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按摩的专业知识 传统医学中按摩学以医学为宗旨,以病传统医学中按摩学以医学为宗旨,以病人为对象,保健按摩是医疗按摩学的一部人为对象,保健按摩是医疗按摩学的一部分,它以保健为目的,对象以正常人为主,分,它以保健为目的,对象以正常人为主,主要是通过按摩施术解除人的疲劳,放松主要是通过按摩施术解除人的疲劳,放松肌肉,疏通经络,以到达强身、防病、延肌肉,疏通经络,以到达强身、防病、延年益寿的目的。保健按摩根本手法与医学年益寿的目的。保健按摩根本手法与医学按摩是一样的,理论也是一样的。都足以按摩是一样的,理论也是一样的。都足以中医根底理论为指导。为了能更好地做到中医根底理论为指导。为了能更好地做到理论指导
2、理论,有必要在学习根本手法的理论指导理论,有必要在学习根本手法的同时,学习一些根底理论,如阴阳、脏腑、同时,学习一些根底理论,如阴阳、脏腑、经络、穴位、四诊、辨证等知识。这无疑经络、穴位、四诊、辨证等知识。这无疑有助于指导按摩施术,为深化学习、进步有助于指导按摩施术,为深化学习、进步技能打下良好根底。技能打下良好根底。1. 1.脏腑与经脉是祖国医学根底理论的组成部分。脏腑与经脉是祖国医学根底理论的组成部分。2. 2.脏腑包括五脏与六腑。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脏腑包括五脏与六腑。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肾;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3.
3、 3.五脏之外还有一个叫心包络的,实际是六脏,但因五脏之外还有一个叫心包络的,实际是六脏,但因心包络是心的外围,它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它的病心包络是心的外围,它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它的病理变化与心一致,所以习惯上仍称五脏,但当脏腑理变化与心一致,所以习惯上仍称五脏,但当脏腑与十二经脉连属时称六脏。与十二经脉连属时称六脏。4. 4.五脏六腑是人体最主要器官,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是人体最主要器官,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生理活动是以精、气、血、津液这四种物质,它的生理活动是以精、气、血、津液这四种物质为物质根底的。这些物质在内脏活动的过程中,不为物质根底的。这些物质在内脏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被消耗
4、,同时又不断得到滋生与补充,以维持机断被消耗,同时又不断得到滋生与补充,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体的生理功能。第一节 脏腑经脉初步知识5. 5.五脏六腑的功能各有不同,但也有其共同之处。五五脏六腑的功能各有不同,但也有其共同之处。五脏的主要功能是储藏精气;而六腑那么是主持消化、脏的主要功能是储藏精气;而六腑那么是主持消化、吸收和排泄。所以,心、肝、脾、肺、肾被称为脏,吸收和排泄。所以,心、肝、脾、肺、肾被称为脏,脏含有脏含有“藏的意思;胆、胃、小肠、大肠、膀胱、藏的意思;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被称为腑,腑含有三焦被称为腑,腑含有“府舍的意思,即有出有府舍的意思,即有出有入。入。6. 6.
