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资格考试]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整理_第1页
[其他资格考试]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整理_第2页
[其他资格考试]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整理_第3页
[其他资格考试]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整理_第4页
[其他资格考试]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效劳愿意而且能够购置的数量。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置的欲望;二是购置的能力,即有支付能力。二者缺一不可。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主要有:1消费者的偏好。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但对于某些产品来说,需求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下降的,比方:劣质商品。3产品价格。产品自身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4替代品的价格。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5互补品的价格。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6预期。7其他因素:如商品品种、质

2、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等。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例题1·单项选择题】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A.呈同方向变化。【例题2·多项选择题】关于决定需求的根本因素,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BDE。C.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将提前购置D.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随之降低【例题3多项选择题】属于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ABCD。A. 消费者偏好;B. 消费者的个人收入;C. 替代品的价格;D. 互补品的价格;E. 产品生产本钱【例题4·单项选择题】影响需求的因素很

3、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三需求规律需求规律: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需求曲线:用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我们把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要点:二、市场供给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效劳的数量。供给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1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呈正方向变化。2生产本钱。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本钱

4、和其供给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3生产技术。生产技术的进步或革新,将增加产品供给。4预期。5相关产品的价格。6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例题:【例题1·单项选择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钱降低,供给将。【例题2·多项选择题】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包括ABCD。;二供给曲线供给规律:一般情况下,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供给曲线:用横轴表示供给量,纵轴表示价格,我们把供给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供给曲线。供给曲线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例题1·单项选择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5、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例题2·单项选择题】供给曲线是一条的曲线三、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相等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变化。2021年教材删去,机理要知道1.市场需求不变,由于供给增加,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上升。市场需求不变,由于供给减少,导致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从而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下降。结论: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市场供给不变,由于需求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市场供给不变,由于需求

6、减少,导致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从而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结论: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当市场供求同时发生变化时,市场价格的变化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变动幅度和变动方向以及两者的比照关系。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所谓最高限价,就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要点:1最高限价的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本钱。2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3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实施最高限价,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造成短缺。4要保障最高限价的顺利实施,必须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如凭票供给。5最高限价只宜短期、在局部地区实行

7、,不应长期化。所谓保护价格,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就是由政府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个价格之上进行。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要点:1保护价格的目标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开展。2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3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实施保护价格,需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藏系统。4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主要是农产品。【例题2·多项选择题】以下关于最高限价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BC。【例题3·多项选择题】保护价格也称AC。A. 支持价格;四、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响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需求价格弹

8、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和需求量是呈反方向变化的,因此E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取其绝对值。(1) 点弹性点弹性是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即价格发生微小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2) 弧弹性弧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点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弧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需求富有弹性。Ed12需求单位弹性。Ed=13需求缺乏弹性。Ed1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一种商品假设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那么其需求价格弹性大。2商品的重要性。根本必需品,弹性小。非必需品,弹性大。3商品用途的多少。用途越多,需求价格弹

9、性越大。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1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d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2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Ed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适于采用薄利多销的政策。3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Ed=1,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例题1·单项选择题】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为需求富有弹性。【例题2

10、3;单项选择题】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D.一种商品假设有极少的替代品,那么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例题3·单项选择题】2007年考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那么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C.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增加。【例题4·单项选择题】B.需求富有弹性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二需求交叉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Eij=商品i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商品j价格的相对变动1i、j两种商品为替代品时,那么Eij0,因为商品的需求量与替代品的价格

11、呈同方向变化。2i、j两种商品为互补品时,那么Eij0,因为商品的需求量与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3Eij=0时,说明i、j两种商品是无关的。【例题1·单项选择题】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例题2·单项选择题】当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说明两种商品的关系为。三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与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它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响程度。类型:1富有收入弹性商品(Ey1)这类商品是指消费者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加,需求增加的百分比要大于收入增加的百分比,

