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三_第1页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三_第2页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三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飞夺泸定桥 教学设计三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湍急、高山峻岭、增援、妄想、 诡计、击溃、心惊胆寒、红褐色、震耳欲聋、疯狂、政委、千钧一发、号召、奋 不顾身、浩浩荡荡、狼狈、奔赴。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教学重点难点课文题目是飞夺泸定桥,作者为什么以主要篇幅描写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令人胆寒这两方面的内容。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准备 生字词黑板、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重点理解“飞” 、“夺”)2、现在,你还想知道什么?二、组织自读:1、学生小组学习:(1)学习生

2、字词;(2)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3)对课文再质疑,由记录员负责记录。2、交流自读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的掌握情况。(2)刚才提出的问题,哪些已经读懂了?(3)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3、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课文重点写了“飞”、“夺”:25:飞68:夺学生根据重点分清课文的条理:1:起因28:经过9:结果三、学习起因:1、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学生找出课文中说明“天险”的词句。2、朗读体会。四、引导学生理解夺桥的艰难:1、布置自读:找出描写泸定桥的句子, 然后说说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组织交流,重点体会夺桥的艰难:(1)分小组阅读,找出哪

3、些地方可以看出夺桥的困难?(2)交流:桥险、水急、敌狂(3)朗读体会。3、作者是怎样介绍泸定桥的?有没有顺序? 先写桥面下岸(近远)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泸定桥是一座横跨在大渡河上的铁索桥, 谁能介绍大渡河的有关情况? (多媒体显示湍急的水流撞击两岸高山峻岭图象,播放阵阵水流声。 )2、红军为了北上抗日, 必须夺取被敌人占领的大渡河的唯一通道泸定 桥(画面切入泸定桥) ,可是敌人妄想阻挡我军北上抗日, 他们想出了什么诡计? 我军如何粉碎这一阴谋?3、命令只要求“夺下泸定桥”,那课题为何要说“飞夺泸定桥”?(紧扣 题眼飞和夺,显示:抢时间攻天险)二、

4、指导学生理解“飞” :1、轻读三至五自然段,要求:围绕“抢时间”尝试提问。2、显示: a为何要与敌人抢时间?b、战士们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把敌人抛在后面,在抢时间一战中取得胜利 的?3、提问:战士们碰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这两部分内容可以用“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语串联起来。战士们的精神可歌可泣,谁来赞一赞他们?4、显示:虽然,但是。他们啊!5、小结:战士们个个英勇,个个机智,他们与敌人斗智斗勇,靠着英勇与 机智,在与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这一关键的一战中取得了胜利。 (显示: 英勇机智)6、指导朗读:要求:读出战士们克服困难的决心,语气坚定。三、指导学生理解“夺” :1、虽然两个旅的援兵被我军抛在后

5、面, 没能赶来支援防守泸定桥的两个团, 但这两个团的敌人仍然疯狂地向红军喊叫: “来吧, 看你们飞过来吧! ”他们凭的 是什么?2、指读第六节,思考。3、用“因为 /所以”这组关联词明白敌人疯狂的原因。 (一:天险;二:人 险)4、显示泸定桥, 出现有木板和木板被抽掉的对比画面, 播放震耳欲聋的涛 声,体会敌人的险恶用心。5、面对敌人的疯狂,我军马上发起总攻,他们是怎样进行这场恶战,攻下 天险的?6、轻读七至八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战士们奋不顾身的句子多读几遍。7、显示: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短枪,()马刀,()手榴弹,( )敌人()的枪弹,()向对岸冲去。(1)指名填写(同步显示答案)

6、 ,学生动手完成课后填空。(2)指导朗读,重读突出英雄大无畏的豪迈气概。(3)分组读(四组比一比,看哪组读得最有气势)(4)战士们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显示:勇往直前)8、播放录像,感受当时的战斗场面,注意观察二连突击队员们的表现。(注: 本录象取自电影飞夺泸定桥 )9、显示:战士们有的;有的;有的。10、练笔:发挥想像,渲染激烈的战斗场面。11、学生交流。12、他们的英勇行为真令人钦佩,让我们来赞一下二连。显示:他们!13、说话训练:说出战士的英勇气概,你的赞美之情。14、突击队员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终于冲到了对岸,可是战斗却并没 有结束,战士们又碰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克服的?战斗

7、结果怎样?15、引读第八自然段。(由点及面)16、结合所看过的战斗画面,想象战士们冲进城去后的激烈搏斗场面。口 头练说。四、学习结果1、夺下泸定桥,使红军主力安全渡过天险大渡河,北上抗日。播放大军北 上画面。(录象取自电影飞夺泸定桥 )2、轻松、愉快的语气齐读。五、复述课文谁能尝试按事情发展顺序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六、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搜集抗日故事,班内召开故事会。板书设计击溃敌人忘记饥饿疲劳抢时间 点起火把赶路摸黑冒雨前进飞夺泸定桥 冒着枪弹攀着铁链攻天险 穿过大火冲进城里展开搏斗教学要求(二)1. 了解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英雄业绩。 体 会红军

