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高分子的溶液性质高聚物以分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均相混合物称为高分子溶液,它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经常碰到的对象。高分子溶液的性质随浓度的不同有很大的变化。就以溶液的粘性和稳定性而言,浓度在1以下的稀溶液,粘度很小而且很稳定,在没有化学变化的条件下其性质不随时间而变。纺丝所用的溶液一般在15以上,属于浓溶液范畴,其粘度较大,稳定性也较差,油漆或胶浆的浓度高达60,粘度更大。当溶液浓度变大时高分子链相互接近甚至相互贯穿而使链与链之间产生物理交联点,使体系产生冻胶或凝胶,呈半固体状态而不能流动。如果在高聚物中加入增塑剂,则是一种更浓的溶液,呈固体状,而且有定的机械强度。此外能相容的
2、高聚物共混体系也可看作是一种高分子溶液。高分子的溶液性质包括很多内容:热力学性质:溶解过程中体系的焓、熵、体积的变化,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高分子在溶液中的分子形态与尺寸,高分子与溶剂的相互作用,高分子溶液的相分离等;流体力学性质:高分子溶液的粘度、高分子在溶液中的扩散和沉降等;光学和电学性质:高分子溶液的光散射,折光指数,透明性,偶极矩,介电常数等。本章将着重讨论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和流体力学性质。第一节高聚物的溶解311高聚物溶解过程的特点高聚物的溶解过程要经过两个阶段,先是溶剂分子渗入高聚物内部,使高聚物体积膨胀,称为“溶胀”;然后才是高分子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完全溶解的分子分散的均相
3、体系。对于交联的高聚,只能停留在溶胀阶段,不会溶解。溶解度与高聚物的分子量有关,分子量大的溶解度小,对交联高聚物来说,交联度大的溶胀度小,交联度小的溶胀度大。晶态高聚物的溶解比非晶态高聚物要困难得多:非晶态高聚物的分子堆砌比较松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因此溶剂分子比较容易渗入高聚物内部使之溶胀和溶解。晶态高聚物由于分子排列规整,堆砌紧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强,以致溶剂分子渗入高聚物内部非常困难。312高聚物溶解过程的热力学解释溶解过程是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互相混合的过程,在恒温恒压下,这种过程能自发进行的必要条件是Gibbs自由能的变化aFv。AFm虫1£皿一T<0即:式中T是
4、溶解时的温度"SM是混合熵。因为在溶解过程中,分子的排列趋于混乱,熵的变化是增加的,即aSm>0,取决于混合热AHM的正负及大小。1) 对于极性高聚物在极性溶剂中,由于高分子与溶剂分子的强烈相互作用,溶解时放热HM<0,使体系的自由能降低CFVO),所以溶解过程能自发进行。2)对非极性高聚物,溶解过程一般是吸热的CHm>0),故只有在IAHMI<T|ASMI时才能满足上式的溶解条件。也就是说升高温度T或者减小混合热aHm才能使体系自发溶解。非极性高聚物与溶剂互相混合时的混合热Hm可以借用小分子的溶度公式来计算。假定两种液体在混合过程中没有体积的变化,则混合热为
5、:珂血珀/眄皿_(政/耳讥THildebrand溶度公式(只适用于非极性的溶液体系),式中申是体积分数,V是溶液的总体积,/V是在零压力下单位体积的液体变成气体的气化能,也可称为“内压”或“内聚能密度。”下标1和2分别表示溶剂和溶质。从式中可看出,混合热aHm是由于两种液体的内聚能密度不等而引起的。如果我们把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用b(溶度参数)来表示:则Hildebrand公式可写成:等式的左面表示单位体积溶液的混合热,它的大小取决于两种液体的6值,6的量纲是(卡/厘米3)/1/2。如果d和&2愈接近,则Hm愈小,两种液体愈能相互溶解。对高聚物来说如果我们能找到某种溶剂,它与高聚物能以任