12、通常我们把这一类商品称为优等品。高档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大都属于这一类商品。例如,高档的家用电器、室内装修、外出旅游等,在消费者收入增加时,需求量会更大程度地增加。2缺乏收入弹性商品(0Ey1)缺乏收入弹性的商品是指当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动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发生同方向的变动,但变动的百分比要小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必需品就属于这一类商品。如食用油,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食用油的消费量会有所增加,但增加的百分比要小于收入增加的百分比。3.收入无弹性商品(EY0)这类商品较特殊,在消费者的收入变化后,这类商品的消费量完全没有变化,这意味着消费者对这类商品的需求量是根本固定的,食盐被认为是

13、一种收入无弹性商品。4单元收入弹性商品(EY1)这类商品是指当消费者收入变动某一百分比时,需求量也恰好变动相同的百分比。统计说明衣服是一种较为接近单元收入弹性的商品。5负收入弹性商品(Ey0)在经济生活中,还有一类商品在消费者收入增加后,需求量反而减少,需求收入弹性为负,这类商品属于低档消费品。例如,肥肉、釉米、土豆、公共交通等商品,在人们收入提高之后,需求量普遍减少。四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响程度,是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和供给量是呈同方向变化的,因此Es为正值。1Es&

14、gt;1,供给富有弹性;2Es<1,供给缺乏弹性;3Es=1,供给单位弹性;4Es=0,供给无弹性;5Es=,供给完全有弹性。第4、5两种情况很少见。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短期内,供给弹性一般较小;相反,在较长的时间内,供给弹性一般比拟大。2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产品的资金有机构成低,短期供给弹性较大,而长期供给弹性那么小一些。产品的资金有机构成高,短期供给弹性较小,而长期供给弹性那么大。3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投入品替代性大,相似程度高,那么供给弹性大。【例题1·单项选择题】是决定供

15、给弹性的首要因素。【例题2·单项选择题】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总是的,所以,Es的符号始终为正值。【例题3·多项选择题】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ABDE。;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消费者行为理论之无差异曲线一效用理论1经济人假设。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的。具体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具有充分的计算能力。这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经济学理论大厦的根底。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其所得出的结论也只有基准性的作用。2效用的定义。所谓效用Utility,是指商品或劳务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欲望的能力。一

16、种商品或劳务是否具有效用或效用的大小,以它能否满足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欲望。效用没有客观标准。展开: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的主观评价,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效用本身并不包括有关是非的价值判断。这就是说,一种商品和劳务效用的大小,仅仅看它能满足多少人们的欲望或需要,而不考虑这一欲望或需要的好坏。例如,吸毒,从伦理学看是坏欲望,但毒品如鸦片、吗啡能满足这种欲望,因此它就具有效用。另外,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例如,冰决在夏天是有效用的,在冬天,对于正常的人没有什么效用,但对于发高烧的病人却可能有效用。又如,在江河边上,一杯水对于人没有什么效用,而对于沙漠中的旅行

17、者来说,一杯水的效用就很大。同一物品对偏好不同的两个人而言,效用大小是不相同的。例如,一人爱喝酒,一人根本不喝酒,于是一瓶酒对于这两个人的效用大小就不一样。同一物品对同一人而言,效用大小也不一定一直一样因时因地不同而会有所不同。仍以饮酒为例,如果某人想喝酒,而手头一瓶酒也没有,这时一瓶酒对他的效用很大,如果他因病不想喝酒,这时一瓶酒对他的效用就很小。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早期的效用论者用基数来描述效用。基数这个术语来源于数学,指1、2、3。基数效用论对效用给出了数量的含义,从而使基数效用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可以进行数量比拟;二是可以加总求和。举例说明:对一个爱好篮球的消费者来说,一顿丰

18、富晚餐的基数效用是10效用单位,而看一场精彩球赛的基数效用那么是20效用单位,这样这个消费者就可以依据基数效用的数量差异进行比拟而进行消费选择;如果晚餐和球赛可以同时享受,消费者还可以进行加总计量出总效用,即30效用单位。基数效用论的核心观点在于,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拟是有意义的。基数效用论将效用分为总效用TU和边际效用MU。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也即消费者消费的多种商品的效用量的数量加总。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理论进行分析的。序

