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_第1页
第十三章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_第2页
第十三章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_第3页
第十三章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_第4页
第十三章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一节第一节 国家预算概述国家预算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第三节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分税制改革中国分税制改革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13.1 Summary of national budget 13.2 The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n a system of the budget in China13.3 Summary of the managerial system of t

2、he budget13.4 The reform of tax distribution system in ChinaChapter 13Chapter 13 The national budget and the The national budget and the managerial system of the budgemanagerial system of the budge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一节第一节 国家预算概述国家预算概述l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l(the concept and the types of national bu

3、dget ) l二、国家预算级次及预算管理权限二、国家预算级次及预算管理权限l (the national budget levels and their authorities) l三、国家预算原则三、国家预算原则l(the principles of national budget )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政府和市场第一节政府和市场l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l(一)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一)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l(二)以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二)以预算分项支出

4、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二、国家预算级次及预算管理权限二、国家预算级次及预算管理权限l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l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l各级政府的职权各级政府的职权l各级财政部门的职责各级财政部门的职责l监督与法律责任的规定监督与法律责任的规定 第一节政府和市场第一节政府和市场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一节政府和市场第一节政府和市场l三、国家预算原则:三、国家预算原则:l1公开性公开性l2可靠性可靠性l3完整性完整性l4统一性统一性l5年

5、度性年度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志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l一、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一、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l(enhanc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under the law) l二、编制部门预算二、编制部门预算l(the department budget the purchasing system of the government) l三、政府采购制度三、政府采购制度l(the purchasing system of the government) l四、国库

6、集中收付制度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l(centralized payment system of treasury)l五、实施五、实施“收支两条线收支两条线”管理管理l(two routes between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六、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六、政府收支分类改革(reform of classification of government revenue and expenditure)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l一、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一、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 1加强和改

7、善预算编制工作加强和改善预算编制工作 2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 3加强对超收收入使用的监督加强对超收收入使用的监督 4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 5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二、编制部门预算二、编制部门预算(一)编制部门预算的背景和意义(一)编制部门预算的背景和意义(二)部门预算的内容(二)部门预算的内容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l三、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三、实行政府采购

8、制度l(一)政府采购制度及其实施(一)政府采购制度及其实施l(二)(二)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的基本内容 l(三)政府采购的对外开放(三)政府采购的对外开放l(四)财政部门在政府采购中的职责(四)财政部门在政府采购中的职责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l我国我国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的基本内容:l1政府采购当事人政府采购当事人l2政府采购方式政府采购方式l3政府采购程序和政府采购合同政府采购程序和政府采购合同l4采购人与供货商采购人与供货商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预算管理制度

9、的改革和建设l四、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四、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l(一)我国过去国库支付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一)我国过去国库支付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l(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l(三)实施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措施(三)实施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措施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措施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措施 l1做好准备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l2建立资金管理方式建立资金管理方式 l3明确集中支付外的辅助支付办法明确集中支付外的辅助支付办法 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

10、设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五、实施五、实施“收支两条线收支两条线”管理管理l(一一) “收支两条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含义管理的含义l(二二) “收支两条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进展及其进一步完管理的进展及其进一步完善善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l六、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六、政府收支分类改革l(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迫切性(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迫切性l(二)改革的基本原则(二)改革的基本原则l(三)改革的主要内容(三)改革的主要内容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l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11、的基本原则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基本原则l1公开透明公开透明l2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l3便于操作便于操作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l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主要内容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主要内容l1收入分类收入分类l2建立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体系建立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体系l3建立新型的支出经济分类体系建立新型的支出经济分类体系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三节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预算管理体制概述l一、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l(the managerial system of the budget

12、 and its classification) l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l(contents of the budget system with gradation and tax distribution)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三节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预算管理体制概述l一、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l(一)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一)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l(二)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二)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三节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预算管理体制概述l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l1确定预算

13、管理主体和级次,一般是一级政权即构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一般是一级政权即构成一级预算主体。成一级预算主体。l2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l3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l4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l 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l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行统收统支体制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行统收统支体制 l于于1953-1978年年20多年时间内实行多年时间内实行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体制 l改革开放后,于改革开放后,于1980年开始改行年开始改行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划分收

14、支、分级包干”体制体制 第三节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预算管理体制概述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三节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预算管理体制概述l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l(一)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一)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l(二)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二)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 l(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三节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预算管理体制概述l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l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

15、独立,自求平衡。l2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范围。l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l4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l5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

16、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l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l1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 l2集权与分权关系集权与分权关系 l3中央于地方之间收支划分的案例中央于地方之间收支划分的案例 第三节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预算管理体制概述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框架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框架 表131 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框架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若干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税种的划分若干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税种的划分 表13-2 若干国家中央

17、与地方之间税种的划分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若干国家转移支付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收支分若干国家转移支付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收支分 配格局配格局表13-3若干国家转移支付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收支分配格局()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l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l1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及其功能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及其功能 l2无条件的均衡拨款和专项拨款无条件的均衡拨款和专项拨款 l3粘蝇纸效应粘蝇纸效应(Flypaper effect) 第三节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预算管理体制概述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三节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预算管理体制概述l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及其功能政府转移支付制

18、度及其功能 l(1)弥补纵向财政缺口)弥补纵向财政缺口l(2)弥补横向财政缺口)弥补横向财政缺口l(4)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l(3)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三节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预算管理体制概述l无条件的均衡拨款和专项拨款无条件的均衡拨款和专项拨款l某地区应得的转移支付拨款某地区应得的转移支付拨款=该地区标准支出标准收入该地区标准支出标准收入l某地区实际可得的转移支付拨款某地区实际可得的转移支付拨款l= 中央实际可用于转移支付的资金总额中央实际可用于转移支付的资金总额/各地区应得的转移支

19、付相加的总各地区应得的转移支付相加的总额额 某地区赢得的转移支付拨款某地区赢得的转移支付拨款l标准收入标准收入=该地区的经济税基该地区的经济税基标准税率标准税率l某地区的标准支出某地区的标准支出l=该地区人口数该地区人口数全国人均标准支出水平全国人均标准支出水平 该地区的服务成本差异系数该地区的服务成本差异系数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三节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预算管理体制概述l粘蝇纸效应(粘蝇纸效应(flypaper effect)l粘蝇纸效应是指上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拨款可以粘蝇纸效应是指上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拨款可以“粘粘住住”接受拨款的一级政府,不会将拨款用于增加个人接受拨款的一级政

20、府,不会将拨款用于增加个人收入,而是用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收入,而是用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分税制改革中国分税制改革l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l(the guidelines of tax distribution )l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l(the main contents of tax distribution )l三、分税制的转移支付制度三、分税制的转移支付制度l(the transfer payment system of tax distribution )l四、分税制的运行情况及其

21、进一步完善四、分税制的运行情况及其进一步完善l(actuality and improvements of tax distribution in the future)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分税制改革中国分税制改革l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l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l 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 。l3坚持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22、的原则。l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分税制改革中国分税制改革l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l(一)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一)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l(二)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二)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l(三)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三)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l(四)原体制的处理(四)原体制的处理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分税制改革中国分税制改革l分税制的运行情况分税制的运行情况l1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趋向规范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趋向规范l2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置l3“两个比重两个比重”逐步上升,中央财力有所增强逐步上升,中央财力有所增强l4调动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地方收入调动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地方收入的快速增长,保证全国财政收入的稳定快速增的快速增长,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