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题库_第1页
中药药理学题库_第2页
中药药理学题库_第3页
中药药理学题库_第4页
中药药理学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1.名词解释(1)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两部分,即中药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中药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2)中药药效学:是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3)中药药动学:是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其特点。2.填空题(4)我国首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_麻黄碱 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有拟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5)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_中药药效学_和_中药药动学_两个方面。3.单项选择题(6)20世纪20-40年代,

2、陈克恢对下列何种中药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A A.麻黄       B.当归        C.草乌      D.延胡索(7)结合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始于:C20年代 40年代  6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8)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C提取中药的成分  鉴定中药的种属 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确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

3、型  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4.多项选择题(9)在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史中,曾出现过的研究思路:A.植物药的研究模式 B. 中药防治重大疾病如呼吸、心血管、肿瘤的定向筛选 C.中药复方研究  D.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E. 植物药模式+复方研究5.是非题(10)中药药理学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对: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6.简答题(11)学习中药药理学的目的和任务。1.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认识和理解中药理论内涵。单味和某一类药并举,前者说明物质基础,后者形

4、成理论。2.与临床研究密切结合,提高疗效,促进中医药应用科学的发展。3.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如药性理论、归经、清热解毒、攻里通下、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等治则研究,已初步建立了与之相关的现代科学概念。4.中药新药开发。5.促进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填空题(1)目前,归经的现代研究主要是从与_药理作用_和_药动学_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2)寒凉药或温热药通过影响_垂体-甲状腺轴_功能和细胞膜_钠泵(Na+,K+-ATP酶)_活性,而纠正热证(阴虚证)或寒证(阳虚证)异常的能量代谢。(3)单酸味药主要含_有机酸_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_鞣质

5、_。酸涩药也含有大量的_鞣质_。(4)辛味药主要含_挥发油_,其次为_苷类_、_生物碱_等。(5)甘味药的化学成分以_糖类_、_蛋白质_、_氨基酸_、_苷类_等营养成分为主。(6)苦味药中的苦寒药以含_生物碱_和_苷类_成分为多。(7)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多属于药性_寒凉_的药物。(8)在中药中,_独活_、_青黛_等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2.单项选择题(9)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中药是  B A.钩藤    B.五味子     C.羚羊角     D.苦参(10)长期应用能引

6、起生殖系统损伤的中药是 C A.麻黄    B.桂枝       C.雷公藤       D.黄芪(11)连续使用温热药会使下列何种机体的递质增加:ANA  Ach   5-HT    GABA    NO(12)辛味药主要含有以下何种相关成分:A挥发油  生物碱   无机盐    有机酸

7、    糖类3.多项选择题(13)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中药是 )ACDEA.钩藤    B.五味子    C.羚羊角 D.黄芩     E.苦参(14)大多数寒凉药纠正热证(阴虚证)异常能量代谢的途径是 BC  A.阻断受体    B.抑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C.降低红细胞膜钠泵活性    D.抑制胰岛素分泌     

8、; E.抑制食欲(15)大多数温热药纠正寒证(阳虚证)异常能量代谢的途径是BD    A.激动受体  B.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C.促进胰岛素分泌 D.增高红细胞膜钠泵活性  E.促进食欲(16)对动物或人具有致癌作用的中药有  ABCDE  A.槟榔   B.千里光  C.关木通  D.雄黄       E.安宫牛黄丸(17)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天然药物或化

9、学成分有  ABCDE A.喜树 B.野百合碱    C.靛玉红  D.冬凌草甲素     E.苦参碱(18)有肾脏毒性的中药、天然药物或成分有 ABCDE  A.斑蝥素 B.木通   C.马兜铃   D.粉防己       E.钩藤碱(19)含有马兜铃酸,能引起肾小管坏死的中药是 ACE    A.关木通&

10、#160;B.雷公藤   C.广防己  D.斑蝥  E.青木香4.是非题(20)大多数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大多数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具有兴奋作用。(21)寒凉药大剂量口服后常有胃肠道刺激作用。对,苦寒药以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为多,具有刺激性。(22)中药长期毒性损伤的“靶器官”中,以肝、肾、胃肠的发生率最高。对:44种中药的研究发现,长期毒性损伤的“靶器官”中,以肝、肾、胃肠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2.2%、22.2%和10

11、.3%。5.简答题(23)简述温热药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寒证或热证病人常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用寒凉药或温热药给动物长期服用后,也观察到类似现象。寒凉药饲喂大鼠2-3周,可使大鼠心率减慢、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血浆中和肾上腺内多巴胺-化酶活性降低,并可使尿中17-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减少,氧量降低。温热药能纠正“甲低”阳虚证模型大鼠的低体温、慢心率和昼夜节律异常变化。寒凉药能降低热证、阴虚证病人的交感神经-受体-cAMP系统的功能偏高。(24)简述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长期给予动物温热药可使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而寒凉药则使这些内分泌系统功能受到抑制。大多

