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文化学批评方法_第1页
专题五:文化学批评方法_第2页
专题五:文化学批评方法_第3页
专题五:文化学批评方法_第4页
专题五:文化学批评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五 文化学批评章旨章旨 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 文化是文学赖以存在的前提,是孕育文学文化是文学赖以存在的前提,是孕育文学的母体,也是构成文学的内在元素;的母体,也是构成文学的内在元素; 文学则是文化的产物,其中渗透着种种文文学则是文化的产物,其中渗透着种种文化因素,是文化的直接表现和具体形态。化因素,是文化的直接表现和具体形态。 一、文化概说一、文化概说 1、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定义 l中国中国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

2、成天下。下。 易易 西方:西方:Culture Culture 种植、种植、 栽培栽培对人性情陶冶对人性情陶冶 和品德的栽培和品德的栽培 英英泰勒: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泰勒: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原始文化原始文化(1871年)年) 我国我国1979年版年版辞海辞海“文化文化”条:条: 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

3、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度和组织机构。 广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广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文化文化 狭义:无形的精神文化狭义:无形的精神文化2、文化的特点、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以符号为基础的文化是以符号为基础的; ; 文化是群体共有的,文化往往表现为某一群体共文化是群体共有的,文化往往表现为某一群体共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文化的继承性与变异性。文化的继承性与变异性。 文化是以符号为基础的文化是以符号为基础的 文化靠符号来体现,并靠符号来保存和传递。人类的行为常常指示某种意义,所

4、以是符号;人类的语言和文字产品,是最复杂的信息传播系统,因此更是符号。 并且,人类的符号体系作为人类文化的存在和显现形式,构成了文化的传递物,有效地保证了人类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的实现。 文化是群体共有的文化是群体共有的 “ “如果只有一个人在想某个问题或做某件事,如果只有一个人在想某个问题或做某件事,那么这个行为代表的是个人的习惯,而不是一种那么这个行为代表的是个人的习惯,而不是一种文化模式。这是因为,一种被认为是文化的思想文化模式。这是因为,一种被认为是文化的思想和行为必须被一处居民或一群人所共同享有。和行为必须被一处居民或一群人所共同享有。” 【美】【美】C C恩伯和恩伯和M M恩伯恩伯文

5、化的变异文化的变异 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1988年版年版 第第2929页页文化的继承性与变异性文化的继承性与变异性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是在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类文化异常稳定,表现为一种累积和延续;另一方面,人类文化又富有弹性,它必须适应改变了的环境。 从人类最早的狩猎一采集文化到今天的文化发展便证明,文化变迁是不断的、必然的,尽管有急有缓,但却是经常发生的。二、文化学批评的涵义及基本特征二、文化学批评的涵义及基本特征1、文化学批评的涵义、文化学批评的涵义l文化学批评文化学批评是一种从文化的角度考察文学是一种从文化的角度考察文学现象及文学作品

6、,综合研究文学的文化性现象及文学作品,综合研究文学的文化性质的批评方法。质的批评方法。2、文化学批评的基本特征、文化学批评的基本特征注重从文学与文化整体的联系中去分析、阐释注重从文学与文化整体的联系中去分析、阐释文学现象;文学现象;着重发掘文学作品及现象生成的文化土壤背景着重发掘文学作品及现象生成的文化土壤背景和作品的文化意蕴;和作品的文化意蕴;展开文学的文化比较。展开文学的文化比较。三、文化学批评的具体运用三、文化学批评的具体运用1、探寻文学现象中特定民族的文化心理;、探寻文学现象中特定民族的文化心理;2、揭示文学现象中的地域文化特征;、揭示文学现象中的地域文化特征;3、发掘文学作品中的各类

