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解剖学脉管系统资料解剖学脉管系统资料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包括脉管系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是一套分布于全身各处,是一套分布于全身各处的封闭管道。的封闭管道。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由心血管系统由心和血管心和血管组成,组成,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一)心(一)心 心是推动血流的动力器官,分为四个腔。即心是推动血流的动力器官,分为四个腔。即左、右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心房,左、右心室。 (二)动脉(二)动脉 动脉是动脉是将血液带出心脏的血管。将血液带出心脏的血管。 (三)静脉(三)静脉 静脉是静脉
2、是将血液带回心脏的血管。将血液带回心脏的血管。 (四)毛细血管(四)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是毛细血管是连于动脉与静脉之间管径极细、连于动脉与静脉之间管径极细、管壁极薄的血管。管壁极薄的血管。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二、血液循环二、血液循环 血液由心射出,依次流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最后又返流血液由心射出,依次流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最后又返流回心,周而复始不断流动,血液这种周而复始往返不止地流动现象回心,周而复始不断流动,血液这种周而复始往返不止地流动现象称为称为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又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又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一)体循环途径(一)体循环途径 (大循环)
3、(大循环)当心收缩时动脉血从左心室当心收缩时动脉血从左心室主动脉主动脉主动脉各级分支主动脉各级分支全身各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处毛细血管( (营养物质进入组织、代谢产物进入血液)营养物质进入组织、代谢产物进入血液)静脉静脉静静脉各级属支脉各级属支上、下腔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房。 (二)肺循环途径(二)肺循环途径 (小循环)(小循环)右心室右心室肺动脉肺动脉肺动脉各级分支肺动脉各级分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肺内肺内各级静脉各级静脉左、右肺静脉左、右肺静脉左心房。左心房。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 三、心脏三、心脏 (一)心的位置(一)心的位置 心位于胸腔中
4、纵隔内。约心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2/3位于正中线左侧,位于正中线左侧,1/31/3位于位于正中线右侧正中线右侧。心的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所遮盖,只有一小。心的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所遮盖,只有一小部分借心包与胸骨下份和左侧部分借心包与胸骨下份和左侧3 36 6肋软骨相邻,此区称心包肋软骨相邻,此区称心包裸区。临床心内注射应选择胸骨左缘第裸区。临床心内注射应选择胸骨左缘第4 4肋间处进针,可不肋间处进针,可不伤及肺和胸膜。伤及肺和胸膜。 心的位置心的位置 心脏位于中纵隔心脏位于中纵隔 前面大部被肺遮前面大部被肺遮 胸骨左缘四肋间胸骨左缘四肋间 急救药物可注射急救药物可注射脉管系统脉管系统(二
5、)心的外形二)心的外形 心略呈倒置圆锥形,一般略大于本人的拳头,心的外形可归纳为心略呈倒置圆锥形,一般略大于本人的拳头,心的外形可归纳为一尖、一底、前、下两面、左、右、下三缘、三沟。一尖、一底、前、下两面、左、右、下三缘、三沟。 1 1心尖心尖 朝向左前下方,在左侧第朝向左前下方,在左侧第5 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 12cm2cm处可触及心尖的搏动。处可触及心尖的搏动。2 2心底心底 朝向右后上方,与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朝向右后上方,与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 。 3 3两面两面 (1)(1)前面:与胸骨和肋软骨相对,称胸肋面。前面:与胸骨和肋软骨相对,称胸肋面。 (2)(2
6、)后面(下面):与膈相邻,称膈面。后面(下面):与膈相邻,称膈面。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4 4三缘三缘 (1)(1)左缘: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左缘:主要由左心室构成。 (2)(2)右缘:主要由右心房构成。右缘:主要由右心房构成。 (3)(3)下缘:主要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下缘:主要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5 5三沟三沟 (1)(1)冠状沟:心表面的环形沟,是心冠状沟:心表面的环形沟,是心房和心室的心表分界。房和心室的心表分界。 (2)(2)前室间沟:左、右心室在心前面前室间沟:左、右心室在心前面的分界线。的分界线。 (3)(3)后室间沟:左、右心室在心后面后室间沟:左、右心室在心后面的分界线。的分界线。
