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模拟题(附答案)第7章-多基因病_第1页
医学遗传学模拟题(附答案)第7章-多基因病_第2页
医学遗传学模拟题(附答案)第7章-多基因病_第3页
医学遗传学模拟题(附答案)第7章-多基因病_第4页
医学遗传学模拟题(附答案)第7章-多基因病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格式第七章多基因遗传病(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1. 质量性状的变异的特点为。A基因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B. 呈正态分布C基因间呈显隐性关系D基因间没有显隐性关系2. 多基因遗传病患者同胞的发病率约为。A 0 . 1% 1%B 1% 10%C 1/2 或 1/4D 70%- 80%E 20% 30%3.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A冠心病B.唇裂C先天性心脏病 D.糖尿病E.并指症4. 下列关于多基因遗传的错误说法是 B.多为两对以上等位基因作用C微效基因是共显性的D环境因素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E微效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5. 多基因病的遗传学病因是A染色体结构改变B. 染色体数目异常C

2、 一对等位基因突变D易患性基因的积累作用E体细胞DNA突变6. 在多基因遗传中起作用的基因是 。A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C.外源基因D微效基因E. mtDNA基因1/14专业资料整理格式7. 累加效应是由多个的作用而形成。A显性基因B.共显性基因C.隐性基因D显、隐性基因 E. mtDNA基因8. 多基因遗传与单基因遗传的共同特征是 。A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明确B. 基因的作用可累加C基因呈孟德尔方式传递D基因是共显性的E不同个体之间有本质的区别O9. 如果某种遗传性状的变异在群体中的分布只有一个峰,这种性状称A显性性状B .隐性性状C .数量性状D质量性状E.单基因性状10. 有两个唇腭裂患者

3、家系,其中 A家系有三个患者,B家系有两个患者,这两 个家系的再发风险是。A A家系大于B家系B . B家系大于A家系C . A家系等于B家系D等于群体发病率 E .以上都不对11 .某多基因病的群体发病率为1%遗传度为80%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为。A. 1%B.2%C.1/4D.1/10E.1/4是多基因病。豆病 C.Down综合征12.D.Marfan综合征E.Turner综合征13 .唇裂属于。A. 多基因遗传病B.单基因遗传病 C.质量性状遗传D.染色体病E.线粒体遗传病14 .微效基因所不具备的特点是 。A共显性B.作用微小C.有累加作用2对或2对以上共同作用15 .下列为数量性状特征

4、。2/14专业资料整理格式A. 变异分为2-3群,个体间差异显著B. 变异在不同水平上分布平均C. 变异分布连续,呈双峰曲线D. 变异分布不连续,呈双峰曲线16 .下列不符合数量性状的变异特点的是 A 一对性状存在着一系列中间过渡类型B. 群体中性状变异曲线是不连续的C分布近似于正态曲线D 一对性状间无质的差异E大部分个体的表现型都接近于中间类型17 .下列不属于多基因病特点的是 A群体发病率0.1%B. 环境因素起一定作用C有家族聚集倾向E.系谱分析不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11. 下面属于数量性状。A.ABO血型B.A血压C.A红绿色盲D.多指E.先天聋哑12.属于质量性状。A. 身高B.血压C

5、.肤色D.智力E.高度近视13. 下面符合多基因遗传疾病的描述是 。A. 疾病所具有的性状是在正常数量基础上的增加或减少B. 群体发病率0.1%C. 系谱分析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D. 遗传基础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纯合隐性基因E. 环境因素起主要作用3/14专业资料整理格式21.在一个随机杂交的群体中,多基因遗传的变异范围广泛,大多数个体接近于中间类型,极端变异的个体很少。这些变异产生是由 。A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 遗传基础的作用大小决定的C环境因素的作用大小决定的D多对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作用的结果E主基因作用22 .在多基因遗传中,两个中间类型的个体杂交所产生的子代 。A均为极端

6、的个体B. 均为中间的个体C多数为极端的个体,少数为中间的个体D多数为中间的个体,少数为极端的个体E极端个体和中间个体各占一半23 .遗传度是。A遗传性状的表现程度B.致病基因危害的程度C遗传因素对性状影响程度D遗传病发病率的高低E遗传性状的异质性24 .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度越高,则表示该种多基因病 。A是遗传因素的作用B.主要是遗传因素的作用,环境因素作用较小C是环境因素的作用D主要是环境因素的作用,遗传因素作用较小E遗传因素和遗传因素的作用各一半25 .对某群体中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调查表明,在15对单卵双生子中,共同患病的有10对;在40对双卵双生子中,共同患病的有2对。该病的遗传度为 A