8、战士不畏艰险, 勇往直前, 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激发学生热爱红 军战士,向红军战士学习的思想感情。2.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3. 学会本课生字 11个,生词 12 个,会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4.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教学难点认识景物描写与中心的关系。教学时间 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 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城西边, 有一座大渡 河的铁索桥。 1935年 5 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 斗。课文描写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飞夺泸定

9、桥的故事。二、教师板书课题,释题1. 什么叫飞?2. 什么叫夺?3. 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三、教师范读课文思考:想想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四、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1. 读课文,认生字。2. 查字典理解词语。五、检查自学效果1. 读生词:(指名读、自读,同桌对读。 ) 增援关键宿营铁链手榴弹翻山越岭山峡号召狼狈奔赴震耳欲聋千钧一发2. 注意难写、容易出错的字:键(字形)瓢(字形)召zh4o (读音)3. 理解词语。 关键:事物最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诡计:阴险狡猾的计策。千钧一发:非常重的东西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万分危急。钧:古代重量单 位,一钧合十五公斤。六、再读课文,

10、把握文意想想课文怎样分段, 哪些部分是描写红军战士夺桥的。 请同学们提出不懂的 问题。第一段: (1 自然段)写北上抗日的红军要夺取泸定桥。第二段: (2 自然段)我军命令红四团在 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第三段:(35自然段)写红四团与敌人援兵“赛跑”,像飞一样行军、先 于敌人赶到泸定桥。第四段:(68自然段)红四团英勇战斗夺下泸定桥。第五段: ( 9自然段)写红军主力渡过了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七、布置作业1. 抄写生字、生词。2. 练习朗读课文。 课后小结:分段时第二自然段容易分错,几个词理解起来有困难,如:千钧一发、诡计第二课时一、谈话,审题 板书课题:飞夺泸定桥。课题中的“飞夺”什么

11、意思?(速度快,时间急。 )二、通读全文,把握中心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夺取泸定桥的战斗经过。三、分析段落(一)自读课文第一段,思考:1. 北上红军过大渡河、为什么非从泸定桥走不可?(指导学生抓词,抓句谈体会。)(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泸定桥可以通过。 ) 重点词:“只有”,唯一,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路。2.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渡河是“天险”? 理解: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3. 小结:这段交待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概括地写出了大渡河是天险,点明 了泸定桥是必经之路,体现了飞夺的必要性。4. 教师板书:要北上飞夺泸定桥。指导学生说出段落

12、大意。(二)学习第 2、3、6 自然段。1. 过渡语:红军不仅要夺泸定桥,而且必须得飞快地夺取,这是为什么呢?2. 默读 2、3 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关键?为什么说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 人的关键?(关键就是事件最紧要的部分。 )3. 讨论:抢在敌人前面,是我军取胜的关键。这是因为:时间紧,路程远。 地形险,敌兵援。4. 读第 6 自然段。 泸定桥这个地方怎样险?默读,把这段分三层。 用“一”划出描写桥险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第一,桥太高,十多米; 第二,桥太简陋,没有栏,没有桥墩,没有木板; 第三,桥太晃,人走在上面像打秋千。 用“”划出描写水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第一,水深红褐色;第二,水势

13、急,像瀑布:倾泻,冲,飞溅 3 米多高。 第三,水势大,震耳欲聋。 用“()”表示描写城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敌人居高临下,背靠着崇山峻岭,且正堵住桥头,早有准备,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板书:敌人借天险有恃无恐。 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节。教师小结: 泸定桥这个地方这样险,毛主席在长征诗中说: “大渡桥横铁索寒” ,敌人已有两个团兵力把守, 如果援兵一到, 敌人就会如虎添翼, 我军一个团要对付 敌人两个旅两个团, 敌众我寡, 要取得夺桥的胜利就不大可能了, 因此我们必须 赶在敌人援兵之前到达泸定桥,必须“飞”速行军。(三)读第 4、5 自然段。 思考:红四团是怎样赶在增援的敌人前面到达泸定桥的

14、? 红四团遇到了哪些困难?找出有关词语、句子读一读。 阻击的敌人击溃饥饿、疲劳忘记 暴雨冒着泥泞踩着 漆黑的雨夜点起火把 与增援的敌人赛跑 红军怎样和增援的敌人赛跑? 齐读有关语句,读出红军不怕困难,顽强斗争的精神。 我红军抢时间、争速度的词语这段突出“飞”字,同样的自然环境,同样多的时间,为什么红军能抢先赶 到泸定桥?体现红军什么精神?(机智、顽强、无畏。 ) 指导学生说出第三大段段落大意。 (写红军战士与敌人抢时间、争速度、飞速赶到泸定桥。 ) 教师板书:困难重重,雨夜兼程。课后总结:围绕飞夺学习没多大困难, 同理解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回答不完 整。第三课时一、学习第四段 思考:红四团发动

15、总攻时, 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夺下泸定桥的?1. 读第 6 自然段,回答:红军夺桥有哪些困难?2. 敌借天险有恃无恐,夺桥战斗十分激烈,作者写了哪些人?重点写的是 谁?3. 作者重点描写的是突击队 22 位英雄,这里的六个动词用得非常准确, 不好替换,不信你试试。4. 理解“千钧一发” ,为什么大火燃起来是千钧一发的时刻?(稍一迟疑 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铺好的木板被烧掉,铁链被烧红,部队就无法前进。 )5.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战士们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教师板书:战士英勇,不怕牺牲。6. 结果怎样?“狡狈”什么意思?敌人逃跑时是什么样?7. 指导朗读,说出段意。二、齐读最后一段1.

