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基础题库(带答案)_第1页
热工基础题库(带答案)_第2页
热工基础题库(带答案)_第3页
热工基础题库(带答案)_第4页
热工基础题库(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工基础题库一、选择题 基本概念 1.与外界只发生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 。B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C、绝热系统D、孤立系统2 .与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 。DA、开口系统B、闭口系统C、绝热系统D、孤立系统3 .开口系统与外界可以有 。 DA、质量交换B、热量交换C、功量交换D、A+B+C4 .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热力学系统是:AA、开口系统B、闭口系统C、绝热系统D、孤立系统5 .下列 与外界肯定没有质量交换但可能有热量交换。BA、绝热系统B、闭口系统C、开口系统D、孤立系统6 .实现热功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 。CA、系统B、气体G工质D、蒸气7 .工质应具

2、有良好的 和。AA、流动性/膨胀性B、耐高温性/导热性 G耐高压性/纯净D、耐腐蚀性/不易变形8 .若闭系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则内部工质的 处处一致。AA、压力和温度B、压力和比容C、比容和温度D、压力、温度和比容9 .稳定状态 是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 是稳定状态。BA、一定/一定B、不一定/一定G 一定/不一定D、不一定/不一定10 .均匀状态 是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 是均匀状态。CA、一定/一定B、不一定/一定C、一定/不一定D、不一定/不一定11 .下列 组参数都不是状态参数。CA、压力;温度;比容 B、内能;始;嫡 G质量;流量;热量D、膨胀功;技术功;推动功12 .下列 组参数都是状

3、态参数。AA、始;嫡;比容 B、膨胀功;内能;压力C、热量;比热;温度D、技术功;动能;位能 13.下列 答案是正确的。BA、10 c =43.8 F =B、10 c =50 F =C、10 c =40.2 F =D、10 c =42 F =14 .摄氏温度变化1c与热力学绝对温度变化 1K相比,有。 BA、前者大于后者B、两者相等C、后者大于前者D、不一定15 .摄氏温度变化1C与华氏温度变化1T相比,有。BA、前者大于后者B、两者相等C、后者大于前者D、不一定16 .若大气压力为100KPq真空度为60KPq则绝对压力为 。 DA、160KPaB、100KPaC、60KPaD、40KPa1

4、7 .若大气压力为100KPq表压力为60KPq则绝对压力为 。AA、160KPaB、100KPaC、60KPaD、40Kpa18 .在工程热力学计算中使用的压力是。AA、绝对压力B、表压力 G真空压力D、大气压力19 .若大气压力为,容器内的压力比大气压力低,则容器的B 。A、表压力为R绝对压力为C、真空度为D、表压力为20 .已知一热水的温度50C,则其华氏温度为A、122 FB、133 F C、138 F D、142 F21 .若大气压力为 Mpa,容器内的压力比大气压力高,则容器的 。 DA、表压力为R绝对压力为G真空度为D、表压力为22 .比容和密度互为。 BA、指数关系B、倒数关系

5、C、反比关系D、正比关系23 .任意工质的始是 。 BA、温度的单值函数B、内能与推动功之和G定压比热与温度的乘积D、内能的K倍 24.空气的定压比热是定容比热的 倍。BA、B、1.4C、R(气体常数)D、不一定理想气体1 .理想气体的内能不包括气体分子的 。 DD、分子内位能D、Cv=Cp/RD、 p=vRTA、移动动能B、转动动能C、振动动能2 .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和定容比热之间有 。AA、Cp=Cv+RB、Cp=Cv-RC、Cp=Cv/R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为。AA、pv=RTB、pT=vRC pR=Tv4 . 1kg理想气体定容加热,温度从27c升高到127C,压力将变化为原来的

