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开发乡土资源的重要性_第1页
论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开发乡土资源的重要性_第2页
论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开发乡土资源的重要性_第3页
论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开发乡土资源的重要性_第4页
论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开发乡土资源的重要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科类论 文论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开发乡土资源的重要性椒江六中 张春花摘 要:新颁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而乡土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是新课改对乡土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出的新要求。依据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要善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本人在2004年和本组社会老师做了题为初中社会课乡土教学中开发校本课程的探索与研究的市级课题并结题,还编写了一本乡土教材可爱的下陈。因此,本人觉得作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要主动承担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角色,充分挖掘和利用乡

2、土资源,找到乡土资源与教材知识的契合点,增强课堂的乡土人文气息。关键词:乡土资源 历史与社会 一、乡土资源的界定本人认为 “乡土资源”是指反映特定地域自然和人文特色,表现特定受众文化心理的物质性以及非物质性的内容系列,具体指学生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包括乡土地理、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名人思想、生产生活经验等。二、历史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历史与社会课程有四大基本理念:1、贴近社会生活,促进自主发展2、提倡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3、关注事物联系,体现综合价值4、坚持唯物史观,揭示发展规律。总之,历史与社会课程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有利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促

3、进他们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在获得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三、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开发乡土资源的依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解读指出,由于历史与社会课程知识综合性的特点所决定,学生不仅应从教科书中获得众多信息,还应从日常生话、文艺作品,以至各种有益的活动之中构建起“知识信息圈”。有位专家提出:教师应打破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生活的壁垒,采取有效措施把国内、国外、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各种有用知识资源调动起来,利用社会的大课堂去增加学生的社会见识。为此,本人认为,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

4、思想变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整合乡土资源,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乡土资源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学好历史与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1、乡土资源是新课程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一大亮点近年来,由于各地市自主命题,对乡土资源的考查也越来越多。如2011年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的选材,充分体现了浙江和台州的省情、市情,富有地方特色。全卷涉及乡土台州的内容共有6小题(19、21第1小题、第4小题、和25第1、2、3三个小题),共有分值17分,占全卷分值的17%左右。如选择题的第19题,考查台州市的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 非选择题

5、的21第1小题考查台州市相对于日本的地理位置,第4小题考查学生行使监督权、建议权的能力;第25题取材于2011年3月份台州市某村百余村民出现血铅超标事件,后从法律、国家、个人三个角度来命题。总之,今后的中考命题会更多地关注本地区发生的经济大事、民生大事等,体现了浙江省台州市作为一个滨海城市,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碰到的所“喜”和所“忧”,也更好地体现了历史与社会课的时代性、综合性。2、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下对老师提出的一大挑战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曾说过这样一番话:“解放后,我国已经进行了多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是没有一次改革像今天这样全方位地触动教师。教师除了要熟悉研究型学习的流程、内容外

6、,还要重新学习很多新的知识,更要深刻地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因而,作为社会学科教师如果能将乡土知识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是大有好处的。本人在2004年就和本组社会老师做了题为初中社会课乡土教学中开发校本课程的探索与研究的市级课题并结题,还编写了一本乡土教材可爱的下陈。它的内容包括一、位置、政区;二、地形、气候;三、农业;四、工业;五、交通、村镇;六、建设前景。这是本组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许多学生共同参与而编写的乡土教材。而后,本组教师不仅在一学年授课时都将留出10%-15%课时用于乡土教学,而且会对内容适时地进行更新。这既有利于教师的课程开发研究意

7、识和能力的增强和提高,更有利于激发创造潜能,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教师专业的成长。而且在本组教师在开发乡土教材的过程中,有更多学生参与到收集资料、分析处理信息、形成文字资料等工作中来,这也能为教师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依据。3、乡土资源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乡土资源以其“近、熟、亲”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等思想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乡土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本地区有特色的文化。譬如,200