6、何比例互溶,互相不发生反应或缔合,而且溶解过程没有体积和熵的变化,这种溶剂的6值就可作为该高聚物的溶度参数。当然,这种考虑只适用于非极性的溶液体系,因为这是Hildebrand公式成立的条件。高聚物的溶度参数的确定:(1)由实验测定高聚物的溶度参数,常用稀溶液粘度法或测定交联网溶胀度的方法。稀溶液粘度法:高分子稀溶液的粘度用极限粘数(即特性粘度)表征,其值与高分子线团在溶液中的流体力学体积成正比。因此可以想象溶剂与高分子的溶度参数愈接近则aHm值愈小自发溶解的倾向愈大,这时不仅可使高分子一个个地分散在溶剂中,而且每个分子链还能充分伸展。使流体力学体积增大,导致溶液粘度增大。如果我们用若干种溶度
7、参数不同的液体作为溶剂,分别测定高聚物在这些溶剂中的极限粘数,从极限粘数与溶剂的溶度参数关系中可找到极限粘数极大值所对应的溶度参数,那么我们可将此值看作为高聚物的溶度参数。溶脓度法:与此法类似,2)聚合物的溶度参数还可由重复单元中各基团的摩尔引力常数F直接计算得到:将重复单元中所有基团的摩尔引力常数加起来,除以重复单元的摩尔体积v,就可算出聚合物的溶度参数。«3-3尔引力常数F(卡*庫柴)05/岸尔%团F基团F!基mp基团FCHS148.3oft,乙堀醛115,0nh22266-ci芳香族161,0CH2131.5一。一环豪化樹176.2一NH_1SO.O_F41.3>CH臥Q
8、-coo326.6N61,1共轉23,3>c<.32,0:>C0263.0C»N354.6nt-7.XCH:126.5-CH292.ejNCO35B.7反-13.5CH=121,5(CO)2O567P31S209.4六元环-23.4>c制.5.-OH+225.8:Cl3342.7邻位取代9*7一CH=芳香;跌117J一H芳香炭17E0-CI第一205,1闾位取代6-C-芳香族-50.5Ici第二2083对燈取代40.3.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YF二131.5十2x148.3十32.0十326.6二786.7重复单元的分子量为100.1,高聚物的密度为1.196
9、2=ZF/V=786.7x(1.19/100.1)二9.353)对于稍有极性的高聚物的溶解,Hildebrand公式修正如下:式中3是指极性部分的溶度参数,Q是指非极性部分的溶度参数P是分子的极性分数,d是非极性分数.对于极性的高聚物,不但要求它与溶剂的溶度参数中的非极性部分接近,还要求极性部分也接近,才能溶解。如果溶质与溶剂间能生成氢键,则将大大有利于溶质的溶解。313溶剂的选择1) 非晶态的非极性高聚物:根据Hildebrand公式选择溶度参数相近的溶剂即可。2) 非晶态的极性高聚物:要求溶剂的溶度参数和极性都要与高聚物接近才能使其溶解。总之,既要符合“相似相溶”的规律,又要符合“极性相近
10、”的原则。3)结晶性非极性高聚物的溶剂选择最为困难。它的溶解包括两个过程,其一是结晶部分的熔融,其二是高分子与溶剂的混和。两者都是吸热过程"Hm比较大,即使溶度参数与高聚物相近的液体,也很难满足丛aHmYTaSm的条件,因此只能提高温度,使Tm值增大,才能溶解。例如聚乙烯要在1209以上才能溶于四氢萘、对二甲苯等非极性溶剂中;聚丙烯要在1359才溶于十氢萘中。结晶性极性高聚物如果能与溶剂生成氢键,即使温度很低也能溶解。这是因为氢键的生成是放热反应。如尼龙在室温下能溶于甲酸、冰醋酸、浓硫酸和酚类;涤纶树脂能溶于苯酚、间甲酚与邻氯苯酚等;聚甲醛能溶于六氟丙酮水合物,都是因为溶质与溶剂间生
11、成氢键所致。3) 混合溶剂混合溶剂的溶度参数:式中和申2:分别表示两种纯溶剂的体积分数,q和6是两种纯溶剂的溶度参数。«3-4可會稟合够d非審剂菲濬剂6无规聚笨乙巒sa环己烷8.2无規聚丙烯購n硝基甲烷12<6水23,t聚氯乙烯9.5*丙jh10,0二施化碳14.0聚黑丁二烯9t2二乙M7<4乙酸乙酯9.1丁苯橡艇B.3戊烷7,05乙酸乙酯9«1丁購橡胶0*4甲8*9丙二醸二甲壺10.3硝此歼堆10«6乙12.7二乙醛7.4第二节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高分子稀溶液是分子分散体系,溶液性质不随时间的延续而变化,是热力学稳定体系。F1oryHuggins高
12、分子溶液理论似晶格理论:1溶液中分子的排列也像晶体一样,是一种晶格的排列,每个溶剂分子占一个格子,每个高分子占有X个相连的格子。X为高分子与溶剂分子的体积比,也就是把高分子看作由x个链段组成的,每个链段的体积与溶剂分子的体积相等。2高分于链是柔性的,所有构象具有相同的能量。3溶液中高分子链段是均匀分布的,即链段占有任一格子的几率相等。OsriOBEQEicntaEEZECCntaHUCBSS1E3SU国口倉当高分子溶液的温度到达e温度时,其热力学性质与理想溶液没有偏差。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有关理想溶液的定律来处理高分子溶液了。通常,可以通过选择溶剂和温度以满足戌(非理想化学位,即过量化学位)二