19、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其根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上下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例如,消费者消费了巧克力与唱片,他从中得到的效用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也是无法加总求和的,但他可以比拟从消费这两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如果他认为消费巧克力所带来的效用大于消费唱片所带来的效用,那么就可以说,巧克力的效用是第一,唱片的效用是第二。序数效用论在讨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一般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即,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进行分析的。4.边际效用理论。“边际这个词

20、通常表示一个总额的变动率,总额可以是效用,也可以是本钱、收益、产出等等。边际效用MU是指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量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如果用TU代表总效用的变动量,Q代表商品或劳务的变动量,那么边际效用MU可表述为如果消费数量可以无限分割,总效用函数为连续函数,那么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X的总效用对x消费量的一阶导数:边际效用也可以表述为:最后消费的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效用。例如,某消费者消费第一块面包所获得的效用为8个效用单位,再消费一块面包,两块面包的总效用为14个效用单位,即增加的第二块面包所增加的效用MU为6个效用单位。如果又消费了一块面包,总效用增加到18个效用单

21、位,即消费第三块面包而增加的效用MU为4个效用单位。反过来说,如果消费数量从三块面包减少到两块面包,总效用那么由18个效用单位减少为14个效用单位,即因减少一块面包所减少的效用MU是4个效用单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种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也就是任何一种商品随着使用量增加,其效用增量越来越少。举例说明:对于一个饥饿的人,第一个馒头给他带来的效用是很大的,而随着这个人所吃的馒头数量的连续增加,虽然总效用是不断增加的,但是增加的每一个馒头给他所带来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当他完全吃饱时

22、,所有馒头的总效用到达最大值,而边际效用却降为零。此时,如果还要求他继续吃馒头,他就会感到不舒服,也就是说边际效用进一步降为负数,总效用也开始下降。对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有三种解释:1用生理或心理原因来解释: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增加,从同一种商品消费中得到的生理满足程度,或心理上对重复刺激的反响程度是递减的,所以边际效用递减。2反证法:如果边际效用不呈递减趋势,假定消费者可免费取用商品时,那么他对任何消费品的需要量都是无穷大的。而事实上,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的需要总会停止的,在停止的这一点上,消费者的总效用最大而边际效用为零。那么,在停止之前边际效用必然是递减的。3配置论:一般情况下,每种物品都有几

23、种用途,按重要性可以分出顺序。消费者随着获得该物品数量的增加,会将其逐次用到几种用途上。这说明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二无差异曲线1.关于消费者偏好的根本假定。决定消费者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消费者的偏好: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听流行歌曲,有些人那么偏爱古典乐曲;有些人喜欢读金庸的小说,有些人那么欣赏鲁迅的作品。这些不同的偏好无疑会导致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购置作出不同的决策。所以,对消费者行为要进行分析。通常对消费者侗好的性质作如下假定。第一,完备性。消费者能够对任意两种不同商品的组合确定其偏爱程度。例如,消费者面临着A、B两种商品组合,商品组合A包括2单位的食品和3单位的服装;商品组合B包括3单

24、位的食品和2单位的服装。消费者能确知哪一组合能向他提供更大的满足。在市场经济中,判断消费者对商品组合的偏爱程度,是将这两组商品组合标上相同的价格,然后问消费者究竟要哪一种。这种类似于政治生活中投票选举代表一样的选择行为,称为“货币投票,即在市场中用货币来代替选票,选择偏爱程度最高满足程度最大的商品组合。第二,可传递性。消费者偏好具有传递性。例如,假定一个消费者在A、B两种商品组合中更偏爱商品组合A,而在B、C两种商品组合中更偏爱商品组合B,那么,他对商品组合A的偏好一定大于商品组合C。如果他对A和B偏好没有差异,对B和C的偏好也没有差异,那么,同样可以断定他对A与C的偏好没有差异。假设不是这样