7、 1%B 5%C 65%D 67%E 78%26 .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发生某种多基因遗传病的风险大小称4/14专业资料整理格式来衡量A.遗传度B.易感性C.易患性D.阈值E.表现度14. 遗传因素在多基因遗传病发生中的作用大小可用A.遗传背景B.表现度C.易患性D.遗传度E.标准差28 .在公式h2=b/r中,r代表。A. 亲属易患性对先证者易患性的回归系数B. 亲属系数C. 一般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与阈值之间的标准差数D. 一般群体发病率E. 先证者亲属发病率29 .基因遗传病中阈值是指造成发病的 。A. 最低的易患性基因数量B. 最高的复等位基因数量C. 最低的共显性基因数量D. 最高的易患性

8、基因数量E. 最高的共显性基因数量30 .关于多基因遗传病易患性的错误说法是 A. 在群体中,变异是不连续的B. 高达一定限度时,个体发病C. 群体中大部分个体的易患性接近平均值D. 呈正态分布E. 其变异是一种数量性状31.多基因病的群体易患性阈值与平均值距离越远,则A个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越高B.个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越低C个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越低D个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越高E.个体易患性平均值与群体发病率无关5/14专业资料整理格式32 .群体中与阈值与易患性平均值之间的距离可通过 计算B.双生子发病一致率C患者同胞发病率的高低D近亲婚配所生子女

9、的发病率高低E. 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的高低33. 种遗传病的遗传度为 30%- 40%表明。A遗传因素在决定易患性上起主要作用,环境因素的作用是次要的B.环境因素在决定易患性上起主要作用,遗传因素的作用是次要的C子代发病率为 30%- 40%D患者同胞发病率为 30%- 40%E.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均为 30%- 40%34 .易患性正态分布曲线中,代表发病率的面积是 。A. 平均值左面的面积B. 平均值右面的面积C. 阈值与平均值之间的面积D. 阈值右侧尾部的面积E. 阈值左侧尾部的面积35 .有些多基因遗传病的群体发病率有性别差异,发病率低的性别A阈值、患者子女复发风险与一般群体相同B.阈

10、值低,患者子女的复发风险相对较低C阈值高,患者子女的复发风险相对较低D阈值低,患者子女的复发风险相对较高36 .下面哪一项符合多基因病易患性平均值与发病率规律A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越高B.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越高C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与发病阈值越近,群体发病率越低D群体易患性平均值的高低不能反映群体发病率的高低6/14专业资料整理格式E群体易患性平均值高,说明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发病风险都较大37 .下列关于群体易患性的错误说法是 。A. 易患性在群体中呈连续分布B. 群体中,易患性平均值不能反映每个个体的发病风险C. 群体的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越高D. 群体的易患性

11、平均值越高,阈值越低38 .下列关于遗传度的估算描述正确的是 A. 适合于有遗传异质性的疾病B. 适合于有主基因效应的疾病C. 由同胞、父母和子女分别估算的遗传度不同E.可通过群体发病率计算15. 遗传度越高的疾病,则A. 发病阈值越高B. 群体发病率越高C. 患者病情越严重D. 发病率的性别差异越大E. 一卵双生的患病一致率与二卵双生患病一致率相差越大40 .利用Edward公式估算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风险的条件是 B.群体发病率 70% 80% 遗传率为0.1%1%C群体发病率1%10% 遗传率为70%80%D群体发病率 70%80% 遗传率为1%10%E不考虑任何条件,均可使用41. 下列

12、关于多基因病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近亲婚配时,子女患病风险增高,且比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显著B. 具有家族聚集倾向,有明显的遗传方式7/14专业资料整理格式D. 随亲属级别的降低,患者亲属发病风险明显增高E. 畸形越轻,再现风险越大42. 种多基因遗传病的复发风险与 。A该病的遗传率有关,而与一般群体的发病率无关B. 般群体的发病率有关,而与该病的遗传率无关C与该病的遗传率和一般群体的发病率的大小都有关D性别有关,与亲缘关系无关E. 亲缘关系有关,与性别无关43 .癫痫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36%,遗传率约为70% 对表型正常夫妇结婚后,第一胎因患癫痫而夭折,再次生育时复发风险是 A 70%B

