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中考总复习_第1页
声现象中考总复习_第2页
声现象中考总复习_第3页
声现象中考总复习_第4页
声现象中考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声声 现现 象象声声现现象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二、怎样听到声音二、怎样听到声音四、噪声危害和控制四、噪声危害和控制三、声音的特性三、声音的特性五、声音的利用五、声音的利用产生:声音是由 而产生的传播: 1 、声音的传播需要 的存在, 不能传声;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声现象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回顾:知识回顾:产生:声音是由 而产生的传播: 1 、声音的传播需要 的存在, 不能传声;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声现象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回顾:知识回顾:真空真空介质介质物体的振动物体的振动例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2、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例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C例例2、为了探究生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为了探究生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A在钟罩内的一个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在钟罩内的一个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后,铃声明显减小 B正在发生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正在发

3、生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 C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紧挨笔尖垂直平放一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紧挨笔尖垂直平放一张纸,钟敲响后,水平拖动纸,可以看到,笔尖在纸上画出张纸,钟敲响后,水平拖动纸,可以看到,笔尖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它现象虽然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它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3、声速与、声速与

4、、 有关;有关;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比较为:较为: 150C空气中声速为空气中声速为 。声速的测量:声速的测量:v=s/t3、声速与、声速与 、 有关;有关;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比较为:较为: 150C空气中声速为空气中声速为 。声速的测量:声速的测量:v=s/t固固 液液 气气340m/s 介质介质温度温度声音遇到障碍物如何? 遇到小障碍物时,声音会绕过去;遇到大障碍物时,声音会遇到小障碍物时,声音会绕过去;遇到大障碍物时,声音会被反射,形成回声。被反射,形成回声。4、回声:、回声: 1)

5、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区分开;如果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合在,回声和原声混合在 一起,使原声加强。一起,使原声加强。 2)利用回声可以测距。)利用回声可以测距。 s=1/2vt v-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有关)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有关) t-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从发声到受到回声的时间)从发声到受到回声的时间) s-声源到被探测物的距离声源到被探测物的距离例例3、子弹在离人、子弹在离人5m处以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枪口,若声

6、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前进了多少米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前进了多少米?例例3、子弹在离人、子弹在离人5m处以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前进了多少米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前进了多少米?10m10mss340m5m680m/stvsvstvtss5ms340m/s,v680m/s,v11221221答:子弹以前进了,可得:解:根据?求:已知:/1.人耳的构造人耳的构造鼓膜鼓膜听小骨听小骨听觉神经听觉神经2.骨传导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颌骨传到听

7、觉神经,引起听觉引起听觉3.双耳效应双耳效应声现象声现象怎样听到声音怎样听到声音知识回顾:知识回顾:例4.将自己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都录到录音带上,然后再放出来听会发现录下的自己的声音与平时的声音不同。录音过程中能产生失真,这可以在听别人直接说话和录音说话的对比中发现但录音中自己的声音与平时自己的声音的不同,显然不是这种失真造成的。试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例4.将自己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都录到录音带上,然后再放出来听会发现录下的自己的声音与平时的声音不同。录音过程中能产生失真,这可以在听别人直接说话和录音说话的对比中发现但录音中自己的声音与平时自己的声音的不同,显然不是这种失真造成的。试解释这种现

8、象的原因。 答:人自己听到的声音既有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声答:人自己听到的声音既有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声音,也有通过骨传导入人耳的声音;而录音机记录音,也有通过骨传导入人耳的声音;而录音机记录的是只有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没有经过骨传导的的是只有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没有经过骨传导的这部分声音,所以听起来有些失真。这部分声音,所以听起来有些失真。 声现象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知识回顾:知识回顾:乐音的三要素:乐音的三要素:音调音调响度响度音色音色1.音调 音调与发声体 有关: 越高,音调越高; 越低,音调越低。人的听觉范围是 。 超声波和次声波2.响度响度与 有关;响度还跟 有关系: 越大,响度越

9、大; 越小,响度越大3.音色音色与 有关:不同物体振动发声时,所发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1.音调 音调与发声体 有关: 越高,音调越高; 越低,音调越低。人的听觉范围是 。 超声波和次声波2.响度响度与 有关;响度还跟 有关系: 越大,响度越大; 越小,响度越大3.音色音色与 有关:不同物体振动发声时,所发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20-20000Hz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发声体的振幅发声体的振幅频率频率频率频率振动的频率振动的频率振幅振幅振幅振幅发声体发声体1.1.噪声及来源噪声及来源(1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体