7、心的外形心的外形 右上心底左下尖右上心底左下尖 前胸后膈两个面前胸后膈两个面 左右下,三个缘左右下,三个缘 表面三沟分界线表面三沟分界线脉管系统脉管系统(三)心腔的结构(三)心腔的结构 心有四个腔,心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分别是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房间有心房间有房间隔,心室间有室间隔。房间隔,心室间有室间隔。 1 1右心房右心房 位于心的右上部,腔大壁薄,主要结构有位于心的右上部,腔大壁薄,主要结构有右心耳、梳状肌右心耳、梳状肌、卵圆窝等。、卵圆窝等。 (1)(1)入口入口:有三个,即:有三个,即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分别导
8、入上、下半身和心本身的静脉血。分别导入上、下半身和心本身的静脉血。 (2)(2)出口:出口:一个,即一个,即右房室口右房室口,通向,通向右心室。右心室。(3)(3)卵圆窝:卵圆窝:在房间隔的下部有一浅窝,称卵圆窝,是胎儿时在房间隔的下部有一浅窝,称卵圆窝,是胎儿时期的卵圆孔在出生后封闭的遗迹。期的卵圆孔在出生后封闭的遗迹。脉管系统脉管系统2 2右心室右心室 位于右心房位于右心房左前下方,分流入道和流出道左前下方,分流入道和流出道。 (1)(1)流入道:流入道:入口为右房室口入口为右房室口,右房室口周缘有三片略呈三角,右房室口周缘有三片略呈三角形的瓣膜,形的瓣膜,称右房室瓣(三尖瓣)称右房室瓣(
9、三尖瓣)。瓣膜借腱索与乳头肌相连。瓣膜借腱索与乳头肌相连,作用为,作用为防止进入右心室的血液再返流入右心房防止进入右心室的血液再返流入右心房。 (2)(2)流出道:是右心室向左上延伸的部分,比流出道短,内壁流出道:是右心室向左上延伸的部分,比流出道短,内壁光滑,形似倒置的漏斗称光滑,形似倒置的漏斗称动脉圆锥。动脉圆锥。出口为肺动脉口出口为肺动脉口,肺动脉,肺动脉口处,有三片半月形瓣膜,口处,有三片半月形瓣膜,称肺动脉瓣称肺动脉瓣,作用是防止,作用是防止进入肺动进入肺动脉的血液再返流回右心室。脉的血液再返流回右心室。脉管系统脉管系统3 3左心房左心房 构成心底的大部,主要结构有左心耳等。构成心底
10、的大部,主要结构有左心耳等。 (1)(1)入口:每侧各有两个入口,共四个,即入口:每侧各有两个入口,共四个,即左、右各二个肺左、右各二个肺静脉口静脉口,分别导入左、右肺的静脉血。,分别导入左、右肺的静脉血。 (2)(2)出口:一个,即出口:一个,即左房室口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通向左心室。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4 4左心室左心室 大部分位于左心室的左下方,左心室的腔也分为流入道和流出大部分位于左心室的左下方,左心室的腔也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道。 (1)(1)流入道:有一流入道:有一入口,即左房室口入口,即左房室口,口的周缘有两片三角形瓣,口的周缘有两片三角形瓣膜,称膜,称左房室瓣(二尖瓣)左房室
11、瓣(二尖瓣)。瓣膜借腱索与乳头肌相连,作用。瓣膜借腱索与乳头肌相连,作用为防止进入左心室的血液再返流回左心房。为防止进入左心室的血液再返流回左心房。 (2)(2)流出道:有一流出道:有一出口为主动脉口出口为主动脉口,口周纤维环上也附有三个半,口周纤维环上也附有三个半月形的袋状瓣膜,称月形的袋状瓣膜,称主动脉瓣主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进入主动脉的血液,作用是防止进入主动脉的血液再返流回左心室。再返流回左心室。(3)(3)膜部膜部:分隔左、右心室的室间隔主要由心肌构成,但在接近:分隔左、右心室的室间隔主要由心肌构成,但在接近心房处有一缺乏心肌的卵圆形区域,称膜部,是室间隔缺损的心房处有一缺乏心肌的卵圆
12、形区域,称膜部,是室间隔缺损的常见部位。常见部位。脉管系统脉管系统心腔内瓣膜位置及作用总结如表心腔内瓣膜位置及作用总结如表 心瓣膜位置及作用心瓣膜位置及作用 瓣膜瓣膜 位置位置 作用作用 二尖二尖瓣瓣 左房左房室口室口 防止血液由左心室防止血液由左心室返回左心房返回左心房 三尖三尖瓣瓣 右房右房室口室口 防止血液由右心室防止血液由右心室返回右心房返回右心房 主动主动脉瓣脉瓣 主动主动脉口脉口 防止血液由主动脉防止血液由主动脉返回左心室返回左心室 肺动肺动脉瓣脉瓣 肺动肺动脉口脉口 防止血液由肺动脉防止血液由肺动脉返回右心室返回右心室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四)心壁的构造(四)心壁的构造 心壁由心壁
13、由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三层组成。三层组成。 1 1心内膜心内膜 是心腔面一层光滑的薄膜,心的瓣膜就是由心内膜折叠而成。是心腔面一层光滑的薄膜,心的瓣膜就是由心内膜折叠而成。可分三层,内皮、内皮下层、心内膜下层。可分三层,内皮、内皮下层、心内膜下层。 2 2心肌层心肌层 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肌比心房肌厚,左心室肌又比右心室肌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肌比心房肌厚,左心室肌又比右心室肌厚。心房肌和心室肌均附着于纤维环上,互不传导。厚。心房肌和心室肌均附着于纤维环上,互不传导。 3 3心外膜心外膜 属浆膜,覆盖于心肌层的表面。同时也是浆膜性心包的脏层。属浆膜,覆盖于心肌层的表面。同
14、时也是浆膜性心包的脏层。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五)心的传导系统(五)心的传导系统 心的传导系统:心的传导系统:是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它能自动发是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它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传导冲动,从而引起心的节律性收缩。主要生节律性兴奋,传导冲动,从而引起心的节律性收缩。主要作用是产生并传导冲动,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作用是产生并传导冲动,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主要包括主要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 1 1窦房结: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前方,心外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前方,心外膜的深部,是一横位梭状体。窦房结能自动并节律性