6、倍。BA、34B、4/3G 12727D、201275 .理想气体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CA、绝热膨胀同时温度降低B、吸热同时温度降低C、绝热膨胀同时温度升高6 .理想气体在可逆绝热过程中作出膨胀功A、B、100kJC、7 .实际气体的内能是和A、温度/热量B、温度/功8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中吸入的热量A、大于B、等于C、小于D、放热同时温度升高100kJ,内能将减少。 B140kJD、都不对的函数。DC、温度/嫡D、温度/比容对外做的功量。BD、无法确定9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A、气体绝热压缩,温度降低B、气体放热,温度升高G气体绝热膨胀,温度降低D、气体吸热,温

7、度升高10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A、定温放热,压强增大B、定容吸热,温度不变G绝热膨胀,温度升高D、定温压缩,气体吸热11 .满足pvn =常数且n = k的过程是: DA、定压过程B、定容过程G定温过程D、定嫡过程12 .满足pvn =常数且n = 1的过程是: CA、定压过程B、定容过程G定温过程D、定嫡过程13 .满足pvn =常数且n = 0的过程是: AA、定压过程B、定容过程G定温过程D、定嫡过程14 .满足 pvn =常数且 n=用J过程是: BA、定压过程B、定容过程G定温过程D、定嫡过程15 .某一过程中工质吸收的热量等于燃的增量,该过程是 。 AA

8、、定压过程B、定容过程C、定温过程D、定嫡过程16 .定容过程中工质吸收的热量等于。 CA、膨胀功R技术功C、内能的增加D、始的增加17 .下列哪个过程中工质做的膨胀功或技术功和吸收的热量相等 。 CA、定压过程B、定容过程C、定温过程D、绝热过程18 .可逆绝热过程中工质做的技术功等于 。BA、内能的减少B、始的减少C、温度的升高D、压力的增加19 .空气在定容过程中吸热70kJ,对外界做功。 DA、70 kJB、50 kJC、20 kJD、020 . PV图上,可逆过程线以下的面积表示 。 BA、热量B、膨胀功C、技术功D、能量21 . T-s图上,可逆过程线以下的面积表示 。AA、热量B

9、、膨胀功C、技术功D、能量22 .以下哪个过程是可逆过程 。DA、不平衡过程B、自由膨胀过程G等温传热过程 D、无摩擦的准平衡过程23 .工质经历一个可逆过程后,沿原路线逆行,可以使 回到初态。DA、系统B、外界C、系统或外界D、系统和外界同时24 .工质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沿原路线逆行,可以使 回到初态。CA、系统B、外界C、系统或外界D、系统和外界同时25 .下列参数中,的变化量只与初、终状态有关,而与变化过程无关。BA、热效率B、内能C、压缩比D、热容量26 .在工质的热力状态参数中,不能直接测量的参数是 。 DA、压力B、温度G比容D、内能27 .下列各项为工质热力状态参数的是:CA

10、、热量、压力、嫡B、功、比容、始C、内能、压力、温度D、内能、比热、始 28.以下哪个过程是 不可逆过程。DA、逆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B、外界耗功压缩工质C、向外界彳热D、自发进行的过程 29.可逆过程一定是 。 DA、非平衡过程B、存在着损耗的准静态过程G等温传热过程D、准平衡过程 30.可逆过程是。 BA、稳定的膨胀过程B、没有摩擦的准平衡过程G均匀的传热过程D、系统内部温度处处一致,压力处处一致的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 DA、能量在转换中是有条件性的C、能量在转换中是有方向性的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A、物质不灭定律G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3 .空气在压缩过程中消耗

11、外界的功 90kJA、130 kJB、90 kJR能量只能增加或转换而不能被消灭D、能量只能转换而不能被创造或消灭CB、质量守恒定律D、孤立系嫡增原理内能增加40kJ,空气向外界放热 。CC、50 kJD、40 kJ4.工质吸热90 kJ,内能减少40 kJ,做出膨胀功。 AC、50 kJD、40 kJB、任意气体,任意过程D、理想气体,任意过程B、任意气体,任意过程D、理想气体,任意过程A、130 kJB、90 kJ5 . q=Au+w用于。 BA、任意气体,可逆过程C、理想气体,可逆过程6 . q=CvA T+/pdV用于。 CA、任意气体,可逆过程C、理想气体,可逆过程7 .稳定流动能量

