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教学目标】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2、通过自读感悟到说明事物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岀。3、理解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步骤】1、课前准备: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以及和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等资料。2、“我找到了”新闻发布会:大家好啊, 早前请同学们去找找有关故宫的资料, 怎么样?都找 着了吧?呵,了不起,资料真是丰富。那现在请各小组
2、把你们所收 集到的认为最为得意的一条,用最简炼的语言,给咱们大家讲讲, 好不好?教师最后归结:故宫,帝王行使王权、生活之所,处处体现帝王 之家的非凡气派。这是一座规模庞大繁复然而又处处讲究,集古代 建筑技艺精粹于一身的建筑群。3、今天我们咱们就来学习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它原木就 是一篇广播稿,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 今天呀,我们就改一改老规矩不再是请大家打开课本,而是 请大家侧耳倾听。让我们在这悠扬的乐声中一起去神游这一方 在世人眼中曾是那么神秘莫测的土地。不过呀,请诸位听的时候,要留心哦。因为待会儿作者带你游历 过故宫后,捷足先登的你可要领着咱们这些初来乍到的老师、同学 去
3、瞧瞧哩。所以呀,呆会你在听的时候,不妨手上拿一支笔,画上 一张简图,把那游览路线啊,宫殿的方位啊,名称啦等记下来,当 然,你也可以聘请一个助手,协同你完美的完成这一项任务。大家 有信心吗?好哩,那咱们现在就开始。听课文朗读录音,为自己做导游做准备。4、好,录音听完了,怎么样?美吧!这才是故宫,一个不可分 割的整体建筑群。大家手上的简图画好了吗? ?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展示自己所作的游览路线图及标注,同 学们根据课文和刚才所听到和记录下来的内容,互相品评手绘的图 样,好吗?5、好,请各小组选出最棒的一幅图样来,老师用投影仪展示展Zj O(打出收上来的图样)咱们大家一起来,总结总结这位同学的经
4、验好不好?每个人都来说说怎么样才能把一处建筑,一方名胜给游客们介绍 清楚。得明确说明的顺序,有序则不乱。介绍建筑的时候沿故宫的中轴 线按空间顺序。介绍养心殿的时候,为讲述其功能的时候,又以时 间为序,说明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得准确使用方位词。介绍太和殿内景像的时候,就运用了正中、 上而、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方位词,得突出重点,把 对象的特征呈现出来。仍以太和殿为例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 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 降龙。描绘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写建筑位置如:在紫禁城的中 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都 抓住象征皇权的
5、特点。6、教师小结:嗯,都是很优秀的导游员哩,解说得特棒!今后我们在向客人介 绍我们的学校、居家,向外地游客介绍咱们江西名胜景点的时候, 就可以运用这种空间顺序, 从南到北, 从外到内或领着他们边 走边看或驻足一处细细品评,我想他们一定会像老师这样儿,非常 满意于大家的解说。你的学校,你的故乡将会因为你,给客人们留 下最美好的回忆。介绍自己所居住生活的城市、社区,游历过的一处明胜,也可以 给大家介绍你的家,你的校园。【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 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2、 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 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
6、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3、 学习方位词。【教学设想】1、运用己经学过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本文的“预习提示”, 理清木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的方式 进行。2、 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一读 而过。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 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3、师生共同总结,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4、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扫除文字障碍1、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金銮殿(ludn)蟠龙(pdn)鑒金(liu)玉玺(xl)妃嫔(pin)湛蓝(zhan)上谕(yu)傀儡(kui lei)翊坤宫(yi )修缮(s
7、han)击罄(qing)诏(zhao)书2、 解释黑体的字:举世闻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滨(沿着)残破不堪(忍受、能支持)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3、 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1、教师发下示意图(部分城门、宫殿名称可预先填上),要求 学生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 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 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卬象。2、 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 哪些?(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作口述。)3、 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
8、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第二部分(22 1 ):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第三部分(222 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三、导读,讨论重点问题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2、 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前朝太和殿;内廷一一养心殿。)3、 研读5 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讨论: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 词语。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 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师生讨论后明确:写太和殿: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
9、、金黄色、青蓝点 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 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 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而、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木质 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 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 置又按照方位顺序
10、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 围等。请注意方位词语用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4、研读1 71 8段,重点介绍养心殿的部分,讨论: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明确:这两段重点介绍了养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 动的中心。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四、总结,完成课堂练习1、 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 点来介绍?明确: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 太和殿和养心殿。 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 最能体现故宫建 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现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 想。重点介绍
11、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养心殿是封建帝 王的活动中心,文章较详细地介绍封建帝王的罪恶历史, 说明它在 历史上的重要“位置”, 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 也作重点说明。2、 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 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3、课文2、2 1段以及4、1 1段在文章主体部分各起什么作用?明确:2、2 1段都是对故宫全貌的总写,而且前后呼应。这两 段之间的部分则是对故宫建筑的分写,这样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 体。4、4
