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危险化学品贮_第1页
常用危险化学品贮_第2页
常用危险化学品贮_第3页
常用危险化学品贮_第4页
常用危险化学品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 GB 15603-1995宋奎东SKDAK1.163.COM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 1、本标准规定了常用化学危险品(以下简称化学危险品)贮存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常用化学危险品(以下简称化学危险品)出、进库,贮存及养护。 2、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369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定义 3.1隔离贮存segregatedstorage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的间隔,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贮存方式。3.2隔开贮存cut-offstorage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

2、将其与禁忌物料分离开的贮存方式。3.3分离贮存detachedstorage在不同的建筑物或阔别所有建筑的外部区域内的贮存方式。3.4禁忌物料incinpatibleinaterals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化学物料。4化学危险品贮存的基本要求 4.1贮存化学危险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的规定。4.2化学危险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分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化学危险品仓库中,经销部分自管仓库贮存化学危险品及贮存数目必须经公安部分批准。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化学危险品贮存仓库。4.3化学危险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4化

3、学危险品贮存的基本要求 4.4贮存化学危险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职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治理,治理职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4.5化学危险品按GB13690的规定分为八类:a.爆炸品;国家技术监视局1995-07-26批准1996-02-01实施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c.易燃液体;d.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4化学危险品贮存的基本要求 e.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f.毒害品;g.放射性物品;h.腐蚀品。 4.6标志贮存的化学危险品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0的规定。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按最高等级危险物品的性能标志。4化学危险品

4、贮存的基本要求 4.7贮存方式化学危险品贮存方式分为三种:a.隔离贮存;b.隔开贮存;c.分离贮存。4.8根据危险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禁忌物料配置见附录A(参考件)。4.9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5贮存场所的要求 5.1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其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和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5.2贮存地点及建筑结构的设置,除了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对四周环境和居民的影响。5.3贮存场所的电气安装5.3.1化学危险品贮存建筑物、场所消防用电设备应能充分满足消防用电的需要;并

5、符合GBJ16第十章第一节的有关规定。5贮存场所的要求 5.3.2化学危险品贮存区域或建筑物内输配电线路、灯具、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都应符合安全要求。5.3.3贮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避雷设备。5.4贮存场所透风或温度调节5.4.1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透风设备,并留意设备的防护措施。5.4.2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通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5贮存场所的要求 5.4.3透风管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5.4.4透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等防火分隔物,如必须穿过期应用非燃烧材料分隔。5.4.5贮存化学危险品建筑采热的热媒温度不应过高,热水采热不应超过80,不得使用蒸

6、汽采热和机械采热。5.4.6采热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6贮存安排及贮存量限制 6.1化学危险品贮存安排取决于化学危险品分类、分项、容器类型、贮存方式和消防的要求。6.2贮存量及贮存安排见表1。贮存种别 贮存要求 露天 贮存 隔离 贮存 隔开 贮存 分离 贮存 均匀单位面积贮存量,t/m2 1.0-1.5 0.5 0.5 0.7 单一贮存区最大贮量,t 2000-2400 200-300 200-300 400-600 垛距限制,m 2 0.3-0.5 0.3-0.5 0.3-0.5 通道宽度,m 4-6 1-2 1-2 5 墙距宽度,m 2 0.3-0.5 0.3-0.5

7、0.3-0.5 与禁忌品间隔,m 10 不得同库贮存 不得同库贮存 710 6贮存安排及贮存量限制6.3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湿润、积水的建筑物中贮存。6.4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分解、化合或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应贮存在一级建筑物中。其包装应采取避光措施。6.5爆炸物品不准和其他类物品同贮,必须单独隔离限量贮存,仓库不准建在城镇,还应与四周建筑、交通干道、输电线路保持一定安全间隔。6贮存安排及贮存量限制 6.6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隔离贮存。易燃气体不得与助