12、方程式为。 BD、Q=A H+A Ek+A Ep+WiD、不一定D、不一定D、推动功A、Q=A U+WB、Q=A H+WtC、Q=A H+Wi8 .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工质的嫡。 CA、增大B、减小G不变9 .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工质的始。 CA、增大B、减小C、不变10 .以下哪项与过程无关 。 DA、热量B、膨胀功C、技术功11 .工质经卡诺循环后以回到初始状态,其内能: CA、增加B、减少 G不变 D、增加或减少12 .工质经过一个循环,又回到初态,其值不变的是 。AA、始B、功 C、热量 D、A+B+ C13 .空气在定压过程中吸热70kJ,对外界做功。 D技术功A、70 kJB、

13、50 kJC、20 kJD、014 .空气在定温过程中吸热70kJ,对外界做功。AA、70 kJB、50 kJC、20 kJD、0热力学第二定律1 .以下哪项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论述是正确的 。 DA、闭系的总能量保持不变B、能量只能转换而不能被创造或消灭G孤立系的总嫡可以减小D、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是有方向性的2 .以下哪项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论述是不正确的 。 BA、热不能自发的全部转变为功B、能量只能转换而不能被创造或消灭C、孤立系的总嫡可以增大或不变D、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是有方向性的3 .热力学第二定律阐明了能量传递和转换过程中方向、条件和。BA、速度B、限度 G速率 D、数量4 .单一热源

14、的热机,又称为第二类永动机,它违反了。DA、能量守恒定律R物质不变定律G热力学第一定律D、热力学第二定律5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这样表述:CA、热能可以百分之百的转变成功B、热能可以从低温物体自动地传递到高温物体G使热能全部而且连续转变为机械功是不能的D、物体的热能与机械功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6 .单一热源的热机理论是违反了:DA、能量守恒定律B、热力学第一定律G物质不灭定律D、热力学第二定律 7.工质经历一个可逆过程后嫡增大了,表示该过程。AA、吸热B、有摩擦损失C、不等温彳热D、自由膨胀8 .工质经历一个不可逆放热过程后,嫡 。A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一定9 .在温度分别为1000

15、c和300c之间工作的热机热效率为 4片70%,则这个热机是:DA、卡诺热B、可逆机C、不可逆机D、不可能有的热机10 .不考虑化学反应和电磁效应的热力学系统,过程的不可逆因素主要有。DA、耗散效应B、有限温差下的热传递C、自由膨胀 D、A+B+C11 .在ti=1000C , t2=300C的两个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可逆热机,热效率为 。CA、B、0.45C、D、12 .在T1=1000K, T2=300K的两个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热效率为,该热机为 。 BA、可逆机B、不可逆机C、不可能有D、卡诺机13 .卡诺循环热效率汴。 BA、口0B、0口1G 产1D、口014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仅与

16、下面 有关。AA、高温热源的温度的低温热源的温度B、高温热源的温度G高温热源的温度和低温热源的温度及工质的性质、D低温热源的温度15 .理想气体在高温热源温度TH和低温热源温度TL之间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为 o CA、(Th+Tl)/ThB、Th/(Th- TL)C、Tl/(Th-T_)D、(Tl- TH)/Th16 .卡诺循环是由 组成的。CA、等温过程和定压过程B、等温过程和定容过程G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D、绝热过程和定容过程17 .工质经过一个循环后以回到初始状态,内能 。CA、增加B、减少C、不变D、增加或减少18 .工质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后以回到初始状态,嫡 。 CA、增加B、减少