5、五脏六腑通过传统中医理论的经络系统加以联络,五脏六腑通过传统中医理论的经络系统加以联络,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7. 7.五脏六腑按中医的阴阳学说的理论来归类,五脏归五脏六腑按中医的阴阳学说的理论来归类,五脏归属阴,六腑归属阳。属阴,六腑归属阳。8. 8.脏腑与经络相连属的规律是:脏腑与经络相连属的规律是:五脏属阴,它连属的经脉叫阴经;六腑属阳,与它五脏属阴,它连属的经脉叫阴经;六腑属阳,与它连属的经脉叫阳经。经脉偱行到手的叫手经;偱行连属的经脉叫阳经。经脉偱行到手的叫手经;偱行到足的叫足经。到足的叫足经。 9 9十二脏腑与十二经脉连属并配上阴阳属性的叫法是:手太十二脏
6、腑与十二经脉连属并配上阴阳属性的叫法是: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10.10.归纳起来有偱行到手的三条阴经、三条阳经;偱行到足归纳起来有偱行到手的三条阴经、三条阳经;偱行到足的也有三条阴经、三条阳经,就是我们常说的十二经脉,的也有三条阴经、三条阳经,就是我们常说的十二经脉,也叫手足十二经脉。也叫手足十二经脉。 11.1
7、1.另外经络系统中还有八条经脉,称为奇经八脉。这八条另外经络系统中还有八条经脉,称为奇经八脉。这八条经脉,分阴阳,但不与内脏连属,它分别叫任脉、督脉、经脉,分阴阳,但不与内脏连属,它分别叫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以上八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以上八条奇经,只有任脉与督脉上有穴位、任脉行于人体的前正条奇经,只有任脉与督脉上有穴位、任脉行于人体的前正中线上,督脉行于人体背部正中线上。任脉属阴经,督脉中线上,督脉行于人体背部正中线上。任脉属阴经,督脉属阳经,这两条有穴位的任、督脉与前面提到的十二经脉,属阳经,这两条有穴位的任、督脉与前面提到的十二经
8、脉,合称十四经脉。这十四条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体,在针合称十四经脉。这十四条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体,在针灸、按摩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指导诊断、治疗灸、按摩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指导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第二节 十四经络的起止穴位 十四经各有偱行的道路,每经又有假十四经各有偱行的道路,每经又有假设干穴位,这些穴位统称经穴,经穴总共有设干穴位,这些穴位统称经穴,经穴总共有361个。各经的起止穴如下:个。各经的起止穴如下:手三阴、三阳经:手三阴、三阳经: 里里 肺经阴,行内上,左右各肺经阴,行内上,左右各11穴位,穴位, 起中府起中府止少商大拇指桡侧指止少商大拇
9、指桡侧指甲内甲内 表表 大肠经阳,行外上,左右各大肠经阳,行外上,左右各20穴,穴, 起商阳含桡侧甲旁起商阳含桡侧甲旁止迎香止迎香 里里 心包经阴,行内中,左右各心包经阴,行内中,左右各9穴,穴, 起天池乳头外旁一寸起天池乳头外旁一寸止中冲止中冲表表 三焦经阳,行外中,左右各三焦经阳,行外中,左右各23穴,穴, 起关冲无名指甲尺侧旁起关冲无名指甲尺侧旁 止丝竹空止丝竹空里里 心经阴,行内下,左右各心经阴,行内下,左右各9穴,穴, 起极泉起极泉止少冲小指腹止少冲小指腹表表 小肠经阳,行外下,左右各小肠经阳,行外下,左右各19穴,穴, 起少泽小指甲尺侧旁起少泽小指甲尺侧旁止听宫止听宫足三阴、三阳经
10、:足三阴、三阳经:里里 脾经阴,行内上,左右各脾经阴,行内上,左右各21穴,穴, 起隐白大指甲内侧旁起隐白大指甲内侧旁止大包穴腑中线下止大包穴腑中线下6寸寸表表 胃经阳,行外上,左右各胃经阳,行外上,左右各45穴,穴, 起承泣起承泣止厉兑二指甲外旁止厉兑二指甲外旁里里 肝经阴,行内中,左右各肝经阴,行内中,左右各14穴,穴, 起大敦起大敦止期门乳头下止期门乳头下2寸,肋下寸,肋下表表 胆经阳,行外中,左右各胆经阳,行外中,左右各44穴,穴, 起瞳子髎起瞳子髎止足窍阴四趾甲外侧止足窍阴四趾甲外侧里里 肾经阴,行内下,左右各肾经阴,行内下,左右各27穴,穴, 起涌泉起涌泉止俞府璇肌穴旁开止俞府璇肌