15、的发生膜的深部,是一横位梭状体。窦房结能自动并节律性的发生兴奋,是心的正常起搏点。兴奋,是心的正常起搏点。脉管系统脉管系统2 2房室结:房室结:位于冠状窦口前上方的心内膜深面,呈扁椭位于冠状窦口前上方的心内膜深面,呈扁椭圆形。它即能传导来自窦房结的冲动,又有产生冲动的作圆形。它即能传导来自窦房结的冲动,又有产生冲动的作用。用。接受窦房结的控制接受窦房结的控制。 3 3房室束及其分支房室束及其分支 由房室结发出,在室间隔上部分为左、右束支,最后延由房室结发出,在室间隔上部分为左、右束支,最后延为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纤维接触,将冲动传递给心室肌为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纤维接触,将冲动传递给心室肌。
16、脉管系统脉管系统(五)心的血管(五)心的血管1 1动脉动脉 营养心的动脉为左、右冠状动脉营养心的动脉为左、右冠状动脉。 (1)(1)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根部前壁,从右心耳与肺动脉起自主动脉根部前壁,从右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穿出,沿冠状沟向右下行,发出后室间支,沿后室间沟干之间穿出,沿冠状沟向右下行,发出后室间支,沿后室间沟下降。右冠状动脉主分布于下降。右冠状动脉主分布于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后壁、室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下部、窦房结和房室结等处。间隔后下部、窦房结和房室结等处。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2)(2)左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根部的左后壁向左前方行至冠状
17、沟,从左心耳与肺起自主动脉根部的左后壁向左前方行至冠状沟,从左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穿出,主要分布于左心室侧壁和后壁以及左心房等动脉干之间穿出,主要分布于左心室侧壁和后壁以及左心房等。分为两支。分为两支。1)1)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降,布于室间隔前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降,布于室间隔前2/32/3、左心室前、左心室前壁及右心室前壁的少部。壁及右心室前壁的少部。 2)2)旋支:沿冠状沟左行,布于左心室侧壁、后壁和左心房。旋支:沿冠状沟左行,布于左心室侧壁、后壁和左心房。 2 2静脉静脉 心的静脉多于动脉伴行,最后汇入冠状窦,冠状窦位于冠状沟心的静脉多于动脉伴行,最后汇入冠状窦,冠状窦位于冠状沟的后
18、部,借冠状窦口开口于右心房。的后部,借冠状窦口开口于右心房。脉管系统脉管系统(六)心的体表投影(六)心的体表投影心在胸前壁的体表投影,在成人心在胸前壁的体表投影,在成人一般可用下列四点及其连线来表示一般可用下列四点及其连线来表示左侧第左侧第2 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肋软骨下缘距胸骨左缘左缘1.2cm1.2cm处。处。右侧第右侧第3 3肋软骨上缘距胸骨肋软骨上缘距胸骨右缘右缘1cm1cm处。处。 右侧第右侧第6 6胸肋关节处。胸肋关节处。左侧第左侧第5 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 79cm9cm处。处。用弧线连结上述四点即为心在胸前壁的用弧线连结上述四点即为心在胸前壁的体表投影。体表投影。
19、 心的体表投影心的体表投影 心脏体表有投影心脏体表有投影 四点四弧四点四弧可围成可围成 左右上点二肋间左右上点二肋间 胸骨旁距胸骨旁距略不同略不同 右下第六胸肋处右下第六胸肋处 左下心尖见左下心尖见搏动搏动脉管系统脉管系统(七)心包和心包腔(七)心包和心包腔 1 1心包心包 心包是包在心和大血管根部周围的膜性囊,分为心包是包在心和大血管根部周围的膜性囊,分为纤维性心包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 (1)(1)纤维性心包:位于最外层,厚而无弹性。纤维性心包:位于最外层,厚而无弹性。 (2)(2)浆膜性心包:位于纤维性心包内面分脏、壁两层,脏层即浆膜性心包:位于纤维性心包内面分脏、壁两层
20、,脏层即心外膜。心外膜。2 2心包腔:心包腔:脏层和壁层在出入心脏层和壁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相互移行,两层之间的的大血管根部相互移行,两层之间的潜在性腔隙,潜在性腔隙,称心包腔,称心包腔,内有少量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心搏动时的摩擦。浆液,可减少心搏动时的摩擦。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 课后思考题课后思考题1 1、心的体表投影、心的体表投影 2 2、血液循环、血液循环 3 3、体循环途径、体循环途径 4 4、肺循环途径、肺循环途径 5 5、卵圆窝、卵圆窝 6 6、心包腔、心包腔7 7、动脉圆锥、动脉圆锥 8 8、膜部、膜部 9 9、窦房结、窦房结1010、房室结、房室结 1111、右房室瓣、右房室瓣
21、 1212、左房室瓣、左房室瓣1313、心的位置、心的位置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一)血管分类:(一)血管分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静脉按管径的大动静脉按管径的大小又分为大中小三级。小又分为大中小三级。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动脉之间,静脉之间,小动静脉之间吻动脉之间,静脉之间,小动静脉之间吻合。合。 侧支吻合:有些血管的主干在其行程中常发出与其主干平侧支吻合:有些血管的主干在其行程中常发出与其主干平行的侧支,于同一主干远端的行的侧支,于同一主干远端的 侧支或另一主干的侧支相吻合侧支或另一主干的侧支相吻合。 侧支循环:在主干病理情况下受阻后,通过侧支吻合与