17、C、不变D、增加或减少19 .在刚性容 器中,一定质 量的空气被300c的热源从100c加热到 300C ,此 过程 是 o BA、可逆的B、不可逆的C、定容可逆D、等压不可逆的20 .经过一个不可逆过程后,工质不能恢复原来状态,说法 。 DA、正确B、错误 C、有一定道理D、不定21 .当热能和机械能发生转变时,可获得最大可用功的过程是 。 DA、准静态过程 B、平衡过程G绝热过程D、可逆过程22 .逆向卡诺循环是从 吸热。BA、高温热源等温B、低温热源等温C、高温热源等嫡D、低温热源等嫡23 .高、低温热源的温度分别为 327C 27c的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为。BA、60%B、50%C、40%

18、D、30%24 .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相同的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热机中,可逆机的热效率 最,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相同的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制冷机中可逆机的制冷 系数最 O CA、高/低B、低/高G高/高D、低/低25 .热泵从-10C的低温热源吸热100kJ,向20c的高温热源放热200kJ。则该热泵 为。 BA、可逆热泵B、不可逆热泵C、不可能有D、不能判断26 .只从单一热源吸热,能持续输出功的热机,是违反了 : DA、能量守恒定律B、热力学第一定律 C、物质不灭定律D、热力学第二定律27 .氧气在相同的初、终态之间进行两次膨胀,第一次为可逆过程,第二次为不可逆过程, 这两个过程相比有 。 B

19、A、 A 1 A2 D、A1S28 .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工质的嫡 。CD、不一定D、嫡产减小。CA、增大B、减少C、不变29 .工质在不可逆绝热过程中, 。CA、嫡流增大B、嫡流减少C、嫡产增大30 .工质在某过程中吸热 50kJ,做功100kJ,工质A、内能增大;嫡增大B、内能增大;嫡减小 C、内能减小;嫡增大D、内能减小;嫡减小31 .在任意不可逆过程中,系统的嫡 。DA、增大B、减少C、不变D、不一定32 .孤立系内发生不可逆过程,系统的总嫡 。AA、增大B、减少C、不变D、不一定压气机1 .单级活塞式压气机,哪种压缩过程消耗的功最小 。AA、定温过程B、nk的多变过程C、绝热过程D

20、、1nk的多变过程C、绝热过程D、1n 1B、M=1C、MK1D、MkM4 .空气流经喷管,进口压力为1Mpa,出口压力为,该喷管是 形。CA、渐扩B、渐缩C、缩放D、直管5.空气流经喷管,进口压力为1Mpa,出口压力为,该喷管是 形。BA、渐扩B、渐缩C、缩放D、直管6.空气流经渐缩喷管,进口压力为1Mpa,背压力为,出口压力为。CA、B、C、D、1MPa7.空气流经渐缩喷管,进口压力为1Mpa,背压力为,出口压力为。BA、B、C、D、1MPa8.缩放喷管喉部的压力为临界压力,流速为。CA、亚音速R超音速C、音速D、不f9.缩放喷管出口截面的压力 P2与临界压力Pcr相比有。BA、P2Pcr

21、B、P21向M1变化时,扩压管截面的变化规律是 。 CA、渐扩B、渐缩C、缩放D、达到最小值26 .任何压力下的理想气体经节流后,其温度将 。 C (理想气体绝热节流后温度不变)A、降低B、升高C /、艾D、无法确定27.实际气体经节流后,其比始将 A、降低B、升局C、/、艾。CD、无法确定28.气体经节流后,其比嫡将A、降低B、升高C /、艾一。BD、无法确定29.气体经节流后,具比容将A、降低B、升高0C /、艾DD、无法确定内燃机1 .内燃机定容加热理想循环由绝热压缩、绝热膨胀和 过程组成。AA、定容吸热/定容放热B、定压吸热/定压放热C、定容吸热/定压放热D、定压吸热/定容放热2 .内

