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答式”到“练习式”—高三现代文教学新尝试_第1页
从“问答式”到“练习式”—高三现代文教学新尝试_第2页
从“问答式”到“练习式”—高三现代文教学新尝试_第3页
从“问答式”到“练习式”—高三现代文教学新尝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问答式”到“练习式”一高三现代文教学新尝试(友来稿)从“问答式”到“练习式”一一高三现代文教学的新尝试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刘祖平段成素特别是一是太五、六册课本中的现代文怎么处理?应该说, 这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 高三语文教师认真思考,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有两种做法值得商榷: 轻视课文,蜻蜓点水式地处理一下就匆匆收场。主要表现为只处理其中很少一部 分课文,或两三节课就处理完一个单元的内容,然后一门心思扎进高考复习题中, 其结果往往得不偿失。因为,课文大都是些经编者精心选择的文质兼美的文章, 具有很强的典范性,比起课外阅读训练材料来,肯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力。二是过分专注于课文,细嚼

2、慢咽,把高三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这上面, 结果无法保证高考复习的时间,学生无法适宜高考的要求。客观地说,课文教学与高考复习,在时间上的确有一定冲突,随着高考时间提前 到六月初,这种矛盾更加突出。回避不是办法,太轻视课文或太专注于课文也不 是办法。能不能把二者统一起来,协调进行,做到课文教学、高考复习两不误呢? 我认为,有两个办法是较为可行的:一是两条腿走路,课文教学与高考复习穿插 进行;二是在课文教学中,切实贯彻高考精神,体现高考要求,从中培养学生应 对高考的能力。为达到上述目的,在高三课文教学中,有必要改变一下目前通行 的“问答式”教学,代之以“练习式”。下面,就课本中的现代文教学具体谈一

3、 谈。用“练习式”处理一篇现代文,一般只需两节课。第一课时,学生阅读课文,完 成教师精心设计的书面练习;第二课时,教师讲评。第一课时结束后,教师一般 都应把“练习”收起来,批改或者检查。这样做,一是对学生起到一个督促作用, 二是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以增强教师讲评的针对性。“练习式”教学的基础是教师精心设计恰当的书面练习, 把一篇篇文章变成一份 份现代文阅读练习。练习题从哪里来?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是课后“练习”。当 然,应该有所取舍,有所改造。如果问题太大,太笼统,就要具体化,变成若干 较小的问题;如果问题太难,就要搭上台阶,用其它问题做好铺垫;如果问题的 角度学生较为生疏,就要变个方向,使之成

4、为学生熟悉的东西,等等。二是教 参中的“课文说明”,有选择地将其转换成学生可操作的一个个练习题。 当然, 还可以从其它资料中选取,或者教师自己设计。练习题的设计,大致应遵循以下原则:难度适中,题量适度,瞄准考点,突出重 点,形式多样。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的是“突出重点”,而没有提“突出难点”, 这是因为,从课堂教学过程看,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非要求学生一一弄清不可。实际上,随着学生知识量的增加、能力的提高、生活经验的丰富,许多当初百思 不得其解的问题,便会豁然开朗、迎刃而解。语法教学讲究“简明、好懂、有用”, 如果借用一下,高三课本中的现代文教学也应遵循“有用”的原则, 真正做到对 提高学生的阅

5、读能力有实际的价值和用处。下面是我在处理鲁迅小说药一文 时,设计的一份练习,可供参考:一、根据课文内容,填充表格,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一二三四明、暗线分别表现了什么思想内容?依据是什么?明、 暗线表现的思想内容之间 有何内在联系?二、在下面句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单音节动词, 然后对照课文加以修改。说说这 三段文字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性格。1、“喂!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 像两把刀, 得老栓缩小了 一半。2、那人便焦躁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 ”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 过灯笼,一把 下纸罩,了馒头,与老栓;一手 过洋钱,了,转身去了。嘴里 哼着说:

6、“这老东西”3、突然 进一个满面横肉的人, 一件玄色的布衫,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 胡乱在腰间。三、环境描写的作用有:A渲染气氛B、交代背景C、烘托人物D、推动情节。 请判断下列环境描写的作用。1、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看得清楚,走到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 红的镶边。2、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了丁字街 头破匾上“古 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3、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 颤越细,细到没有,周围是死一般的静。4、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 箭也似地飞去了。这份练习,抓