11、穴旁开1寸寸表表 膀胱经阳,行外下,左右各膀胱经阳,行外下,左右各67穴,穴, 起睛明起睛明止至阴小趾甲外侧止至阴小趾甲外侧 任脉阴,腹中线,单穴,共任脉阴,腹中线,单穴,共24穴,穴, 起会阴起会阴止承浆气海穴止承浆气海穴阴脉之阴脉之海海 督脉阳,脊中线,单穴,共督脉阳,脊中线,单穴,共28穴,穴, 起长强起长强止龈交大椎穴止龈交大椎穴阳脉之阳脉之海海第三节 30个常用穴位的名称、体位一、一、 头面部常用穴位头面部常用穴位p1 1百会百会【位置位置】在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采在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采用坐位和卧位取穴均可。用坐位和卧位取穴均可。【效能效能】开窍宁神,平肝熄
12、风,升阳固脱。开窍宁神,平肝熄风,升阳固脱。【主治主治】头痛,眩晕,高血压,脱肛等。头痛,眩晕,高血压,脱肛等。p2.2.太阳太阳【位置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 1寸凹陷处。采寸凹陷处。采用坐位或卧位取穴均可。用坐位或卧位取穴均可。【效能效能】疏风止痛,清热明目。疏风止痛,清热明目。【主治主治】头痛,偏头痛,眼疾,面瘫。头痛,偏头痛,眼疾,面瘫。p3.3.阳白阳白【位置位置】前额,目直视瞳孔正中直上,眉上前额,目直视瞳孔正中直上,眉上1 1寸。寸。【效能效能】祛风,明目。祛风,明目。【主治主治】面瘫,眼疾,眼睛疾患等。面瘫,眼疾,眼睛疾患等。p4.4.攒竹攒
13、竹【位置位置】前额眉毛内侧端。前额眉毛内侧端。【效能效能】止痛,明目。止痛,明目。【主治主治】头痛,眼疾,眉棱骨痛,面瘫。头痛,眼疾,眉棱骨痛,面瘫。p5.5.睛明睛明【位置位置】闭目,在目内眦角上方闭目,在目内眦角上方0.10.1寸处。寸处。【效能效能】疏风清热,通络明目。疏风清热,通络明目。【主治主治】眼科各种病症,面瘫。眼科各种病症,面瘫。p6.6.风池风池【位置位置】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处。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处。【效能效能】疏风解热,止痛明目。疏风解热,止痛明目。【主治主治】感冒,头痛,头晕,项强颈痛,眼疾,高血感冒,头痛,头晕,项强颈痛,眼疾,高血压病。压病。二、胸腹部
14、常用穴位二、胸腹部常用穴位p1.1.膻中膻中【位置位置】两乳之间,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之间,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效能效能】调气降逆,宽胸利膈。调气降逆,宽胸利膈。【主治主治】支气管炎,哮喘,胸痛,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哮喘,胸痛,肋间神经痛,冠心病。冠心病。p2.2.中脘中脘 【位置位置】腹部,前正中线,脐上腹部,前正中线,脐上4 4寸处。寸处。【效能效能】调胃理气,化湿降逆。调胃理气,化湿降逆。【主治主治】胃痛,胃溃疡,慢性胃炎,呕吐,呃逆等。胃痛,胃溃疡,慢性胃炎,呕吐,呃逆等。p3.3.天枢天枢【位置位置】腹部,肚脐旁开腹部,肚脐旁开2 2寸处。寸处。【效能效能】疏调肠
15、腑,理气消滞疏调肠腑,理气消滞【主治主治】急慢性胃炎,肠炎,痢疾,便秘等。急慢性胃炎,肠炎,痢疾,便秘等。p4.4.气海气海 【位置位置】腹部,前正中线,脐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下1.51.5寸寸【效能效能】调气机,补虚强身调气机,补虚强身【主治主治】腹胀,腹痛,气虚体弱腹胀,腹痛,气虚体弱p5.5.关元关元【位置位置】腹部,前正中线,脐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下3 3寸寸【效能效能】补肾固本,调气回阳补肾固本,调气回阳【主治主治】腹痛,腹泻,痢疾,尿路感染,月经不腹痛,腹泻,痢疾,尿路感染,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调,性功能障碍。三、腰背部常用穴位三、腰背部常用穴位p1 1大椎大椎【位置位置】在背部
16、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之间正中处。在背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之间正中处。【效能效能】解表通阳,清热宁神解表通阳,清热宁神. .【主治主治】发热,中暑,疟疾,精神分裂症,呼吸道疾发热,中暑,疟疾,精神分裂症,呼吸道疾病,颈背部疼痛。病,颈背部疼痛。p2.2.肩井肩井【位置位置】肩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主治主治】肩背部疼痛,中风等。肩背部疼痛,中风等。p3.3.风门风门【位置位置】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1.5寸。寸。【效能效能】宣肺,疏风,调气。宣肺,疏风,调气。【主治主治】感冒,呼吸道疾病,肩背部疼痛。感冒,呼吸道疾病,肩背部疼