13、0的条件,我们把这种条件称为e条件,或e状态,e状态下所用的溶剂称为e溶剂,。状态下所处的温度称为e温度Flory-Krigbaum稀溶液理论的基本假定是:(1) 整个高分子稀溶液可看作被溶剂化了的高分子“链段云”一朵朵地分散在溶液中。对整个溶液来说链段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链段分布较密,有的地方几乎没有链段。即使在链段云内部链段分布也是不均匀的,中心部位的密度较大,愈向外密度愈小,并假设链段云内链段密度的径向分布符合高斯分布。(2) 在稀溶液中,一个高分子很难进入另一个高分子所占的区域,也就是说,每个高分子都有一个排斥体积。排斥体积的大小与高分子相互接近时的自由能变化有关。如果高分子链段与
14、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能大于高分子链段与高分子链段的相互作用能,则高分子被溶剂化而扩张,使高分子不能彼此接近;高分子的排斥体积就很大;如果高分子链段与高分子链段的相互作用能等于高分子链段与溶剂的相互作用能,高分子与高分子可以与溶剂分子一样彼此接近,互相贯穿,这样排斥体积为零,相当于高分子处于无扰的状态。第三节高分子的亚浓溶液3.31临界交叠浓度c*首先提出亚浓溶液概念的是P.G.deGennes。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在稀溶液中,高分子线团是互相分离的,溶液中的链段分布不均一(图a),当浓度增大到某种程度后,高分子线团互相穿插交叠,整个溶液中的链段分布趋于均一(图c),这种溶液称为亚浓溶液,在这两种
15、溶液之间,若溶液浓度从稀向浓逐渐增大,孤立的高分子线则逐渐靠近,靠近到开始成为线团密堆积时的浓度,称为临界交叠浓度,用C*表示,C*又称为接触浓度。图3-5稀溶液向亚浓溶液过渡(町狒溶鞭(b)坡生交盏亚浓藩液根据试样的分子量与旋转半径,可由下式估算C*之值:Z>*=!广7Np$333亚浓溶液中高分子链的尺寸探呈交联网。网眼的平均尺寸用§表示,称为相关长度基于两点假定:1当c>c*时,因为高分子链的尺寸比网眼尺寸长得多,所以§值只与浓度有关而与分子量无关。2当c=c*时,因为线团刚刚接触,还未相互贯穿,因此网眼的大小与一个线团的尺寸相差不多。相关长度§将
16、随浓度c的增大而很快地减小。串滴模型:就一条链而言,我们可以把此链看作由一串尺寸为§的单元或小滴组成。在每个小液滴内部,链不与其它的链相作用。图3-8亚浓溶液中的串滝模型串滴模型结论:亚浓溶液中高分子链的尺寸不仅与分子量有关,而且与溶液的浓度有关。Flory的结论:分子尺寸只取决于分子量,而与浓度无关。第四节高分子浓溶液341高聚物的增塑为了改变某些高聚物的使用性能或加工性能,常常在高聚物中混溶一定量的高沸点、低挥发性的小分子物质,例如在聚氯乙烯成型过程中常加入30一50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它的流动温度,以便在较低温度下加工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物质仍保留在制件中,使
17、分子链比末增塑前较易活动,其玻璃化温度自809降至室温以下,弹性大大增加。从而改善了制件的耐寒、抗冲击等性能,使聚氯乙烯能制成柔软的薄膜、胶管、电线包皮和人造革等制品。添加到线型高聚物中使其塑性增大的物质称为增塑剂。舉W堀整剂的实例聚合物增璽捌硝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畜聚氮乙烯C及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弗天然撅胶禅陋,邻苯二甲舷二丁酮*魂麻油邻笨二甲酸二丁酯,邻笨二甲艇二乙酯磷酸三苯酯,稱酸三氯代乙配邻華二甲感二丁帝,爲二豫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礴酸三甲酚爾邻苯二甲酸二丁窗砂物汕#煤馬汕从化学结构上可将增塑剂分为如下几类:(1) 邻苯二甲酸酯类(2) 磷酸酯类;(3) 乙二醇和甘油类;(4) 己二