22、燃机定容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与哪个参数有关 。CA、定容升压比入B、定压预胀比p G压缩比 D、A+B+C3 .内燃机定压加热理想循环由绝热压缩、绝热膨胀和 过程组成。BA、定容吸热/定容放热B、定压吸热/定压放热C、定容吸热/定压放热D、定压吸热/定容放热4 .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与哪个参数无关 。 DA、定容升压比入B、定压预胀比p G压缩比e D、排气温度5 .以下哪中方法不能提高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 。 DA、增大压缩比B、减小预胀比G增大升压比D、减小压缩比6 .压缩比和加热量相同时,热效率最高的内燃机理想循环是 。 A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

23、循环D、定温加热循环7 .循环最高压力和最高温度相同时,热效率最高的内燃机理想循环是 。 B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定温加热循环8 .柴油机采用增压的目的是 。 AA、提高循环热效率B、增大柴油机功率G改善润滑条件D、提高排气温度9 .理论上 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能够更有效的利用脉冲动能。A、 脉冲式B、定压式C、混合式D、不一定10 .定压式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理想循环由绝热压缩、定压吸热、绝热膨胀和 过 程组成。AA、定压放热B、定温放热C、定容放热D、多变放热11 .燃气轮机循环由绝热压缩、 、绝热膨胀和 过程组成。BA、定容吸热/定容放热B、定压吸热/定压放热G

24、定容吸热/定压放热D、定压吸热/定容放热12 .燃气轮机循环中,空气在绝热压缩前的温度为27C,压缩后温度为127C。循环热效率为。 BA、21%B、25%C、75%D、79%13 .内燃机是一种的装置。BA、传递运动B、将能量部分地转换为机械功C、能量交换D、传递热14 .下列被称为热机的是。AA、柴油机B、锅炉 G冷凝器D、冷机15 .内燃机动力装置的做功工质是。AA、燃气B、蒸汽G燃油 D、水16 .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中,冲程燃气是作正功。CA、进气B、压缩G膨胀D、排气17 .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中,冲程燃气是作负功。BA、进气B、压缩G膨胀D、排气18 .燃油喷入内燃机缸内

25、进行燃烧,最后推动曲轴作功的过程属于。BA、化学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B、热能转化为机械能G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化学能、热能、机械能及光能的相互转换19 .柴油机的实际放热过程是。AA、多变过程B、等温过程G等压过程 D、绝热过程20 .柴油机的实际膨胀过程是。AA、多变过程B、等温过程G等压过程D、绝热过程21 .柴油机燃烧的前期,可近似地看作为。DA、等温过程B、等压过程G等容过程D、绝热过程22 .柴油机燃烧的后期,可近似地看作为。DA、等温过程B、等压过程G等容过程D、绝热过程23 .柴油机的理想循环是。C(早期柴油机的理想循环是定压加热循环,但是早已被淘汰)A、卡诺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

26、、定压加热循环D、定压加热循环或混合加热循环24 .汽油机的理想循环是。BA、卡诺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定压加热循环或混合加热循环25 .衡量内燃机单位气缸容积工作能力的大小的指标是。A、气缸的工作容积B、曲轴发出的功率C、喷油量D、平均压力26 .当内燃机理想循环的循环最高压力和加热量一定时,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定容加热循环热效率,定压加热循环热效率。CA、最大/最小/居中 B、居中/最大/最小C、居中/最小/最大D、最大/居中/最小27 .当压缩比和加热量一定时,内燃机三种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 。BA、定容/定压/混合B、定容/混合/定压C、定压/定容/

27、混合D、定压/混合/定容28 .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向外界放热400kJ/kg,对外作功600kJ/kg,其热效率为。CA、B、0.4C、D、429 . 压力升高比,压缩比,可以提高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AA、提高/提高B /降低 C、降低/提高D、降低/降低30 .提高内燃机理想循环平均指示压力的方法是在压缩始点。A、提高空气压力B、提高燃油粘度C、降低空气压力D、降低燃油粘度31 .提高内燃机理想循环平均指示压力的方法是在压缩始点。A、提高空气密度B、提高燃油粘度C、降低空气密度D、降低燃油粘度32 .内燃机循环的平均压力与汽缸的直径、冲程 。A、有关B、无关 C、可能有关D