10、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均为噪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均为噪声。声现象声现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回顾:知识回顾:2.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 1)人们用)人们用 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它的符号是级,它的符号是 。(2 2) dB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声音听觉下限。听觉下限。(3 3)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

11、超过 dB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声不超过 dB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dB。2.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 1)人们用)人们用 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它的符号是级,它的符号是 。(2 2) dB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声音听觉下限。听觉下限。(3 3)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声不超过 dB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

12、,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dB。分贝分贝dB7050090在声源处减弱: 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设备,货架一些消声装置;例如: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内然机或摩托车排气管处加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噪声声源与外界隔离开;例如: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在人耳处减弱: 戴防噪声耳塞、耳罩、防声头盔,或用手指塞住耳朵等。3.减弱噪声的途径:减弱噪声的途径: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回声定位 : 超声波碰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声呐: 向水中发射各种形式的声信号,碰到需要定位的目标时产

13、生反射波,接收反射波并进行信号分析;处理,除掉干扰,从而显示出目标所在的 方位和距离.B超声现象声现象声的利用声的利用知识回顾:知识回顾: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超声波去除结石 清洗零件1.在一个玻璃罩内放一响铃,现将罩内的空气逐渐抽掉,则声音会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 D完全消失2.声音在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ms练习题练习题: :1.在一个玻璃罩内放一响铃,现将罩内的空气逐渐抽掉,则声音会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 D完全消失2.声音在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msB练习题练习题: :3403.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北宋时

14、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这是因为 。4.唐诗唐诗枫桥夜泊枫桥夜泊中的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写出两点)(写出两点)3.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 袭的敌人

15、的马蹄声。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这是因为 。4.唐诗唐诗枫桥夜泊枫桥夜泊中的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写出两点)(写出两点)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判断是钟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判断是钟声声5.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且音

16、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越响纸盆振幅越大. 根据上述现象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产生的(2) 。5.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越响纸盆振幅越大. 根据上述现象根据上述现象可归

17、纳出: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产生的(2) 。振动振动物体发声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物体发声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6.张平同学学习了声学部分知识后做了一个图示的小实验A是一根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橡皮筋,另一端用细绳绕一个定滑轮连着的小盘B,在小盘中逐渐地增加了小石子或硬币,就能利用竹片在橡皮筋上弹出不同的声音解释:(1)这些声音主要区别是_不同;(2)声音有这些区别的原因是 。6.张平同学学习了声学部分知识后做了一个图示的小实验A是一根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橡皮筋,另一端用细绳绕一个定滑轮连着的小盘B,在小盘中逐渐地增加了小石子或硬币,就能利用竹片在橡皮筋上弹出不同的声音解

18、释:(1)这些声音主要区别是_不同;(2)声音有这些区别的原因是 。橡皮筋振动的频率不同橡皮筋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音调7.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B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C在耳孔中塞人棉花在耳孔中塞人棉花D关闭所有声源关闭所有声源8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C蝙蝠用超声波捕捉蚊虫蝙蝠用超声波捕捉蚊虫D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7.为

19、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B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C在耳孔中塞人棉花在耳孔中塞人棉花D关闭所有声源关闭所有声源8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C蝙蝠用超声波捕捉蚊虫蝙蝠用超声波捕捉蚊虫D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ABCAC9.为了测量海底的深度,勘探船上的工作人为了测量海底的深度,勘探船上的工作人员启动水下声纳装置发出声波,员启动水下声纳

20、装置发出声波,3.6s后从示后从示波器上观察到反射回的声波如果声波在波器上观察到反射回的声波如果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31ms,求此处海水,求此处海水的深度。的深度。 9.为了测量海底的深度,勘探船上的工作人为了测量海底的深度,勘探船上的工作人员启动水下声纳装置发出声波,员启动水下声纳装置发出声波,3.6s后从示后从示波器上观察到反射回的声波如果声波在波器上观察到反射回的声波如果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31ms,求此处海水,求此处海水的深度。的深度。 8m27558m27558s11531m/ssvtss8s123.6st1531m/s,v.答:此处海水的深度是,可得:解:根据?求:已知:1.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