22、主侧支循环:在主干病理情况下受阻后,通过侧支吻合与主干受阻的远端建立起新的血液循环。干受阻的远端建立起新的血液循环。二、血管概述二、血管概述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三、肺循环血管三、肺循环血管 1 1肺动脉干肺动脉干 短而粗,起自右心室短而粗,起自右心室,在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在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在肺动脉分叉处的稍左侧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有一结缔索,在肺动脉分叉处的稍左侧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有一结缔索,称称动脉韧带动脉韧带,是胎儿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是胎儿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 2 2肺静脉肺静脉 起自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在肺内逐级汇合,最后每侧肺起自肺泡
23、周围毛细血管网,在肺内逐级汇合,最后每侧肺各形成两条肺静脉穿过心包注入左心房。各形成两条肺静脉穿过心包注入左心房。脉管系统脉管系统四、体循环动脉四、体循环动脉 特点特点: :对称性主干性安全隐蔽性抄近路性伴行性对称性主干性安全隐蔽性抄近路性伴行性脏壁分支性脏壁分支性1 1主动脉主动脉 体循环动脉体循环动脉主干为主动脉主干为主动脉。主动脉粗而长。从左心室出发,。主动脉粗而长。从左心室出发,先向右上行继弓形弯向左后方,再沿脊柱下行,经膈的主动脉先向右上行继弓形弯向左后方,再沿脊柱下行,经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腹腔,到第裂孔入腹腔,到第4 4腰椎体下缘平面分为左、右髂总动脉。主腰椎体下缘平面分为左、右髂总
24、动脉。主动脉以动脉以胸骨角胸骨角平面分三段。平面分三段。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1)(1)升主动脉升主动脉 它的起始部发出左、右冠状动脉布于心。它的起始部发出左、右冠状动脉布于心。 (2)(2)主动脉弓主动脉弓 位于胸骨柄的后方,是主动脉向左后方呈弓形位于胸骨柄的后方,是主动脉向左后方呈弓形弯曲的部分,在主动脉弓的凸侧向上发出弯曲的部分,在主动脉弓的凸侧向上发出三大分支,三大分支,自右至自右至左依次是左依次是头臂干、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头臂干、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头臂干又分头臂干又分为为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左右颈总动脉分布于头颈部。左右颈总动脉分布于头颈部
25、。左右锁骨下动脉分布于上。左右锁骨下动脉分布于上。(3)(3)降主动脉降主动脉 以以膈为界又分为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膈为界又分为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胸主动。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分支供应胸、腹壁和胸腹腔脏器。脉和腹主动脉分支供应胸、腹壁和胸腹腔脏器。脉管系统脉管系统 2 2头颈部的动脉头颈部的动脉 头颈部的动脉主干是头颈部的动脉主干是左、右颈总动脉。左、右颈总动脉。 颈总动脉:左侧直接起自主动脉弓,右侧起自头臂干,行于胸颈总动脉:左侧直接起自主动脉弓,右侧起自头臂干,行于胸锁关节后方,锁关节后方, 至气管和喉的外侧上行,在甲状软骨上缘平面分为颈内动脉至气管和喉的外侧上行,在甲状软骨上缘平面分为颈内动
26、脉和颈外动脉。和颈外动脉。(1)(1)颈内动脉:入颅内。颈内动脉:入颅内。 (2)(2)颈外动脉:沿胸锁乳突肌深面上行,穿腮腺实质,移行为颞颈外动脉:沿胸锁乳突肌深面上行,穿腮腺实质,移行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两大终支。浅动脉和上颌动脉两大终支。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颈外动脉主要分支有:颈外动脉主要分支有: 1)1)甲状腺上动脉:甲状腺上动脉:布于甲状腺和喉。布于甲状腺和喉。 2)2)面动脉:面动脉:绕下颌骨体下缘至面部,经口角、鼻翼外侧达内绕下颌骨体下缘至面部,经口角、鼻翼外侧达内眦,移行为内眦动脉。眦,移行为内眦动脉。 压迫止血点:头面部出血可在下颌骨体下缘与咬肌前缘交界压迫止血点:头面部出血可
27、在下颌骨体下缘与咬肌前缘交界处进行压迫止血。处进行压迫止血。 3)3)颞浅动脉颞浅动脉:经耳屏前方上行,布于颅顶。:经耳屏前方上行,布于颅顶。 压迫止血点:颅顶部出血可在耳屏前方压迫止血。压迫止血点:颅顶部出血可在耳屏前方压迫止血。 4)4)上颌动脉:上颌动脉:下颌支深面,又分出下颌支深面,又分出脑膜中动脉和下牙槽动脉脑膜中动脉和下牙槽动脉等支等支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3 3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动脉左起主动脉弓,右起头臂干。经胸膜顶前方行至锁骨下动脉左起主动脉弓,右起头臂干。经胸膜顶前方行至第第1 1肋外侧缘移行为腋动脉。主要分支有:肋外侧缘移行为腋动脉。主要分支有: (1)(1)椎动脉:
28、椎动脉:上经上经6 61 1颈椎横突孔入颅布于脑。颈椎横突孔入颅布于脑。 (2)(2)胸廓内动脉:分支布于胸前壁等处。胸廓内动脉:分支布于胸前壁等处。 (3)(3)甲状颈干:甲状颈干:为一短干,分支布于颈、肩、甲状腺等处。为一短干,分支布于颈、肩、甲状腺等处。脉管系统脉管系统4 4上肢动脉上肢动脉 (1)(1)腋动脉:腋动脉:由锁骨下动脉移行而成,走行于腋窝内。主要分由锁骨下动脉移行而成,走行于腋窝内。主要分布于肩部和胸前外侧壁。布于肩部和胸前外侧壁。(2)(2)肱动脉:肱动脉:为腋动脉的延续,在肱二头肌内侧下降至肘窝,为腋动脉的延续,在肱二头肌内侧下降至肘窝,分为尺动脉和桡动脉。分为尺动脉和
29、桡动脉。 搏动点:搏动点:肘窝稍上方,肱二头肌腱内侧,可触及搏动。肘窝稍上方,肱二头肌腱内侧,可触及搏动。是测是测血压听诊部位。血压听诊部位。脉管系统脉管系统(3)(3)尺动脉和桡动脉:尺动脉和桡动脉:分别沿前臂尺侧和桡侧下降,布于分别沿前臂尺侧和桡侧下降,布于前臂和手。前臂和手。 桡动脉搏动点:桡侧腕屈肌腱外侧,桡骨茎突内下方,可触桡动脉搏动点:桡侧腕屈肌腱外侧,桡骨茎突内下方,可触及搏动。及搏动。是临床触摸脉搏的常用部位。是临床触摸脉搏的常用部位。(4)(4)掌浅弓和掌深弓:掌浅弓和掌深弓:由尺、桡动脉的终末分支,互相吻由尺、桡动脉的终末分支,互相吻合而成。合而成。 1)1)掌浅弓:位置较