25、,那么他的偏好是不可传递的,那将意味着他的偏好是矛盾的或不一致的。第三,在所含商品数量较多的商品组合如2单位食品和4单位服装和所含商品较少的商品组合如2单位食品和3单位服装之间,消费者总是宁可选择前者而不要后者。这称为“多多益善原那么More is better。2.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是指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顺序的排列。比方一个消费者面临甲、乙两种商品的选择,他可以说出他喜欢哪一种商品,不喜欢哪一种商品,或者都一样喜欢。对不同商品之间的效用感受比拟,就产生了一个顺序排列问题。用序数效用来表达消费者的效用有一个好处,即可以防止基数效用分析方法的“效用计量的假定,因为效用在实际上是不可计量的。

26、序数效用分析亦称为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分析。它是用曲线表示消费者的趣味,说明消费者对不同种商品组合的偏好。无差异曲线是从假设干不同商品不同组合出发,建立其理论,设想消费者采购供一定日期使用的食物时,各种食物的搭配方式。例如,须买多少米、多少蔬菜、多少鸡蛋和猪肉,这种搭配方式,即为组合。在消费者采购食品的事例中,有各种不同的组合。通过对各种组合的比照,有的组合使消费者较满足,有的组合他较不满足或同等满足。最终消费者总可以找到一些组合给他以同等满足,不存在上下好坏的差异,这就是等满足,也即“无差异的涵义。将商品简化为土豆与葡萄两种。假设消费者在买2公斤土豆时买4公斤葡萄;

27、买3公斤土豆时买2公斤葡萄;买6公斤土豆时买1公斤葡萄。这三种组合中的任何一种均会使他得到同样满足。把这三种组合移到几何图形上,以y轴表示土豆的数量,以X轴表示葡萄的数量,即可形成三点。再假设消费者购置这两种物品的数量可以进一步细分而形成无数的组合点,把同等满足的组合点连结起来,即构成一条无差异曲线,如以下图。在此曲线上的任何一点所代表的组合均会给消费者以同等满足。商品空间中任一点都有无差异曲线通过。这是因为任何一个x和y的商品组合都会给消费者带来满足,因此必有一条无差异曲线通过这个商品组合点。这样,x和y商品构成的商品空间布满了无差异曲线,许多条无差异曲线便构成无差异曲线图。无差异曲线具有以

28、下特征:第一,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就越高。较高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物品的量要高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第二,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根据无差异曲线的定义,在它上面的任何一点的满足程度均与它上面的所有其他点的满足水平相等。既是两条不同满足程度的无差异曲线,也就不可能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在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中,为保持同样的满足程度,当消费者增加商品I的消费时,必须相应减少商品H的消费。但在特殊情况下,无差异曲线也有特殊的形状,如果两种商品对消费者来说是完全替代品,如一角纸币总是可以完全替代两枚五分的硬币,相应的无差异曲线就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如果两种商品

29、为互补品,且可以完全互补即完全无法替代时,如左脚鞋无法替代右脚鞋,那么相应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折线,这时,这两种商品完全不能替代,消费者对它们中的任何一种的偏好都完全相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商品的消费数量。例如,设想Y代外表包,X代表饮料,假定我们说边际替代率为2,意思就是这个人愿意放弃两个面包去取得1个单位的饮料。如果我们说这边际替代率为12,那么意思是说这个人愿意放弃l2个面包从而获得1个单位的饮料。边际替代率的计算公式为:边际替代率=某商品的变化量/另一商品的变化量 为了说得更清楚