18、酸和癸二酸酯类;(5) 脂肪酸酯类;(6) 环氧类;(7) 聚酯类;(8) 其它如氯化石蜡、氯化联苯、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等。增塑剂不仅限于小分子物质,某些柔性的高分子物质也可起到增塑作用。非极性增塑剂溶于非极性聚合物中:使高分子链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高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减弱,链段间相互运动的摩擦力也减弱。这样,使原来在本体中无法运动的链段能够运动,因而玻璃化温度降低使高弹态在较低温度下出现。所以,增塑剂的体积愈大其隔离作用愈大。而且长链分子比环状分子与高分子链的接触机会多。因而所起的增塑作用也较为显著。非极性增塑剂使非极性高聚物的玻璃化温度降低的数值,与增塑剂的体积分数成正比:申是增塑剂的体
19、积分数,a是比例常数。极性增塑剂溶于极性聚合物中:在极性高聚物中,由于极性基团或氢键的强烈相互作用,在分子链间形成了许多物理交联点。增塑剂分子进入大分子链之间,其本身的极性基团与高分子的极性基团相互作用,从而破坏了高分子间的物理交联点,使链段运动得以实现。高聚物玻璃化温度降低值与增塑剂的摩尔数成正比,与其体积无关:AT=fin中n是增塑剂的摩尔数,B是比例常数。如果某种增塑剂分子中含有两个可以破坏高分子物理交联点的极性基团则增塑效果更好,用量只要普通增塑剂的一半。实际上高聚物的增塑往往兼有以上两种类型的情况。增塑剂的选择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互溶性:增塑剂必须充填到高聚物的分子与分子之
20、间,以分子为单位进行混合,因此可以说,增塑了的高聚物是均相的浓溶液,要使这种浓溶液的性质稳定,不致因时间的延续而分相,就要求增塑剂是高聚物的溶剂,否则即使用机械方法强行混合,体系也不稳定,时间长了会分相,使增塑剂呈微滴状态凝结于制件表面,以致影响制件性能。增塑剂的选择与溶剂的选择原则相同。增塑剂与高聚物的互溶性与温度有关。一般高温互溶性好,低温互溶性差。有些增塑的高聚物,当温度降低至某一值(或升高到某一值)时,会产生相分离。刚刚产生相分离时的温度,称雾点,雾点愈低制品的耐低温性能愈好。此外,有些增塑剂与高分子仅是部分互溶,也可起到增塑作用。(2) 有效性选择增塑剂时,总希望加入尽可能少的增塑剂
21、而得到尽可能大的增塑效果,这只是选择增塑剂的一个标准。由于增塑剂的加入,一方面提高了产品的弹性、耐寒性和抗冲击强度,另一方面却降低了它的硬度、耐热性和抗张强度。前者称为增塑剂的积极效果,后者称为消极效果,对增塑剂的有效性的衡量应兼顾这两方面的效果。假若某增塑剂的积极效果显著而消极效果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则这样的增塑剂可称为有效的增塑剂。(3) 耐久性:为了使产品的性能在长期使用下保持不变,就要求增塑剂稳定地保存在制品中,因此,首先,要求增塑剂具有较高的沸点,使它的挥发速度尽量慢一些。但同时要求其凝固点不得高于使用温度。其次,要求它的水溶性小一些,以免制品在水洗时,增塑剂被水萃取。第三,增塑剂的迁
22、移性愈小愈好。因为,含有增塑剂的薄膜常用来包装粉料、化肥、药材、食品等物品,若增塑剂的迁移性较大,它就会从薄膜中转移到其它物品中去。这不仅失去其包装性能,而且会沾污其它物品。从这一角度考虑,某些低分了量的聚合物应该是较为理想的增塑剂。匚zzi此外,还要求增塑剂具有一定的抗氧性及对热和光的稳定性。对于食具和包装食品用的薄膜,还要求增塑剂具有明亮的光泽、无臭、无味和无毒。因为增塑剂的用量很大,还要求它价廉易得。以上所讨论的增塑作用都称为外增塑。对某些结晶性高聚物,由于结晶区分子排列紧密规整,增塑剂很难进入晶区;或者高分子极性很强,高聚物分子之间作用力很大,找不到增塑剂分子与高聚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
23、于高聚物自身之间作用力的增塑剂。这时可采用化学的方法进行增塑,即在高分子链上引入其它取代基或短的链段,使结晶破坏,分子链变柔,易于活动,这种方法称为内增塑。如纤维素的酯化,破坏了纤维素分子与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聚氯乙烯和少量醋酸乙烯酯及硬脂酸乙烯酯进行共聚也称为内增塑。342纺丝液在纤维工业中所采用的纺丝方法,或是将聚合物熔融,或是将聚合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配成浓溶液,然后由喷丝头喷成细流,经冷凝或凝固成为纤维。前者称为熔融纺丝,例如锦纶、涤纶等合成纤维都采用这种纺丝方法,后者称为溶液纺丝。有些合成纤维,如聚丙烯腈、聚乙烯醇、聚氯乙烯以及某些化学纤维如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等都无法用升高温度的