30、浅,由尺动脉的终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掌浅弓:位置较浅,由尺动脉的终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合而成。 2)2)掌深弓:位置较深,由桡动脉的终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掌深弓:位置较深,由桡动脉的终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合而成。脉管系统脉管系统5 5胸部动脉胸部动脉 由胸主动脉发出,分为脏支和壁支。脏支主要有由胸主动脉发出,分为脏支和壁支。脏支主要有支气管支、食支气管支、食管支管支。壁支主要有。壁支主要有肋间后动脉和肋下动脉。肋间后动脉和肋下动脉。 6 6腹部动脉腹部动脉:由腹主动脉发出,也分脏支和壁支。:由腹主动脉发出,也分脏支和壁支。 (1)(1)壁支:为四对腰动脉。壁支:为四对腰动脉。
31、(2)(2)脏支:有三个成对和三个不成对。脏支:有三个成对和三个不成对。成对的有肾上腺中动脉成对的有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女性为卵巢动脉)等。、肾动脉、睾丸动脉(女性为卵巢动脉)等。不成对的脏支有:不成对的脏支有: 1)1)腹腔干腹腔干:腹腔干起自主动脉裂孔稍下方的腹主动脉前壁。分:腹腔干起自主动脉裂孔稍下方的腹主动脉前壁。分支营养肝、胰、脾、胃、十二指肠、大网膜等。腹腔干的主要分支营养肝、胰、脾、胃、十二指肠、大网膜等。腹腔干的主要分支见表支见表8-28-2: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腹腔干发自腹主动脉分为腹腔干发自腹主动脉分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1
32、 1、胃左动脉:先向左上方行至胃的贲门,然后沿胃小弯向右走、胃左动脉:先向左上方行至胃的贲门,然后沿胃小弯向右走行,分布于食管下段和胃小弯的胃壁。行,分布于食管下段和胃小弯的胃壁。2 2、肝总动脉分为、肝总动脉分为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直肠动脉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直肠动脉肝固有动脉:分左动脉、肝右动脉、胃右动脉沿胃小弯左行进肝固有动脉:分左动脉、肝右动脉、胃右动脉沿胃小弯左行进与胃左动脉吻合。与胃左动脉吻合。胃十二直肠动脉:胃十二直肠动脉:分为胰十二直肠动脉、胃网膜右动脉。分为胰十二直肠动脉、胃网膜右动脉。3 3、脾动脉:分为、脾动脉:分为胃网膜左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胃短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网膜右动
33、脉、胃短动脉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2)2)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动脉 起自腹腔干的稍下方,向下经胰头和十二直肠水平部之间起自腹腔干的稍下方,向下经胰头和十二直肠水平部之间,进入肠系膜根,进入肠系膜根,分支布于空肠、回肠、盲肠、阑尾、升结肠分支布于空肠、回肠、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等。、横结肠等。 主要分支:主要分支:空肠动脉、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空肠动脉、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阑尾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阑尾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等。等。3)3)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第第3 3腰椎平面由腹主动脉发出,行向左下方。分支布于降结肠腰椎平面由腹主动脉发出,行向左下方。分支布于
34、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上部等。、乙状结肠、直肠上部等。 主要分支:主要分支: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肾上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7 7盆部动脉盆部动脉 盆部的动脉盆部的动脉主干是主干是髂总动脉髂总动脉。髂总动脉在骶髂关节前方分为。髂总动脉在骶髂关节前方分为髂外、髂髂外、髂内动脉内动脉。髂内动脉主要分支供应盆部。髂内动脉主要分支供应盆部。 髂内动脉主要分支:髂内动脉主要分支: (1)(1)脏支:脏支:膀胱下动脉、直肠下动脉、子膀胱下动脉、直肠下动脉、子宫动脉、阴部内动脉等宫动
35、脉、阴部内动脉等。 (2)(2)壁支:闭孔动脉、臀上动脉、臀下动脉壁支:闭孔动脉、臀上动脉、臀下动脉。髂外动脉:髂外动脉:在腹股沟韧带的上方发出腹壁下动脉。腹壁下动脉向内上进在腹股沟韧带的上方发出腹壁下动脉。腹壁下动脉向内上进入腹直肌鞘,布于腹直肌,并与腹壁上动脉吻合。入腹直肌鞘,布于腹直肌,并与腹壁上动脉吻合。脉管系统脉管系统8 8下肢动脉下肢动脉 (1)(1)股动脉股动脉:由髂外动脉延续,行于股三角内,下降至腘窝移行:由髂外动脉延续,行于股三角内,下降至腘窝移行为腘动脉。搏动点: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为腘动脉。搏动点: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2)(2)腘动脉:腘动脉:在腘窝下部分为胫前动脉和胫