12、数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温热药鹿茸、肉苁蓉、人参、刺五加、黄芪、白术、熟地黄、当口、何首乌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温热药附子、肉桂、紫河车、人参、黄芪、何首乌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温热药附于、肉桂、鹿茸、紫河车、补骨脂、冬虫夏草、淫羊藿、蛇床子、仙茅、巴戟天、肉苁蓉、海马、蛤蚧、人参、刺五加、五味子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具有兴奋作用。(25)简述五味与所含化学成分的关系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碱等。单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鞣质。酸涩药也含有大量的鞣质。甘味药以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营养成分为主。苦味药中

13、的苦寒药以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为多。咸味药主含碘、钠、钾、钙、镁等无机盐。(26)归经的现代研究目前,归经的现代研究主要是从与药理作用和药动学的关系进行研究。1.归经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对429种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与归经进行分析,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规律性联系。具有抗惊厥作用的钩藤、天麻、羚羊角、地龙、牛黄、全蝎、蜈蚣等22种中药均人肝经,显著高于不具有抗惊厥作用中药入肝经率。2归经与药动学的关系:分析32种中药与其体内过程的关系,发现无论是从药动学总体情况,还是从吸收、分布、排泄各个环节,均与该药的归经密切相关。此外,还有学者从微量元素含量、环核苷酸水平及受体学说与归经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14、。(27)简述大剂量使用苦杏仁、桃仁、李子仁、枇杷仁和白果对呼吸系统的毒性反应苦杏仁、桃仁、李子仁、枇杷仁、白果大剂量使用引起中毒的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咳血、急性肺水肿、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甚至窒息死亡。是因为它们均含有氰苷、氰氢酸,氰苷可水解生成氢氰酸。氢氰酸能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使细胞氧化反应停止,引起组织窒息。(28)简述含马兜铃酸中药的肾毒性木通(关木通)、马兜铃、广防己、青木香等含有的马兜铃酸在人体内有蓄积性,对肾脏的损害存在剂量-毒性依赖关系,主要特征是引起肾小管坏死。(29)简述中药的致突变及致癌作用雷公藤、槟榔、款冬花、千里光、石菖蒲、广防己、关木通、马兜铃、细辛、土荆齐、

15、雄黄、砒霜、土贝母、野百合等均有致突变作用。雷公藤可使小鼠细胞染色体畸变。棋榔产地的居民多有嚼食槟榔的习惯,其口腔癌、食管癌及胃癌的高发生率可能与此习惯有关。槟榔碱对大鼠、田鼠和小鼠均有致癌作用。千里光含千里光碱,也可诱发大鼠产生肝癌。广防已、青木香、马兜铃、关木通含的马兜铃酸是一种致突变剂,能引起染色体损害,对啮齿类动物有较强的致癌作用。雄黄、砒霜以及枯痔散、紫金丹(锭)、牛黄解毒丸(片)、牛黄清心片、牛黄镇惊九、安宫牛黄丸等均含有砷的化合物,而砷化物具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30)简述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的关系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往往一致。如解表药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

16、热、镇痛,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另外,药理作用与功效之间还存在差异性。一方面,中药药理研究结果未能证实与某些中药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如苦参具有利尿功效,但未见与之有关的药理作用报道。另一方面,通过现代研究发现了某些与传统中药功效无明显关系的药理作用。如葛根扩血管、改善心肌血氧供应,以及改善脑循环等心脑血管作用,五味子肝脏保护作用等。6.论述题(31)试述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许多寒凉药具有抗惊厥、解热、镇静、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如钩藤、羚羊角等具有抗惊厥作用,黄芩、桅子、苦参等具有镇静作用,金银花、板蓝根、连翘、穿心莲、知母、桅子、

17、柴胡、葛根等具有解热作用。温热药,如五味子、麻黄、麝香等有中枢兴奋作用。    2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寒证或热证病人常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用寒凉药或温热药给动物长期服用后,也观察到类似现象。寒凉药饲喂大鼠2-3周,可使大鼠心率减慢、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血浆中和肾上腺内多巴胺-化酶活性降低,并可使尿中17-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减少,氧量降低。温热药能纠正“甲低”阳虚证模型大鼠的低体温、慢心率和昼夜节律异常变化。温热药能纠正寒证、阳虚证病人副交感神经-M受体-GMP系统的功能亢进。寒凉药能降低热证、阴虚证病人的交感神经-受体-cAMP系统的功能偏高。

18、0;   3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长期给予动物温热药可使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而寒凉药则使这些内分泌系统功能受到抑制。大多数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温热药鹿茸、肉苁蓉、人参、刺五加、黄芪、白术、熟地黄、当口、何首乌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温热药附子、肉桂、紫河车、人参、黄芪、何首乌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温热药附于、肉桂、鹿茸、紫河车、补骨脂、冬虫夏草、淫羊藿、蛇床子、仙茅、巴戟天、肉苁蓉、海马、蛤蚧、人参、刺五加、五味子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具有兴奋作用。4

