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城规划学院2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工作细则_第1页
建筑与城规划学院2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工作细则_第2页
建筑与城规划学院2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工作细则_第3页
建筑与城规划学院2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工作细则_第4页
建筑与城规划学院2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工作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工作细则专业名称招生人数复试比例总分单科分数要求外国语政治理论课快题设计科学城乡规划学14121%35550509090学位设计学2100%36550509090专建筑学硕士26+15 (中欧)120%32850509090业城市规划硕士7129%35950509090学风景园林硕士8113%35750509090位艺术硕士11127%346455090901. 复试方式、内容及评分标准1.1复试方式:类型:笔试、面试及英语。时间:笔试3小时,面试20分钟,听说能力测试8分钟。1.2复试内容:笔试一一综合专业知识考核考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掌握的情

2、况。 面试一一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学习背景、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听说能力测试一一听力和口语考核考生应用英语进行听、说的能力。1.3评分标准复试总成绩采取综合各方面的考核结果按百分制评分,60分及格。复试总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总成绩=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30%听说能力测试10% 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成绩*40%2. 复试及初录工作时间安排时间3月项目备注3月7-12 日五点前完成心理测试(含免试推存生) (见附件1)也可查询: n/Show.asp?id=894心理测试方法 关于201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心理测试的通知讥3月11日周五考生报到时间:9: 30-1

3、2 : 00地点:主校区南四楼 103办公室所有复试考生凭身份证、准考证、加盖公章政审表(见附件2)报到。应届生需交验学生证和在校成绩单原件。往届生需交验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提供并加盖公章的在校历年 学习成绩单。定向生还须提供单位人事部门冋意委托培养的公函。复试费:100元/人3月12日周六校医院体检时间8:00-11:30体检时(不需要空腹),考生需准备一寸近期免冠照片一张,体检费35元,请考生在体检中注明建规学院字样(建规学院代码为 220)。体检后,医院统一将体检表交回我院。未参加体检者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3月13专业课笔试时间& 30 11

4、:30请提前半小时到考场建筑学硕士( 3小时快题)在东九楼D410和D411考生分组名单13日教室门口张贴(考生自备A2纸张、A2图板和绘图工具)城乡规划学和城市规划硕士在东九楼D413风景园林硕士在东九楼D413设计学和乙术硕士在南八楼计算机房403参加复试的老师培训略日笔试阅卷略周日面试时间14: 3017: 30建筑学硕士在东九楼D410城乡规划学和城市规划硕士在东九楼D413风景园林硕士在东九楼D414设计学和艺术硕士在东九楼D416(考生分组名单13日教室门口张贴,按顺序复试。)所有学员在D412等候复试,不能在教室外喧哗听说能力测试 时间14:3017: 30建筑学硕士在东九楼D4

5、11城乡规划学和城市规划硕士在东九楼D411风景园林硕士在东九楼D415设计学和艺术硕士在东九楼D415(考生分组名单13日教室门口张贴,按顺序复试。)公布复试考生成绩时间:12:00南四楼信息栏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14日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 签署导师意 向书,填与协议书(含免试推存生)。时间:14 : 3017: 00南四楼103领取表格3. 学院初录按初、复试总成绩进行排序,免试推荐生按免试推荐的排序列在统考生排序前 排序在各学科专业录取指标数以内的考生具备初录资格。4. 免试推荐生不参加复试,没有体检的推免生要参加这次的体检。5. 本细则由学院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6、2016-3注: 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安排如下:1、A类,建筑学系硕士,计划招生26人,复试分数线总分要求348,由建筑学系负责组织复试。2、 B类,与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联合培养中欧双学位硕士,计划招生15人,复试分数线总分要求328,由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 院组织复试。3、 A类复试考生在考前可正式文字申请同时参加 A类与B类复试,若通过A类复试,则为A类所录取;若未被A类录取,但通过B类复试, 则为B类录取;若A、B类复试均未通过,则被淘汰。仅参加 A类复试的考生,若未能通过复试,则被淘汰。请考生需要慎重选择。4、348分以下的考生只能参加B类复试。附

7、件1关于201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心理测试的通知为做好201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心理测试工作,方便院系组织心理测试,方便复试学生参加测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本次测试工作将使用APP方式进行: 1、下载测试 APP见关于201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心理测试的通知 如扫描以上二维码打开网页显示有误,可采用如下方法:苹果手机可直接在App Store搜索“心迹”,安卓用户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进入百度云盘,点击“直接下载”进行安装。2、完成测试并提交结果登录时用户名为考生编号,密码为出生日期(8位)。登陆后在“测评”页面选择第一个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 试,测试内容为学校大学生发展研究与指导中心选

