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物价上涨原因与对策的_第1页
关于我国物价上涨原因与对策的_第2页
关于我国物价上涨原因与对策的_第3页
关于我国物价上涨原因与对策的_第4页
关于我国物价上涨原因与对策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OMPANY NAME当前我国物价上涨原因与对策的分析当前我国物价上涨原因与对策的分析张臻张臻 王培王培 当前我国物价上涨原因与对策的分析当前我国物价上涨原因与对策的分析 1 引言引言 5 结论结论 4 抑制物价上涨的对策抑制物价上涨的对策 2 物价上涨的现状及特点物价上涨的现状及特点 3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当前我国物价上涨原因与对策的分析当前我国物价上涨原因与对策的分析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引言物价上涨物价上涨 的背景的背景引言引言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当前我国物价上涨原因与对策的分析当前我国物价上涨原因与对策的分析 引言 1

2、引言v 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为避免经济增长受到影响,大举投资了4万亿资金进入市场,超发货币刺激经济发展,我国的物价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上涨的。2009年金融危机开始后不久,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给市场多供应了60万亿人民币,致使物价再一轮上涨。2010年,是我国物价水平上涨幅度最快的一年,2010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达到了6.9%,创出近年来物价上涨的新纪录。受到2010年翘尾因素的影响,2011年我国CPI一路高歌,在二三季度涨幅曾一度达到6%以上,虽然在最后一个季度涨幅有所回落,但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很大。 物价上涨背景 1 引言v 物价上涨不论是对社会、政府

3、还是对居民生活都带来很大的影响。高物价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广大居民的生活支出,也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物价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影响全局的社会问题。日趋严峻的物价形势,揪着人民群众的心,也牵动着中央领导同志的心。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都需要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物价上涨背景 1 引言v从2009年开始,我国的商品价格呈现明显上涨的趋势,这个趋势一直持续并且愈演愈烈,物价上涨这一现象也已经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物价上涨的问题,必须对物价上涨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由此,论文的积极意义不言而

4、喻。 研究意义 2 物价上涨的现状及特点2.3物价上涨的物价上涨的特点特点2.2物价上物价上涨的现状涨的现状2.1物价及物价物价及物价水平水平 2 物价上涨的现状及特点v 物价即货物的价格,是衡量物品的一种价值尺度。物价水平是指整个经济的物价,是用来衡量所在的目标市场所潜在的消费能力和分析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v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作为研究我国物价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反映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 物价及物价水平 2 物价上涨的现状及特点 物价上涨现状图图1 2010年年12月月2011月年月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月全国居民消费价

5、格涨幅 2 物价上涨的现状及特点v 自今年6月以来,我国CPI涨幅进入“6”时代6.4%、6.5%、6.2%、6.1%。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前3个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5.7%,涨幅比上年同期扩大2.8个百分点,其中7月价格涨幅最高,达6.5%,是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也是1997年以来的第二个价格高点。8月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6.2%,涨幅比7月份回落了0.3个百分点。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回落明显,同比上涨5.5%,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11月份CPI同比上涨4.2%,较10月份大幅回落1.3个百分点,创下年内新低;环比则下降0.2%,

6、为近8个月以来首次回落。虽然9月份、10月份和11月份也开始出现了回落,但从今年1月份以来,CPI从年初的涨幅接近5%到当前的6%以上,并屡创新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物价上涨趋势。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5.5%,由此可见物价上涨的幅度之大。 物价上涨现状 2 物价上涨的现状及特点v 总的来说,今年物价走势前高后低,物价虽未全面失控,但却超出市场预期,在第二、三季度达到高点,且全年都在相对高位持续运行。未来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还将继续加大,通胀形势依然严峻。一些中长期因素的存在,使得物价上涨压力将长期存在。 物价上涨现状 2 物价上涨的现状及特点 物价上涨特点

7、1.食品与非食品价格同步上涨食品与非食品价格同步上涨 2.食品价格季节性回调幅度缩小食品价格季节性回调幅度缩小 3.上游产品价格向中下游产品的传导力度加大上游产品价格向中下游产品的传导力度加大 4.货币供给增速与物价涨幅背离现象加剧货币供给增速与物价涨幅背离现象加剧 2 物价上涨的现状及特点v 前两次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本轮物价上涨过程中,食品价格上涨是重要结构性因素,但各类非食品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成为推升物价涨幅的重要力量。今年1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8%,影响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环比涨幅为0.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

8、比上涨约0.07个百分点。从表1中可以看出今年1-11月份平均同比涨跌幅中,食品价格同比涨跌幅是12.1%,占了很大的比重。食品与非食品价格同步上涨 2 物价上涨的现状及特点食品与非食品价格同步上涨项目项目11月1-11月平均环比涨跌幅(%)同比涨跌幅(%)同比涨跌幅(%)居民消费价格-0.24.25.5 其中:城市-0.24.25.4 农村-0.24.36.0 其中:食品-0.88.812.1 非食品0.12.22.7 其中:消费品-0.25.06.3服务项目-0.32.43.6分类别食品-0.88.812.1烟酒及用品0.33.82.7衣着1.43.52.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0.32.