19、对基础代谢的影响寒凉药或温热药通过影响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和细胞膜钠泵(Na+,K+-ATP酶)活性,而纠正热证(阴虚证)或寒证(阳虚证)异常的能量代谢。温热药附子、肉桂等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作用。寒凉药相反。细胞膜钠泵活性与热证(阴虚证)或寒证(阳虚证)异常的能量代谢有密切关系。肾阳虚证病人的红细胞膜钠泵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肾阳虚证病人经用温阳方药(附片、淫羊藿、菟丝子、补骨脂、肉苁蓉等)治疗半年至1年后,其红细胞膜钠泵活性均有明显增高,接近正常人水平。寒凉药生地黄、知母、黄连、黄柏、大黄、桅子等都具有抑制红细胞膜钠泵活性的作用,可抑制热证(阴虚证)病人的产热。 5.

20、寒凉药有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第三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1.填空题(1)中药产地不同可明显影响其_成分_的种类和含量。(2)大黄经炒炭炮制后,其_止血_作用增强。2.单项选择题(3)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肠内微生态环境主要指:B肠内渗透压肠内菌群 肠内温度 肠内水分肠内酸碱度(4)同名异物的中药,影响其药理作用差异的因素是:A所含成分  产地   采收季节   剂量  炮制工艺(5)汤剂煎煮方法不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下列哪项无关:DA.煎液中有效成分的煎出率改变B.煎液中各单味药相互作用的不同 C.煎液中

21、出现新的成分 D.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 E.药物中所含成分破坏的不同3.简答题(6)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有哪些?中药的产地对中药药理作用有何影响?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三大因素:药物因素:药物的基原、产地、采收季节、贮藏、炮制、剂型、制剂、剂量及给药途径等机体因素:机体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精神状态、生理状态、病理状态、遗传状态等;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时辰、地区、生活条件等。产地不同对药物质量的影响也很大。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和动物,各自生长分布的区域性很强。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日照、雨量等自然环境条件有差异,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土

22、壤对植物药内在成分的影响更大。同一味中药产地不同,质量就有差异。许多名贵药材,都有特定的产地,故历史上早已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第五章  解表药1.填空题(1)解表药的发汗作用机制包括_直接影响汗腺功能,增加汗液分泌_和_通过促进或改善血液循环而促进发汗_。(2)麻黄通过_增加肾血流量_和_阻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_而产生利尿作用。2.单项选择题(3)细辛毒性成分主要是  DA、去甲乌药碱 B、甲基丁香酚 C、细辛醚 D、黄樟醚 E、小檗碱3.简答题(4)与解表药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1.发汗作用 如麻黄碱能使处于

23、高温环境中的人出汗快而多。 2.解热作用  例如柴胡、桂技、荆芥、防风、葛根、银翘散、桑菊饮、麻杏石甘汤、九味羌活汤等均有一定的解热效果。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实验研究显示,麻黄、桂枝等对多种细菌及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麻黄、柴胡等对某些病毒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镇痛、镇静作用  柴胡、羌活等对多种实验性疼痛模型动物,均表现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镇痛作用部位多数在外周。5.抗炎作用  实验研究显示,柴胡、麻黄等对多种实验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解表药的发汗、解热、抗病原微生物、镇痛、抗炎作用是其解除表证的药

24、理学基础(5)阐明麻黄与“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相关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及有效成分。1发汗  麻黄挥发油、麻黄碱、L-甲基麻黄碱等均有发汗作用。麻黄发汗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环节有关: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致使水分潴留于汗腺管腔,引起汗液分泌增加;兴奋汗腺a受体,使汗腺分泌增加;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有关部位而产生效应。  2平喘  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挥发油是其平喘的有效成分,2,3,5,6-四甲基毗嗪和萜品烯醇是新近确定的平喘成分。    麻黄平喘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以下环节:可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受体,激活腺

25、苷酸环化酶,升高细胞内cAMP,使平滑肌松弛;尚可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的a受体,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释放递质而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阻止过敏介质释放。麻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能抑制过敏介质(5-羟色胺、组胺、白三烯)的释放。    3利尿  麻黄的多种成分均具有利尿作用,以D-伪麻黄碱作用最显著。利尿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或影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阻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4解热、抗炎 

26、 麻黄挥发油对多种实验性发热模型动物有解热效应。麻黄的多种成分均有抗炎作用,以伪麻黄碱作用最强,抗炎作用环节在于:抑制炎症早期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炎症后期肉芽组织的形成;对抗致炎物质的作用。麻黄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释放与代谢有关。5抗病原微生物    6镇咳祛痰  萜品烯醇是镇咳有效成分之一。麻黄挥发油灌胃具有一定的祛痰作用。(6)麻黄对心血管有哪些作用?其作用特点和作用机理有如何?强心、升高血压  麻黄碱能直接和间接兴奋肾上腺素能神经受体,对心脏具有正性肌力、正性频率作用;能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其升压作用特点为作用缓慢、温和、