8、定的心理学专业 测试试题。测试完后,点击“提交”即可。每个学生只能测试一次,请认真对待。3、其他事项说明系统7日开通,12日下午关闭。所有复试同学都需要在 3月12日下午五点前完 成。附件2: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复试政审表姓名性别民族政治出生面貌年月贴1寸登 记照报考 院系联系 电话本科毕业院校 或工作单位(往届)在校(工作单 位)期间政治 表现(本人填写)在校(工作单 位)期间是否 受到奖励、处 分(如有,请 注明时间及原 因)(本人填写)学校(工作单位)政审意见(原单位填 写)单位公章单位负责人签名:年 月备注复试大纲2016年建筑学硕士专业研究生入学复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9、复试是通过特定的考试科目,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建筑学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与专业设计技能。考查的 范围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还包括思想素质和品德、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能力等 综合素质。二、考查形式考试科目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为3小时建筑快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创新精神。 面试主要考察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逻辑思维能力和应 变能力。三、考查内容笔试考察内容:1. 熟练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步骤2. 充分理解功能、形式、结构、空间、流线、环境等诸要素的概念3. 对基地分析判断准确,并能结合环境进行建筑设计4. 熟练的设计技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5. 掌握一定

10、的建筑造型语言6. 清晰熟练的设计表达能力面试考察内容:1. 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2. 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情况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3. 重要建筑师的思想、理论和实践4. 著名建筑作品的解读5. 基本建筑学理论概述2016 年城乡规划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其中,综 合考试实行学院统一考试。考试对象为参加 201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 试的考生。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报考“城乡规划学(学术型)”和“城市

11、规划硕士(专业型)”方向的考生。应 考范围包括:中外城市建设史、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 生态与环境、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实务。 考查要点详见本纲第二部分。三、评价目标综合笔试在考查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注重考查运用各学科基本知识和 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1. 准确地理解或再现有关应考范围方面的知识。2. 正确理解和掌握各科理论课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和观点。3. 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比较和分析有关规划设计现象或实际 问题,综合认识和评价城乡规划编制实践内容。4. 准确、恰当地使用各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

12、合乎逻辑地表 述。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 ) 答卷方式1. 闭卷,笔试。2. 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二 ) 答题时间180 分钟。( 三) 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 ( 满分为 100 分 )1. 中外城市建设史约 10%;2.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约 10%;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约 10%;4. 城市生态与环境约 10%。5. 城市规划原理约 20%6.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约 10%7. 城市规划实务约 30%( 四 ) 题型 论述与分析题题:共 9 道题。( 五 ) 主要参考书目1. 吴志强、李德华主编 .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2. 国标

13、 .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3. 沈玉麟编 .外国城市建设史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董鉴泓主编 .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三版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 彭震伟编著.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6. 国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7. 沈清董编著.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8. 王国恩编著.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 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编著.城市规划实务.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社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中外城市建设史(一)中国城市建设史1. 城市的起源城市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设防城市的产

14、生。2. 古代中国的城市郑州商城。殷墟。洛邑。成周。周王城制度。3. 中古中国的城市齐临淄。汉长安。隋唐长安。宋汴梁。明清北京。4. 近代中国的城市上海。青岛。南京。(二)外国城市建设史1. 古代外国城市古埃及的城市。卡洪。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吴尔城。古印度的城市。哈拉帕文化。莫享约达罗。古希腊的城市。克诺索斯。迈西瓦。雅典卫城。古罗马的城市。罗马营寨城。提姆加德。庞贝城。古罗马城。2. 中古欧洲的城市君士坦丁堡。文艺复兴。佛罗伦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理想城市。古典主义。凡尔赛宫。彼得堡。3. 近代工业化城市伦敦重建。巴黎改建。华盛顿。纽约。芝加哥。工业城市理论。带形城市。田园城市。4. 现

15、代城市的发展卫星城。大伦敦规划。新城运动。集中主义。昌迪加尔。巴西利亚。多中心结构。莫斯科总体规划。平壤重建。小区规划。郊区化。二、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一)区域规划基础理论体系1. 区域资源差异与分区协作理论古典学派理论。现代学派理论。区域发展战略。2. 区域产业结构的关联和地域生产综合理论3. 产业空间布局的古典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4. 空间集聚理论与现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5. 空间扩散理论和现代区域相互协作理论空间引力理论和潜力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空间扩散方式。效应差异理论。6. 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与增长极核理论( 二 ) 区域规划的基本内容1. 区域规划概述区

16、域规划的概念、 性质和任务。 区域规划的编制依据和基本原则。 区域规划的类 型体系与主要内容。2. 区域工业规划布局 区域工业合理结构与合理布局的分析研究。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布局特点。3. 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作用。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与农业生产。现有基础的分 析评价。农业主要部门的布局规划。4. 区域主要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 交通运输规划布局。电力系统规划布局。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布局。( 三 )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1. 城镇体系概况 城镇体系概念与特征。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2. 城镇体系发展条件分析 现状分析与发展条件分析3. 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 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概念,规划目标、原则与