8、0多年前黄河古道边我们祖先所创造的“玻璃文化”。而台州人吴子熊创办的玻璃艺术馆(座落在台州市椒江区市中心大道葭芷泾文化长廊中段),是台州市的一张名片,凡来台州的客人,大都来艺术馆参观,凡是代表台州的礼物少不了艺术馆的产品。因为他将东方柔和细腻的墨画艺术与西方大刀阔斧粗线条的油画艺术有机交融,形成自己独特的玻雕风格,他的玻刻艺术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因此通过对家乡的历史、地理、文化等知识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乡土观念,关注家乡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和现实生活,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4、乡土资源的利用成为当下社会公开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依标施教”是近年来各级教研室组织历

9、史与社会课堂比赛的一个要旨。课标规定了学生在不同阶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它是教材编写的指南和教学的评价依据,也是“用教材教”的重要基点。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情,因而教师应认真分析课标和学生,正确理解课标的内涵,并找准两者之间的连接点,依据课标实现个性化解读。因此本人粗浅地认为,“依标施教”就是主张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多元开发课程资源,寻找符合当地实际和学生实际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而学会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对于参赛老师来说,则是教学设计中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像09年省社会优质课评比时方海东老师的因地制宜、优势互

10、补和冯济红老师的图说遂昌等,都是在公开课比赛中涌现出的一批自行开发、重新建构教材的经典课例。四、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开发乡土资源的总结椒江是台州市的市中心,是一个新兴的滨海城市。椒江,是浙江省第三大河流,因出海口称牛头颈,两山夹峙势成关隘,故古称海门。大江贯城而过,形成天然良港,向以得舟楫之便,富山海之利,有“台州六邑咽喉”之称。沿海滩涂漫漫,海域辽阔,海洋自然资源富饶。东海明珠大陈岛,是国家一级渔港、省级森林公园和省海钓基地。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台州海洋世界是目前中国最高的、浙江省最大的海洋馆。堪称中华一绝的吴子熊玻璃艺术馆,是我国第一家玻璃雕刻艺术馆。椒江国民经济持

11、续快速健康成长,特别是“九五”时期以来年均增幅达到16%,整体经济再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椒江不仅经济发达,而且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椒江就有古人类居住,在山麓带从事原始渔猎生活。先秦时期,统称“越”地,属闽中郡。 椒北章安,有其久远的历史。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置回浦县,治设章安。公元36世纪的两晋、南北朝,是章安古郡最繁荣的历史时期,在这三个多世纪中,章安作为浙东南沿海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港埠兴旺,人文荟萃。唐武德八年(625),章安县并入临海,此后章安不再设县。但仍为沿海重要港埠。南岸于唐以后渐兴,先自三山、栅浦,渐移至葭沚、海门。清代时在葭沚设立"

12、海关"机构,后迁海门,称"台大关"。从18世纪中叶起,葭沚商埠渐兴,一度形成闽货的主要集散地。清末,海门港正式辟为商埠,于光绪二十七年(1910)建立最早三安川码头,开通椒江至上海、宁波、温州等客货航线,并创办各类实业。货商毕集,市场兴旺,成为台州最繁荣的港埠。至民国间,遂有"小上海"之称。以上这些都是社会课堂可以利用的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本人在2004年做了题为初中社会课乡土教学中开发校本课程的探索与研究课题后,本人就深深地迷恋上这一独特的课程资源。在工作单位调动后,本人深感在社会课中开发乡土资源的重要性,也由于近年来各地市自主命题,对乡土资

13、源的考查越来越多,所以本人不才,又重新考虑对台州市中心所在地椒江区的各个方面做了如下的汇编。这次虽离开了学生的共同参与,但我在八年级的授课中,如讲到明朝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椒江组织抗倭、中共海门党小组(葭址处)是台州的第一个党小组等知识时,学生的热情度就很高,所以本人觉得学生对乡土资源的关注和喜爱是老师们可以预见的。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地方课程标准,借鉴其他学校的做法,结合椒江的实际,在实际教学中可选择的地方资源作了如下整合:课本主题内容逻辑整合主题整合的具体内容我们生活的区域区域是怎样的家住椒江生活在社区里椒江的地理位置:位于浙江沿海中部台州湾入口处,东经121度2124"121

