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分子动理论(最新修改)_第1页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最新修改)_第2页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最新修改)_第3页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最新修改)_第4页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最新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一、分子动理论二、温度三、气体的压强四、热力学能一杯20C的水和一杯30C的水,不能用手摸,只能用眼睛看,你能分辨出来那个温度高吗? 一、分子动理论一、分子动理论.将墨水滴入水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结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证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观察与思考铅片金片将铅片和金片紧紧压在一起铅片铅片铅片金片将铅片和金片紧紧压在一起1.在一间封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盖,不一会儿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香味; 2.长期堆放在墙脚的煤会渗进地面和墙面中这就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可以说

2、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的热运动: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固体-分子只能处于确定的位置上做微小的振动。液体-分子与临近分子拥挤在一起,可以发生位置的交换。气体-分子可以自由地运动观察与思考活动2:把水和酒精倒在一块,观察它们的总体积变化情况。该实验说明了什么?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既然分子之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例如:荷叶上的露珠总是呈现出一个近似的球形,说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液压千斤顶利用的是液体的不易压缩性

3、,说明液体分子间又存在着斥力。结论: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1.分子动理论内容: ( 1、)物质是由_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_ (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_ (3、)分子之间存在着_和 _。 2. 不同的物质在_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_ 、_。大量分子空隙无规则运动引力斥力相互接触在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3、扩散现象说明(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有一定质量、C、分子间有作用力 D、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规则运动的是( )A、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 B、铁丝不易被拉断C、浸在盐水中的鸡蛋变

4、咸 D、汽车驶过,公路上扬起灰尘DC5 5、下列现象中不是扩散现象的是、下列现象中不是扩散现象的是( )( ) A A、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 B B、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天箱子中充、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天箱子中充满樟脑味满樟脑味 C C、一滴红墨水落在清水中,最后杯中的、一滴红墨水落在清水中,最后杯中的水呈红色水呈红色 D D、长期堆煤的水泥地上,地面变成了黑、长期堆煤的水泥地上,地面变成了黑色色A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标:温度数值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温标: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又叫绝对温标) 二、温度二、温度 二、温度二、温度 世界上大多数地区使

5、用摄氏温标,美国通常使用华氏温标。 摄氏温标是瑞典天文学家摄尔西乌斯(17011744)创立的,单位是摄氏度(); 华氏温标是荷兰物理学家华伦海特(16861736)创立的,单位是华氏度( )。 这两种温标都是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作为特征温度的:在摄氏温标中这两个温度被定为0 和100 ;在华氏温标中这两个温度被定为32 和212 。 热力学温标(或绝对温标)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右图)创立的,热力学温标的单位是开(K)。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在数值上有如下关系:T = t273例如:水的冰点用热力学温度表示为273 K,水的沸点用热力学温度表示为373 K。 热力学温标的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标

6、相同,因此热力学温标中水的沸点比冰点的温度也高100 K。热力学温标把宇宙中的最低温度定义为0 K,这个温度叫做绝对零度。国际上公认的绝对零度为273.15 。 热力学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量之一,用符号 T 表示。 二、温度二、温度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的数值关系T=t+273 三、气体的压强三、气体的压强1.定义:气体的压强是气体垂直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2.特点:气体向各个方向上的压强都是相等的。单位:帕(Pa) 压力表按其测量范围,分为真空表、微压表、低压表、中压表及高压表等。 在工业上用来测量气体压强的仪表通常叫做压力表。压力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随着压力的变化而产生弹性形变,通

7、过齿轮传动机构放大,就会在表盘上显示出气体压强值。一种金属盒压力表的结构示意图如右上图所示。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当你打开热水瓶的木塞,倒出热水又把木塞盖上去的时候,木塞像有弹簧似的,自动跳出来,好象故意跟你过不去。为什么木塞会自动跳出来呢? 学习了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会明白。 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苹果和地球相互作用具有势能互相吸引的分子是否也具有势能?+=机械能运动着的分子是否也具有动能?概念: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着,所以运动着的分子具有动能,叫做分子动能。也称分子的平均动能概念: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称之为分子势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8、热力学能。也叫作内能. 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因此一切物体都具有热力学能单位:焦(J) 热力学能与温度和体积有关 冷水和热水中哪个的热力学能大?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即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热力学能也就越大。这就是说,同一物体的热力学能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温度是物体热力学能改变的标志。怎样才能使一根铁丝的温度升高,热力学能增加?钢锯锯摩擦折烧敲打烤晒烫做功热传递搓手时手变热了滑下时摩擦发烫了钻木取火热力学能增加了 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我们迅速且有力地把活塞压下去时,蘸有乙醚的棉花会燃烧这是因为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热力学能增大,温