30、或更准确一些,我们还要注意是商品X对商品Y的替代率还是商品Y对商品x的替代率。也就是说,商品x对商品Y的替代率商品Y的变化量/商品X的变化量。举例来说明。如果某个消费者一天消费12个面包及4瓶饮料,但他认为应该改变目前这种消费方式,认为面包多了而饮料少了,情愿用4个面包去换取2瓶饮料,即一天消费8个面包及6瓶饮料可以到达同样的满足程度,那么,这个消费者用饮料来换面包的边际替代率应为:128/64=2。也就是说消费者愿意用1瓶饮料去换2个面包;反之,用面包来换饮料的边际替代率应为:64/128=05。也就是说,这个消费者愿意用2个面包换一瓶饮料。序数效用论者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提出了商品的边际替代

31、递减规律的假定。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指的是: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为了得到某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例如在无差异曲线图中,在消费者由A点经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随着消费者对商品X的连续的等量增加,商品Y的变化量是递减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在于:当消费者处于商品x的数量较少和商品Y的数量较多的A点时,消费者会由于拥有较少数量的商品X而对每一单位的商品X较为偏爱,同时, 由于拥有较多数量的商品Y而对每一单位的商品Y的偏爱程度较低。于是,每一单位的商品X所能替代的商品Y的数量是比拟多的,即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比拟大。但是

32、,随着消费者由A点逐步运动到C点,消费者拥有的商品X的数量会越来越多,相应地,对每一单位商品X的偏爱程度会越来越低;与此同时,消费者拥有的商品Y的数量会越来越少,相应地,对每一单位商品Y的偏爱程度越来越高。二、消费者行为理论之预算约束消费者在购置商品时,必然会受到自己的收入水平和市场上商品价格的限制,这就是预算约束,预算约束可以用预算线来说明。预算线又称为消费可能性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置到的商品的最大数量的所有组合。假定消费者将其全部货币收人M用于购置两种商品X和Y,其价格分别为Px和Py,那么消费者的预算线方程表示为:阴影局部的区域包括三条边

33、,被称为消费者的预算可行集或预算空间。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预算线把平面坐标图划分为三个区域:预算线右上方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是消费者利用全部收入都不可能实现的商品购置的组合点;预算线左下方的任何一点,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在购置该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后,还有剩余继续进行购置;唯有预算线上的点,才是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刚好用完所能购置到的商品组合点。一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预算线说明,只要给定消费者的收入M和商品的价格,那么相应的预算线的位置和形状也就决定了,因而,在消费者收人和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预算线将会发生变动。一般来说,当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M发生变化时,预算线的位置会发生平移

34、 如下图,当消费者收入减少时,原预算线A1B1向左下方移动至AB;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预算线A1B1将向右上方移动至A2B2。前者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用来购置任何一种商品的数量都因收入的减少而减少;相反,后者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用来购置任何一种商品的数量都因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二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一般地。当商品的价格上涨时,预算线将朝着靠向原点的方向移动,说明消费者消费的商品的数量相应减少;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预算线将朝着远离原点的方向移动,说明消费者消费的商品的数量相应增加。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考试内容: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一消费者均衡

35、。无差异曲线说明,消费者为了得到相同的满足程度可以有不同的商品组合,而不同的元差异曲线上商品的不同组合对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也不相同。在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中,离原点较远的无差异曲线所示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高于离原点较近的无差异曲线所示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因而理性的消费者会尽可能选择离原点较远的无差异曲线。如下图,U3代表的无差异曲线上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最大,U1所代表的最小。然而事物总是矛盾的,离原点越远对消费者收入的要求也就越高,由于收入等决定消费者消费水平因素的制约,消费者消费的商品将不是无限的,必然受到预算约束。在图中,预算线上的任一点,都是消费者收入或预算在许可的条件下消费的商品的可能组

36、合,在预算线之上的右上方所有的点,如A点。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或预算不够而无法取得那么多的商品量,而在预算线以下的左下方任一点如B点的商品组合都在消费者的购置能力之内,但消费者并没有取得他能够取得的商品量。 但是,不是预算线上所有的点都是消费者均衡点,在图中,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U1相交于C、D两点,C、D这两点是预算线上的点,说明消费者有能力按照这两点的商品组合进行消费,而且这两个不同商品组合点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即效用水平相同,但是它们并没有到达消费支出允许范围所获取的最大效用水平,例如沿C、D点移动到E点, E所在的无差异曲线离原点更远,代表着更高的效用水平,因而理性的消费者不会选择在C、0