8、燃气体、剧毒气体同贮;氧气不得与油脂混合贮存,艳服液化气体的容器属压力容器的,必须有压力表、安全阀、紧急切断装置,并定期检查,不得超装。6.7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不得与氧化剂混合贮存,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应单独存放。6.8有毒物品应贮存在阴凉、透风、干燥的场所,不要露天存放,不要接近酸类物质。6.9腐蚀性物品,包装必须严密,不答应泄漏,严禁与液化气体和其他物品共存。7化学危险品的养护 7.1化学危险品进库时,应严格检验物品质量、数目、包装情况、有无泄漏。7.2化学危险品进库后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在贮存期内,定期检查,发现其品质变化、包装破损、渗漏、稳定剂短缺等,应及时处理。7.3库房

9、温度、湿度应严格控制、经常检查,发现变化及时调整。8化学危险品出进库治理 8.1贮存化学危险品的仓库,必须建立严格的出进库治理制度。8.2化学危险品出进库前均应按合同进行检查验收、登记、验收内容包括:a.数目;b.包装;c.危险标志。经核对后方可进库、出库,当物品性质未弄清时不得进库。8.3进进化学危险品贮存区域的职员、机动车辆和作业车辆,必须采取防火措施。8化学危险品出进库治理 8.4装卸、搬运化学危险品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转动。8.5装卸对人身有毒害及腐蚀性的物品时,操纵职员应根据危险性,穿着相应的防护用品。8.6不得用同一车辆运输互为禁忌的

10、物料。8.7修补、换装、清扫、装卸易燃、易爆物料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铜制、合金制或其他工具。9消防措施 9.1根据危险品特性和仓库条件,必须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设施和灭炸药剂。并配备经过培训的兼职和专职的消防职员。9.2贮存化学危险品建筑物内应根据仓库条件安装自动监测和火灾报警系统。9.3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内,如条件答应,应安装灭火喷淋系统(遇水燃烧化学危险品,不可用水扑救的火灾除外),其喷淋强度和供水时间如下:喷淋强度15L/(minm2);持续时间90min。10废弃物处理 10.1禁止在化学危险品贮存区域内堆积可燃废弃物品。10.2泄漏或渗漏危险品的包装容器应迅速移至安全区域。10

11、.3按化学危险品特性,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处理废弃物品,不得任意抛弃、污染环境。11职员培训 11.1仓库工作职员应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11.2对化学危险品的装卸职员进行必要的教育,使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操纵。11.3仓库的消防职员除了具有一般消防知识之外,还应进行在危险品库工作的专门培训,使其熟悉各区域贮存的化学危险品种类、特性、贮存地点、事故的处理程序及方法。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氮气Nitrogen 一、主要组成与性状 分子式:N2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二、健康危害 侵入

12、途径:吸入。 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亡。 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四、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

13、不燃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五、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撒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六、储运注意事项 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七、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

14、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八、理化性质 熔点():-209.8 沸点():-195.6 相对密度(水=1):0.81(-196) 相对密度(空气=1):0.97 临界温度():-147 临界压力(MPa):3.40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甲醇MethylAlcohol;Methanol 一、主要组成与性状 分子式:CH4O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

15、燃液体 外观与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甲醛、香精、染料、医药、火药、防冻剂等。 二、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酒醉感、意识朦胧、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

16、等。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四、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易燃 闪点():11 爆炸极限():5.5-44.0 引燃温度():385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

17、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五、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

18、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六、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通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七、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

19、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乙醇(酒精) EthylAlcohol;Ethanol 一、主要组分与性状 分子式:C2H6O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二、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

20、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和皮炎。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燃爆特性

21、与消防 燃烧性:易燃 闪点():12 爆炸极限()3.3-19.0 引燃温度():363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五、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

22、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六、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通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

23、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七、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氢氧化钠(烧碱) SodiumHydroxide;CausticSoda 一、主要组成与性状 分子式:NaOH 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 外观与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主要用途:用于石油精炼、造纸、肥皂、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常用化学品的使用 二、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