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TJ04标工程施工技术标_第1页
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TJ04标工程施工技术标_第2页
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TJ04标工程施工技术标_第3页
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TJ04标工程施工技术标_第4页
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TJ04标工程施工技术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一.施工方案11 .施工总体筹划1.1.1 编制依据1.1.1.1 招标文件及其解释资料1.1.1.2 遵照的标准及规范1.1.2 编制原则3.1.2.1 质量保证原则3.1.2.2 工期保障原则3.1.2.3 技术可靠性原则3.1.2.4 经济合理性原则3.1.2.5 环保原则4.1.2.6 人文施工的原则4.1.3 工程概况4.1.3.1 项目概况4.1.3.2 本标段概况4.1.4 工程施工环境7.1.4.1 地形地貌条件7.1.4.2 气候条件8.1.4.3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8.1.4.4 对外交通条件1.81.4.5 地面及地下管线1.91.4.6 周边建筑物1.91.4

2、.7 施工供应条件1.91.5 项目目标1.91.6 施工部署的原则211.7 总体施工筹划211.8 施工工区划分221.9 施工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221.10 铜陵路站施工方案231.10.1 车站施工安排231.10.2 车站主体施工241.10.3 车站附属结构施工301.11 东一环路站施工方案301.11.1 车站施工安排301.11.2 车站主体施工311.11.3 车站附属结构施工361.12 盾构隧道施工方案371.12.1 施工部署.371.12.2 施工方案.381.13 项目组织机构391.13.1 项目组织机构配置391.13.2 项目经理部各管理部门职责401.14

3、 人员及机械设备准备431.15 物资准备.441.16 技术准备.441.17 施工顺序.442 .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452.1 车站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452.1.1 地下连续墙施工452.1.2 钻孔灌注桩施工732.1.3 旋喷桩施工7.82.1.4 桩间挂网喷射碎施工812.1.5 冠梁施工.832.1.6 .车站的开挖、外运弃土施工组织及方法862.1.7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1042.1.8 车站附属结构施工1412.1.9 结构防水施工1.432.1.10 防杂散电流、接地系统施工1.502.1.11 土方回填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542.1.12 施工测量及监测1.552.2

4、 区间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1722.2.1 盾构机运抵工地施工组织1722.2.2 盾构组装1.732.2.3 盾构始发掘进施工1792.2.4 盾构正常掘进施工1862.2.5 盾构机到达掘进施工1952.2.6 盾构机站内转场、拆卸吊出1962.2.7 附属结构施工(联络通道、泵房、洞门)1982.2.8 施工技术保证措施2072.2.9 测量与监控量测2242.2.10 拟投入盾构机情况介绍2363 .季节性施工方案及保障措施2893.1 雨季施工方案及保证措施2893.1.1 雨季施工方案2893.1.2 雨季施工组织措施2903.1.3 雨季施工管理措施2903.1.4 雨季施工技术

5、措施2903.1.5 要害部位预防措施2923.2 冬季施工方案及保障措施2923.2.1 冬季施工方案2933.2.2 冬季施工组织措施2933.2.3 冬季施工管理措施2933.2.4 冬季施工技术措施2943.2.5 要害部位预防措施2943.3 夏季施工方案及保证措施2973.3.1 夏季施工方案2973.3.2 夏季施工组织措施2973.3.3 夏季施工管理措施2973.3.4 夏季施工技术措施2983.3.5 夏季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994 .施工配合方案3004.1 与业主的协调配合3004.2 与设计单位的协调配合3004.3 与监理单位的协调配合3014.4 与相邻标段施工单位

6、的施工配合及协调措施.3024.5 与管线迁改、绿化迁移、拆迁等单位的协调配合3024.6 与安装装修工程承包人的协调配合3035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施工期间交通组织3035.1 施工现场布置方案3035.1.1 现场布置原则3035.1.2 施工现场布置及说明3045.1.3 临时工程.3055.1.4 施工供风、供电、供水3085.1.5 土方外运、垃圾清运3095.1.6 排污与环保3105.1.7 施工视频监控系统3115.1.8 急救和医疗服务3125.1.9 消防设施.3125.2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3125.2.1 车站施工交通组织3135.2.2 盾构施工交通疏解3.146 .本