37、点消费;另一方面,在无差异曲线U1上,C、B、D点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相同,显然,消费者在B点消费比在C、D点消费所付出的代价要小,从而也说明理性的消费者不会选择在C、D点消费,如果只考虑相同的效用水平,他将会选择在B点进行消费。预算线之上的右上方无差异曲线U3确实代表着更高的效用水平,然而由于其处于预算线之外,说明消费者不具有在U3上消费的能力,实际上代表着更高效用水平的U3对消费者来说是无法实现的。 综上所述,只有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才是消费者均衡点。如图中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久的相切点E点,按照E点的商品组合进行消费,既处于消费者能力范围之内,同时能给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满足程度。由于无

38、差异曲线上点的切线的斜率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从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预算线的斜率等于无差异曲线上点的切线的斜率即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二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设定消费者的偏好一定,即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面一定,消费者的收入一定,两种商品x和Y的价格一定。消费者均衡必将是其既定的预算线与其无差异曲线面上最高的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所表示的商品X和商品Y的组合。即只有预算线与最高的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的一点E点是消费者均衡点。均衡实现三个条件前提:1. 偏好不变偏好如果变了,无差异曲线就变了,没有方法分析了2. 收入不变预算约束线3. 价格不变预算约束线斜率现在假定收入和偏好不变,分析价格变化之后均衡点的

39、变化,从而推导需求曲线。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如果一种商品变得廉价,正在消费这种商品的消费者会得到益处。由于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人们能够在消费和以前同样数量商品的同时,仍然有局部的收入剩余。这局部的剩余收入,可用于购置已降价的这种商品或其他商品。如果这种商品价格升高,那么情况刚好相反,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因为现在他们不能支付得起原来选择的商品,他们必须少买一些提价的商品或其他商品或两者均少购置。替代效应: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倾向于用这种商品替换其他商品,因为相对于其他商品,这样商品变得廉价了。反过来,当所选择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它相对其他商品变得昂贵了,故消费者倾向于用其他商品替换这种

40、商品。这种效应称替代效应。四、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一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生产者就是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即企业或厂商。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1、个人企业业主制企业。产权特点: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当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企业的所有者也是经营者。优点:利润动机明确,决策灵活自由,管理直接简便。弱点:资金有限,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2、合伙制企业。又称“合伙企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出资者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企业债务承当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41、特点:1合伙人是财产所有者,共同拥有资源使用权和生产决策权。2合伙人共同对其他要素所有者进行监督和管理3合伙人共同承当债务,共同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优点:资金多、规模大、比拟易于管理,分工和专业化得到加强缺点:合伙人承当无限责任,多人参与管理,不易协调,资金规模存在一定限制,不利于进一步做大做强。3、公司制企业。是指依照公司法所规定的法定程序设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人格,是独立存在的权利主体,它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与其他有独立签约资格的当事人订立合同,向法院提取诉讼或应诉。公司资本和财产不属于出资人所有,而属于公

42、司法人。公司制企业简称“公司。实行公司制的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为典型形式。此外还有无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等形式。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当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当责任;股份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当责任。有限责任公司是非上市公司;股份一般为上市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的名称可以变更为股份,股份的名称也可以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但都要按照新?公司法?的规定办理。公司制企业特点:1公司为股东所有2公司股东承当有限责任3所有权与经营权别离,分别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拥有,即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

43、会监督下的经理层。4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优点: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加强分工和专业化,公司组织较为稳定,利于长期开展。厂商和企业的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人假设。二企业形成的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来的,它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生产、消费与市场均衡的一个重要假定,即交易不发生本钱交易费用为零,正如牛顿在物理学模型中假定物理世界无摩擦力一样。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开拓了经济学分析的领域和视野。在科斯看来,交易费用至少包括两项内容:(1) “运用价格机制的本钱,即在交易中发现相对价格的本钱,其中包括获取和处