27、持久,反复应用易产生快速耐受性。(7)简述麻黄平喘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机理。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挥发油是其平喘的有效成分,2,3,5,6-四甲基毗嗪和萜品烯醇是新近确定的平喘成分。    麻黄平喘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以下环节:可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升高细胞内cAMP,使平滑肌松弛;尚可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的a受体,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释放递质而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阻止过敏介质释放。麻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能抑制过敏介质(5-羟色胺、组胺、白三烯)的释放。(8)

28、与柴胡“透表泄热”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1解热  解热主要成分为柴胡皂苷、皂苷元A和挥发油。目前认为cAMP是重要的发热介质之一,可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造成机体发热。实验提示柴胡挥发油可能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抑制该部位cANP的产生或释放,从而抑制体温调定点的上移,使体温下降。2抗病原微生物   3抗炎  柴胡皂苷、柴胡挥发油均有抗炎作用。抗炎作用涉及到多个环节: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白细胞游走;抑制肉芽组织增生。柴胡抗炎机制比较复杂,柴胡皂苷能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内分泌轴,促进垂体分泌ACTH,增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

29、作用。此外,可能还有直接抑制致炎物质释放的作用。4促进免疫功能  柴胡多糖等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9)与柴胡“舒肝解郁”相关的药理作用如何? 镇静、镇痛 保肝、利胆、降血脂  柴胡、柴胡皂苷具有保肝作用,保肝机制可能在于:柴胡皂苷对生物膜(如线粒体膜)有直接保护作用;柴胡皂苷促进脑垂体分泌ACTH,进而升高血浆皮质醇,并能拮抗外源性甾体激素对肾上腺的萎缩作用,提高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抵抗能力;促进肝细胞DNA合成,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    柴胡水浸剂和煎剂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可使实验动物的胆汁排出量增加,降低胆汁中胆酸、胆色素和胆固醇的含量

30、。醋炙柴胡的利胆作用最强。柴胡所含黄酮类物质可能是其利胆成分。柴胡影响脂质代谢的主要成分为柴胡皂苷、皂苷元a和b、柴胡醇、a-菠菜甾醇。(10)柴胡抗炎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如何?柴胡粗皂苷、柴胡皂苷、柴胡挥发油均有抗炎作用。柴胡皂苷对正常或去肾上腺大鼠由多种致炎剂引起的炎症反应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口服或注射给药均有效,但注射给药作用强于口服。其抗炎作用涉及到多个环节: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白细胞游走;抑制肉芽组织增生。柴胡抗炎机制比较复杂,柴胡皂苷能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内分泌轴,促进垂体分泌ACTH,增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此外,可能还有直接抑制致炎物质释放的作用。(

31、11)葛根对心血管有哪些作用?目前认为其作用机理如何?1抗心肌缺血  葛根总黄酮、葛根素是影响心脏功能的成分。研究认为葛根素是一种受体阻断剂。可使心率明显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能使正常和痉挛状态的冠脉扩张,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电图缺血反应。葛根的多种制剂(水煎剂、醇浸膏)均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发的动物心肌缺血。葛根素对缺血心肌及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心肌乳酸生成,降低耗氧量和肌酸激酶释放量,保护心肌超微结构,改善微循环障碍,减少TXA2生成。    2抗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机制可能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膜对K+、Na+、Ca2+的通透性,进

32、而降低心肌兴奋性、自律性及传导性,也与照体阻断效应有关。    3扩血管、降血压  葛根总黄酮、葛根素静脉注射后,对外周血管具有一定的扩张作用。葛根水煎剂、醇浸膏、葛根总黄酮、葛根素、大豆苷元对高血压模型动物均有一定的降压效果。葛根素、大豆苷元能降低血浆肾素及血管紧张素水平,葛根素尚可减少血浆儿茶酚胺含量。目前认为葛根降压机制可能在于:受体阻断效应;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影响血浆儿茶酚胺代谢;改善血管的反应性(顺应性)。另外,葛根醇浸膏及葛根素能减弱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酚甲胆碱对高血压大的升压或降压反应。葛根降压作用不强,可能因其含有降压与升压不同物质所

33、致。    葛根总黄酮、葛根索给麻醉犬注射用药可使脑血管阻力下降,脑血流量增加,脑循环改善。葛根能减弱乙酷甲胆碱所致的脑内动脉扩张和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的脑内动脉收缩,使处  于异常状态的脑血管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葛根素静脉注射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微循环障  碍具有对抗作用,可加快血流速度。葛根、葛根素尚可改善视网膜微循环。    (4)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形成在体外葛根素能抑制ADP诱导的人及动物血小板  聚集。给动物灌服葛根总黄酮能降低全血粘度和血小板粘附率,明显抑制ADP诱导的体内 