7、文化原型、仪式以及其、发掘文学作品中的各类文化原型、仪式以及其 它的文化经验;它的文化经验;4、剖析文学作品及审美中的文化冲突及变迁。、剖析文学作品及审美中的文化冲突及变迁。 1 1、探寻文学现象中特定民族的文化心理、探寻文学现象中特定民族的文化心理l 作家和他作品中的人物,由于受到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的熏染浸润,自然会形成心理上、人格上的特殊秉赋和习性。l季红真:汪曾棋小说的哲学意识和审美态度,读书 1983年第12期l汪曾棋的一系列作品里,发现传统的道家文化在经过作家有选择的吸收后,成为滋养作家审美态度和人生态度的一个源泉,从而解释了作家创作的“得益世道人心”的宗旨以及作品的超然冲淡平实的艺

8、术趣味 。汪曾祺(汪曾祺(1920-1997)主要作品主要作品大淖记事大淖记事受戒受戒碧桃花碧桃花2 2、揭示文学现象中的地域文化特征、揭示文学现象中的地域文化特征l在文化学上,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这一区域的精神特征和自然景观上,前者包括风俗、习惯、道德、伦理、宗教、法律等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后者主要指山水风物、四时美景等。l 文化学批评将着眼于分析文学现象中的地域风俗及其所展示的文化意蕴。 贾平凹贾平凹 陕西陕西 商州商州系列、系列、秦腔秦腔 王安忆王安忆 上海上海 长恨歌长恨歌 阿阿 来来 藏乡藏乡 尘埃落定尘埃落定、空山空山 沈从文沈从文 湘西湘西 边城边城莫莫 言言 山东高密山东高密 红

9、高粱红高粱湘西湘西上海弄堂上海弄堂3、发掘文学作品中的各类文化原型、仪式、发掘文学作品中的各类文化原型、仪式 以及其它的文化经验以及其它的文化经验l 刻意探寻文学作品中意象和故事的文化原型,是文化学批评最具特色的一个方面,它体现了文化学批评超历史的特点。文化学批评认为,文学作品中的某些因素可视为基于人类经验的重复出现的符号,含有神话和仪式的因素。文化学批评要求评论者在分析文学作品时要有一种穿透力,把目光投向民族的童年,去发掘作品中隐含的神话、原型和仪式。 弗雷泽弗雷泽金枝金枝l 缘起于古罗马一个古老的习俗:在罗马附近的缘起于古罗马一个古老的习俗:在罗马附近的内米湖畔的阿里齐亚丛林中,有一座森林

10、女神狄内米湖畔的阿里齐亚丛林中,有一座森林女神狄安娜的神庙,按照习俗,这座神庙的祭祀是由一安娜的神庙,按照习俗,这座神庙的祭祀是由一名逃奴来担任,而能够担任这个祭祀的逃奴将不名逃奴来担任,而能够担任这个祭祀的逃奴将不再被追究,并被称为再被追究,并被称为“森林之王森林之王”。他要担负起。他要担负起保护和守卫这棵圣树的责任,手持利刃、无日无保护和守卫这棵圣树的责任,手持利刃、无日无夜、时刻警觉,因为其他任何一个逃奴只要能够夜、时刻警觉,因为其他任何一个逃奴只要能够折取他日夜守护的一棵树上的一节树枝,就有资折取他日夜守护的一棵树上的一节树枝,就有资格与他决斗,如杀死他,就可取而代之,成为新格与他决斗

11、,如杀死他,就可取而代之,成为新的祭祀和的祭祀和“森林之王森林之王”。l交感巫术交感巫术l模拟巫术(相似律):北美印第安人:把某个人模拟巫术(相似律):北美印第安人:把某个人的像画在沙子上、灰烬上、泥土上,或任何其他的像画在沙子上、灰烬上、泥土上,或任何其他被认为可以代替其真身的东西上,然后用尖棍刺被认为可以代替其真身的东西上,然后用尖棍刺它或给予其他形式的损伤。它或给予其他形式的损伤。 l接触巫术(接触律):事物一旦互相接触过,它接触巫术(接触律):事物一旦互相接触过,它们之间将一直保留着某种联系,即使他们已相互们之间将一直保留着某种联系,即使他们已相互远离。远离。 牙、头发等牙、头发等李锐