36、后动脉。在腘窝下部分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3)(3)胫前动脉胫前动脉:于小腿前群肌间下降至足背移行为足背动脉。:于小腿前群肌间下降至足背移行为足背动脉。 (4)(4)胫后动脉:胫后动脉:小腿后群肌深、浅层间下降,经内踝后方达足底小腿后群肌深、浅层间下降,经内踝后方达足底分为足底内、外侧动脉。分为足底内、外侧动脉。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五、体循环静脉五、体循环静脉 体循环静脉可分为体循环静脉可分为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心静脉系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心静脉系。 (一)体循环静脉特点(一)体循环静脉特点 1 1属支较多,血液流速较慢。管腔大,管壁薄。属支较多,血液流速较慢。管腔大,管壁薄。 2
37、2可分为浅、深两种。可分为浅、深两种。 3 3吻合丰富。吻合丰富。 4 4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逆流。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逆流。 (二)上腔静脉系(二)上腔静脉系 上腔静脉上腔静脉系主干是上腔静脉,系主干是上腔静脉,收集范围包括收集范围包括头颈、上肢、胸部(头颈、上肢、胸部(除心)、脐以上腹前外侧壁的静脉血。除心)、脐以上腹前外侧壁的静脉血。上腔静脉由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左、右头臂静脉合成,合成,于主动脉升部的于主动脉升部的右侧下降注入右心房右侧下降注入右心房,在其后壁尚有,在其后壁尚有奇静脉奇静脉注入。注入。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1 1头臂静脉头臂静脉 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合成头臂静脉。其汇合
38、处形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合成头臂静脉。其汇合处形成的夹角称成的夹角称静脉角。静脉角。(1)(1)颈内静脉:颈内静脉:自颈静脉孔处出颅,伴颈内动脉、颈总动自颈静脉孔处出颅,伴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下降,在胸锁关节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为头臂静脉。颅外脉下降,在胸锁关节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为头臂静脉。颅外属支主要是面静脉。属支主要是面静脉。面静脉:面静脉:始自内眦静脉,与面动脉伴行始自内眦静脉,与面动脉伴行, ,汇入颈内静脉。面汇入颈内静脉。面静脉无静脉瓣,面部疖肿挤压后脓栓可沿面静脉、内眦静脉、静脉无静脉瓣,面部疖肿挤压后脓栓可沿面静脉、内眦静脉、眼静脉入海绵窦,引起颅内感染。故将鼻根至两口角之间的区
39、眼静脉入海绵窦,引起颅内感染。故将鼻根至两口角之间的区域域称为危险三角。称为危险三角。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2)(2)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自第一肋外侧缘续于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自第一肋外侧缘续于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前尚接受颈外静脉。合前尚接受颈外静脉。 颈外静脉颈外静脉:收集头后及颈浅部静脉血,在胸锁乳突肌表面下行:收集头后及颈浅部静脉血,在胸锁乳突肌表面下行。是颈部最大浅静脉,小儿常选此静脉进行穿刺。是颈部最大浅静脉,小儿常选此静脉进行穿刺。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3)(3)上肢的静脉上肢的静脉 上肢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浅静脉主要有三条:上肢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浅静脉主要有三条: 1)1
40、)头静脉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桡侧。注入腋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桡侧。注入腋静脉。 2)2)贵要静脉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尺侧。注入肱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尺侧。注入肱静脉。 3)3)肘正中静脉:肘正中静脉:为连接头静脉、贵要静脉的浅静脉。为连接头静脉、贵要静脉的浅静脉。 临床常选用肘部的浅静脉进行药物注射和采血部位。临床常选用肘部的浅静脉进行药物注射和采血部位。2 2奇静脉奇静脉 :起自起自胸后壁的静脉,胸后壁的静脉,在上腔静脉后壁注入。主要在上腔静脉后壁注入。主要属支有食管静脉等。属支有食管静脉等。 食管静脉:起自食管静脉丛,向上注入奇静脉,向下通过食管静食管静脉:起自食管静脉丛,向上注
41、入奇静脉,向下通过食管静脉丛与胃左静脉相交通。脉丛与胃左静脉相交通。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 (三)下腔静脉系(三)下腔静脉系 下腔静脉系主干是下腔静脉系主干是下腔静脉下腔静脉,它是全身最大的静脉,在第五腰,它是全身最大的静脉,在第五腰椎平面椎平面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下腔静脉经肝的后方。穿过下腔静脉经肝的后方。穿过隔的腔静脉孔入胸腔,注入右心房。收集腹部、盆部、下肢的静隔的腔静脉孔入胸腔,注入右心房。收集腹部、盆部、下肢的静脉血。脉血。 1 1盆部静脉盆部静脉 (1)(1)髂总静脉:髂总静脉:是盆部静脉主干,在骶髂关节前方由髂内、髂是盆部静脉主干,在骶
42、髂关节前方由髂内、髂外静脉合成。外静脉合成。 (2)(2)髂内静脉髂内静脉:与髂内动脉伴行,其属支也均与同名动脉伴行:与髂内动脉伴行,其属支也均与同名动脉伴行。直肠静脉丛的血液向下可经直肠下静脉汇入髂内静脉。直肠静脉丛的血液向下可经直肠下静脉汇入髂内静脉。 (3)(3)髂外静脉:髂外静脉:由股静脉延续而来。由股静脉延续而来。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 2 2下肢静脉下肢静脉 下肢深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主要的浅静脉有:下肢深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主要的浅静脉有: (1)(1)大隐静脉大隐静脉 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内侧,于内踝前方上升,沿小腿、大腿内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内侧,于内踝前方上升,沿小腿、大腿内侧上行