34、0;  血栓形成。(12)细辛的主要药理作用是什么?其毒性成分主要是什么?1解热  解热作用部位可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      2镇静、镇痛     3抗炎抗炎机制涉及多环节:具有ACTH样作用,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对抗炎性介质的作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 4抗变态反应 该作用与影响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有关。5对呼吸系统作用  细辛挥发油、甲基丁香酚、细辛醚均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产生平喘作用。细辛醚有一定的祛痰作用。  &

35、#160;6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7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抗菌有效成分为黄樟醚。a-细辛醚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增殖有抑制性效应。细辛挥发油所含黄樟醚毒性较大第六章  清热药一、单选题1黄连制剂、小檗碱对鸡胚中培养的型流感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黄连及小檗碱有:CA、体外抗菌作用 B、体内抗菌作用 C、体外抗病毒作用 D、体内抗病毒作用    E、以上均是2黄连为广谱抗菌药,抗菌的主要成分是:DA、棕榈碱    B、苦味质   

36、 C、无机盐    D、黄连素 E、鞣质3黄连、黄柏抗菌的有效成分是:AA.癸酰乙醛 B.穿心莲内脂   C.秦皮乙素  D.小檗碱 E.原白头翁素用4.板兰根具有的作用是:BA.抗恶性肿瘤作用   B.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作用C.利胆作用         D.兴奋子宫平滑肌       E.升压作用5. 山豆根具有的作用是

37、:AA.抗恶性肿瘤作用   B.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作用C.利胆作用         D.兴奋子宫平滑肌       E.升压作用6.鱼腥草抗菌的有效成分是AA.癸酰乙醛 B.穿心莲内脂   C.秦皮乙素 D.小檗碱 E.原白头翁素二、填空题7清热药的解热作用与解表药的区别在于前者(退热时一般不伴有明显的发汗    )。8苦参抗病毒的机制是(&

38、#160;  抑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   )。9黄芩抑菌的主要成分是(    黄芩苷   )和(   黄芩素     )。三、问答题10金银花的主要药理作用如何?  (1)抗病原微生物:广谱抗菌作用。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是金银花重要的抗菌成分,黄酮类及挥发油也可能有一定抗菌活性。(2)抗内毒素 (3)抗炎。(4)解热 (5)提高免疫功能。11. 简述黄芩抗炎抗过敏作用的特点及作用机理。答:黄芩具有抗免疫反应作用,

39、尤其对I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作用显著。黄芩免疫抑制作用的环节包括: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炎性介质释放。黄芩苷及黄芩苷锌可减少致敏豚鼠离体肺灌流液中慢反应物质(SRSA)的含量,黄芩苷也能显著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12. 是否可以把清热解毒药与抗生素完全等同?.答:不可以。因为目前还没有在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有哪一个清热解毒药的体内外抗菌作用强度与抗生素相似。但是,有的清热解毒药虽然没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菌作用,但在临床上对许多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目前认为,清热解毒药的抗菌作用与其调节机体的功能有关,是其它药理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解热、抗炎等)的综合作用

40、的结果,其药理作用比抗生素要广泛。第七章  泻下药一、单选题1芒硝泻下的机制为:E、刺激肠粘膜 、肠道润滑  、兴奋肠平滑肌上的MR、抑制肠细胞膜上Na+、K+ATP酶      、使肠内渗透压升高2属于容积性刺激泻下的药物是:DA、 大黄 B、番泻叶 C、巴豆 D 、芒硝E、大黄3使实验性高氮质血症动物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明显降低,治疗高氮质血症和尿毒症的药物是EA、甘草    B、黄芩    C、黄连    D

41、、金银花    E、大黄4大黄解热作用的机理可能是:BA.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B.降低中枢PGE等活性物质水平C.扩张血管加速散热      D.发汗作用       E.中和内热原二、填空题5大黄止血的主要成分是(   -儿茶素 没食子  )。6泻下药的泻下作用类型分为(   激性泻药 

42、60; )、(    容积性泻药   )和(   润滑性泻药   )。三、问答题 7举例说明泻下药有哪些药理作用? 8简述大黄泻下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机理。9大黄止血作用及作用机理如何?7. 答:(1)泻下作用 大黄、番泻叶、芦荟等药物的致泻成分均为结合型蒽苷,口服抵达大肠后在细菌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苷元,刺激大肠黏膜下神经丛,使肠管蠕动增加而排便。牵牛子中所含牵牛子苷,巴豆所含巴豆油以及芫花中芫花酯均能强烈刺激肠黏膜,产生剧烈的泻下作用。以上均为刺激性泻药。芒硝主要成分为硫酸钠,口服后在肠

43、腔内不能被吸收,发挥高渗作用,使肠腔保留大量水分,肠容积增大,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而泻下,为容积性泻药。火麻仁、郁李仁等含有大量的脂肪油,使肠道润滑,粪便软化,同时脂肪油在碱性肠液中能分解产生脂肪酸,可对肠壁产生温和的刺激作用,而具有润肠通便作用。(2)利尿作用  芫花、甘遂、牵牛子、商陆等均有较强的利尿作用。用芫花煎剂给大鼠灌胃可见尿量明显增加,同时排钠量亦增加,大戟可使实验性腹水大鼠产生明显利尿作用。(3)抗病原体作用  大黄、芦荟中所含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对多种致病菌。某些真菌、病毒及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商陆的煎剂,芫花的水、醇提取物以及番泻叶。巴豆等对肺炎