7、工程重难点及对策3146.1 施工协调配合3156.2 深基坑施工作业3166.3 结构防水施工3166.4 盾构机选型.3176.5 地质条件复杂、盾构掘进穿越膨胀土层和砂土层3186.6 换刀地点选择与换刀方法3186.7 盾构穿越粉细砂层、易发生喷涌3196.8 隧道地层夹杂粘性土,刀盘易结泥饼3206.9 盾构下穿东一环下穿道、淮南铁路箱涵,旁穿银路大酒店3206.10 区间隧道平行或穿越较多重要管线3236.11 小半径曲线掘进技术3247 .工程保护、保修措施3247.1 周边房屋、建筑、结构物保护措施3247.1.1 周边房屋、建筑、结构物概况3247.1.2 建筑物保护措施32

8、57.2 管线保护措施3257.2.1 管线悬吊保护3267.2.2 受地层变形影响的管线保护.3287.2.3 注意事项.3297.3 保护道路措施3307.3.1 现有交通概况3307.3.2 保护措施.3307.4 成品保护的保证措施3317.4.1 健全成品保护制度、树立保护意识3327.4.2 原材料的保护3327.4.3 基坑围护工程的成品保护.3327.4.4 基坑开挖的成品保护3337.4.5 防水工程的保护3337.4.6 钢筋碎工程的保护3337.4.7 场地存放管片的保护3347.5 保修措施.334二.工程管理3361 .工程进度计划及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3361.1

9、 总工期3361.2 施工进度指标3361.3 网络图和横道图3361.4 里程碑工期.3361.5 关键线路.3371.6 工期保障措施3371.6.1 工期保证体系3371.6.2 总体工期保证措施3381.6.3 关键工序工期保证措施3412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3432.1 质量方针和目标3432.1.1 质量方针.3432.1.2 质量目标.3432.2 质量管理体系3432.3 施工质量的控制程序3462.3.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3462.3.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3462.3.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3492.3.4 保修回访阶段的质量控制.3492.4 质量控制的

10、内容及要求3492.4.1 合同评审.3492.4.2 文件和资料控制3492.4.3 采购3492.4.4 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3502.4.5 分供方提供产品的控制3502.4.6 施工过程控制3512.4.7 检验和试验3512.4.8 不合格品的控制3512.4.9 纠正和预防措施3512.4.10 搬运、贮存、防护、交付.3522.4.11 质量记录.3522.4.12 内部质量审核3522.4.13 培训I3522.5 质量管理制度3522.5.1 质量管理内容3522.5.2 内业资料管理3572.6 质量保证措施3572.6.1 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572.6.2 防渗漏

11、保证措施3622.6.3 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3652.6.4 检测试验保证措施3702.6.5 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保证措施3752.6.6 地下连续墙质量保证措施.3772.6.7 冠梁质量保证措施3782.6.8 框架结构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3792.6.9 止水带、变形缝及和诱导缝设置质量保证措施3792.6.10 旋喷桩质量保证措施3802.6.11 管片安装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802.6.12 联络通道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803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3813.1 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3813.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3813.2.1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3813.2.2 完善各项安全

12、生产管理制度.3833.2.3 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3843.2.4 坚持安全教育3843.2.5 强化技术安全管理3853.2.6 日常安全管理长抓不懈3863.3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863.3.1 现场施工安全用电3863.3.2 现场防火.3873.3.3 物料提升机3883.3.4 现场施工机具3883.3.5 深基坑安全防护措施3883.3.6 内支撑施工安全措施3893.3.7 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措施3893.3.8 地下连续墙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903.3.9 钻孔桩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903.3.10 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3903.3.11 装卸与运输安全保证措施.3913.3

13、.12 防水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913.3.13 支架的防护措施3913.3.14 小型施工机械的管理3924 .确保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3924.1 文明施工原则3934.1.1 文明施工目标3934.1.2 文明施工体系3934.1.3 文明施工措施3934.2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3974.2.1 环境保护的目标与方针3974.2.2 建立环境保护体系3974.2.3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3975 .工程投资管理体系及措施4.105.1 工程投资用款管理的原则4105.2 工程投资资金使用计划表4105.3 工程投资管理控制措施4116 .确保公共环境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4126.1