9、92.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0.23.23.4交通和通信-0.20.5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0.80.10.4居住0.03.05.6表1 2011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数据 2物价上涨的原因及特点v 本轮食品价格出现跨年度持续上涨,重要原因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的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价格季节性回调幅度明显缩小。5月份,在食品价格上涨中,蔬菜在南北供应旺季价格回落7.1%,但部分地区旱灾、涝灾,5月下旬出现较快上涨。食品价格季节性回调幅度缩小 2 物价上涨的现状及特点v 今年以来,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已经开始回升,导致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生活资料以及非食品消费价格较大幅

10、度上涨,中下游产业及流通环节对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消化吸收能力明显下降。11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虽然环比有所下跌,但同比上涨幅度较大。上游产品价格的传导力度加大 2 物价上涨的现状及特点上游产品价格的传导力度加大 11月月111月平均月平均环比涨跌幅环比涨跌幅(%)同比涨跌幅(同比涨跌幅(%)同比涨跌幅(同比涨跌幅(%)一、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0.72.76.4生产资料-0.92.67.1采掘-1.410.616.0原料-1.04.19.8加工-0.71.15.0生活资料-0.13.14.3食品-0.25.27.7衣着0.23.84.3一般日用品-0.32.84.2耐用消费品-0.1-0.4-0.6

11、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0.75.19.7其中:有色金属材料类-0.53.613.3燃料动力类-0.19.311.0黑色金属材料类-2.03.710.2化工原料类-1.54.111.3表2 2011年11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主要数据 2物价上涨的现状及特点v 随着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货币供给流向出现重大结构性变化。大量资金流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货币供给增速与物价涨幅出现明显背离现象,表现为货币供给增速下降与物价涨幅不同步、甚至出现反向走势。本轮物价上涨过程中,物价涨幅与货币供给增速背离现象明显加剧,在货币供给增速持续下降的同时物价涨幅不断提高。但从与实体经济关系密切的交易性货币供给增

12、速看,物价涨幅与交易性货币供给增速走势基本一致。货币供给增速与物价涨幅背离现象加剧 3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3.1国际输入的因素国际输入的因素 3.6通胀预期通胀预期3.2货币超发货币超发 3.3商品供求不平衡商品供求不平衡3.5结构性上涨结构性上涨 3.4成本持续上升的推动成本持续上升的推动原因原因 3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v 受美国持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飙升至29个月高点、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国际粮价也达到近两年以来最高近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中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骤然加大。有观点认为,我国从2010年9-11月份至今CPI居高不

13、下主要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传导作用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输入论”。之所以说存在一定的输入性价格上涨影响,是因为我国是石油、天然气、铁矿石主要资源性商品的进口大国,也是部分农产品如大豆的进口大国。 国际输入因素 3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v 资源性商品价格上涨首先会传导到我国原材料动力价格指数(PPRM)和生产物料价格指数(PPI)上来。从PPI的先行指标PMI购进价格看,我国PMI购进价格出现明显回升,由2010年7月份50.4上升到11月份的73.5,这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PPI将会有所攀升。12月份PMI购进价格回落至66.7,但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由此可以推断,未来一段时间我国PPI仍会保持

14、较高水平。但是相对于PPI,CPI是一个滞后指标。由于PPI通过向下游消费品领域的传导来影响CPI的方式存在滞后性,同时受到种种环境因素制约以及价格管制,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事实表明,近年来国际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持续飙升,但对最终产品与服务价格的影响明显递减。 国际输入因素 3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 国际输入因素图图2 中国中国PMI购进价格与购进价格与PPI同比走势图同比走势图 3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v 近年来,我国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国家一揽子振兴措施,对促进经济增长起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摆脱危机阴影,宽松货币政策逐渐显现一定的负面作用,其中之

15、一便是通胀水平上行。 货币超发 3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 货币超发时间2011.12011.22011.32011.42011.52011.6合计M2733884.83736130.86758130.88757384.56763409.22780820.854529761.20时间2010.12010.22010.32010.42010.52010.6合计M2625609.29636072.26649947.46656561.2266351.37673921.723905463.33增幅15.99%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货币统计概览货币统计概览 表3 201