17、痛。p4.4.肺俞肺俞【位置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1.5寸。寸。【效能效能】调肺理气,退热。调肺理气,退热。【主治主治】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自汗,盗汗,悲哀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自汗,盗汗,悲哀等症。等症。p5.5.心俞心俞【位置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1.5寸。寸。【效能效能】宁心安神,理血调气,。宁心安神,理血调气,。【主治主治】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冠心病,心跳过速,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冠心病,心跳过速,精神分裂症,背痛症等。精神分裂症,背痛症等。p6.6.肝俞肝俞【位置位置】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1.5寸。寸。【
18、效能效能】利肝胆,清湿热,调气机,明目。利肝胆,清湿热,调气机,明目。【主治主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胃痛,眼痛,肋间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胃痛,眼痛,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月经不调,背腰痛等症。神经痛,神经衰弱,月经不调,背腰痛等症。p7 7脾俞脾俞【位置位置】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1.5寸。寸。【效能效能】调脾胃,助消化,除水湿。调脾胃,助消化,除水湿。【主治主治】胃病,神经性呕吐,胃炎,浮肿,贫血,背胃病,神经性呕吐,胃炎,浮肿,贫血,背腰痛,慢性出血性疾病等。腰痛,慢性出血性疾病等。p8.8.肾俞肾俞【位置位置】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1.5
19、寸。寸。【效能效能】调补肾气,强腰脊,平耳眼。调补肾气,强腰脊,平耳眼。【主治主治】肾病,腰痛,遗精,遗尿,月经不调,肾病,腰痛,遗精,遗尿,月经不调,哮喘,耳鸣,耳聋,脱发,腰肌劳损等症。哮喘,耳鸣,耳聋,脱发,腰肌劳损等症。p9.9.华佗夹脊华佗夹脊【位置位置】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1.5寸。寸。【效能效能】调理气机,调理内脏机能。调理气机,调理内脏机能。【主治主治】背腰部疼痛,神经衰弱,五脏六腑机能背腰部疼痛,神经衰弱,五脏六腑机能失常等。失常等。四、上肢部常用穴位四、上肢部常用穴位p1 1,曲池,曲池【位置位置】曲肘成直角,在肘横纹正中。曲肘成直角,在肘横纹正中。【
20、效能效能】祛风解表,清热利湿,通经活络。祛风解表,清热利湿,通经活络。【主治主治】上肢关节痛,瘫痪,麻木,高血压,高烧,上肢关节痛,瘫痪,麻木,高血压,高烧,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等。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等。p2.2.合骨合骨【位置位置】第一二掌骨之中点。第一二掌骨之中点。【效能效能】疏风,解表,镇痛,通络。疏风,解表,镇痛,通络。【主治主治】感冒,五官斜,眼科疾病,面神经麻木,感冒,五官斜,眼科疾病,面神经麻木,神经科疾病,各种疼痛等。神经科疾病,各种疼痛等。p3.3.尺泽尺泽【位置位置】在上肢肘窝横纹上,肱二头肌腱外侧处。在上肢肘窝横纹上,肱二头肌腱外侧处。【效能效能】泻肺热,降逆气。泻肺热,降