7、住小说的几大要素和药的重点,从情节、主题、人物形象、环 境描写几方面设计了三道练习题。第一题选自课后“练习”,形式上做了较大改 动,把问答题变成了以填充形式为主的题;第二题综合了教参的“课文说明” 和课后“练习”;第三题源于教参“课文说明”,但参考了其它资料。三道 题涉及填充、问答和判断等三种形式。判断题虽然难以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表 述能力,但因其容量大、学生完成所需时间短等优势,仍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练 习方式。与“问答式”相比,“练习式”教学有其自身的优点。第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问答式”教学,往往只是在教学之初,或放一遍录音,或教师范读一遍,或抽 学生试读一遍,或学生齐读一

8、遍,或学生自由朗读一遍,然后就匆匆忙忙地开始 教师“问”学生“答”,学生感知课文的时间很短。同时,因为不是带着问题去 读,学生很难边读边想,没有或甚少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所谓读书,大多不过是 在认字而已,虽然在师生“问答”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再读,但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之间,时间间隔很短,往往是即“问”即“答”,学生仍然没有 边读边思考的余地。我们经常会发现,一篇课文教学完毕,不少学生尚未认真读 过,对课文的内容还很不熟悉,课文中的名言警句,甚至某些段落,学生事后也 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不能说与“问答式”教学毫无关系。 这种缺陷好象可以通过 课前预习来加以弥补,但对高三学生来说,预习很难落到

9、实处,而且无疑会加重 学生的学业负担。“练习式”贝U不然。学生是带着问题读书,有明确的任务要求,不认真阅读,不 边读边思考,便无法完成相应的书面练习。而“边读边思考”,我认为应该是良 好的阅读习惯中,最重要的习惯。第二,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思维能力。上文已经说过,“问答式”教学往往是即问即答,“问”与“答”的时间间隔很 短,在这很短的时间内,要求学生既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又进行思考、组 织好语言来回答,这是不大现实的。其结果之一,便是压缩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 间。此外,不管教师怎样注意,在一堂课的有限时间内,有机会回答问题的学生 总是少数,更不可能每一个问题全班的每一个学生都来回答一遍。于是

10、,大部分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往往都因没有明确的, 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在“坐冷板凳”,积 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思维处于“休眠”状态。长此以往,无疑会影响学生思维能 力的发展。而“练习式”不同。人人都有明确的任务,不开动脑筋进行充分的思考,便无法 完成书面练习,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答案的正确率可能不高, 个别学生甚至可能一个题也没有答对,但毕竟不是教师灌输的,也不是从同学的 发言中听来的,而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这,就是最大的收获。上述两点,实质上是在强调教学中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这一根本精神。第三、有助于缩短课文教学的时间,解决课文教学与高考复习在时间上的矛

11、盾。 用“问答式”处理一篇课文一般需要三个课时,甚至更多。一是每个问题都要由教师在课堂上陈述出来,这需要时间;二是特别讲究起承转合,讲究导入、衔接 过渡、总结收尾等环节,这也需要时间;三是每个问题第一个学生答不上来,往 往又要叫第二、第三,甚至更多的学生来回答,这更需要时间。“练习式”完全没有或甚少有上述环节的时间耗费, 这是其一。其二,“练习式” 教学特别讲究“突出重点”,每篇课文只解决几个重点问题,这也节省了时间。 要知道,面面俱到,往往会“一面”都不到,处处是重点就没有重点了。过去经 常说语文课要“一课一得”,这种提法现在并没有过时。如果真能做到“一课一 得”,实在已经很不错了。一课有一

12、得,若干课就有若干得,便能由“点”到“线”,从“线”到“”,还怕学生适应不了高考吗?课文教学时间的缩短,无疑有利于穿插高考复习,加大训练量。同时,“练习式” 教学本身就特别讲究瞄准考点,在课文教学中,切实贯彻高考精神,培养应对高 考的能力,既是课文教学,又是高考训练,二者融于一炉,也无疑有助于解决高 三课文教学与高考复习在时间上的冲突。也许有人认为,本文所说的“练习式”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有违素质教育的 宗旨。应该说,培养素质与适应高考要求并不是完全水火不相容的,可以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做到鱼与熊掌兼得。一提素质教育,就否定一切、排斥一切的做法 不能算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练习式”教学并不违背素质教学的要求, 其强 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正是素质教育的合理 内核吗?也许有人认为,“练习式”教学少了些生动性。 但生动不等于表面上的 热闹,表面的热闹掩盖不了许多学生学习中思维欠缺的实质。 也许还有人说,“练 习式”教学少了些艺术性。的确,现在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教学是一门艺 术,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研究课、竞赛课中特别注意表演性、观赏性。 但艺术强调的是好看、好听,是它的审美愉悦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