44、理市场信息的费用。(2)为完成市场交易而进行谈判和监督履约的费用,其中包括讨价还价、订立合约、执行合约并付诸法律标准而必须支付的有关费用,这是交易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阿罗从“交易活动是构成经济制度的根本单位这一制度经济学的根本认识出发,把交易费用定义为“经济系统的运行费用。他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认为存在着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即市场配置资源和企业配置资源。他之所以认为这两种方式不同是因为他认为市场是靠价格机制达成交易,存在交易费用,企业是靠行政命令配置资源,存在着组织费用。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的存在可以降低配置资源的本钱。企业的规模或企业的边界的决定标准是:“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企业内部组织一

45、笔额外交易的本钱,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本钱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本钱为止。科斯觉得配置资源的方式并不是只有价格机制,还有企业内部的命令。生产可以是在没有组织的情况下依靠价格机制进行,但为什么组织存在呢?科斯显然把企业看作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正如他所说,“我认为,可以假定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企业存在的原因是交易本钱的节约。为了降低交易费用,才产生了企业。既然组织能够消除一定的本钱,为什么所有的资源不是仅由企业来进行配置呢?科斯提出了三个原因:一、企业扩大时,企业内部追加交易的本钱可能会上升;二、组织交易增加时,企业在配置资源时获取不能成功的将它配置到价

46、值最大的地方;三、企业的扩张大可能造成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契约双方都会设法收集和获得自己所不掌握的信息。企业由于可以使一局部交易内部化,从而可以消除或降低一局部交易费用。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一生产及相关概念生产是将投入变成产出的过程。产出:有形的物质产出;无形的效劳产出。如粮食、纺织品、钢铁、机器、理发、旅行效劳、医疗等等。无论生产什么都必须有要素投入,即生产要素是生产社会所需商品和劳务的手段。投入要素广义上被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这种划分仅仅是便于经济分析,并不表示特殊资源的无数各式各样的种类。如

47、劳动包括职员、工人、会计、教师、工程师、医生、科学家以及各种特殊专业人员和特殊技能工人等等。在要素投入中特别重要的是企业家才能,即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家对新技术创新、新产品的生产以及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在现代经济中担负着重要职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是可以替代的。投入:可变投入和不变投入。产出期间内,要素投入数量不发生变化,那么该要素被称为不变投入。即要素数量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投入是不变投入,如机器、设备、厂房等。如果在所考察的生产时间内,要素数量可以变化,即要素数量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投入是可变投入。如原料、劳动等。长期内,都是可变的,短

48、期内,有的投入是不变的,比方厂房。二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生产函数分析的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技术一定。如果技术变化,生产函数也会变化。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1、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假定只有资本一种不变投入要素(也可以假定劳动为不变投入),厂商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只能生产一种产品,厂商投入的变动要素只有劳动。短期生产函数可写成: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可变要素投入L与一定量不变要素投入相结合所生产的最大产量叫总产量;一定技术条件下,平均每个单位劳动所生产的产量,叫平

49、均产量(用AP表示);一定技术条件下,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总产量变动,被称为劳动的边际产量MP。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根据边际产量的定义,边际产量是总产量对劳动量的一阶导数,也就是总产量的变化率。从几何意义上讲,边际产量等于总产量曲线各点切线的斜率。因此,在劳动的投入逐渐增加到3个单位以前,总产量以递增速度上升,相应地,边际产量曲线是上升的,表示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总产量的增量是递增的。在劳动的投人为3单位时,边际产量最大,相应的,在总产量曲线上切线斜率最大,即A点也是总产量增加速度由递增转为递减的拐点。当劳动的投入从3个单位增加到第8个单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50、,此时边际产量曲线向下倾斜,说明增加劳动虽然能增加总产量但总产量的增加量是递减的。在劳动的投入量为8单位时,总产量到达最大值,此时边际产量为0。此时假设再继续增加劳动投入,总产量将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下降,这时总产量曲线向下倾斜,说明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边际产量曲线延伸到横轴以下。1边际产量曲线的图形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在资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一开始是递增的,但当劳动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其边际产量就会递减,直到出现负数。西方经济学把边际产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这一特征就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也称之为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或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

