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_第1页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_第2页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_第3页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篇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8】s=txt> 教案序号:8授课时间:2015 年 12 月 18 日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辛弃疾及其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的原文及译文。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辛弃疾及其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的原文及译文。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辛弃疾及其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学习方法:涵咏、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多媒体板书设计: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2、辛弃疾( 1

2、140 1207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 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译文: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

3、楼,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有说,想说却最终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四、活动广角。1、背诵这首词。2、搜集辛弃疾其他的作品。3、搜集辛弃疾抗金爱国的故事。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 弃 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一、词句解释(1) 丑奴儿:词牌名。又叫做采桑子(2)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

4、炉峰,故名。淳熙八年( 1181 )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3)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5)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7) 休:停止。二、原文译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三、作品简介文学体裁:词作 者: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2 黄浦二模

5、7“识尽 ”在词中的意思是。(2 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本词写出了作者内心无处倾诉的苦闷。 b “少年 ”在词中的意思是年轻的时候。 c “为赋新词 ”的意思是写出新赋新词。 d “强说愁 ”指的是没有愁而硬要说愁。12 长宁二模7“为赋新词强说愁 ”一句中 “强”读作( 2 分)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丑奴儿 ”是词牌名, “书博山道中壁 ”是词的题目。b. 反复、对比和对偶是本词采用的修辞方法,也是本词流传千古的根本原因。c. 上阕有两组因果关系:前一句 “爱上层楼 ”是果,后一句 “爱上层楼 ” 是因。d. 上阕的 “愁 ”是少不更事无病呻吟

6、的闲愁,下阕的 “愁”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哀愁。8.b13 宝山一模7. “层楼 ”在词中的意思是( 2 分)8.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词的上片侧重回忆作者 “少年 ”时的 “愁 ”,词的下片侧重抒发作者“而今 ”的 “愁”。b 上片中的 “不识 ”描绘了年轻时的纯真无知,下片中 “识尽 ”概括了作者艰辛的历程。c 词的上片作者把不谙世事的闲愁当做了愁,词的下片作者感慨“欲说还休 ”的愁绪。d 词的上片作者的情绪悲壮豪放,词的下片作者的情绪哀婉凄绝,全词形成鲜明对比。 7 高楼( 2 分)8 d(2 分)13崇明一模1、 词中 “愁”有不同含义,上片含有(2 分)2 、 下列诗

7、句中与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相类似的一句是2 分)a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b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c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d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7 闲愁(无病呻吟)壮志难酬之愁(深层哀愁)(2 分)8 b ( 2 分)13 静安一模7. 辛弃疾, 代词人。请写出我们学过的另一首辛弃疾词作的词牌。(2 分)8.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 分)a.词人少年时 “爱上层楼 ”是因为 “不识愁滋味 ”。b 一个 “强”字写出少年词人故作深沉的情态。c “欲说还休 ”表现出词人历尽艰辛后的豁达与超脱。d “愁”是连结起整首词上下两片的关键词语。7

8、宋 破阵子青玉案( 2 分)8 c ( 2 分)13 闸北二模7. “层楼 ”的意思是 。( 2 分)8.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词人少年时 “爱上层楼 ”是因为 “不识愁滋味 ”。b. 一个 “强 ”字写出少年词人故作深沉的情态。c. “欲说还休 ”表现词人历尽艰辛后的超脱心情。d. “愁 ”是连结起整首词上下两片的关键词语。7高楼( 2 分) 8c (2 分)14 杨浦一模7对比是本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 “_”和“_”、 “ _ ”和 “ _ ”构成对比。( 2 分)8下面关于本首词中“愁 ”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词中的 “愁 ”,有指词人无病呻吟

9、之闲愁。b 词中的 “愁 ”,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c 词中的 “愁 ”,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d. 词中的 “愁 ”,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7. 不识愁识尽愁 少年而今 (2 分)8.c ( 2 分)解析:写年轻时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和谙练世故后报国无门故意避谈的哀愁。14 普陀二模 7. “识尽 ”在词中的意思是。( 2 分)8.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上片写 “少年 ”,下片写 “而今 ”,用过去衬托现在。b. 上片写 “不识愁 ”,下片写 “识尽愁 ”,体现作者情感变化。c 上片 “爱上层楼 ”,与下片 “欲说还休 ”,在结构上彼此呼应。d 上片 “为

10、赋新词强说愁 ”,下片 “却道天凉好个秋 ”,愁绪得以排解。7. 尝够、深深懂得8.d14 黄浦一模6“欲说还休 ”表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 2 分)7对本词中的 “却道天凉好个秋 ”,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冷空气突然南下,气温跌至冰点,行人个个“却道天凉好个秋 ”。b 考试成绩公布,小辛再次名列榜首,兴奋得“却道天凉好个秋 ”。c 恒大痛失足协杯冠军,队长郑智接受采访时“却道天凉好个秋 ”。d 新年的钟声响起,我们共同回顾四年的时光“却道天凉好个秋 ”。6( 2 分)忧国伤时之愁(满腹愁苦)想说,但无法(无处、不能)述说 要点:揭示出心理矛盾的具体所指,只写“想说而终于(却)没有说

11、 ”,得 1 分。 7( 2 分) c15 普陀一模6. “为赋新词强说愁 ”的意思是( 2 分)7. 这首词下片 “欲说还休 ”采用叠句手法更真切地表现了(2 分)6( 2分)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愁7( 2分)词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15 崇明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 题( 4 分)蝶恋花 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6、两首词都写 “愁 ”情,前一首是之愁,后一首是之愁。(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