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健康与膳食_第1页
老年人的健康与膳食_第2页
老年人的健康与膳食_第3页
老年人的健康与膳食_第4页
老年人的健康与膳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一、老年人的健康现状老年人的健康现状二、老年人的生理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特点三、老年人的营养需要与膳食指导三、老年人的营养需要与膳食指导 营养需要营养需要 膳食指导膳食指导四、老年人常见的营养问题四、老年人常见的营养问题 高血糖高血糖 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 60岁:青年老年期(花甲),岁:青年老年期(花甲),70岁:中年老年期(古稀),岁:中年老年期(古稀),80岁:进入老年期(耄耋)。岁:进入老年期(耄耋)。衰老的分类衰老的分类 患病衰老:患病衰老: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可大大加快衰老进程;病可大

2、大加快衰老进程; 功能减退与虚弱:功能减退与虚弱: 激素水平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激素水平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原因导致机体功能减退;原因导致机体功能减退; 成功衰老:成功衰老: 机体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及较高功能机体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及较高功能水平。水平。 老年人生理状况通常发生以下变化:老年人生理状况通常发生以下变化:(一)体表外形改变(一)体表外形改变 老年人须发变白,脱落稀疏;老年人须发变白,脱落稀疏; 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 结缔组织弹性减低导致皮肤出现皱纹;结缔组织弹性减低导致皮肤出现皱纹; 牙龈组织萎缩,牙齿松动脱落;牙龈组织萎缩,牙齿松动脱落; 骨骼

3、肌萎缩,骨钙丧失或骨质增生,关节骨骼肌萎缩,骨钙丧失或骨质增生,关节活动不灵;活动不灵; 身高、体重随增龄而降低(身高在身高、体重随增龄而降低(身高在35岁以岁以后每后每10年降低年降低1cm);指距随增龄而缩短);指距随增龄而缩短(二)器官功能下降(二)器官功能下降 老年人的各种脏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老年人的各种脏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如视力和听力的下降;退,如视力和听力的下降; 心脏搏出量可减少心脏搏出量可减少40%50%; 肺活量减少肺活量减少50%60%; 肾脏清除功能减少肾脏清除功能减少40%50%; 脑组织萎缩,胃酸分泌量下降等。脑组织萎缩,胃酸分泌量下降等。 由此,导致老年

4、人器官储备能力减弱,对由此,导致老年人器官储备能力减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各种慢性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各种慢性退行性疾病。退行性疾病。 (三)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三)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 老年人动作和学习速度减慢,操作能力和老年人动作和学习速度减慢,操作能力和反应速度均降低,加之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反应速度均降低,加之记忆力和认知功能的减弱和人格改变,常常出现生活自理能的减弱和人格改变,常常出现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力的下降; 老年人免疫防御能力降低,容易患各种感老年人免疫防御能力降低,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染性疾病; 免疫监视功能降低,容易患各种癌症。免疫监视功能降低,容易患

5、各种癌症。 1、能量、能量 基础代谢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体力活动 脂肪比例脂肪比例 以以体重体重来衡量,据来衡量,据活动量活动量来调整来调整2、蛋白质、蛋白质 分解分解合成合成 吸收利用吸收利用 肝肾功能肝肾功能 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为(轻体力活动)男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为(轻体力活动)男75g,女,女65g。 动物性蛋白比例不宜过高,会增加脂肪和胆动物性蛋白比例不宜过高,会增加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大豆及其制品是最佳选择之一。固醇摄入,大豆及其制品是最佳选择之一。3、脂肪、脂肪 胆汁胆汁脂酶活性脂酶活性脂肪消化能力脂肪消化能力 占总能量占总能量20-30,以富含多不饱和植物油为主,以富含多不饱和植物油

6、为主,限制动物脂肪,胆固醇不宜多于限制动物脂肪,胆固醇不宜多于300mg。 P:M:S=1:1:14、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 占总能量的占总能量的55-65,以淀粉为主,多吃粗粮、,以淀粉为主,多吃粗粮、杂粮,少吃蔗糖等简单糖类,多吃蔬菜水果,增杂粮,少吃蔗糖等简单糖类,多吃蔬菜水果,增膳食纤维预防便秘。膳食纤维预防便秘。5、矿物质、矿物质 (1)钙:)钙:1000mg/d,以食物钙为主。,以食物钙为主。 (2)铁:)铁:15mg/d 6、维生素、维生素 维生素维生素A:男:男800ugRE/d,女,女700ugRE/d 维生素维生素D:10 ug/d,维生素,维生素E:14mg/d B1:1

7、.3mg/d, B2 1.4mg/d, Vit C:100mg/d三、三、老年人的老年人的营养需要和膳食指导营养需要和膳食指导能量平衡能量平衡营养素平衡营养素平衡1 1、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平衡膳食,食物多样;2 2、食物粗细搭配,易于消化;、食物粗细搭配,易于消化;3 3、每天饮用奶及其制品,吃大豆及其制品;、每天饮用奶及其制品,吃大豆及其制品;4 4、适量食用动物性食品;、适量食用动物性食品;5 5、保证充足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保证充足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6 6、积极参加适度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积极参加适度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7 7、饮食清淡、少盐,合理烹调。、饮食清淡、少盐

8、,合理烹调。 返回返回 1 1、高血糖、高血糖 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诊断依据为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诊断依据为WHO(1999)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标准。)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标准。 糖尿病糖尿病(DM):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确诊为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确诊为糖尿病:尿病: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FBG)7.0mmol/l;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服糖后,服糖后2小时血小时血糖糖11.1mmol/l;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空腹血糖 6.1mmol/l但但 7.0mmol/l。 高血糖膳食预防原则:高血糖膳食预防原则: 合理控制总

9、热能合理控制总热能 选用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血糖生成指选用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血糖生成指数低的糖类数低的糖类 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选用优质蛋白选用优质蛋白 保证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合理的进餐制度。合理的进餐制度。 2、高血脂高血脂3、高血压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膳食预防原则心血管疾病膳食预防原则:1、平衡膳食、平衡膳食: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的各种营养素;当的各种营养素;2、限制热量,控制体重、限制热量,控制体重,脂肪功能占总热量,脂肪功能占总热量2035%,保证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10、,胆固,保证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胆固醇每日醇每日300mg以下;以下;3、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4、限制食盐每天、限制食盐每天6g以下,减少精制糖摄入,以下,减少精制糖摄入,戒烟限酒,饮食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戒烟限酒,饮食定时、定量、少量多餐。4 4、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一、概述一、概述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病

11、。老年人患病率男性为老年人患病率男性为60.72%,女性为,女性为90.47%。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二、病因二、病因(1)内分泌因素:雌激素、降钙素等激素分)内分泌因素:雌激素、降钙素等激素分泌减少,破骨大于成骨;泌减少,破骨大于成骨;(2)营养因素:钙、维生素)营养因素:钙、维生素D、蛋白质等营、蛋白质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养素摄入不足;(3)运动不足;)运动不足;(4)遗传因素;)遗传因素;(5)其他:烟、酒、咖啡等。)其他:烟、酒、咖啡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三、症状三、症状(1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以腰背痛多见。 (2 2)身长缩短、驼背。)身长缩短、驼背。 (3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最严重的并发症。(4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四、预防四、预防1、提高峰值骨量;、提高峰值骨量;2、增加钙的摄入:奶及奶制品、豆类及、增加钙的摄入:奶及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等;其制品等;3、适宜的蛋白质摄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