21、逆气。【主治主治】咳嗽,哮喘,咽喉肿痛,臂痛,肘关节疼咳嗽,哮喘,咽喉肿痛,臂痛,肘关节疼痛,皮肤病等。痛,皮肤病等。p4.4.内关内关【位置位置】伸臂,仰掌,前臂内侧,腕横纹上伸臂,仰掌,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 2寸,寸,两筋之间。两筋之间。【效能效能】宁心安神,理气镇痛。宁心安神,理气镇痛。【主治主治】心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障碍,心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障碍,胃痛,呕吐,各种疼痛等。胃痛,呕吐,各种疼痛等。p5.5.劳宫劳宫【位置位置】手掌中心,握掌时,中指尖处。手掌中心,握掌时,中指尖处。【效能效能】清心,泄热。清心,泄热。【主治主治】中风昏迷,心绞痛,癔病,手指麻,掌中风昏迷,
22、心绞痛,癔病,手指麻,掌痛等症痛等症五、下肢部常用穴位五、下肢部常用穴位p1.1.环跳环跳【位置位置】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的外1/31/3与内与内2/32/3交界处。交界处。【效能效能】利腰腿,通经络。利腰腿,通经络。【主治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瘫痪,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瘫痪,麻木等。麻木等。p2.2.足三里足三里【位置位置】外膝眼下外膝眼下3 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效能效能】平肝和胃,降逆和中,通调经络。平肝和胃,降逆和中,通调经络。【主治主治】肝胃不合,恶心呕吐,胃痛,急性胃肝胃不合,恶心
23、呕吐,胃痛,急性胃肠炎,关节炎,下肢麻木,半身不遂等。肠炎,关节炎,下肢麻木,半身不遂等。p3.3.阳陵泉阳陵泉【位置位置】屈膝,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屈膝,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效能效能】利肝胆,清湿热,强筋骨。利肝胆,清湿热,强筋骨。【主治主治】肝胆疾病,高血压,偏瘫,下肢麻木,肝胆疾病,高血压,偏瘫,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疼痛等症。p4.4.委中委中 【位置位置】胭窝横纹之中点。胭窝横纹之中点。【效能效能】泄热清肺,利腰痛络。泄热清肺,利腰痛络。【主治主治】急性胃炎,呕吐,腰腿痛,坐骨神经痛,急性胃炎,呕吐,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关节炎,偏瘫,腰痛,牛皮癣等症。关节炎,偏瘫,腰痛,牛皮
24、癣等症。p5.5.三阴交三阴交【位置位置】内踝尖直上内踝尖直上3 3寸,在胫骨后缘。寸,在胫骨后缘。【效能效能】健脾化湿,疏肝益肾健脾化湿,疏肝益肾【主治主治】腹胀,月经不调,失眠,水肿,下肢痿腹胀,月经不调,失眠,水肿,下肢痿痹,脚气等。痹,脚气等。第四节 常用十种按摩手法n 一、推法一、推法推法用指或掌在皮肤经络上作前后、上下或左右推法用指或掌在皮肤经络上作前后、上下或左右推动的手法,也可以用手指在穴位或某一个固定的点推动的手法,也可以用手指在穴位或某一个固定的点上吸定再推动。推法的作用力可大可小、可深可前浅。上吸定再推动。推法的作用力可大可小、可深可前浅。手法要领手法要领:力量腰由轻而重
25、,频率由慢而快。对:力量腰由轻而重,频率由慢而快。对初次承受治疗者,须随时询问其感觉,观察其反响,初次承受治疗者,须随时询问其感觉,观察其反响,以调节手法的力度和快慢。以调节手法的力度和快慢。分类分类:1 1、拇指平推、拇指平推 2 2、拇指尖推法、拇指尖推法 3 3、拇指、拇指侧推法侧推法 4 4、掌推法掌根、大鱼际、小鱼际、掌推法掌根、大鱼际、小鱼际频率频率:5050150150次次/ /分钟。分钟。n 二、拿法二、拿法拿法用手提拿肌肉的一种手法,可拿某一肌腹,也可结拿法用手提拿肌肉的一种手法,可拿某一肌腹,也可结合穴位提拿如拿肩井。合穴位提拿如拿肩井。手法要领手法要领:在迅速拿起肌肉组织
26、后,稍待片刻再松:在迅速拿起肌肉组织后,稍待片刻再松手复原,以提拿时感觉酸胀、微痛、放松后感觉舒展的强度手复原,以提拿时感觉酸胀、微痛、放松后感觉舒展的强度微适宜。拿后疼痛不消,说明用力过大。微适宜。拿后疼痛不消,说明用力过大。 分类分类:1 1、三指拿、三指拿 2 2、五指拿、五指拿 3 3、抖动拿、抖动拿 4 4、弹筋法、弹筋法n 三、按法三、按法按法是指用手指、手掌、肘、足或其他器械如棍子按法是指用手指、手掌、肘、足或其他器械如棍子按压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种手法。按压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种手法。手法要领手法要领:按时力量要稳稳地由轻而重,使受按者感到:按时力量要稳稳地由轻而重,使受按者感到一定的