13、 60%C 6%D 0.6%E.16. 唇裂在我国的群体患病率为0.17%,遗传度为76% 一对夫妇表型正常,生了一个唇裂患儿,再次生育时患唇裂的风险为 A 0B. 4%C 1/2D . 1/4E . 100%17. 唇裂在我国的群体患病率为0.17%,遗传度为76% 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2个唇裂患儿,第三胎生育唇裂患儿的风险为 。A 0B. 4%C 10%D 50%E 100%_46 .多基因遗传病患者的下列亲属中,发病率最低的是 A儿女B.孙子、孙女 C.侄儿、侄女 D外甥、外甥女E .表兄妹47 . 一个家庭患某种多基因病人数多,说明这个家庭患此病的.A.阈值较高B.阈值较低C.易患性

14、较高D.易患性较低E.遗传率较高48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A精神分裂症状 B .糖尿病C.先天性幽门狭窄D唇裂E .软骨发育不全49 .先天性幽门狭窄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男性发病率为0.5%,女性的发病率为13.%亲属中发病率最高的是 C.女性患者的女儿8/14专业资料整理格式D男性患者的女儿 E.以上都不是50.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风险与以下哪些因素无关。A该病一般群体发病率的大小B.病情严重程度C家庭成员数D近亲结婚E家庭中患者人数51. 下列哪种患者的后代发病风险高A单侧唇裂B.腭裂C双侧唇裂D双侧唇裂+腭裂E轻度腭裂(三)是非判断题1 .多基因遗传病指多个显隐性基因控制

15、的遗传病。x2. 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环境因素不起作用。x3. 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可表现出与单基因遗传相同的系谱特征°x4.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阈值标志着患病所需的最低的有关基因数量18. 一个个体易患性的高低是可以准确测量的。x6. 随着亲属级别的降低,发病风险迅速降低。“7. 多基因遗传病发病风险与性别无关。X&近亲婚配对于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风险无影响。X9. 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有一定种族差异。"10 .多基因遗传病的严重程度只累及个人与其他人的发病无关。x11. 遗传度是群体统计量,用到个体毫无意义。“12 .哮喘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x1

16、3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不受环境因素影响。x(四)名词解释1 .质量性状(qualitativecharacter )9/14专业资料整理格式2. 数量性状(quantitativecharacter )3. 易患性(liability )4. 阈值(threshold )5. 遗传度(heritability)6. 微效基因(minorgene )19. 复杂疾病(complexdisease )20. 主基因(majorgene )21. 累加效应(additiveeffect )22. 多基因遗传(polygenicinheritance )(五) 问答题I.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有何异同

17、?2 .唇裂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为17/10000,调查100例先症者的家系,患者一级亲属1002人中,有44人发病。求唇裂的遗传率。3. 在估计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风险时,应考虑哪些情况?14. 简述多基因遗传假说的论点。5. 简述多基因遗传特点。6. 与单基因病相比,多基因病有哪些不同的特点?7. 有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率为80%群体发病率为0.49%,如一对表型 正常的夫妇已生过一个该病患儿,生第二个孩子的患病风险是多少?8. 有人调查消化性溃疡的一级亲属1502人,其中123人也患消化性溃疡,而在年龄、性别均与患者相应的无该病的1502名对照者中,有60人患消化性溃疡,试计算消化性溃疡的

18、遗传率。9. 调查28对单卵双生子中,同发哮喘病病的有23对;23对双卵双生子中, 同发此病的有2对,计算哮喘病的遗传率。10. 为什么多基因遗传病发病风险随患者亲属级别降低而迅速降低?II. 应用Edward公式估算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风险需要何条件?12. 精神分裂症的一般人群发病率为1%在患者亲属768人中,有80人发病。求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率。10/14专业资料整理格式(一) A型选择题23. E2.B3.E4.A5.D6.D7.B8.C9.C10.A15. D12.A13.A14.D15.E16.B17.D18.B19.E20.A11. A22.D23.C24.B25.C26.C27.D

19、28.B29.A30.A13. B32.A33.B34.D35.E36.A37.E38.D39.E40.A41. C42.C43.C44.B45.C46.E47.C48.E49.A50.C51 . D(三)是非判断题1. 错。多基因遗传受共显性的微效基因控制。2. 错。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双重作用。3. 错。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规律不符合任何一种单基因遗传的系谱特征。4是。5. 错。一个个体的易患性高低只能根据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估计。6. 是。7错。某种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上存在性别差异,表明不同性别的发病阈值 不同,子女复发风险也不同。8. 错。近亲婚配对多基因遗传病发病风险的影