14、 公共环境安全管理目标与指标4126.2 技术措施4126.3 组织措施4136.4 建筑物、构筑物保护措施4146.5 预防管线破坏的保护措施4146.5.1 管线悬吊保护4146.5.2 受地层变形影响的管线保护.4.166.5.3 注意事项4176.6 对现场周边交通、人员的安全措施4197 .职业健康体系及措施4207.1 健康安全方针及目标4207.2 健康管理体系4.207.3 健康保证措施4.207.3.1 劳动保护措施4.207.3.2 医疗卫生保障措施4217.3.3 职业病防治措施4217.3.4 工作场所防护措施4218 .资源配备计划.4228.1 劳动力计划及保障42

15、28.1.1 劳动力配置原则4228.1.2 劳动力投入计划4228.1.3 劳动力保证措施4238.2 主要材料、资源配置计划4248.2.1 材料准备.4258.2.2 材料供应计划依据4258.2.3 本工程主要材料计划4268.2.4 施工供水计划4.288.2.5 施工供电计划4.288.2.6 材料供应保障措施4298.3 机械设备及试验检测仪器配置计划及保障4308.3.1 机械设备配备原则4308.3.2 本工程主要机械投入计划表.4318.3.3 机械设备及试验检测仪器保障措施4449 .消防、防洪组织措施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4459.1 工地消防及治安管理措施4459.1.1

16、 消防措施.4459.1.2 现场保卫.4469.2 工地防汛措施4.469.3 应急预案.4479.3.1 基本原则和方针4479.3.2 应急救援预案的任务和目标.4479.3.3 组建应急救援机构、明确责任和分工4489.3.4 重大危险源辨识4489.3.5 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储备.4489.3.6 建立应急反应救援安全通道.4499.3.7 报警信号和通讯4499.3.8 应急与救援程序4499.3.9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及应急救援抢险救护措施4509.3.10 应急救援预案的终止和终止后工作的恢复.4599.3.11 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459三.对外协调4611 .对外协调461

17、1.1 与业主的协调配合管理4611.2 与设计单位的协调配合管理.4611.3 与监理单位的协调配合管理.4621.4 与政府主管部门的联系与协调4.631.5 与沿线单位及居民的协调4641.6 与相邻标段承包商的接口协调4641.7 与供货商的协调4652 .与其他合同的接口4652.1 与管线迁改、交通疏解、绿化迁移、拆迁等单位的协调4652.2 与安装装修工程承包人的协调4652.3 地盘管理措施4663 .界面协调467四、合理化建议469五、附图表4701 .附图表1工程进度计划横道图4702 .附图表2工程进度计划网络图4713 .附图表3施工平面布置图.472(1)铜陵路站一

18、期施工现场及项目经理部平面布置图472(2)铜陵路站二期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473(3)盾构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474(4)东一环路站一期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475(5)东一环路站二期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4764 .附图表4工程临时用地表477一.施工方案1 .施工总体筹划1.1 编制依据1.1.1 招标文件及其解释资料(1)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TJ04标招标文件;(2)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TJ04标招标东一环路站、铜陵路站、大东门站东一环路站区间、东一环路站铜陵路站区间岩土勘察报告、设计图纸、说明书;(3)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TJ04标招标文件补遗(一)、(二)、(三)、(四);(4)我

19、单位现场考察的资料;(5)本投标人现有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及机械配套能力;(6)我公司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及其他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1.1.2 遵照的标准及规范国标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0、GB/T19001族标准国标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体系GB/T24001、GB/T28001族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修订版)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

20、规范(GB50308-2008)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11/T489-20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49-199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J9258-9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21、(GB50086-2001)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BJ/T111-9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4-8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2、JGJ46-2005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D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场所噪声限值(GB12523-1997)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108-903-200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J01-83-200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轨道交通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标准(JQB-048-2005)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JQB-068-2005)轨道交通车站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QB-049-200

23、5)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QB-050-2005)轨道交通盾构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QB-051-2005)轨道交通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QB-052-2005)轨道交通降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QB-053-2005)国家、部委颁发的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及省、市有关规定。1.2 编制原则根据招标文件及其他相关资料,在认真学习、领会业主各项指标要求及现场详细踏勘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应用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和相关的新技术,编制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及各项保证措施,合理配置资源。按照技术领先、资源充足、科学组织、措施得力”的指导思想,满足招标文件要求来编制标书。1.2.1 质量保