44、球菌、流感杆菌、痢疾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4)抗炎作用  大黄和商陆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早期的水肿及后期的肉芽组织增生。大黄素可抑制单核吞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1、6、8(IL一1,IL6,IL8)等炎性细胞因子,同时还能抑制由内毒素诱导的上述细胞因子的分泌,商陆皂苷能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从而发挥抗炎作用。(5)抗肿瘤作用  大黄、芦荟、商陆、芫花、大戟均有抗肿瘤作用。大黄酸、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能抑制小鼠黑色素瘤、乳腺癌和艾氏腹水癌。芜花酯甲对小鼠白血病P388、商陆对小鼠肉瘤S180均有抑制作用。8. 答

45、:大黄致泻的主要成分为结合型蒽苷,其中以番泻苷A作用最强。大黄泻下作用可能包括如下环节:大黄口服后,结合型蒽苷大部分未经小肠吸收而抵达大肠,在大肠被细菌酶(主要为葡萄糖苷酶)水解生成苷元,苷元刺激肠黏膜及肠壁肌层内的神经丛,促进肠蠕动而发挥致泻作用;蒽酮具有胆碱样作用,可兴奋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加快肠蠕动;大黄抑制肠平滑肌上Na,KATP酶,抑制Na从肠腔转移至细胞内,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肠腔容积增大,机械性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加快;部分原型蒽苷自小肠吸收后,经过肝脏转化,还原成苷元,由血液或胆汁运至大肠而发挥泻下作用。9. 答:大黄能缩短出血时间,作用确切,见效快。所含一儿茶素、没食子酸为其有

46、效成分。止血作用环节为:促进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功能,有利于血栓形成;使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时间缩短;降低抗凝血酶(AT一)活性;收缩损伤局部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第八章  祛风湿药  一、单选题1秦艽碱甲能降低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表明:B、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促进毛细血管的渗透性  、减少血细胞游走 、降低机体的应激能力2秦艽碱甲的镇静作用表现为:D、小剂量表现为中枢兴奋  、较大剂量表现为中枢抑制、有明显催眼作用  、

47、能延长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睡眠时间、能缩短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睡眠时间3.不具有抗炎作用的化学成分是:AA.加成秦艽碱甲    B.粉防己碱 C.雷公藤总苷 D.甲氧基欧芹酚4.不具有镇痛作用的中药或化学成分是:CA.青风藤碱    B.乌头碱    C.雷公藤    D. 秦艽5.秦艽碱甲的抗炎作用机制是:CA.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B.抑制白细胞磷脂酶活性,减少炎症介质合成C. 兴奋下丘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释放  D.稳

48、定溶酶体膜二、多选题6.雷公藤的活性成分有:6. ABCD  A.生物碱,如雷公藤春碱、雷公藤晋碱、雷公藤辛碱B.二萜类,如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雷公藤丙素、雷公藤内酯C.三萜类,如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红素    D.倍半萜类,如雷藤碱7.祛风湿药的药理作用有:7. BCEA.解热   B.抗炎 C.镇痛   D.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E.抑制机体免疫三、填空8秦艽的抗炎活性成分主要是_秦艽碱甲_。9祛风湿药的抗炎机制主要是_兴奋垂体-_。 10. 粉防己碱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有_抑制心脏_、_抗心律

49、失常_、_降压_和_抗心肌缺血_。11.秦艽、雷公藤及其有效成分的抗炎作用与_兴奋_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关。12.粉防己碱抗炎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白细胞_磷脂酶_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四、简答题13. 秦艽抗炎作用表现如何?其作用机理如何?14. 粉防己碱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15. 粉防已碱抗炎的作用机制五、论述题16试述痹证的现代认识和祛风湿药治疗痹证的中药药理学基础。13. 答:秦艽水提取物、醇提取物灌胃给药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也可明显抑制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肿胀,醇提物比水提物作用稍强。秦艽中抗炎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秦艽碱甲,大鼠腹腔注射秦艽碱甲能明显降低因注

50、射蛋清而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秦艽碱甲在抗炎的同时,能使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维生素C为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前体之一,其含量的下降说明皮质激素的合成增多。而对于切除垂体或戊巴比妥钠麻醉的大鼠则该作用消失,表明秦艽碱甲抗炎作用是通过兴奋下丘脑、垂体,使ACTH分泌增多,从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实现的。14答:(1)抑制心脏和抗心律失常  粉防已碱负性肌力作用与抗心律失常作用是由于抑制了心肌细胞外钙内流和细胞内钙释放所致。(2)降压 粉防已碱对麻醉猫、家兔灌胃和注射给药均有显著降压作用,并伴有心率减慢,其降压作用主要是通过扩张血管,为选择性阻滞慢通道钙内流所致。(3)抗心肌