28、、无法确定33 .当压缩比和加热量一定时,热效率最高的内燃机理想循环为 。A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合加热循环34 .当压缩比和加热量一定时,热效率最低的内燃机理想循环为 。 B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合加热循环35 .当循环最高压力和加热量一定时,热效率最高的内燃机理想循环为 。 B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合加热循环36 .当循环最高压力和加热量一定时,热效率最低的内燃机理想循环为 。A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合加热循环37 .在柴油机的理想循环中,在喷入一定量燃油条件下,

29、应该使燃油尽可能地在上止点附近燃烧,这是为了 。BA、提高压缩比B、提高压力升高比C、提高预膨月比 D、降低排气温度38 .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与 无关。BA、压缩比B、压力升高比G预胀比 D、绝热指数39 .混合加热循环的热效率与 无关。DA、压缩比B、压力升高比G预胀比D、质量40 .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只与 有关,并随其提高而提高。AA、压缩比B、压力升高比G预胀比D、质量41 . 压缩比或一 定压加热量,都不能提高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D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C、降低/提高D、降低/降低42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只把内燃机理想循环的定压加热过程改为定容加热过程,其热效率

30、。A、提高B、降低 G不变D、不一定43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只把内燃机理想循环的定容加热过程改为定压加热过程,其热效 率。A、提高B、降低 G不变D、不一定44 .汽油机的压缩比通常应 柴油机的压缩比。B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小于45 .柴油机循环净功越大,则循环的热效率 。 D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一定46 .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做功工质是。 AA、燃气B、蒸汽C、氧气D、水47 .燃气轮机的实际膨胀过程是 。 AA、多变过程B、等温过程G等压过程D、绝热过程48 .燃气轮机最理想的循环是 。 CA、卡诺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G定压加热循环D、定压加热循环或混合加热循环49 .

31、燃气轮机理想循环的组成依次为:绝热压缩过程、定压加热过程、绝热膨胀过程、o BA、定容放热过程B、定压放热过程G定容排气过程D、定压排气过程50 .废气涡轮机动装置的做功工质是。A、燃气B、蒸汽C、燃油 D、水51 .废气涡轮机理想循环的组成依次为 、定压加热过程、绝热膨胀过程和定压放热过 程。AA、绝热压缩过程B、多变过程C、定容压缩过程D、定压吸气过程52 .燃气轮机理想循环的热效率只与 有关。AA、压气机的增压比B、燃气温度C、燃气压力D、排气压力53 .燃气轮机理想循环中,压气的增压比为12,则热效率约为 。A、41%B、51% C 61%D、65%54 .废气涡轮理想循环的热效率只与

32、 有关。A、压气机的增压比R燃气温度 C、燃气压力D、排气压力55 .废气涡轮理想循环的热效率与 有关。A、压气机的进口温度 B、压气机的出口温度G燃气的最高温度D、A和B56 .废气涡轮理想循环中,压气机的增压比为7,则热效率约为 。A、33%B、40%C、43% D、50%制冷与蒸汽动力循环1 .朗肯循环的装置由锅炉、汽轮机、冷凝器和 组成。CA、压缩机B、节流阀C、水泵D、喷管2 .朗肯循环由绝热压缩、定压吸热、 、定压放热过程组成。AA、绝热膨胀B、绝热节流G绝热流动D、定温膨胀3 .提高郎肯循环热效率的方法是。 DA、提高新汽温度B、提高新汽压力 G降低背压D、A+B+C4 .只提高

33、朗肯循环的初温,其它不变,则 。AA、热效率提高,乏气干度提高R热效率降低,乏气干度降低C、热效率提高,乏气干度降低D、热效率降低,乏气干度提高5 .只提高朗肯循环的初压,其它不变,则 。 CA、热效率提高,乏气干度提高R热效率降低,乏气干度降低G热效率提高,乏气干度降低D、热效率降低,乏气干度提高6 .压缩蒸汽制冷装置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 组成。DA、喷管B、扩压管G膨胀机D、膨胀阀7 .压缩蒸汽制冷循环由定压吸热、绝热压缩、定压放热和 过程组成。AA、绝热膨胀B、绝热流动C、绝热节流D、绝热混合8 .以下哪种方法是提高压缩蒸汽制冷循环制冷系数的最佳方法 。AA、提高蒸发温度B、降低蒸