43、,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注入侧上行,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注入股静脉股静脉。临床常选内踝。临床常选内踝前方切开大隐静脉,进行输液或输血。前方切开大隐静脉,进行输液或输血。(2)(2)小隐静脉小隐静脉 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外侧,于外踝后方沿小腿后方上升,在腘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外侧,于外踝后方沿小腿后方上升,在腘窝处注入腘静脉。窝处注入腘静脉。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 3 3腹部静脉腹部静脉 腹腔内成对脏器的静脉也多成对,腹腔内成对脏器的静脉也多成对,主要有主要有肾静脉、睾丸静脉等肾静脉、睾丸静脉等。不成。不成对脏器(除肝外)的静脉血先注入对脏器(除肝外)的静脉血先注入肝门静脉,肝门静脉,再经再经肝静脉肝静脉入下
44、腔静脉。入下腔静脉。 4 4肝门静脉肝门静脉 (1)(1)肝门静脉的特点肝门静脉的特点 1)1)门静脉是一条粗短的主干。门静脉是一条粗短的主干。 2)2)门静脉两端都是毛细血管。门静脉两端都是毛细血管。 3)3)门静脉无静脉瓣。门静脉无静脉瓣。 4)4)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有广泛的吻合。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有广泛的吻合。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2)(2)肝门静脉的组成:肝门静脉的组成:由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合成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合成。(3)(3)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有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脾静脉、脾静脉、胃左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
45、脉、胃右静脉、附脐静脉附脐静脉 (4)(4)肝门静脉的收集范围:肝门静脉的收集范围:除肝外的腹腔内不成对除肝外的腹腔内不成对脏器的静脉血。脏器的静脉血。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5)(5)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途径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途径 1)1)门静脉门静脉胃左静脉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食管静脉丛食管静脉食管静脉 奇静脉奇静脉上腔静脉。上腔静脉。 2)2)门静脉门静脉附脐静脉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脐周静脉网胸壁、腹壁静脉胸壁、腹壁静脉 上、下腔静脉。上、下腔静脉。 3)3)门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静脉丛 直肠下静脉直肠下静脉髂内静脉髂内静脉下腔静脉。
46、下腔静脉。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一、淋巴管道一、淋巴管道 组成:组成: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一)毛细淋巴管(一)毛细淋巴管 是淋巴管道的起始处,特点是:是淋巴管道的起始处,特点是: 1 1管壁仅有一层内皮细胞构成。管壁仅有一层内皮细胞构成。 2 2通透性大于毛细血管。故临床癌细胞多见淋巴转移。通透性大于毛细血管。故临床癌细胞多见淋巴转移。 (二)淋巴管(二)淋巴管 由毛细淋巴管合成,特点是:由毛细淋巴管合成,特点是: 1 1结构类似静脉,壁薄、径细。结构类似静脉,壁薄、径细。 2 2有类似静脉瓣样的结构,促使淋巴液向心回流。有类
47、似静脉瓣样的结构,促使淋巴液向心回流。 3 3分深、浅两组。分深、浅两组。 4 4在向心回流过程中,要经过多级淋巴结。在向心回流过程中,要经过多级淋巴结。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三)淋巴干(三)淋巴干 共九条:共九条: 1 1左、右颈干:左、右颈干:收集头颈部淋巴。收集头颈部淋巴。 2 2左、右锁骨下干左、右锁骨下干:收集上肢淋巴:收集上肢淋巴 3 3左、右支气管纵隔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收集胸部:收集胸部淋巴。淋巴。 4 4左、右腰干:左、右腰干:收集下肢、盆部、收集下肢、盆部、腹壁、腹腔成对脏器的淋巴。腹壁、腹腔成对脏器的淋巴。 5 5肠干:肠干:收集腹腔不成对脏器的淋收集腹腔不成对脏器的淋巴
48、巴。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 (四)淋巴导管(四)淋巴导管 1 1胸导管:胸导管:是最大的淋巴导管道,由左、右腰干和肠干在第一是最大的淋巴导管道,由左、右腰干和肠干在第一腰椎前方汇合而成,其起始处常较膨大,腰椎前方汇合而成,其起始处常较膨大,称乳糜池。称乳糜池。 (1)(1)起始:起始于乳糜池,位于第起始:起始于乳糜池,位于第1 1腰椎前方,由左、右腰干和腰椎前方,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肠干汇合而成。 (2)(2)走行:沿脊柱走行,穿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胸腔,在左颈根部走行:沿脊柱走行,穿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胸腔,在左颈根部又接收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左支气管纵隔干,注入左静脉角又接收左颈干、左锁骨下干
