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比较阅读带答案_第1页
爱莲说比较阅读带答案_第2页
爱莲说比较阅读带答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容相关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1分)(一)爱莲说全文(二)士之才德盖一国 ,则曰国士 ;女之色盖一国 ,则曰国色 ;兰之香盖一国 ,则曰国香。 自古人 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雪霜凌厉而见杀 ,来岁不改其性也。就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就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 ,平居与萧艾不殊 ,清风过之 ,其香蔼然 ,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有删改 ) 注:楚之逐臣 :指屈原。 薄丛 :贫瘠得丛林。 芳:散发出芳香。1、A、面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得一项就是 (2 分)( 自李唐来自自 自非亭午夜分B

2、、)濯清涟而不妖水尤清冽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也D、陶后鲜有闻无鲜肥滋味之享2、把下面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用“莲”自比得同时 ,为什么还要写“菊”与(2)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3、 语段(一)中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得思想感情“牡丹”? (2 分)4、 语段(一)与语段 (二)都表现了美好得君子形象 ,但又有所不同 ,请简要分析。 (3 分)手法相关二、(2017 河南备用题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 ,完成 14题。 (共 10分)(一)爱莲说全文(二)吴中梅花,玄墓、光复二山为最胜;入春则游人杂沓,舆马相望。洞庭梅花不减二山 而僻远在太

3、湖之中 ,游屐 罕至 ,故余年来多舍玄墓、光复 ,而至洞庭。园中梅百余株,一望如雪,芳气在襟袖。临池数株,绿萼玉叠,红白梅相间,古干繁花,交映 清波。其一株横偃 池中,余酒酣,卧其上,顾水中花影人影,狂叫浮白。口占二绝句,大醉而 归寓。 (节选自归庄洞庭山瞧梅花记 )注:杂沓 :聚集得样子。 舆:车。 游屐 :指游人。 萼:环列花朵外部得叶状薄片 ,一般 呈绿色。偃:倒下。浮白:指喝酒。占:口述(文辞)。1、下面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得一项就是 (2 分)()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A、 出 B 、 通 A 、 出 卷石底以出政通 人与陶后鲜有闻 闻寡人之耳者香远益清C、 远 亲贤臣 远小

4、人2、把下面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根据语段 (一)得内容 ,用自己得话概括“君子”应具有得美好品质。(2 分)4、 语段(一)与语段 (二)都运用了衬托得写法 ,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4分)三、(2019南阳市唐河县二模改编)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2分)(一)爱莲说全文(二)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 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 ,忧其智之所不能 ,宜其渥 然丹者为槁木 ,黟然黑者为星 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 ,亦何恨乎秋声?(节选自欧阳 修秋

5、声赋 )注释:有时:有固定时限。 渥(wo):红润得脸色。 黟(y)然:形容黑得样子。 星星: 鬓发花白得样子。 奈何:为何。 非金石之质 :指人体不能像金石那样长久。戕贼:残害。1、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得一项就是 (2 分)()香远益清予谓菊A 、 益 有所广益B、 谓 太守谓谁万物劳其形欲与草木而争荣C、 劳D 、 欲劳其筋骨夕日欲颓2、 把下面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2)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3、 语段 (一)中作者就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得?(2 分)4、语段 (一)与语段 (二)都借写“草木”言志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两个语段所

6、言之“志”有 何不同。 (4 分)四、阅读下面两个语段 ,完成 14题。 (共11 分)(一)爱莲说全文(二)牡丹得王于群花 ,予初不服就是论 ,谓其色其香 ,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 , 正未知鹿死谁手。 及睹事物纪原 ,谓武后冬日游后苑 ,花俱开而牡丹独迟 ,遂贬洛阳 ,因大悟 曰: “强项若此 ,得贬固宜 ,然不加九五之尊 ,奚洗八千之辱乎?” (韩诗“夕贬潮州路八千” 。 ) 物生有候,葭动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使昼鸣乎?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有删改)注:动:萌发。 尧:传说中上古帝王名。 后:指武则天。1、解释下列

7、加点词语在句中得意思。(2 分)(1)可爱者甚蕃(2)亭亭净植2、把下面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3、语段(一)中,陶渊明“独爱菊” ,周敦颐“独爱莲” ,她们得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3 分)4、语段(一)(二)都谈到了牡丹 ,请结合内容说说作者分别借牡丹表达了怎样得思想。(4 分)参考答案一、1、B(2分)【解析】A项中两个“自”得意思分别就是“自从”“如果”;B项两个“清” 得意思都就是“清澈” ;C项两个“观”得意思分别就是“观赏” “景象”;D项两个“鲜”得 意思分别就是“少” “新鲜”。2、 (1)(莲得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

8、生藤蔓 ,不旁生枝茎。 (“蔓”“枝” 1 分,大意1分。共2分)(2)对于牡丹得爱好 ,人应当很多了。 (“宜” 1 分,大意 1 分。共 2分)(共 4分)3、 运用衬托手法 ,用菊花正衬 ,牡丹反衬 ,从而更好地突出莲高贵 (高洁 )得品质。(意思对即可。 手法 1 分,分析 1 分,共 2 分)4、 语段 (一)认为君子应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庄重质朴。(意思对即 可。1 分)语段 (二)认为君子在无人赏识时 ,要耐得住寂寞 ;在屡遭打击时 ,要不改操守。 (意思对 即可。 2 分)(共 3 分)二、1、 A(2 分) 【解析】 A 项两个“出”得意思都就是“露出”