51、缺血  粉防己碱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可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冠脉痉挛,使冠状动脉结扎犬的心脏损伤程度减轻,损伤范围减小,使梗塞区心肌释放入血的肌酸磷酸激酶显著减少,表现出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15. 答:(1)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间接抗炎。(2)抑制炎症白细胞磷脂酶A2(PLA2)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PG、LT)、血小板活化因子、氧自由基等的产生和释放。16答:痹证发病部位主要在肌肉、经络、关节。表现为骨、关节、韧带、滑囊、筋膜疼痛,关节肿胀、变形、运动障碍。临床特征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结缔组织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骨与骨关节病及软组织疾病等,如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

52、性关节炎、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慢性纤维组织炎等。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感染是主要病因。祛风湿药普遍具有抗炎作用、镇痛和免疫抑制作用,从而改善痹证的临床症状,延缓病程的发展。如秦艽独活、雷公藤、五加皮、防己、豨莶草、臭梧桐对多种实验性急慢性炎症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川乌、青风藤、独活、秦艽、五加皮、防己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雷公藤、五加皮、独活、豨莶草、青风藤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雷公藤及其成分研究较多。第九章  芳香化湿药一、单选题1厚朴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厚朴酚B、和厚朴酚C、厚朴生物碱D、厚朴皂甙E、四氢厚朴酚 2兼有抗过敏作

53、用的芳香化湿药是A、厚朴  B、藿香  C、砂仁  D、苍术   E、佩兰3. 广藿香不具备的药理作用有A、抗菌B、抗病毒C、抗钩端螺旋体D、促进胃液的分泌E、抗溃疡4. 具有肌松作用的药物有A、厚朴  B、苍术  C、藿香  D、砂仁  E、佩兰5. 关于芳香化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下述描述错误的是A、调整胃肠运动功能B、促进消化液的分泌C、抗溃疡D、抗病原微生物E、抗肿瘤6. 下列哪项是苍术的药理作用A、抗溃疡B、抗心律失常C、抗休克D、利尿E、中枢兴奋7. 广藿香促进胃液分泌的成分是A、挥发油B、广藿香

54、酮C、苯甲醛D、丁香油酚E、栓皮醛8. 芳香化湿药的药理作用多与所含的挥发油有关,因此入药需A、久煎  B、先煎  C、不宜久煎  D、后下  E、不宜混煎二、多选题9. 厚朴具有显著抗龋齿作用的成分有A、厚朴酚B、和厚朴酚C、四氢厚朴酚D、厚朴生物碱E、厚朴皂甙 10. 厚朴的主要药理作用有A、调整胃肠运动功能B、抗菌C、镇静D、降血糖E、中枢抑制11. 苍术的主要药理作用有A、调整胃肠运动 B、抗溃疡C、保肝D、抑菌E、抗缺氧12. 厚朴中枢抑制和肌松作用的有效成分为A、厚朴酚B、和厚朴酚C、厚朴乙醚提取物D、木兰箭毒碱E、-桉叶醇三、填空题13.

55、化湿药具有驱风健胃作用的共同物质基础是      。14. 在肌松方面,厚朴碱可能属于      。 15. 藿香中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16. 厚朴中的主要毒性成分是      。17. 从藿香中分离出得到的新的二萜类成分       。18. 厚朴抗溃疡的作用机制是    &#

56、160; 。四、判断题19. 芳香化湿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是一种促进作用。20. 厚朴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优于链霉素。21. 广藿香具有抗过敏作用。22. 广藿香正气散的解痉作用是由于兴奋了受体所致。23. 厚朴碱可能属非去极化型骨骼肌松弛剂,具有筒箭毒箭样肌松作用。24. 厚朴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与其所含挥发油有关。五、简答题25举例说明厚朴对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和应用。 26. 厚朴对骨骼肌有哪些作用,作用特点和可能的原理是什么?27. 厚朴中枢抑制的作用机制是什么?28. 简述芳香化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  2.A  3.

57、E  4. A  5. E  6. A  7. A  8. C二、多选题9. ABC  10. ABCE  11. ABCDE  12. ABC三、填空题13. 芳香性挥发油   14. 非去极化型肌松剂   15. 黄酮类物质  16. 木兰箭毒碱 17. 细胞毒活性     18. 抑制胃酸分泌过多四、判断题19. ×  20.    21. ×   2

58、2. ×   23.    24. 五、简答题25. 答:厚朴煎剂对兔离体肠肌有兴奋作用。能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小鼠离体肠管产生兴奋作用,但加大剂量则产生抑制作用。对豚鼠离体肠管的作用与小鼠基本一致,但兴奋作用不明显,而抑制作用更显著。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26. 答: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具有中枢性肌松作用,能明显抑制脊髓反射,作用可被大剂量的士的宁所拮抗,认为它们属于非箭毒样的肌松剂。厚朴碱静脉注射能阻断动物神经运动终板的传递功能,使横纹肌松弛,且无快速耐受现象,此作用与静脉注射筒箭毒碱相似,静脉注射新斯的明可对抗其肌松效应