49、、左支气管纵隔干,注入左静脉角。 (3)(3)收集范围:共六干。收集范围:共六干。左腰干、右腰干、肠干、左颈干、左锁左腰干、右腰干、肠干、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左支气管纵隔干。骨下干、左支气管纵隔干。 2 2右淋巴导管右淋巴导管 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膈干,三干汇合而成。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膈干,三干汇合而成。注注入右静脉角。入右静脉角。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 二、淋巴器官二、淋巴器官 淋巴器官包括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胸腺。淋巴结、脾和胸腺。 (一)淋巴结(一)淋巴结 :功能:功能:造血功能,过滤功能、参与免疫造血功能,过滤功能、参与免疫。1 1形态形态 灰红色小体,质软。
50、凸侧有数条输入淋巴管,凹侧有一灰红色小体,质软。凸侧有数条输入淋巴管,凹侧有一条输出淋巴管。条输出淋巴管。 2 2全身重要淋巴结全身重要淋巴结 (1)(1)下颌下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位于下颌下腺周围,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主位于下颌下腺周围,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主要收集面部及口腔淋巴。要收集面部及口腔淋巴。(2)(2)颈外侧浅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3)(3)颈外侧深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沿颈内静脉排列,其输出淋巴管组成颈干。沿颈内静脉排列,其输出淋巴管组成颈干。 (4)(4)腋淋巴结:腋淋巴结:位于腋窝,其输出淋巴管组成锁骨下干。位于腋窝,其输出淋巴管组成锁骨下干。 (5)(5)腹股沟浅
51、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两组,上组沿腹股沟韧带下方排列,下组分两组,上组沿腹股沟韧带下方排列,下组沿大隐静脉末端排列。沿大隐静脉末端排列。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 (二)脾(二)脾 1 1位置:位置:脾位于左季肋区,与脾位于左季肋区,与9 91111肋相对应,脾的长轴与第肋相对应,脾的长轴与第1010肋一致,正常时在肋弓下缘不能触及。肋一致,正常时在肋弓下缘不能触及。2 2形态形态 :为椭圆形实质器官,分两面两缘。:为椭圆形实质器官,分两面两缘。 (1)(1)两面两面 1)1)膈面:光滑,与膈相对。膈面:光滑,与膈相对。 2)2)脏面:凹陷,近中央处为脾门。脏面:凹陷,近中央处为脾门。 (2)(2
52、)两缘:两缘:1)1)下缘下缘 2)2)上缘上缘 脾的下缘钝厚,上缘较薄具有脾的下缘钝厚,上缘较薄具有2 23 3个个小切迹,称脾切迹。在脾肿大时,是临床触诊脾的标志。小切迹,称脾切迹。在脾肿大时,是临床触诊脾的标志。 3 3功能:功能:过滤血液过滤血液 造血的功能。造血的功能。参与免疫。参与免疫。 储存血细胞。储存血细胞。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 课后思考课后思考1 1、脾切迹、脾切迹 1111、微循环:、微循环:2 2、脾的位置及形态、功能、脾的位置及形态、功能 1212、血窦、血窦3 3、淋巴的功能、淋巴的功能 1313、微循环的分部、微循环的分部4 4、全身重要的淋巴群、全身重要的淋巴群 1414、5 5、乳糜池、乳糜池6 6、淋巴干有哪九条?、淋巴干有哪九条?7 7、淋巴系统的组成、淋巴系统的组成8 8、乳糜、乳糜9 9、肝门静脉的属支、肝门静脉的属支1010、静脉角、静脉角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四)心壁的构造(四)心壁的构造 心壁由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三层组成。三层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技能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
- 钢结构焊缝施工方案设计
- 宁海五星级酒店施工方案
- 安全类的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安全检查员四级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乳品工业互联网添加剂生产远程监控系统应用效益评估报告
- 2025-2030中国中药饮片市场调研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三四线城市鲜啤消费习惯养成与市场下沉战略实施效果评估报告
- 2025-20305G基站光纤基础设施投资热点与区域分布格局研究报告
- 养老护理考试标准题库及答案解析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电子版教材-1
- 冻伤的处理与急救措施
- 装修公司草签合同协议
- 粮食代烘干合同协议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试题库
- 拓印基础知识课件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小学劳动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 2025年高考数学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大题06概率与统计(七大题型)(学生版+解析)
- 屋面吊车施工方案
- 线路改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表(带音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