51、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的把某一种可变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2总产量曲线的图形3平均产量曲线的图形劳动的平均产量是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在几何意义上,平均产量等于连接原点与总产量曲线上对应于任一劳动投入量的点的直线斜率。因此,当总产量曲线上的某一点与原点的连线恰好是总产量曲线的切线时(图中B点),斜率到达最大。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平

52、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上升的速度与下降的速度都要快于平均产量上升的速度与下降的速度。在图中,当平均产量上升时,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此时边际产量曲线位于平均产量曲线上方,即MPAP;当平均产量下降时,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此时边际产量曲线位于平均产量曲线下方、即MPAP。而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到达最大,此时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即MPAP。三阶段:为了确定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使用量,我们通常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把短期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第1阶段,劳动投入从0增加到L,产量曲线的特征是:劳动的平均产量

53、曲线始终是上升的,且到达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且到达最大值,且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显然,一个有理性的生产者通常不会把可变要素投入的使用量限制在这一阶段内,因为只要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产品价格给定不变,进一步扩大可变要素投入的使用量会使产量扩大,从而是有利可图的,至少要使平均产量到达最高点在第2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是: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继续下降。第3阶段: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一个理性的生产者也不会将生产进行到第3阶段,因为当劳动的投入量超过L2之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下降的,这意味着相对于固定投入来

54、说,可变投入的使用量过多了,很不经济。相反,每减少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反而能提高总产量。四规模报酬规模报酬: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规模的变动即所有投入要素同比例变动所引起的产出的变动称为规模报酬。生产规模的变动对产出的影响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增是指所有投入扩大某同一比例后,产出扩大的比例大于投入扩大的比例。规模报酬递减是指所有投入扩大某同一比例后,产出扩大的比例小于投入扩大的比例。规模报酬不变又称常数规模报酬,它是指所有的投入扩大某同一比例后,产出扩大的比例与投入扩大的比例相同。例如,用资本与劳动两种投入生产某种产品,假定资本与劳动的投入是

55、原来的2倍,假设产出也是原产出的2倍,那么称为规模报酬不变;假设产出大于原产出的2倍,那么称为规模报酬递增;假设产出不到原产出的2倍出称为规模报酬递减。企业规模小时,规模报酬递增。然后是规模报酬不变。如果规模进一步扩大,那么会导致规模报酬递减。三、本钱函数和本钱曲线一本钱的含义1.时机本钱: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显本钱是指企业购置或租用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隐本钱是指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实际上是自有要素的时机本钱。在经济学中,企业所有的显本钱和隐本钱之和构成了企业的总本钱。

56、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本钱之间的差额。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企业的隐本钱一般称为正常利润。二本钱函数本钱函数就是表示企业总本钱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由于考察期的不同,分为短期本钱函数和长期本钱函数。短期本钱函数:有固定本钱与可变本钱之分。C=b+fq长期本钱函数:无固定本钱。C=fq短期本钱函数和长期本钱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本钱。1短期总本钱短期总本钱=总固定本钱+总可变本钱TC=TFC+TVC2平均本钱平均本钱平均总本钱,单位产品本钱分为平均固定本钱与平均可变本钱ATC=AFC+AVC3边际本钱边际本钱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本钱的增加额。边际本钱是产量变动引起的可变本钱的变动。三短期本钱曲线1.总本钱、总固定本钱和总可变本钱曲线在本钱曲线中,横轴表示产量,纵轴表示本钱。1总固定本钱曲线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2总本钱曲线是从纵轴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