27、压迫感后,持续相当时间,再渐渐放松减压。也可连一定的压迫感后,持续相当时间,再渐渐放松减压。也可连续性的有节奏地一按一放。续性的有节奏地一按一放。分类分类:1 1、指按法、指按法 2 2、掌按法、掌按法 3 3、肘按法、肘按法 4 4、踩压、踩压法法 5 5、膝压法、膝压法 6 6、机械按法、机械按法 7 7、自动按压器、自动按压器n 四、摩法四、摩法 摩法是指用手指或手掌再身体某个部位摩动的一种手法。摩法是指用手指或手掌再身体某个部位摩动的一种手法。 手法要领手法要领:操作时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外表作盘旋性的:操作时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外表作盘旋性的摩动,作用温和而浅,仅到达皮肤及皮下。本手法用
28、于推拿摩动,作用温和而浅,仅到达皮肤及皮下。本手法用于推拿前的导引和推拿后的放松。前的导引和推拿后的放松。 分类分类:1 1、指摩法、指摩法 2 2、掌摩法、掌摩法 3 3、掌根压法、掌根压法频率频率:一般慢的:一般慢的30603060次次/ /分钟,快的分钟,快的100100200200次次/ /分钟分钟n 五、揉法五、揉法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身体某一部位作揉的一种手法。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身体某一部位作揉的一种手法。手法要领手法要领:操作时指或掌紧贴皮肤而不挪动,发力使该:操作时指或掌紧贴皮肤而不挪动,发力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手法要温和,多在疼处的皮下组织随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手法要温和,多在疼痛部位或强手法后应用。痛部位或强手法后应用。分类分类:1 1、揉指法、揉指法 2 2、掌揉法、掌揉法频率频率:50506060次次/ /分钟分钟n 六、拨法六、拨法拨法是用手指拨动肌肉的一种手法,也拨络法或抻拨法是用手指拨动肌肉的一种手法,也拨络法或抻法。法。手法要领手法要领:操作时是手指端深掐于肌腹之中进展拨:操作时是手指端深掐于肌腹之中进展拨动。拨动方向与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际贸易师《国际贸易实务与风险控制》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铺租赁合同2025年招牌更换协议
- 商铺装修施工安全协议2025
- 软件开发2025年项目合同协议
- 企业咨询服务合同协议2025
- 买卖合同协议2025年付款方式
- 2025年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跨境电商平台合作协议2025年规范版
- 基础食堂承包合同范本
- 垃圾清运清理合同范本
- 2025年下半年江苏盐城市亭湖区城管协管员招考94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答案-国开电大本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试题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夺冠】
- 礼修于心 仪养于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文明礼仪在心中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 自用充电桩巡查记录表
- 2023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机动车检测站质量手册
- 2023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考研英语练习题100道(附答案解析)
- 忻州市静乐县霍州煤电集团汾源煤业有限公司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土地复垦方案
-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多项式
- 弱电智能化工程售后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