17、指导思想。城镇化水平预测。城镇 体系组织结构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一 )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1. 城市道路交通基础 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特点、分类及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交通运输工具及设计车辆。交通量与车速。道路通行能力。2.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机动车道宽度确定。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设计。道路横坡与路拱。3.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 平曲线。超高与加宽。线形的组合与衔接。行车视距。4. 城市道路纵断面规划设计 道路纵坡与坡长。竖曲线。5.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 平面交叉。主体交叉。交叉口的竖向规划设计。6. 城市道路交通服务设施 停车场。停靠站。加油站。7. 城

18、市路网规划影响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因素。 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 路网类型及技术经济指标。 ( 二 ) 城市交通规划1. 城市客货运交通规划基础 城市居民流动特征。公共交通规划。自行车交通规划。货运规划。2.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公路。铁路与轨道交通。机场与港口。四、城市生态与环境1.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2. 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调控原理3. 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4. 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5.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各类环境 ( 大气、水、土壤 ) 污染,以及污染的综合治理、 生态工程治理的原理与方法6. 环境质量评价,城市环境、区域环境以及人口、资源、环境

19、、社会等问题五、城市规划原理(一)城市规划的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二)城乡规划体系(三)城镇规划体系(四)城市总体规划(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六)城市详细规划(七)镇、乡和村庄规划(八)其他主要规划类型(九)城市规划实施六、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一)管理决策与法律基本知识1. 城市管理概述2. 决策概论3. 行政管理学概述4. 行政法学概述(二)城市规划法规知识1. 城市规划法规概论2. 城市规划依法行政3. 城市规划文本的界定(三)城市规划管理1. 城市规划管理基本知识2.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3.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4. 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七、城市规划实务(一)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实务(二)城市总

20、体规划编制实务(三)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务(四)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实务(五)乡村规划编制实务2016年风景园林硕士专业研究生入学复试大纲笔试部分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1. 考试性质风景园林基础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 保证被录取或者具有基本的学科理论、 知识和较宽广的知识面, 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择优录取。2. 考试的学科范围风景园林基础面试应考范围包括: 近现代景观史、 园林与景观设计生态理论、 园林文化 与园林美学、园林景观设计的社会学等内容。3. 评价目标综合考试注重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3.1 应用有关理论、 原理、

21、观点和方法, 综合认识、 比较分析和评价有关园林景观规划、 设计与建设管理理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3.2 准确、恰当地使用各门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理有据,合乎逻 辑表述。4.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答卷方式:闭卷笔试。答题时间: 150 分钟题型: 以论述题为主要题型。5. 参考书目 (美)麦克哈格 , 著黄经纬 译 设计结合自然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 佛雷德里克 . 斯坦纳,生命的景观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4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第 2 版, 2005 吴必虎 刘筱娟,中国景观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9 月第

22、一版。 中国园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风景园林北京林业大学 、景观设计学北京大学, 2008 2013 近五年各期杂志主题论文。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考试内容:依据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时代性要求, 熟悉掌握园林风景有关基本理论与原理、 规划设计理论与思潮、法规性和规范性,应用有关理论、原理、观点和方法,综合认识、比较分析 和评价有关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理论问题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考试要求:1. 近现代景观史从景观角度, 亦即从文化地理现象的角度对中国的地域性景观进行以下几个方面, 如景观机制、景观过程、环境背景、聚落景观、产业景观、公共事业景观、民俗景观、语言文学景观、宗教景观的深入探讨与研究

23、分析。2. 园林艺术与园林美学园林艺术、 园林美学的概念;园林静态空间与动态空间序列布局; 园林艺术特征; 园林 美的创造、 园林美的欣赏;中西园林艺术的比较。 中西方园林审美差异、价值取向与哲学思 维基础。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文学与画论;功能理论 ( 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减灾防灾功能) ;环境美化理论(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 ;休闲游憩理论(生命周期理论、门槛理论、社区理论、 市场供给需求理论) ;绿地空间结构理论;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 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理论; 视觉景观理论; 景观感受理论; 景观美学理论; 生态规划理论; 生态都市主义、景观都市

24、主义、低碳城市、后现代主义等 。4. 当代风景园林规划实践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风景区规划、旅游区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博 览园规划、主题公园规划设计、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自 然保护规划、世界遗产保护地规划、 休闲娱乐场地规划、 农业观光园区规划、生态园林城市 建设等。5. 熟悉当代国内、国外著名风景园林师的理论与设计作品。2016年设计学和艺术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 考试说明一 . 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其中,艺术创作基础 考试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艺术设计领域实行的学院统一考试。 它的评价标准是艺术设计专业 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良好的专业设计水准并 有利于学院在专业上择优选拔。二考试学科范围应考范围包括:设计学科基础知识;环境设计;媒体艺术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