24、证原则建立完整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程序,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理念,明确工程质量目标,制定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严格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国家规定质量标准,质量等级合格。1.2.2 工期保障原则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保证节点工期,实现施工计划,确保总工期。根据业主对本标段工程工期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使各项分部工程施工衔接有序,使本项目的资源利用充分,以确保总体施工计划的实现,从而确保总工期。确保设计方案安全可靠;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和最具实用性

25、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以确保工期并适当提前为原则,安排施工进度计划。1.2.3 技术可靠性原则借鉴成熟的施工经验,配备充足的技术力量,编制切实可行、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案,狠抓落实。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根据本标段的工程特点,吸收国内外地铁车站及区间盾构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成熟技术,结合我集团公司在广州地铁、成都地铁、深圳地铁、上海地铁、西安地铁、北京地铁、苏州地铁、南京地铁和昆明地铁等的施工经验与教训,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安全、优质、快速建成。为确保质量目标,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配套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1.2

26、.4 经济合理性原则根据工程实际,不断优化方案,合理配备资源,实施动态管理,实现工程的经济目标。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并配备相应资源,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工程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标。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控制施工的全过程。采用先进的量测仪器和软件进行信息化施工和管理;以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效率为原则,降低施工成本。1.2.5 环保原则执行ISO14001标准,进行环境管理。建设绿色工地”,实施环保施工”。施工中,充分进行现场调研,掌握周边环境,紧抓环境保护、文明施工不放,不污染环境,保证城市交通和管线安全。1.2.6 人文施工的原

27、则实施GB/T28001标准,保证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施工中,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保卫、健康等体系,以人为本,维护和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1.3 工程概况1.3.1 项目概况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西起长宁大道口,东至大众路口。全线依次沿长江西路、长江中路、长江东路敷设。设计全长27.764km,全线为地下线。共设车站24座,全部为地下车站,包括换乘站6座,分别与1、2A、3、4、5、6、7、8号线换乘。全线最大站间距1.665km,位于玉兰大道与蜀峰路之间;最小站间距0.714km,位于王岗大道与大众路之间。平均站间距1.182km。始图1.3-1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线路平面示意图龙岗大道站大

28、东门A"二大道站Rft站*山»站亲二奔4站制陵路拈女长宁1.3.2 本标段概况本标段包含二站二区间即:东一环路站、铜陵路站、大东门站东一环路站区间、东一环路站铜陵路站区间。东一环路站和铜陵路站均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大东门站东一环路站区间、东一环路站铜陵路站区间均采用盾构法进行施工。区间段左线全长1933.147m,右线全长1929.647m。详见图1.3-2标段线路示意图图1.3-2标段线路示意图1.3.2.1 东一环路站1.3.2.1.1 站位东一环路站为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中间站,东一环路站位于长江东路与东一环路的交叉口西侧,沿长江东路东西向布置。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

29、YSK32+574.269,车站设计终点里程为YSK32+718.969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SK32+648.026。1.3.2.1.2 车站规模车站为明挖地下三层13m岛式车站,有效站台长120m,车站外包总长146.5m,标准段宽21.9m。本站设有4个出入口,2组风亭。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三层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心覆土厚度约4.1m,底板埋深26.3629.35ml1.3.2.1.3 车站附属基本情况东一环路站设有4个出入口,2组风亭。车站附属主体结构形式采用地下现浇钢筋碎箱型结构型式,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围护结构,基坑深度方向设置两道钢支撑。围护桩底落于2-6粉砂和5

30、-3中等风化泥岩。1.3.2.1.4 现状道路交通东一环路北侧沿街为小商铺,长江东路为合肥市老城区道路,道路较窄,建筑物密集。车站西南及西北为多层住宅,东南为合肥市职业教育中心及多层住宅,东北为多层住宅、东一环下穿水泵房,车站主体东侧为东一环下穿隧道。1.3.2.1.5 地下管线情况车站周边地下管线较多,主要有雨水、污水、通信等管线,其中控制性管线主要为:沿长江东路1根1000埋深约2.0m2.5m混凝土雨污合流管、1根1000埋深约4.0m4.39m混凝土污水管。1.3.2.2 铜陵路站1.3.2.2.1 站位铜陵路站位于长江东路与铜陵路的交叉口东侧,沿长江东路敷设。周围有中翔新东城大厦、合