34、发温度 C、提高冷凝温度 D、降低冷凝温度9 .以下哪种方法不能提高压缩蒸汽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DA、提高蒸发温度B、降低冷凝温度 C、增加过冷度D、增加过热度10 .安装空调机时,将蒸发器出口处的管道与冷凝器出口处的管道扎在一起,是为了增大压 缩蒸气制冷循环的 ,进而使循环制冷系数增大。CA、蒸发温度B、冷凝温度C、过冷度D、过热度11 .蒸气压缩制冷装置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 和蒸发器组成。BA、喷油器B、膨胀阀 G锅炉 D、排气阀12 .窗式空调器处于夏天工况时,在室外的热交换器是 。 AA、冷凝器B、蒸发器G增压器D、中间冷却器13 .窗式空调器处于冬天工况时,在室外的热交换器是 。

35、 BA、冷凝器B、蒸发器 G增压器D、中间冷却器14 .在船舶的伙食冷库中,低温库的蒸发压力是由 来控制的。A、背压阀 B、压缩机的吸入压力C、膨胀|彳D、温度继电器15 .在船舶的伙食冷库中,高温库的蒸发压力是由 来控制的。A、背压阀 B、压缩机的吸入压力C、膨胀|彳D、温度继电器16 .实际的制冷循环为了增加过冷度,经常把从冷凝器出来到膨胀阀的这一段管路和 包扎在一起。DA、从压缩机的排出到冷凝器的管路B、从膨胀阀到蒸发器的管路G蒸发盘管D、从蒸发器出来到压缩机吸入口的管路17 .在密闭绝热的房间内,起动一台所有设备都置于室内的空调机藉以降温,最终室内的温 度将。 DA、降低 B、升高C、

36、不变D、无法确定18 .提高制冷系数的正确途径是。AA、尽量使实际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B、降低冷库温度C、尽量增大冷剂在冷库和冷凝器中的传热温度D、提高冷却水温度19 .某窗式空调由夏天工况转为冬天工况是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一。DA、冷剂的流向相反B、冷凝器变成蒸发器C、蒸发器变成冷凝器D、膨胀阀变成膨胀机20 .某窗式空调由冬天工况转为夏天工况是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一。DA、冷剂的流向相反B、冷凝器变成蒸发器C、蒸发器变成冷凝器D、膨胀阀变成膨胀机21 .制冷剂的ph图(压始图)上 定温线,定嫡线。BA、画有/画有 B、未画有/画有C、画有/未画有 D、未画有/未画有22 .影响蒸气压缩制

37、冷理想循环制冷系数的主要因素有 。 BA、膨胀阀B、冷凝温度G背压KD、节流23 .影响蒸气压缩制冷理想循环制冷系数的主要因素有 。 BA、膨胀阀B、过冷度 G背压|彳?|D、节流24 .影响蒸气压缩制冷理想循环制冷系数的主要因素有 。BA、膨胀阀B、蒸发温度G背压|彳?|D、节流25 .提高 和,可以提高蒸气压缩制冷理想循环的制冷系数。CA、蒸发温度/冷凝温度B、冷凝温度/过冷度C、蒸发温度/过冷度D、冷凝温度/过冷剂量26 .其它条件不变,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随低温热源温度的提高、高温热源温度的降低、过冷度的加大而 。A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27 .其它条件不变,热泵的

