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八年级语文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第16课课 同学们,前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是分别记得里面是分别怎样描写小草的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吗?导入 春天,小草春天,小草“嫩嫩的,嫩嫩的,绿绿的绿绿的”;冬天草色;冬天草色“暗暗黄黄”。从。从“绿绿的绿绿的”知道春知道春天来了;从天来了;从“暗黄色暗黄色”知道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大家解
2、释其中的道文,将给大家解释其中的道理。理。 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主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一代宗师。作者简介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每小节的边划出每小节的中心句。中心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
3、三部分第四部分1-34-511-126-10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说明物候学对农 业的重要性 说明决定 物候现象迟早的各种因素说明研 究物候学的意义。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的哪些特点?其中“萌”“次第”“渐渐”“簌簌”“载”等词用得准确生动,试说一说。春天,春天,“冰雪融化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草木萌发”,繁花繁花“次第开放次第开放”;夏天,夏天,“植物孕育果实植物孕育果实”;秋天,秋天,“果实成熟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叶子渐渐变黄黄”,“簌簌落下簌簌落下”;冬天,昆虫冬天,昆虫“销声匿迹销声匿迹”,到处,到处“衰草连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风雪载途”。“萌”,
4、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次第”,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春天的气息。“渐渐”,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模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第二自然段中,能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杏花,桃花二者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中。再则,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第三,前后两句句型也不同。 快速阅读第三部分(快速阅读第三部分(6-106-10)“决定物候来临的因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课文在说明决定物候
5、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来安排的,在行文上使用“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精读课文精读课文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由主要到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的条理性来安排说明顺序的。次要,由空间到时间的条理性来安排说明顺序的。这样安排言之有序,很有条理,表明四个因素所起这样安排言之有序,很有条理,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有主有次,不能等量齐观。的作用程度不同,有主有次,不能等量齐观。 课文除了介绍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还介课文除了介绍影响
6、物候的四个因素,还介绍了哪些内容?绍了哪些内容? 物候和物候学的含义,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物候和物候学的含义,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研究物候学有重要意义。要性,研究物候学有重要意义。精读课文理解古代诗歌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古诗中也提到了物候现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周诗人庾信的梅花,诗人原来居住在南方,梅花开得较早,在农历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已经感觉到梅花应该凋残了。居住北方,仍然在腊月下雪天去寻梅。哪知花还没有开,却饱受了冰雪严寒之苦。看来,物候现象的来信决定于纬度,南北差异比较明显。 课后练习中也有一首古诗,同学们来分析一下,包含着怎样的物候知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这首诗正
7、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个因素高度的差异: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原来古诗中蕴含着如此丰富的物候知识。原来古诗中蕴含着如此丰富的物候知识。精读课文 理解题目的含义。“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 “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是指是指“草木枯荣、候鸟去来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等物候现象。物候现象。 为什么标题把物候现象称作“大自然的语言”?如果改为“简介物候学”或“物候学与农业生产”有什么不同? 以以“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既贴切、自为题,既贴切、自然、有趣,而且又富有形象生动性和吸引力
8、。然、有趣,而且又富有形象生动性和吸引力。如果用如果用“简介物候学简介物候学”或或“物候学与农业生物候学与农业生产产”就显得呆板、乏味。就显得呆板、乏味。标题内涵 这样的用语,课文中还有这样的用语,课文中还有“下面是一个例子下面是一个例子”、“如如”、“又如又如”等。也有不用的。如第二段举了等。也有不用的。如第二段举了“杏花开了杏花开了”、“桃花开了桃花开了”和和“布谷鸟开始唱歌布谷鸟开始唱歌”三个例子都没有用。三个例子都没有用。 举例多少应根据需要而定,容易明白的就不举例子或只举一个;不容易明白的就要举两个例子或更多。本文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两个例子很有必要。因为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
9、的内陆地区冬天温和,这是人所共知的。若依此来推论,春天会来得早,但事实上是春天反而来得迟,且又寒冷。举两个例子说明,才能使人对此确信无疑。 本文在举例时常用“例如”之类的用语。请同学们看看,这样的用语还有多少?有没有不用的? 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有必要吗?为什么?举例子举例子说明方法 齐读第一段,品味生动的语言,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作者用生动地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引领着我们进入美妙的物候世界。 当然,科普文是给人知识的,所以他的语言必须准确。即使是生动性的说明,也要做到这一点。第一段最后一句,“
10、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的现象,作者作了限定,表达非常准确。“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生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体会语言的准确。语言品析 说明文语言准确的两种表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两种表现:1.1.表模糊性的表模糊性的语言语言 ;2. 2. 表精确性的语言。表精确性的语言。 语言的模糊性我们不陌生。第三单元我们学习的中国石拱桥里面讲到“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这里“大约”“可能”都是一种模糊性语言,因为无从考证了,只是推测的情况,不能说得太绝对。 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表精确性) 第一句准确没有问题,经过科学实验与统计,不第一
11、句准确没有问题,经过科学实验与统计,不是是11天而是天而是10天,很准确天,很准确。 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表模糊性) 春天,沿海都是笼统的,不能做精确的实验,用春天,沿海都是笼统的,不能做精确的实验,用模糊的语言,留有余地,像我们平时用的一些概数词、模糊的语言,留有余地,像我们平时用的一些概数词、程度副词都属于模糊词(约、左右、前后、一般、大程度副词都属于模糊词(约、左右、前后、一般、大多数、若干)。精确与模糊都体现准确,实事求是。多数、若干)。精确与模糊都体现准确,实事求是。语言品析语言品析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本质特点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本质特点的一种文体。写说明文应按照一定的顺序,使文章有的一种文体。写说明文应按照一定的顺序,使文章有条理性。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不仅学习物候条理性。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不仅学习物候知识,也学会了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摹、介绍事物。知识,也学会了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摹、介绍事物。如果你能像竺可桢这样留心身边的每一片叶子,每一如果你能像竺可桢这样留心身边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写写观察日记,作作物候观测,老师相信,来朵花,写写观察日记,作作物候观测,老师相信,来年春风吹醒柳梢的时候,你也许就能告诉桃花园的主年春风吹醒柳梢的时候,你也许就能告诉桃花园的主人,山上的第一朵桃花应该在何时绽放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无阻力轴向补偿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数码控制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亚氯酸钠项目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绒把手记数跳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绝缘油介电强度自动测定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指导
- 新疆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写作与作品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年中国4,4′行业运行态势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新疆伊犁州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TETRA数字集群无线电系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特殊教育导论 课件 第一章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 急救医疗资源整合优化研究
- 《局域网组建》课件
- IDEA-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2.0)全数字化方案
- 牛津译林7A-Unit3、4单元复习
- 专题四“挺膺担当”主题团课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初中美术试题
-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 课程思政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初探 论文
- 智能高速铁路概论-课件-第一章-世界智能铁路发展-
- 群众性战伤救治技术知识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