14、度3202"。东濒大海,西接黄岩,北界临海。学校、家的位置:葭芷街道。不同类型的社区:如外沙岩头医化园区是工业区,红星美凯龙商城是商业区,都市丽景是生活小区等国土与人民椒江的面积和人口:常住人口为65.38万人;陆地面积28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604平方公里。椒江是汉族的聚居地。椒江的城乡人口分布:城镇的人口为40.37万人,占61.74%,乡村的人口为25.01万人,占38.26%。外来人口的数量及管理:区外流入人口为21.20万人,占32.43%家住平原、丘陵椒江的地形:以海积平原为主,占总面积65%,余为低山丘陵、滩涂和海岛。椒江的母亲河:椒江(浙江省第三大河流)椒江的气候:

15、亚热带季风气候。台风带来的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椒江的农作物、特产和风土人情。台州的东西部差异及台州的西部开发战略: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椒江城市生活特色:打造“品质之城,宜居家园”椒江大陈海岛人家。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椒江人民的风俗习惯:做除夜(夕)、做清明,做醉(立)夏、做端午、七月半、中秋节、元宵节等。创业的乐园椒江工业园区:浙江省最具投资价值工业园区之一。精神生活的追求椒江的风景区及文化价值: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戚继光纪念馆;台州市民广场;东山公园;江 滨 公 园;白云飞瀑公园;星 星 广 场等。椒江传统文化:剪纸;台绣;玻雕;民间医药;制作甜酒酿;打铁;制壶等。我们传承的文明区域为什么是

16、这样的椒江的变迁台州海防椒江迁海:清顺治十八年(1661),清政府下令严禁片板入海,台州府辖下的宁海、临海、黄岩、太平4县沿海被迁弃。椒江海防考略:汉晋时期在章安古镇设置南都尉,是当时控制东南沿海的一个行政和军事重镇直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因台州的行政中心转移至临海,章安才成为了普通乡镇。但是椒江作为古代浙东南沿海重要的海防前线地位却始终没有改变。据相关资料记载,椒江流域曾有过东吴派兵远渡台湾、孙恩农民战争、戚继光抗倭、著名的一江山岛战役等诸多军事行动。历史变迁椒江的历史沿革、社会与经济建设:原名海门,1981年建市,以与江苏海门县同名而改称椒江,以椒江横贯市域而名。椒北章安,有其

17、久远的历史。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置回浦县,治设章安。南岸于唐以后渐兴,先自三山、栅浦,渐移至葭沚、海门。1928年建临海县海门区。1949年6月海门解放后,建为台州专员公署直属海门区,1956年3月直属区撤销,改为黄岩县海门区,始属黄岩。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椒江市,为浙江省第一个县级市。1994年设台州市于椒江,遂撤椒江市,为台州市椒江区。文物古迹葭芷老宅、老廊与周氏宗祠;许氏宗祠大、小牌坊;清式建筑为海门天主教堂与普济寺;贵族墓葬王济川墓;下陈街道清代石桥;南宋浙东观察使冯安国墓碑;天岗叶氏宗祠;摄静寺;常乐寺;海门老街等。历代名人灌顶、陈耆卿、戚继光、徐元白、 谛

18、闲、  周宪文等。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区域应该是怎样的椒江的发展机遇椒江发展的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台州市政治中心、人才优势等。 资源丰富:渔业资源(大陈渔场为东海第二大渔场)、海洋资源等。交通改善:甬台温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溪口至章安高速连接公路,74、75、76 、82省道。台州东部产业转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东海明珠大陈岛;海门老街;台州海洋世界;吴子熊玻璃艺术馆;章安古郡;戚继光纪念馆等挑战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椒江经济发展的瓶颈及未来发展的展望:瓶颈:土地资源短缺、“用工荒”等十二五”规划:形成“一网四港”的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体系等。 椒江的教育、文化传承与影响力:全国家庭教育示范区、国家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实验区、国家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先进实验区。 总之,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乡土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已成为教学实践中的一大亮点,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应用乡土资源,“犹如一汪清泉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