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控制技术》电子教案十五课_第1页
《机械设备控制技术》电子教案十五课_第2页
《机械设备控制技术》电子教案十五课_第3页
《机械设备控制技术》电子教案十五课_第4页
《机械设备控制技术》电子教案十五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 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历史与发展 2、PLC的发展趋势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历史与发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PLC的发展趋势课时数课时数2节课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招标 的要求,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 器,并在GM公司汽车生产线上首次应用成 功。 1980年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正式 将其命名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 PC。 第二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2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2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历史与发展 11. PL

2、C的国外状况美国PLC发展得最快:n 1984年有48家,生产150多种PLC;n 1987年有63家,生产243种PLC;n 1996年有70余家,生产近300种PLC。n 著名厂家有AB(AllenBradley)艾伦一布拉德利公司,MODICON莫迪康公司,GEFANUC公司,TI(TexasInstrument)德州仪器公司,WESTHOUSE Electric西屋电气公司,IPM(International Parallel Machines)国际并行机器公司等。1. PLC的国外状况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PLC技术,由日立公司研制成功日本第一台PLC。日本生产PLC的厂家有40

3、余家:n 三菱电机(MITSUBISHI),欧姆龙(OMRON),n 富士电机(Fuji Electric),东芝(TOSHIBA),n 光洋(KOYO),松下电工(MEW),n 和泉(IDEC),夏普(SHARP),n 安川等公司。 2. PLC的 国内状况n 辽宁无线电二厂引进德国西门子技术生产PLC;n 无锡电器和日本光洋合资生产的 PLCn 中美合资的厦门 AB公司生产的PLC;n 上海香岛机电公司引进技术生产的PLCn 上海OMRON公司n 西安Siemens公司等。4. PLC著 名品牌1993年中国PLC市场排行榜上的世界十大厂家:n 美国 AB公司 (AllenBradley)

4、n 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n 美国GEFanuc公司n 美国的莫迪康(Modicon)和法国的TE电器公司n 日本欧姆公司(OMRON)n 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MITSUBISHI)n 日本富士电机株式会社(Fuji Electric)n 日本东芝公司(TOSHIBA)n 日本的光洋电子(KOYO)和中国的华光电子(CKE)n 日本松下电工株式会社(MEW):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Ltd) 4. PLC著 名品牌 根据美国 Automation Research Co(ARC)的 商情调查,在1994年PLC市场上,最大的5家PLC 制造商是: SIEM

5、ENS, AllenBradly,(Rockwell) AEG Schneider, 三菱电机, OMRON(立石电机) (1996年中国PLC市场)PLC的定义n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于 1982年11月和1985年1月对可编程序控制器作了如下的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命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功能的原则而设计”。2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及特点课程回顾和小结课程回顾和小结1、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2 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历史与发展思考题和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