31、肥曙光医院、东杰宾馆等建筑,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总长195.8m。站中心里程为YSK33+651.534,本站设计起讫里程为YSK33+579.734YSK33+775.534。1.3.2.2.2车站规模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二层,盾构及设备区采用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标准段采用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站总长195.8m,标准段宽度为20.7m,覆土厚度2.23.7m,底板埋深17.3821.3m;端头井宽度为24.9m,起点里程侧端头井覆土厚度3.7m,底板埋深21.3m;终点里程侧端头井覆土厚度2.2m,底板埋深18.77m。1.3.2.2.3 车站附属基本情况铜陵路站包含

32、3个出入口、2组风亭及1组冷却塔,并预留3个出入口。附属外挂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1号出入口及3号、4号出入口明挖部分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和放坡+支护的结合形式。车站附属外挂结构采用双柱框架结构,出入口采用箱型结构。1.3.2.2.4 现状道路交通车站主体结构西侧毗邻长江东路高架,距离高架桥墩桩基为10.013.0m。1.3.2.2.5 地下管线情况对本车站有影响的管线主要为沿长江东路东西走向的管线,主要包括:2根给水管,2根雨水管,1根燃气管,1根污水管及一些电力电缆等。1.3.2.3 大东门站东一环路站区间大东门站东一环路站区间自出大东门站后,向东偏北方向穿过滁州寿春路口后沿长江东路敷

33、设进入东一环路站。本区间位于合肥市主干道长江东路,周边主要为7层以下多层建筑,部分高层建筑。长江东路为双向八车道,宽度约45m,是合肥市东西方向主要通道之一,车流量大。区间起讫里程:YSK31+505.19YSK32+574.072全长1068.882(左线长1068.880m,含短链0.002m)。区间在YSK32+047.923设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大东门站东一环路站区间线路共计有2段平面曲线,曲线半径分别为500、600m,线间距从12.9m变化到16.55m。区间大体呈“V字坡,出大东门站后向东2%上坡,之后以450.00m长25%下坡至最低点,再以350.00m长6.277%上坡,转

34、以2%缓坡至东一环路站。隧道顶部埋深约1726.5m。区间埋深变化较大,且区间隧道穿越的地层主要为<6-3>中风化泥质砂岩。盾构区间管片结构设计:管片内径5.4m,外径6m,管片厚度0.3m,管片幅宽1.5m。分块数6块,纵向连接螺栓16根,环向螺栓12根,管片楔形量45mm0联络通道及废水泵房通道与正线相接处管片采用全混凝土管片形式。1.3.2.4 东一环路站铜陵路站区间东一环路站铜陵路站区间自出东一环路站后即下穿东一环下穿道,之后向东沿长江东路敷设进入铜陵路站。本区间位于合肥市主干道长江东路,周边均为7层以下多层建筑。长江东路为双向八车道,宽度约45m,是合肥市东西方向主要通道

35、之一,车流量大。区间起讫里程:YSK32+718.772YSK33+579.537全长860.765(左864.267m长链3.502)m。区间在YSK33+150设联络通道。东一环路站铜陵路站区间线路共计有1段平面曲线,曲线半径分别为400m,线间距从15m变化到15.95m。区间呈”字型单向坡,出东一环路站后向东2%上坡,依次以200.00m长19.877%及570.00m长25%上坡,转以2%缓坡至铜陵路站。隧道顶部埋深约12.820.3m。区间埋深变化较大,且区间隧道穿越的地层主要为<3-2>粘土。盾构区间管片结构设计:管片内径5.4m,外径6m,管片厚度0.3m,管片幅宽

36、1.5m。分块数6块,纵向连接螺栓16根,环向螺栓12根,管片楔形量45mm0联络通道与正线相接处管片采用全混凝土管片形式。1.4工程施工环境1.4.1 地形地貌条件根据岩土勘察报告本区间位于工程地质n单元工程地质单元和工程地质田单元,具体如下:大东门站东一环路站范围内属于工程地质II单元,地面波状起伏,地面标高为17.0020.00m,属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地貌。本单元第四纪地层表层以厚度不均的人工填士为主,以下为黏性土、粉土、粉细砂层,下伏基岩主要为下第三系泥质砂岩、泥岩。东一环路站铜陵路站范围内为工程地质田单元,线路地形基本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在20.0029.00m之间,属二级阶地地貌。本单