12、、1 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总写,这两段 后而的部分又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层。1 1段在全文中 还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5、 至此,明确木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写的。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 北、从外入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 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6、 课堂练习:在()内填字来完成短语,并按要求归类:(只填序号)1规模(宏)大庄严肃(穆)大肆挥(霍)重重殿宇举世(闻)名(焕)发光彩烟雾(缭)绕腐朽昏(庸)龙凤(呈)祥池馆水(榭)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判断正误:(正确的打“V ”,错误的打“X”)1故宫
13、就是古时候所说的紫禁城。太和殿就是金銮殿。东西六宫 的养心殿则是清朝二百年间封建帝王统治活动中心。(J)2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层层殿宇,重重楼阁,道道宫墙,错 综相连。(X)3课文之所以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是因为这两座宫殿规模 最大,装饰最绚丽,能集中体现故宫建筑群的艺术风格。(X)4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三篇说明文 都是按照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说明事物特点的。(X)课后完成“揣摩运用”四的练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磬、攒、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 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 大成就。了解方位词在
14、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2、能力目标:整体把握文意,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 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3、德育目标: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 是中华民族伟大创 造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 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 努力学习。【教学重点】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岀、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教学难点】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教学方法】1、讨论法和
15、点拨法相结合: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醍学生注意方位词的运用。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理清课文说明顺序当不成问题。2、图示法:删繁就简,一张醒目的方位示意图便浓缩了全文的.说明内容。3、延伸拓展法:标新立异,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教具准备】多媒体、故宫挂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体会文章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说话训练,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 故宫,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建筑物的能力。【教学步骤】设计(一):多媒体显示“故宫
16、”全景录像。故宫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是中国 数千年宫殿建筑艺术的总结性杰作,让我们随着作者去参观故宫, 去感受故宫的宏大壮丽和精美绝伦吧!设计(二):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 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 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 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二、检查预习,组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宫”为话题进行交 流,营造学习氛围1、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 图片交由教师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体同学,资料由各位同学朗读
17、或用自己的 话介绍。学生提供的资料可能包括故宫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 地位和与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介绍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熟悉说 明对象,为理解课文作准备。2、 请游览过故宫的同学谈谈见闻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摄的照片, 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 步感知文意。教师提示需要掌握的词语(多媒体显示):玲珑:精巧细致。湛蓝:深蓝。布局:全而安排。肃穆:严肃而恭敬。幽雅:幽静而雅致。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造句略。2、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 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 注意方位词 语的运用。
18、3、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4、选三位同学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明确: 天安门端门午门汉口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 (太和殿中 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一一交泰殿坤宁宫) 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1、明确空间顺序: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多媒体显示: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 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写建筑物的结构, 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逻辑顺序
19、, 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 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便于体现 事理的内部联系。(2)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明确: 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 大体上按照游览参 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学生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面的故宫示意图。教师总结:木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 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中国, 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 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 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 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
20、宫以及御花园。最 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学生思考,明确:第1、2段是总说,概扌舌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 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中间(315)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 点,以保和殿后而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 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 先介绍殿前建筑(4) ,然后 依次介绍太和殿(58)、 中和殿(9)、保和殿(10)。内廷主要 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 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最后一段对故 宫作总的概括
21、,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 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 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卬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五、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 作特色多媒体显不太和殿内景。1、学生齐读58段。2、学生精读58段,思考: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同桌之间交流,选六位同学回答。明确:对太和殿, 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一一台基修建得 很高 (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 雕龙头),这就