9、度升高而燃烧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热力学能 通过活塞向盛有水的厚玻璃瓶打气,当活塞从瓶口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活塞做功时,热力学能减少,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说明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热力学能会减少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热力学能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热力学能 烧铁丝使铁丝温度升高总结:热传递也可以改变物体的热力学能。 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改变物体热力学能有两种方式做功热传递概念: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传递热力学能的多少叫热量温度是物体热力学能改变的标志。改变物体热力学能的方法: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热力学能+=运动着的分子而具有的动能

10、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也叫做内能热传递做功 由于瓶中的空气受热,热力学能增加,热力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木塞会自动跳出来。 例1. 若液化气钢瓶放在烈日下暴晒,将通过 的方法使它的热力学能 (选填“减少”或“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液化气钢瓶严禁暴晒。答案:热传递 增加解析:改变物体热力学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将液化气钢瓶放在烈日下暴晒,热从太阳光传递给钢瓶,使钢瓶的热力学能增加,改变热力学能的方式是热传递。例2.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过程中,食物、温度计、水和圆木的热力学能都会发生改变,其中利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热力学能的是() 答案:D例3、在下面的四

11、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热力学能的是( ) 答案:D例4、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热力学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C用锯条锯木头,锯条发热D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 答案:B例5. 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假如你将铁丝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然后用手指触摸一下弯折处,你会有何感觉?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答案:感觉弯折处发烫(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人对铁丝做功,铁丝热力学能增大,温度升高。解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热力学能,对铁丝快速的弯折,是对铁丝做功,对铁丝做功后,铁丝的热力学能增加,温度升高,当用手指接触铁丝时,由于热传递,所以手感觉发烫.练

12、习练习3-1 1试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墨块是由石墨粉加高压后结合而成的; (2)压缩一团棉花很容易,但棉花不能无限地被压缩; (3)气体分子平均速率约几百米每秒,但在房间内打开一瓶香水后,要隔一段时间,才能够嗅到香水味; (4)温度升高,扩散现象加剧; (5)固体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 答案:(1)墨粉分子在高压下,分子间的距离缩小到一定程度,在分子引力的作用下结合成墨块。 (2)棉花分子间有很大的空隙,但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分子间会产生很强的斥力,因此不能无限地被压缩。 (3)香水气体分子的速度虽然很大,但其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其他空气分子的阻挡,运动轨迹是曲折的,因此要隔一段时

13、间,才能够嗅到香水味。 (4)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因此扩散现象加剧。 (5)固体分子间存在着斥力,因此不易被压缩;固体分子间同时又存在着引力,因此也不易被拉伸。 2笑话:一位刚到美国不久的中国留学生因感冒发烧到医院去看病。测量完体温后,他问医生:“我现在的体温是多少?”医生回答:“100。”听完医生的话,留学生马上晕了过去。你知道为什么吗? 。 答案:美国医生说的是华氏温度100度,实际相当于摄氏温度37.8。 3讨论家里厨房和洗刷间的墙壁上常使用的吸盘式挂钩的原理。 答案:吸盘内大多数空气分子被排出,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稀薄,压强远远地小于外部大气压,因此吸盘被牢牢地压在墙壁上。 4下列现象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物体热力学能的? (1)烧开水; (2)刚锯过木头的锯条热得烫手; (3)蒸馒头; (4)用打气筒打气,筒壁发热; (5)烤羊肉串; (6)搓手变暖; (7)晒衣服; (8)将火柴在火柴盒上一擦,点着了。 答案:(1)烧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