16、1年上半年与2010年上半年M2发行量的比较 单位:亿元 3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 货币超发时间2011.12011.22011.32011.42011.52011.6合计外汇占款230811.62232956.85237035.96240143.14243907.28246680.561431535.42时间2010.12010.22010.32010.42010.52010.6合计外汇占款196094.14197889.10200590.60203453.70204769.34205940.831208737.72增幅18.43% 表4 2011年上半年与2010年上半年外汇占款量的比较 单

17、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 3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v 货币供应量与CPI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关系,尤其以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与CPI相关关系最强。当货币增长较快时,物价水平随之上涨,两者保持较好的一致性。当前,物价指数商品构成中并不包含投资品价格。人民币升值预期将加大外资流入,推高国内股市和房市资产价格,带动整体物价出现上涨。受民间投资渠道限制,加上不断扩大的外汇储备余额,超发的货币导致房价始终居高不下,资产价格膨胀的风险不可低估。特别是在宽松货币环境下,就有可能导致投资需求旺盛,拉动通胀上升和价格泡沫

18、堆积。从货币增发导致通胀加剧的机理看,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很多时就会引发通货膨胀。超量货币刺激了经济回升和通胀预期,却没有给老百姓带来收入的相应增长。 货币超发 3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v 供求关系是决定物价变化的基础性因素。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经济系统的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从而引起物价的持续上涨。一般来讲,随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的中长期发展趋势的提高,CPI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也将上涨,但二者的中长期波动并不同步。据测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的中长期波动会领先于CPI波动23个月左右,即在消费需求增长率进入高峰状态23个月后,才引致CPI达到周期性

19、高峰状态(见图3)。 商品供求不平衡 3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 商品供求不平衡 图3 1996年1月2011年3月CPI、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速的中长期波动3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v 本轮物价上涨具有多重诱因,其中成本推动是原因之一。成本推进型通胀主要表现为四方面:原材料短缺造成的商品价格上涨;农产品供不应求引起的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引起的物价上涨;由需求和成本拉动引起的土地和房产价格上升。从目前看,劳动力成本上升、工资水平提高是推动物价上涨最主要的成本因素。 成本持续上升的推动 3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成本持续上升的推动 图图4 2009年一季度年一季度2011年一季度人工费用价格指数的变动

20、年一季度人工费用价格指数的变动3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v 2011年1季度,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加快上涨,累计同比涨 幅为6.8%, 其中, 产品畜、化肥价格同比上涨17.8%和7.2%,涨幅分别比去年同期扩大22.5个百分点和14.0个百分点,造成农业种养殖成本增加,最终传导至食品价格。据测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会直接拉动食品价格上升0.4个百分点,由此推算,1季度农业生产资料涨价推动食品价格上涨约3个百分点,进而推动CPI上涨0.9个百分点。成本持续上升的推动 3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v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物价的心理预期即通胀预期是推动通货膨胀的主要非经济因素,对物价上涨起着推

21、波助澜作用,这是导致本轮通胀加剧的重要原因。通胀预期能够改变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市场行为,引导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加剧通胀。v 通胀预期主要通过两条路径推升通胀压力:一是从投资需求的角度,投资者的通胀预期会使其扩大投资实现保值,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进而通过成本渠道影响最终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二是从消费需求的角度,消费者的通胀预期会降低当前储蓄增加消费,消费需求的冲击引起物价上行。 通胀预期3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通胀预期图图5 我国通胀预期走势图我国通胀预期走势图3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v 通胀预期比通胀本身更可怕。一旦消费者和投资者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就会改变消费和投资行为,造成通胀螺旋式的上升

22、。通胀预期与通胀之间存在增强效应和放大效应,通胀预期通过传导机制增强通胀的压力,而物价的大幅上涨又会进一步放大通胀预期,加剧通胀上行压力。同时,通胀预期可能引发、加剧经济波动,引起人们内心恐慌,影响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正常生活,威胁市场稳定和社会和谐。通胀预期 4 抑制物价上涨的对策4.14.24.34.4针对供给针对供给不平衡的不平衡的应对措施应对措施针对通货膨针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应胀预期的应对措施对措施针对其他物针对其他物价上涨原因价上涨原因的宏观政策的宏观政策措施措施针对国际针对国际输入措施输入措施 4 抑制物价上涨的对策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通过大力发展国内相关产业,从而解决经济不平衡的风险,减轻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降低我国在能源、原材料方面的对外依存度,以能源、物资等储备代替单一的外汇储备,构建多元的国家储备体系。 4.1.1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4.1.2大力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