37、元第四纪地层表层以厚度不均的人工填土为主,填土层以下为厚层黏性土层,黏性土下部局部分布有粉土、砂土层,下伏基岩主要为第三系泥质砂岩、泥岩。1.4.2 气候条件根据合肥市气象局资料,合肥市多年平均气温为15.7C,最高气温为3038c全年盛行风向以东北偏东南为主,年日照时数20002300小时,年均日照时数2163.3小时,平均无霜期为227天。本区雨量较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88.4mm,。平均年降水日数为120.5天,年平均为14mm/d,雨水夏季最多,春秋次之,冬季最少。年平均蒸发量1760mm,68月蒸发最强,122月蒸发最弱。年均相对湿度7679.5%。最大冻土深11cm,最大积雪深

38、度36cm01.4.3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1)工程地质条件据地质勘察资料,场地岩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特征、风化程度等工程特征,场区各岩土层分布及特征分述如下:< 1-1>人工填筑土(Q4ml)灰黄色、褐黄色,主要为素填粘性土,可塑硬塑状,稍经压实。局部见砂及碎石块。表层0.100.60m为殓路面。广泛分布于长江东路地表,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1.70m3.30m。< 2-2>软塑状粉质黏土(NQ4)黄褐色,软塑状为主,局部为流塑状,含植物根系,广泛分布于蜀山车辆段及龙岗停车场鱼塘表层范围内,层厚03.00m。< 2-3>黏土(Nq4)褐黄色,可

39、塑,含铁钻质结核及高岭土,切面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高,摇振反应无。岩芯采取率95%,主要呈透镜体状分布于YCK31+976.00YCK32+740.50段人工填筑土层之下,厚06.00m,埋深2.109.50m。天然含水率w=21.4024.90%,天然孔隙比e0=0.6350.713,液性指数IL=0.310.58,压缩系数a0.1-0.2=0.170.32MPa-1,压缩模量Es0.1-0.2=5.209.30MPa,直剪指标:凝聚力c=12.9063.20kPa,内摩擦角二7.5017.70°,自由膨胀率6ef=27.0048.00%。本区段内局部分布。2-4黏土(NQ4)黄

40、褐色,硬塑状,含铁钻氧化物结核及少量灰白色高岭土。主要分布于YCK31+510.32YCK32+586.50段人工填筑土1-1之下,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1.7013.80m,埋深11.6019.300m,一般具弱至中等膨胀性。天然含水率w=28.2027.00%,天然孔隙比e0=0.5370.925,液性指数IL=0.100.25,压缩系数a0.1-0.2=0.060.23MPa-1,压缩模量Es0.1-0.2=7.424.40MPa,直剪指标:凝聚力c=22.0067.20kPa,内摩擦角=11.80-26.90°,固结快剪切指标:凝聚力c=45.7069.60kPa,内摩擦角0=

41、14.3021.70;自由膨胀率6ef=47.0058.00%。本区段内局部分布。2-5粉土(Nq4)灰色,中密,湿,局部呈粉质黏土,含云母残片、有机质及少量粉砂,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迅速。岩芯采取率90%,主要呈透镜体状分布于YCK31+510.32YCK31+839.00段、YCK31+876.00YCK32+740.50段黏土层中,厚010.30m,埋深8.5020.20m。天然含水率w=21.2021.60%,天然孔隙比e0=0.580,液性指数Il=0.540.71,压缩系数a0.1-0.2=0.18MPa-1,压缩模量Es0.1-0.2=8.60MPa直剪指标:凝聚力

42、c=4.50kPa,内摩擦角0=20.00°,自由膨胀率(60f=17.0030.00%,不均匀系数Cu=12.0091.00,曲率系数Cc=0.8013.20。本区段内少量分布。2-6粉细砂(NQ4)黄褐色,密实,湿,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含少量云母碎片、有机质,颗粒级配不良,粒径0.075mm占总量的74%,粘性土含量22%左右。岩芯采取率80%。主要分布于YCK31+737.00YCK32+740.50段黏土层之下、基岩全风化层之上,一般厚010.30m,埋深10.50m21.50m。不均匀系数Cu=22.2097.70,曲率系数Cc=2.5018.100本区段内少量分

