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基础物理试验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复旦大学基础物理试验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复旦大学基础物理试验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复旦大学基础物理试验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复旦大学基础物理试验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旦大学”基础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PHYS120015编写时间2012课程名称基础物理实验英义名称FundamentalPhysicsExperiments学分数2周学时3任课教师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开课院系物理学系预修课程高中物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基础物理实验”是指理科、医科、工科学生普遍需要学习的基础性的物理实验,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理科、医科、工科所属各系各专业的低年级学生,每周3学时,一学期完成。基本内容:本课程包括有效数字、作图、列表、实验误差分析及不确定度计算、数据拟合等数据记录与处理的内容,实验有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及包括近代物理内容的基础性实验共17个,要求

2、学生完成其中的12个。基本要求:1 .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方面(三基)得到严格而系统的训练。2 .学习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现象、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物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并在实践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创新的科学精神。教材和教学经受负料: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年月沈元华等基础物理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教学团队基础物理实验补充讲义每学期根据教学情况更新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绪论1,讲解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如何做物理实验、基础物理实验课的要求;第2、3周:做2个实验(一学期每位学生总共要做12个实验,分为6个循环,每循

3、环有2-3个备选实验,同学按要求每循环选择其中两个实验);第一循环:液氮比汽化热的测量;碰撞打靶;用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第二循环:示波器的使用;磁阻效应;二极管伏安特性测量第三循环:LCR电路的串联谐振;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直流电桥第四循环:量子论实验;X光实验第五循环:光栅特性与激光波长;牛顿环;透镜焦距的测量第六循环:计算机实测物理实验;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冷却规律;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声波与拍第4周:国庆节放假;第5周:绪论2,讲解数据处理方法,布置有关数据处理的一些习题;第69周:做4个实验;第10周:讨论课;第1116周:做6个实验;第17周:复习答疑、补做或重做实验、考试

4、;第18周:阅卷、成绩评定、总结。考核方式:学生成绩以12个实验的平时成绩、讨论课和绪论课数据处理作业成绩(占总评分的70%)、学期结束时的笔试成绩(占总评分的30%),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学校规定方式给出等级。任课教师:本课程课为物理实验中心共同开设,并聘用优秀研究生担任助教。主讲教师为周鲁卫、张新夷、马世红、苏卫锋、高渊、原媛、童培雄、魏心源等。物理实验(上)教学大纲课程代码PHYS130004编写时间2012年9月课程名称物理实验(上)英义名称GeneralPhysicsExperimentsI学分数2周学时3任课教师*陈元杰等开课院系*物理系预修课程基础物理实验课程性质:物理类基础课,物

5、理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核物理专业二年级本科生必修课。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初步能力,学会一些基本仪器的使用、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课程基本内容简介:本课程包括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与不确定度计算;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和光学等方面的基本实验。基本要求:初步掌握物理实验中力、热、电、磁、光方面的基本实验能力;学会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规律、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专业实验和科研工作打好基

6、础。教学方式:学期初的绪论课采用一讲课形式;实验主要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期中、期末进行小结,并安排复习考试(笔试)。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年月沈元华、陆中龙主编基础物理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杨之昌、马秀芳物理光学实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教师教学、科研情况简介和主要社会兼职:陈元杰,工程师岑刽,工程师白翠琴,工程师马世红,教授,物理系副主任陈骏逸,副教授,物理系副主任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周(3学时)绪论课第二周一第十五周(36学时,每个实验3学时)杨氏模量的测量弦线上波的传播规律液体黏滞系数的测量RC电路的稳态过程介电常数的测量PN结

7、的特性研究迈克尔孙干涉仪分光计的调节和应用偏振光的特性研究用双棱镜法测量光波波长单色仪定标光电效应第九周(3学时)小结第十五周(3学时)小结、复习第十六周(3学时)考试注:如遇国定假日,实验依次顺延一周。每2周安排1学时的答疑时间,一般放在周二下午,由实验指导教师轮流值班,进行答疑。作业和考核方式:每个实验满分100分,共1200分,期末考试成绩按满分300分折算,合计1500分。最后根据总分,评定学生等级。物理实验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PHYS130005编写时间2012年3月课程名称物理实验(下)英义名称GeneralPhysicalExperimentsII学分数2周学时4任课教师*陈元杰、

8、岑刽等开课院系*物理系预修课程物理实验上课程性质:物理类基础课,物理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二年级本科生必修课。教学目的:着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主要指实际动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这包括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根据具体要求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总结、归纳能力,撰写论文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等。课程基本内容简介:包括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和光学等物理学各主要领域,溶入了当前学生感兴趣的新技术与新应用。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3次实验时间内,按照f的要求去设计、研究和完成一个小的实验课题。教学方式: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室提供的仪器设备,自行查阅资料、自行

9、设计实验装置、拟定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允许失败,允许重做,鼓励探索和创新。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年月沈元华、陆中龙主编基础物理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沈元华主编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杨之昌、马秀芳物理光学实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教师教学、科研情况简介和主要社会兼职:马世红:教授陈俊逸:副教授陈元杰:工程师岑刽:工程师白翠琴:工程师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第一周:绪论课(3学时)第二单元第二周至第四周:(12学时)光栅光谱仪的应用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的测量LED的特性研究第三单元第五周至第七周:(12学时)声速的研究,声速测量及声波的波动学规律研究切变模量的研究和垂直轴定理的验证音叉受迫振动与共振现象观察和参数测量第四单元第八周:口头报告讨论课(3学时)第五单元第九周至第十一周:(12学时)利用波耳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测量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和折射率温度系数数字温度计的设计和制作第六单元第十二周至第十四周:(12学时)衍射光强分布测量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