38、供热系数随蒸发温度的 而降低。BA、降低B、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28 .其它条件不变,热泵的供热系数随高温热源温度的提高、过冷度的加大而 。AA、降低B、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29 .某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从蒸发器吸热200kJ/kg,向冷凝器放热 250kJ/kg,其制冷系数为 O CA、B、1.25G 4 D、5430 .某空调机,在蒸发器中吸热 Q2,在冷凝器中放热Q1,则供热系数为。 AA、Q1/(Q1-Q2)B、Q2(Q1- Q2)C、(Q1- Q2)/Q2 D、(Q1- Q2)/Q131 .某蒸气制冷装置的制冷系数为 4,此时的供热系数应为 。CA、3 B、4 C、5D、632

39、 . 一台热机带动一台热泵,热机和热泵排出的热量均用于加热暖气散热器的热水。若热机 的热效率为30%,热泵的供热系数为 3,则输给散热器热水的热量是输给热机热量的 倍。AA、 B、 C、3 D、33 .以R12为工质的制冷循环,工质在压缩机进口为饱和蒸气状态(h1=kg),同压力下饱和液体的始值为h5=kg。若工质在压缩机出口处h2=598kJ/kg,在绝热节流阀进口处h3=kg, 则单位质量工质的制冷量为 kJ/kg。A、B、129.8C、D、34 .以R12为工质的制冷循环,工质在压缩机进口为饱和蒸气状态(h1=kg),同压力下饱和液体的始值为h5=kg。若工质在压缩机出口处h2=598k

40、J/kg,在绝热节流阀进口处h3=kg, 则节流阀出口处工质的干度为 。AA、B、0.34C、D、35 .以R12为工质的制冷循环,工质在压缩机进口为饱和蒸气状态(h1=kg),同压力下饱和液体的始值为h5=kg。若工质在压缩机出口处h2=598kJ/kg,在绝热节流阀进口处h3=kg, 则单位工质的耗功量为 kJ/kg 0 AA、B、143.3C、36 .以R12为工质的热泵循环,工质在压缩机进口为饱和蒸气状态(h1=kg),同压力下饱和液体的始值为h5=kg。若工质在压缩机出口处h2=598kJ/kg,在绝热节流阀进口处h3=kg, 则单位工质的吸热量为 kJ/kg o B37 . A、

41、B、129.8C、湿空气。 BG饱和空气。 DG饱和空气A1 o AG趋于零D、未饱和空气D、未饱和空气D、不一定1 .由饱和水蒸汽和干空气组成的空气称为A、湿蒸汽B、饱和蒸汽2 .由过热水蒸汽和干空气组成的空气称为A、湿蒸汽B、饱和蒸汽3 .空气愈干燥,则干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差A、愈大B、愈小4 .对于未饱和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及露点中, 温度最高。AA、干球温度B、湿球温度G露点D、三者相等5 .对于饱和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及露点中, 温度最高。DA、干球温度最高B、湿球温度最高 G露点温度最高 D、三者相等6 .单纯加热湿空气,相对湿度将 。 BA、增大B、减小G不变D、不一定7

42、.将新风与回风绝热混合,若新风量大于回风量,则混合后的状态靠近 A、新风B、回风G居中D、不一定8 .如果湿空气为未饱和空气,空气中的水蒸气处于 。 BA、饱和状态B、过热状态G临界状态D、任意状态9 .如果湿空气为饱和空气,空气中的水蒸气处于 。 AA、饱和状态B、过热状态G临界状态D、任意状态10 .湿空气中,对应于水蒸气分压力的饱和温度称为 。 DA、饱和温度B、干球温度 G湿球温度D、露点11 .对应水蒸气分压力的 称为露点。BA、未饱和压力 B、饱和温度C、饱和压力D、未饱和温度12 .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之比是 。 CA、绝对湿度B、饱和绝对湿度C、相对湿度 D、含湿量13 .当湿空气定压降温时,若含湿量保持不变,则湿空气露点 。CA、增大B、减少 C、不变D、减少或不变14 .当湿空气定压加热时,若含湿量保持不变,则湿空气露点 。CA、增大 B、减少 C、不变D、减少或不变15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等于0,则该湿空气为 。 CA、未饱和空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