12、李锐人间人间l “身份认同”与生命悲情评李锐、蒋韵长篇小说人间(王春林 南方文坛 2008年3期)l西湖三塔记主要表现的乃是人们对于妖魔世界的恐惧, 所宣扬的也还是所谓惩恶扬善、戒色戒欲之类的套话。l乾隆雷峰塔传奇歌咏表现的就已经是白娘子与许宣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法海成了专制力量的代表, 他对于白娘子与许宣之间爱情故事的横加干预, 也就自然而然地演变成了专制力量对于自由爱情的镇压与迫害。l李锐与蒋韵人间重述白蛇传:l为人间设定的基本思想题旨已经演变成了对于“文化认同”或者“身份认同”命题深刻的思考与表达。对于这一点, 李锐在“ 代序”中同样有着清晰的理性表达:身份认同的困境对精神的煎熬和这

13、煎熬对于困境的加深;人对于所有 异类近乎本能的迫害和排斥, 并又在排斥和迫害中放大了扭曲的本能。 l “当迫害依靠了神圣的正义之名,当屠杀演变为大众的狂热,当自私和怯懦成为逃生的木筏,当仇恨和残忍成为照明的火炬的时候,在这人间生而为人到底是为了什么?” -李锐4 4、剖析文学作品及审美中的文化冲突及变迁、剖析文学作品及审美中的文化冲突及变迁l 文化的变迁是必然的,这一进程也深刻形象地表现在文学作品中。揭示文学作品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乃至各种文化的接触、冲突和变迁,是文化学批评的又一重要方面。阿来阿来空山空山l高琬鑫高琬鑫 阿来阿来空山空山对乡村文化的透视与期待对乡村文化的透

14、视与期待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4)l 机村的历史变迁,透视出传统文化在现代性机村的历史变迁,透视出传统文化在现代性进程中遭遇的尴尬境地。进程中遭遇的尴尬境地。l 空山空山 打造了一朵藏地文化的奇异之花,六打造了一朵藏地文化的奇异之花,六朵花瓣上分别镌刻着机村不同阶段的生活故事,朵花瓣上分别镌刻着机村不同阶段的生活故事,最终串联起整个时代演进的脉搏,花瓣上每一点最终串联起整个时代演进的脉搏,花瓣上每一点色彩的变化,都是对它背后整个社会动荡的回应。色彩的变化,都是对它背后整个社会动荡的回应。当现代性进程以不可阻挡的态势侵入古老乡村的当现代性进程以不可阻挡的态势侵

15、入古老乡村的时侯,也就开始了对传统的肢解和消泯。时侯,也就开始了对传统的肢解和消泯。l 人们隐隐感觉到古老文化的远逝的同时人们隐隐感觉到古老文化的远逝的同时, 也体味到自身与现代性观念的巨大差距也体味到自身与现代性观念的巨大差距, 村村庄在现代性的背景下走入一座文化的空山庄在现代性的背景下走入一座文化的空山, 陷入一种精神的迷茫。陷入一种精神的迷茫。中外文化碰撞中外文化碰撞 王增红王增红多元文化语境下中美文化的冲突与和谐多元文化语境下中美文化的冲突与和谐集美大学学报集美大学学报 2007年第年第4期期 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女勇士女勇士 第一代华裔:勇兰第一代华裔:勇兰 眷恋母国

16、文化,抵触美国文化眷恋母国文化,抵触美国文化 第二代华裔:我第二代华裔:我 两种文化的争夺两种文化的争夺四、文化学批评的价值及局限四、文化学批评的价值及局限 价值价值 :文化学批评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最直接的、最到位文化学批评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最直接的、最到位的把握文学的本质关联,从孕育文学的直接母体中阐释其的把握文学的本质关联,从孕育文学的直接母体中阐释其所开出的精神花朵的特征。所开出的精神花朵的特征。 文化学批评对文学现象的整体的、比较的研究开阔了文化学批评对文学现象的整体的、比较的研究开阔了人们的学术视野,拓宽了文学的研究领域,使人们能在人人们的学术视野,拓宽了文学的研究领域,使人们能在人类文化的纵横交错的参照系中把握文学现象的丰富的文化类文化的纵横交错的参照系中把握文学现象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内涵。 局限:局限:它较多地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