43、布。3-1黏土(XQ3)灰黄色,黄褐色,可塑状,土质较纯,含约3%5%铁钻质结核,局部含高岭土,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沿线零星分布,一般具弱至中等膨胀性,埋深2.0015.30m,层厚1.007.50m。天然含水率w=15.5038.10%,天然孔隙比e0=0.480-0.967,液性指数IL=0.260.78,压缩系数a0.1-0.2=0.050.65MPa-1,压缩模量Es0.1-0.2=.3.3420.97MPa,直剪指标:凝聚力c=16.1087.70kPa,内摩擦角=5.6025.60;固结快剪切指标:凝聚力c=28.2095.10kPa,内摩擦角=11.1030

44、.50:自由膨胀率FS=18.0085.00%。本区段内局部分布。3-2黏土(XQ3)褐黄色、黄褐色,硬塑状,土质较纯,含约3%5%铁钻质结核,局部含高岭土,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局部微含粉、砂粒。广泛分布于段内人工填土下部,一般具弱至中等膨胀性,埋深3.4045.10m,层厚一般5.2040.40m;其中铜陵路站大众路站段、龙岗停车场段该层厚度一般大于35m。天然含水率w=12.4032.2%,天然孔隙比e0=0.3880.990,液性指数IL=0.010.25,压缩系数a0.1-0.2=0.00.40MPa-1,压缩模量Es0.1-0.2=.5.1431.94MPa,直

45、剪指标:凝聚力c=31.2099.40kPa,内摩擦角=9.8028.00:固结快剪切指标:凝聚力c=57.60145.00kPa,内摩擦角0=10.625.1:自由膨胀率FS=21.089.0%O本区段内分布较多。3-3黏土(XQ3)黄褐色、夹灰白色高岭土,硬塑状,局部含细砂及少量砾石,砾径约0.501.00cm左右,细砂含量约占10%20%不等,含氧化铁钻质斑点,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切面较光滑,无摇震反应,可搓条,分布于场地3-2层之下,埋78.0019.60m,层厚2.2010.10m;主要分布在蜀山车辆段一带,其余地段零星分布。天然含水率w=20.3028.90%,天然孔隙比e0=0.

46、5850.902,液性指数IL=0.010.25,压缩系数a0.1-0.2=0.090.22MPa-1,压缩模量Es0.1-0.2=11.5A19.00MPa,直剪指标:凝聚力c=44.9095.10kPa,内摩擦角=11.70-19.10;固结快剪切指标:凝聚力c=47.689.7kPa,内摩擦角0=15.317.3:自由膨胀率FS=31.076.0%O本区段内少量分布。3-4粉、细砂(XQ3)褐黄色,局部为灰色,中密密实,湿。含云母碎片,局部为中砂,含腐殖质。岩芯采取率8095%,分布于东一环路站广德路站段一带,埋深21.8039.40m,层厚0.9014.80m。本区段内少量分布。4-2

47、残积粉质黏土(Qel)灰褐色、砖红色,硬塑状,土质较纯,含大量砂粒,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沿线广泛分布,埋深6.4022.30m,层厚0.4013.20m。天然含水率w=20.2033.40%,天然孔隙比e0=0.5940.924,液性指数IL=0.050.63,压缩系数a0.1-0.2=0.110.48MPa-1,压缩模量Es0.1-0.2=5.6215.69MPa,直剪指标:凝聚力c=29.40-67.10kPa,内摩擦角0=10.2020.80;固结快剪切指标:凝聚力c=38.9050.00kPa,内摩擦角=20.6022.20:自由膨胀率FS=26.0076.00%

48、。<5-1>全风化泥岩(E1dn)全风化泥岩:紫红色,原岩结构已基本破坏,局部清晰可辨。岩芯呈土柱状,遇水易散成泥,局部含云母。岩芯采取率93%o主要分布于YCK32+244.00YCK32+661.00段强风化泥岩层之上,厚03.30m,埋深19.8021.80m。天然含水率w=25.00%,天然孔隙比e0=0.802,液性指数IL=0.01,压缩系数a0.1-0.2=0.21MPa-1,压缩模量Es0.1-0.2=8.70MPa,直剪指标:凝聚力c=54.90kPa,内摩擦角=11.90;自由膨胀率6ef=59.00%本区段少量分布。<5-2>强风化泥岩(E1dn)