24、办法使之处于流动状态,因为它们的分解温度较低,在未达流动温度时即已分解,因此只能将它们配成浓溶液,进行纺丝。在制备纺丝溶液时,对溶剂的要求有以下几点:(1)溶剂必须是聚合物的良溶剂,以便配成任意浓度的溶液。不同的产品,配成纺丝液的浓度不同,一般在15至40之间。(2)溶剂有适中的沸点。如果沸点过低,溶剂消耗太大,而且在成型时,由于溶剂挥发过快致使纤维成型不良。如果溶剂沸点过高,则不容易将其从纤维中除去,使加工设备复杂化:(3)溶剂要不易燃,不易爆,无毒性。(4) 溶剂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回收简易,在回收过程中不分解变质。此外,像油漆等流延成膜所用的溶液都是高分子的浓溶液,其对于溶剂的要求与纺丝
25、液大致相同。343凝胶和冻胶高聚物溶液失去流动性时,即成为凝胶和冻胶,例如溶胀后的高聚物,食物中的琼脂,许多蛋白质,动植物的组织等。冻胶是由范德华力交联形成的,加热可以拆散范德华力交联,使冻胶溶解。冻胶可分两种:a)分子内的范德华力交联:如果形成分子内的范德华力交联,成为分子内部交联的冻胶。高分子链为球状结构,不能伸展,粘度小。若将此溶液真空浓缩成为浓溶液,其中每一个高分子本身是一个冻胶。所以,可以得到粘度小而浓度高达30一40的浓溶液。如果在溶液纺丝时遇到这样的冻胶溶液,由于分子链自身的卷曲而不易取向,得不到高强度的纤维。b)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交联:如果形成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交联,则得到伸展链结
26、构的分子间交联的冻胶,粘度较大。用加热的方法可以使分子内交联的冻胶变成分子间交联的冻胶,此时溶液的粘度增加。因此用同一种高聚物,配成相同浓度的溶液,其粘度可以相差很大,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得到不同性质的两种冻胶,也可以得到两种冻胶的混合物。凝胶是高分子链之间以化学键形成的交联结构的溶胀化,加热不能溶解也不能熔融。它既是高分子的浓溶液,又是高弹性的固体,小分子物质能在其中渗透或扩散。自然界的生物体都是凝胶。交联结构的高聚物不能为溶剂所溶解,却能吸收一定量的溶剂而溶胀,形成凝胶。在溶胀过程中,一方面溶剂力图渗入高聚物内使其体积膨胀,另一方面,由于交联高聚物体积膨胀导致网状分子链向三度空间伸展,使分子网受到应力而产生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费级AI硬件行业的未来与发展动向
- 推动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 助理广告师考试信息整合策略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考试考点选取试题及答案
- 护士综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商业美术设计师设计创新题目及答案
- 大衣工艺考试试题及答案
- 《骨肉瘤综论》课件
- 2024广告设计师沟通策略分析试题及答案
- 纺织产品的故障及解决方案考题及答案
- 新能源发电技术 课件 第三章-风力发电控制技术
- 制造业智能制造技术与设备升级改造方案
-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
- 工程项目合作合伙合同
- 2024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题 (原卷版)
- 投标货物的包装、运输方案
- 代收代付三方协议范本(2024版)
- 任务4.2 自动售检票系统传统终端设备-半自动售票机课件讲解
- 我国现阶段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其整治腐败的具体举措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古诗词默写》专项训练(含答案)
- 华侨城文旅项目商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