程 3.5 点电荷的d 函数表示格林函数3.6 格林定理泊松方程的积分公式 3.7 唯一性定理 3.8 电介质的极化极化强度 3.9 介质中的高斯定律边界条件3.10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边界条件3.11 导体系统的电容掌握静电场的基本方程;熟练运用高斯定律求解静电场问题;理解电位的概念;掌握电位
48、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掌握电位的计算方法;理解和掌握唯一性定理;了解电介质的极化;掌握不同介质与界面上场的边界条件和电位的边界条件;理解恒定电场的概念;掌握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能正确地分析和求解恒定电场问题;了解静电场中导体的性质,掌握电容的概念及电容的计算方法;理解电场能量的概念,掌握静电场能量的计算方法。第4章 静态场边值问题的解法 4.1 直角坐标中的分离变量法4.2 圆柱坐标中的分离变量法 4.3 球坐标中的分离变量法 4.4 镜像法 4.5 有限差分法掌握分离变量法,会用分离变量法求解直角坐标、圆柱坐标和球坐标中一些简单的问题;掌握镜像法,熟悉一些典型的像电荷分布;运用镜像法求
49、解静电场问题;了解有限差分法。第5章 恒定磁场分析5.1 恒定磁场分析的基本变量 5.2真空中磁场的基本方程 5.3 矢量磁位5.4 磁偶极子的矢量位和标量位 5.5 物质的磁化现象磁化强度 5.6 磁介质中磁场的基本方程 5.7 磁场的边界条件 5.8 标量磁位 5.9 自电感互电感5.10 磁场能量 5.11 磁场力掌握恒定磁场的基本性质、基本方程与边界条件;熟练运用安培环路定律求解具有一定对称性分布的磁场;了解介质的磁化;掌握矢量磁位和标量磁位的定义、所满足的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并会利用矢量磁位和标量磁位求解一些简单的磁场分布问题;掌握自感、互感和磁场能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第6章 时变电磁场6.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6.2 位移电流6.3麦克斯韦方程6.4 时变电磁场的边界条件6.5 坡印廷定理和坡印廷矢量6.6 波动方程 6.7 动态矢量位和标量位掌握麦克斯韦方程;正确理解和使用边界条件;掌握坡印廷定理和坡印廷矢量;掌握电磁场的波动方程。第7章 正弦平面电磁波 7.1 亥姆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臂神经痛的临床护理
- 2025酒店管理委托合同
- 胃反应性淋巴增生的临床护理
- 2025企业委托代理经营合同范本
- 2025指定赠与合同范文
- 生理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 上栗县六年级试卷及答案
- 山东英语八下期末试卷及答案
- MRPⅡ原理专题培训讲义
- 石油开采与能源安全战略考核试卷
- 新版加油站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 GB/T 3045-2024普通磨料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
- 2024至2030年中国擦窗机器人产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
- 益母草颗粒的保肝作用机制
- 婚姻家庭法教学课件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
- 金融大数据银行项目使用手册
- 《装饰构造与施工工艺实习》课程标准
- 环境设计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
- 新概念第一册单词默写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