49、紫红色,泥质结构,节理较发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局部夹中等风化碎块。岩芯采取率90%o主要呈透镜体状分布于中等风化泥岩之上,被F2断裂隔开,一般厚1.204.30m,埋深20.5023.50m。本区段少量分布。<5-3>中等风化泥岩(E1dn)紫红色,泥质结构,泥质胶结,含少量云母,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较发育,节理面倾角平缓,岩质较软,浸水后易软化,轻敲易断,失水后易开裂,裂纹无规则。岩芯完整性较好,一般多呈柱状,节长1030cm,最长60cm。RQD值0.500.90。岩芯采取率95%,中风化岩面埋深一般在20.8024.10m。天然密度p=2.25-2.30g/cm3,天然极限抗

50、压强度一般为fc=1.303.00MPa,饱和极限抗压强度一般为fr=1.001.60Mpa,为极软岩。本区段分布较多。<6-1>全风化泥质砂岩(E1dn)棕红色,原岩结构明显,岩芯风化呈土柱状、砂土状,遇水易散,节理不发育,含石英云母等矿物。主要分布于YCK31+510.32YCK31+908.00段粉细砂层之下、中等风化泥质砂岩之上,被断裂F2隔开,层厚2.903.80m,埋深约21.4025.00m。天然含水率w=17.4022.40%,天然孔隙比e0=0.4970.675,液性指数IL=0.240.51,压缩系数a0.1-0.2=0.130.26MPa-1,压缩模量Es0.

51、1-0.2=5.70-11.20MPa,直剪指标:凝聚力c=20.5049.20kPa,内摩擦角3=14.2029.70°,固结快剪切指标:凝聚力c=51.80kPa,内摩擦角0=24.60;自由膨胀率6ef=20.0052.00%。本区段内局部分布。<6-2>强风化泥质砂岩(Eldn)砖红色,强风化,砂质结构,泥质胶结,局部含钙质,中厚层状,原岩结构大部分已破坏,岩体多风化明显,风化裂隙发育,岩质较软,遇水易软化,岩芯多呈短柱状、碎块状,主要分布于金寨路站大众路站段、龙岗停车场一带,埋深16.1048.00m,层厚0.2010.40m。本区段内局部分布。<6-3&

52、gt;中等风化泥质砂岩(Eldn)棕红色,细粒结构,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含石英云母等矿物,节理裂隙较发育,节理面平缓,断面粗糙。岩质较软,岩芯浸水后易软化,敲击易碎,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短柱状,中风化岩面埋深约26.5030.00m。天然密度p=2.23-2.53g/cm3,天然极限抗压强度一般为fc=2.009.40MPa,饱和极限抗压强度一般为fr=1.106.10 Mpa,为极软岩;M2-Z2-T-135钻孔岩芯饱和极限抗压强度一般为fr=14.306.11 Mpa,为软岩较软岩。本区段内分布较多。(2)工程地层的统计分析本标段车站地质条件典型横断面及区间隧道穿越各地层比例分别见图

53、1.4-1、1.4-2、图1.4-3所示。车站开挖及盾构穿越地层统计见表1.4-1。<2-1>加川口办f;H7"28,白仁加夕NSW叱心IM:沟=15-缪夕W0C8),:;N-?9<(.1U1必解k骑|力6d-一工J_L-1S量百二三委三三三图1.4-1东一环路站地质条件典型横断面图图1.4-2铜陵路站地质条件典型横断面图中风化泥质砂岩强风化泥质砂岩11%中等风化泥岩32%6%全风化泥质砂岩10%全风化泥岩2%强风化泥岩粉土3%粉、细砂6%黏土27%3%口粉土粉、细砂口黏土口全风化泥岩强风化泥岩口中等风化泥岩全风化泥质砂岩口强风化泥质砂岩中风化泥质砂岩图1.4-3隧道穿越各地层比例图表1.4-1车站开挖及盾构穿越地层统计表区间名称里程长度(m)结构顶部埋深(m)结构开挖和隧道通过的岩土层洞顶:2-5粉土YSK31+505.19YSK31+605.5100.3116.817.8洞身:2-5粉土、6-1全风化泥质砂岩洞底:6-1全风化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