59、,因而推测,厚朴碱可能属非去极化型骨骼肌松弛剂,具有筒箭毒碱样肌松作用。27. 答:通过抑制多突触反射而引起肌肉松弛。抑制脊髓兴奋性传导物质的前体物谷氨酸的作用而产生脊髓抑制。28. 答:(1)调整胃肠运动功能。(2)促进消化液分泌(3) 抗溃疡(4)抗病原微生物。第十章 利水渗湿药 一、单选题1. 泽泻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 A. 利尿    B. 抗感染    C.、降血脂   D. 降血糖     E.增强免疫2. 茯苓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 A. 利尿 

60、   B. 免疫调节抗感染    C.、抗肝硬化   D. 抗肿瘤     E增强胃肠道蠕动. 3. 并非茵陈利胆成分的是: A. 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   B.茵陈槲皮素    C.茵陈炔酮     D. 绿原酸  E.咖啡酸4. 利水渗湿药不具有下列那些作用:A. 利尿    B. 保肝    C.、利胆 &#

61、160; D. 升血压     E.抗病原微生物二、多选题1. 茯苓的药理作用有:A. 利尿    B. 保肝    C. 抗感染、抗肿瘤   D. 降压、降血糖     E.增强免疫2  茵陈利胆作用的有A. 绿原酸   B. 咖啡酸  C. 茵陈二炔酮  D. 对羟基苯乙酮   E. 6,7-二甲氧基香豆素3. 有关泽泻的叙述,下面哪些是正确的:A. 冬季采集者作

62、用强       B. 春季采集者作用稍差    C. 生用、酒制、麸制泽泻均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D. 盐泽泻则无利尿作用      E. 泽泻草根则无利尿作用三、填空题1. 茯苓主要含有_,能_机体免疫功能,作用机理可能与诱导_生成有关。2. 与猪苓利水渗湿相关的药理作用为_、_、_等。3. 泽泻提取物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机制可能为降低_的吸收率及抑制小肠_。4. 茯苓抗肿瘤的有效成分是_、_。5. 泽泻抗炎作用的机制可能是

63、_。6. 茵陈抗菌活性成分主要成分是_、_、_。     四、判断题1. 利水渗湿药的作用与西药的利尿药完全相同。2. 茵陈利胆作用的有效成分达10多种。3. 泽泻抗实验性肾结石主要是通过利尿作用实现的。4. 茯苓素是茯苓利尿作用的有效成分,具有和醛固酮的作用。五、简答题1. 利水渗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有哪些?2. 茯苓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3. 茵陈的保肝作用机理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E  2. E  3. B  4.D二、多选题1. ABCDE  2. ABCDE  3. ABCD

64、E三、填空题1. -茯苓聚糖;增强;IL-22. 利尿;增强免疫功能;抗菌3. 小肠胆固醇;胆固醇的酯化4. 茯苓多糖;茯苓素5. 直接作用6. 茵陈炔酮、对羟基苯乙酮;其他挥发油成分四、判断题1. 错2. 对 3.错 4.对五、简答题1.答:(1)利尿作用:本类药物中的大多数如茯苓、猪苓、泽泻、玉米须、半边莲、车前子、通草、木通、篇蓄、瞿麦、金钱草、茵陈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利尿作用。其中猪苓、泽泻的利尿作用较强。利水渗湿药的利尿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不尽相同,如猪苓、泽泻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茯苓素抗醛固酮;泽泻增加心钠素(ANF)的含量等。影响利尿作用的因素较多,加药物的采收季节、实验动

65、物的种类、给药途径、炮制方法等;(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本类药物中的多数药物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如茯苓、猪苓。茵陈、金钱草、木通、篇蓄、半边莲等具有抗菌作用;车前子、茵陈、地肤子、篇蓄、木通等具有抗真菌作用;茵陈等具有抗病毒作用;(3)利胆保肝作用:本类药物中茵陈、半边莲、玉米须、金钱草等均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泽泻、茵陈、猪苓、垂盆草等有保肝作用;(4)其他: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作用。 2. 答:茯苓多糖具有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能增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淋巴结的重量;增强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能对抗免疫抑制剂醋酸可的松对巨噬细胞吞

66、噬功能的抑制作用,对抗60Co照射引起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减少;增加ANAE阳性淋巴细胞数。对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可使玫瑰花结形成率及PHA诱发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使小鼠脾脏抗体分泌细胞数(PFC)明显增多。茯苓多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诱导产生IL2有关。茯苓素对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茯苓素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但对PHA、LPS和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及对小鼠血清抗体及脾细胞抗体产生能力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茯苓素对IL-2的产生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其免疫抑制作用的机理之一。3. 答:茵陈的保肝作用机理可能为:诱导肝药酶、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和促进肝细胞的再生。第十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