22、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 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 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桁、梁柱,红色大圆 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 金柱、藻井、额桁等上而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 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 意义一一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的威严。使用的说明顺 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 是封建皇 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 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
23、殿作为介绍的重点。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 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 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桁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 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 焰。”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 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 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 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 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 要
24、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 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六、 说话训练要求学生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多媒体显示故宫博物院全景图。教师提示:可以试着以神武门为出发点,沿中轴线前行到午门, 介绍沿途的建筑;可以以三大殿为中心分别介绍三大殿前后的建筑; 可以以保和殿北而的长方形小广场为中心分别介绍广场以南的建筑 前朝和广场以北乾清门以内的建筑内廷;可以按不同的功 用将故宫里的建筑分成几组逐次介绍。选四位同学口头介绍,其余同学评价。七、 课堂小结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 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 说明
25、,难免太多太杂, 中心不突出。 作者抓住中轴线, 采用空间说 明顺序, 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 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 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 卬象。八、 布置作业阅读下而这段话,指出其说明顺序,并画出说明这种顺序的有关 词语。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间 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傅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 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斜 台地,东、西两侧各建而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片,为过去守陵 卫士的驻所。正而建陵门,高十五米,宽二十四
26、米,深八米,蓝玻 璃单檐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 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一、教材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布局的基本了解, 同时也激发了学 生去参观故宫的热情,感受传统建筑艺术的对称之美。二、 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对于说明文并不陌生,之前也积累了许多关于说明 文的知识,但是八年级学生的空间概念不是很强,有很多学生没有 亲自去过故宫,所以在理解这篇文章时还是存在一些难度,需要教 师适时的引导。三、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了解故宫建筑的布局和特点。【过程与方法】过学习本文重点突出,详略的得当的写作
27、方法, 提高学生描写复杂事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对传统建筑艺 术的自豪感。四、 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学重点】理解故宫建筑的布局和特点。【教学难点】掌握详略得当总分结合的写作手法,并体会故宫的 建筑之美。五、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品读感悟法。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将运用视频导入,播放故宫博物院的视频资料,学生通过观看 视频,对于故宫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二) 整体感知首先, 我通过“文中主要描写的事物是什么?作者是按照什么样 的顺序写的? ”这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去通读全文,
28、并找出答案。 这时学生可以得出“本文主要是由南向北依次去写故宫的”(板书: 南到北)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于文章的写作思路有一个整体 的认识。接下来, 我会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的这一句“从天安门往里走,沿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和这一句“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 的中心三大殿”通过这两句中的“笔直”和“中心”引导学生去体 会作者在写作时,始终是在围绕着“中轴线”去写故宫的,(板书: 中轴线)。那么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对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位有一个 整体的认识,也为下而的深入研读打下基础。(三) 深入研读深入研读, 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 并且能够引导 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首先,
29、我会提问学生“如果你去故宫你会选择那些宫殿去参观 呢? ”学生纷纷得出答案:大多是:太和殿、御花园等等,这时我 会用质疑的语气提问学生:“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所选择的参观地 点都是文中大段描写的部分?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在文中发现: 作者并不是详细介绍每一个宫殿的,而是有详有略的,进一步培养 学生去体会“详略得当”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什么?这时学生得出的 答案是:对于太和殿和御花园的卬象比较深。我顺势给出引导:在 描写这样一个复杂事物的时候,如果面面俱到那么肯定是无法写出 亮点来抓住读者眼球的。其次我会引导学生找出关于太和殿描写他们所喜欢的句子, 有的 学生找到“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
30、檐屋顶,显得格外 辉煌。”“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 龙头、宝珠正对着下而的宝座。”体会作者此时是站在什么角度去 写故宫的呢?这时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是在高处和低处去描写的,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站在远处整体的总写,从近处上详细 的分写,将事物的整体和局部充分的展示于学生的而前。引导学生 体会总分结合的写作手法,能将复杂的事物全面并有重点的展现在读者而前。随即板书:总分结合。(四)延伸作业拓展延伸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这时我提问学生, 故宫是在哪一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并适 当的为学生补充一些关于故宫的知识,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 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 课下继续搜集关于故宫的一些故事,明天上课的时候请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西医结合治疗评价-洞察及研究
- 2026届广东省黄埔区广附市级名校中考试题猜想物理试卷含解析
- 2026届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鲁屯中学中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 湖南省岳阳市九校2026届中考试题猜想语文试卷含解析
- 触摸行为福利影响-洞察及研究
-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2026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 2025智慧社区物业服务质量标准与监管合作协议
- 2025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
-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汉江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三月阶段性练习题(含答案)
- 脑成像与风险决策-洞察及研究
- 呋喃西林溶液的毒理学研究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DL∕T 806-2013 火力发电厂循环水用阻垢缓蚀剂
-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专业技术规范”
- 防止电力建设事故三十条措施题库附有答案
- 《幼儿游戏与指导》 课程标准
- TMK工作总结模板
- 提高销售信心与自信心的培训
- 收纳整理培训课件
- 输液港及护理课件
- 干细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