16、 “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2. 结尾告诉了我们什么? 板书:夺取泸定,继续长征。 文章头尾是什么关系?文章开头和结尾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3. 说说段意。三、通读课文一遍1. 写出各段段落大意。2. 指导学生具体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的。3. 总结中心:赞扬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四、完成课后练习1. 填空,说说从填进去的词语能看出什么?2. 指导造句。 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课后小结:在理解红军遇到那些困难时, 概括起来有些困难, 学习这种文章由于时代的 差距,很多东西学生不能体会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 15 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 “湍急、高山峻岭、增援

17、、 妄想、诡计、击溃、心惊胆寒、红褐色、震耳欲聋、疯狂、政委、千钧一发、号召、奋不顾身、浩浩荡荡、狼狈、奔赴”等。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结构。3、从中受到英雄主义的教育。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结构。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教学过程:一、导入 我们学过丰碑、草地夜行,它们讲述的都是红军长征时发生的感 人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述的也是红军长征时发生的动人故事。二、学习生字1、读准字音,生字组词。 2、说说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3、说说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三、初读课文,订正读音。1、仍(r岔g)旧、倾(q ing)泻、号召(zh

18、do)、奔赴(f u )击溃(k d)2、引导分段,初始自学提示学生默读:默读课文,想想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围绕“飞”和“夺” ,讲 了哪些内容?在书上批注。第一部分( 1 3)第二部分( 4 8)第三部分( 9) 或( 1 )( 2)( 3 5)( 68)( 9)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 、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理解课文内容, 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业绩,体 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飞夺泸定桥 一文记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 定桥的经过。快速

19、浏览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 的?哪部分与“飞”有关?哪部分与“夺”有关。二、新授(一)可以说这是一场红军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战斗。那么,红军的“智” 、 “勇”表现在哪些地方?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边默读边画在书上。(二)自学后交流。(通过谈体会,有感情的朗读,评读的形式进行交流, 在交流时可利用自己查阅的相关资料)教师点拨: 尤其把课文中描写时间紧迫、 路途艰险和泸定桥令人胆寒的部 分找出来读一读,体会思想感情。1 、智:识破诡计,智定策略 为了阻拦红军北上,敌人“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 ,还“调了两个旅 赶去增援”。面对路远(离泸定桥还有 240里) 、时短(只

20、剩下 20多个小时了) 、 敌强(已有两个团,又派两个旅)的不利形势,红四团果断作出决策:抢在援敌 之前赶到泸定桥。排除艰难,智斗援敌红四团的前进并不顺利, 他们一边翻山越岭, 一边还要打击阻击的敌人, 在 “离泸定桥还有 110 里”时,“天又下起雨来”,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战士们 “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 。发现了河对岸的敌 人,红军战士索性“点起火把”与敌人赛跑;听到敌人问话时,红军战士高声答 话,声称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消除了敌人的疑心。就这样,红四团“终于在 29 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为成功地夺下泸 定桥打下坚实的

21、基础。2、勇:“险”中见勇“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 ,“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 , 桥下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 多高的浪花”。这险境让人心惊胆战,但它却挡不住英勇的红军战士。“难”中见勇“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 凭着天险, 疯狂地向红 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守敌凭着有利的地势,扼守桥头,气焰极 其嚣张。我们的红军呢?他们“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 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过桥之“难”反衬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气概。“激”中见勇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

22、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 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 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 的胜利,冲呀!'”听到党的号召,战士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 大火,冲进城去”,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仅用了两个小时,敌人就被红军 打得落花流水。从战斗的“激烈”中我们再次看到了红军的英勇无畏。“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 ,“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 , 桥下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 多高的浪花”。这险境让人心惊胆战, 但它却挡不住英勇的红军战士。 (播放课件, 自读第六自然段)(教师激情导入):湍急的大渡河发源于边远的西北青海省,奔流干起伏的 山峦之中,这些山和喜马拉雅山相连。青海是一片只有高山、沙漠和森林的荒 原大渡河水流湍急 ,几乎是从正北流向正南,然后东折,泻入成都南边长江的 一大支流岷江。 大渡河两岸峭壁耸立。 对支军队来说, 又是出奇的艰险渡 江艰险,登攀陡峭山崖上的小路也很艰险。 河并不宽, 但其流速和多变的流向以 及水中的游涡和礁石令人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