9、;B 项两个“通”得意思 分别就是“贯通” “顺利” ;C 项两个“远”得意思分别就是“远播” “远避” ;D 项两个“闻” 得意思分别就是“听到” “使听到”。故选A。2、 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 ,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亵” 1 分,大意 1 分。共 2 分 )3、 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答 出任意两点 ,意思对即可。一点 1 分,共2分)4、 语段 (一)用陶渊明爱菊花、唐朝以来世人“甚爱牡丹”来衬托作者“独爱莲”,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得生活态度。 (意思对即可。 2 分)语段 (二)用玄墓、光复二山游人如织得场景

10、衬 托作者多年以来远赴 “游屐罕至” 得洞庭山观梅得习惯 ,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得孤高品质。(意思对即可。 2 分)(共 4 分)【参考译文】 (二)江苏吴中得梅花 ,要数玄墓、光复两座山最为出名 ;刚进入春天得时候游人 便会聚集在一起 ,车马中得人都可以相互瞧到。洞庭梅花不比这两座山差 ,而且又在偏远得洞 庭湖之中 ,很少有游人到达那里 ,所以我多年来都会舍弃玄墓、光复这两座山 ,专门到洞庭湖 (观赏梅花 )。园中有梅花百余株 ,一眼瞧去如雪一般 ,芬芳得花香飘荡在衣袖间。靠近池塘得地方也生长着几棵梅树 ,绿色得花萼像玉一样层层相叠,红白色得梅花镶嵌其间 ,古木得枝干与繁盛得花朵 ,交相映照在

11、池塘得清波之中。 其中一株梅树横卧在水面上 ,我酒喝得尽兴 ,便躺在它得上 面,瞧水中得花影与人影 ,开怀畅饮 (灵感突然涌现 )。随口咏诵了两首绝句 ,大醉而归寓所。三、1、C(2分) 【解析】A项两个“益”得意思分别就是“更加”“帮助”;B项两个“谓” 得意思分别就是“认为” “为、就是” ;C项两个“劳”得意思都就是“使 劳累” ;D项两 个“欲”得意思分别就是“想要” “快要”。2、 (1)水上、地上各种草木得花 ,可爱得很多。 (“甚蕃” 1分,大意 1分。共 2分) (2)对于菊花得爱好 ,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鲜”“闻” 1 分,大意 1 分。共 2 分)(共 4 分)3、

12、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个方面来描写莲花。 (2 分)4、 语段 (一 )借写对莲得喜爱 ,表达了对君子得美好形象与高洁品质得赞美,同时借写牡丹表达出作者对追名逐利世态得鄙弃与厌恶。(2 分)语段 (二)通过对无情得草木与万物中最有感情、最有灵性得人得对比 ,阐述了百般得忧虑与万事得操劳必然损伤着人得身心与精力得道理,表达了对国家与自己处境得忧思。(2 分)(共 4分)【参考译文】 (二)唉!草木就是无情之物 ,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 ,在万物中又最有灵 性。无穷无尽得忧虑煎熬她得心绪,无数琐碎烦恼得事使她得身体劳累,(只要 )内心被外物触动,就一定会消耗她得精气。更何况常常思考自

13、己得力量所做不到得事情,忧虑自己得智慧所不能解决得问题 ,自然会使她红润得面色变得如枯槁得木头,乌黑得头发变得花白。 (既然这样,)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那样长久得肌体,想要与草木那样争一时得荣盛呢?(人应当 )考虑究竟就是谁带来了这么多残害 ,又何必去怨恨这秋声呢?四、1、(1)多 (2)竖立(意思对即可。一小题 1 分,共 2分)2、 我则唯独喜爱莲 莲从河沟、池塘里积存得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 (污秽 ),经过清 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染”“濯” 1 分,大意 1 分,共2分)3、 相同点 :都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意思对即可。 1 分)不同点 :陶渊明面对污浊得现实 ,采取

14、消极避世得态度 ,选择了归隐 ;而周敦颐选择在污浊得世 间独立不移 ,永远保持清白得操守与正直得品德。(意思对即可。 2 分)(共 3 分)4、语段 (一)中得牡丹就是花中得 “富贵者” ,作者通过写牡丹表达对追名逐利得世态得厌弃。(2 分)语段 (二)中讲了牡丹没有屈从于武后而被贬得故事,作者借牡丹表达得就是对刚正不屈品格得赞许。 (2分)(共 4分)【参考译文】 (二)牡丹能够在群花中称王 ,我开始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要说牡丹得颜色与香味 , 比芍药能强多少?选择最好得牡丹(与最好得芍药 )来决一雌雄 ,还不知鹿死谁手。 直到我瞧了事物纪原 一书,说武则天冬日游后花园 ,瞧到所有得花都竞相开放 ,只有牡丹迟迟未开 ,于就 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