20、响不如单基因遗传那样明显。9是。10. 错。多基因遗传病病情严重的患者易患性高,亲属发病风险高。11. 是。12. 错哮喘属于多基因遗传病,不遵循单基因病孟德尔遗传的一般规律。13. 错精神分裂症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其发病受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双重影 响。(四)名词解释1. 即单基因性状,形状间表现出明显的相对性,优质的差别,界限分明, 互不混淆,易分类,形状变异不连续。2. 即多基因性状,性状间只有量或程度上的差别,无质的不同,界限不明, 不易分类,性状变异是连续的。3. 是指在多基因遗传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一个个体是11/14专业资料整理格式否易于患病的可能性。4. 一个个体的易

21、患性高达一定限度时,此个体将患病,此限度为阈值。5. 在多基因遗传病中,易患性的高低受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其中遗传基础所起作用的大小程度称为遗传度或遗传率。6. 多基因遗传中,每对基因对遗传性状或疾病形成的作用是微小的,称微效基因。7. 多基因遗传病受两对以上微效基因的累加作用和环境因子的影响,故称复杂疾病。&微效基因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是等同的,可能存在一些起主要作用的基因, 即主基因。9. 多对微效基因的作用累加所形成的明显效应。10. 受两对以上共显性的微效基因的累加作用,并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性状或 疾病称多基因遗传。(五) 问答题1 .两种遗传性状的共同之处:都有一定的遗传

22、基础,常表现有家族的倾向;两种性状遗传的不同之处:单基因遗传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遗传方式 较明确,既显性或隐性;群体变异曲线是不连续分布,呈现23个峰;显性和隐性表现型比例按1/2或1/4规律遗传,表现为质量性状。多基因遗传由多对微 效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性状;遗传方式不明确,;变异在群体中呈连续分 布,表现为数量性状。2. 一级亲属发病率:44/1002 X 100%=4.40%查 X 和 a 值表得 Xg=2.929, ag=3.217 和 Xr=1.706由 b= (Xg-Xr) /a g= ( 2.929-1.706 ) /3.217=0.38贝畀遗传率:h2=b/r=0.38/

23、0.5=0.76=76%3. 该病的遗传度和一般群体的发病率的大小:当某一种多基因病的遗传度在70%80% 一般群体的发病率在 0?i%1%之间时,患者一级亲属的再发风 险可采用Edward公式,即患者一级亲属的再发风险f= Vp(p : 般群体的患病率);多基因的累加效应与再发风险:患病人数越多,反应了双亲带有的易患基因数量越多,则其再次生育的再发风险越高。病情越严重的患者必然带有越12/14专业资料整理格式多的易患基因,其双亲也会带有较多的易患基因,所以再次生育时复发风险也将 相应地增高;性别差异与再发风险:有些多基因遗传病的群体发病率有性别差 异,发病率低的性别易患性阈值高,该性别患者易

24、患性则高即带有更多的致病基 因,贝y基亲属发病风险也相对增高。反之,发病率高的性别,易患性阈值低,发 病个体易患性低即所带致病基因少,其子女发病风险就低。4. 多基因假说论点: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也是基因,但是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不同对基因之间没有显性隐性之分,都是共显性;每对基因对性状所起的作用都是微小的,但具有累加效应;数量性状的遗传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的作用。5. 多基因遗传具有3个特点:两个极端变异的个体杂交后,子1代都是中间类型,也有一定的变异范围;两个子1代个体杂交后,子 2代大部分也是中间类型,子2代将形成更广范围的变异;在随机杂交的群体中,变异范围广泛,大多数个体接近于中间类型,

25、 极端变异的个体很少。6. 受群体患病率影响,表现为常见病其亲属患病率较高,少见病其亲属患病率较低,但两者间的关系不完全成正比。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患者亲属 的发病率高于群体发病率,但绘制成系谱后,不符合任何一种单基因遗传方式, 同胞中的发病率远低于 1/2或1/4 ;受亲属等级影响,亲属关系愈密切,患病 率愈高。随着亲属级别的降低,患者亲属的发病风险迅速降低,群体发病率越低 的病种,这种特征越明显;近亲婚配时,子女发病风险也增高,但不如常染色 体隐性遗传病那样显著;发病率存在着种族差异。7. 该病的遗传率为 80%群体发病率为0.49%,即0.1%1%这对表型正 常的夫妇生过一个该病患儿,生第二个孩子(一级亲属)的患病风险为群体发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