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生态平衡关系探讨_第1页
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生态平衡关系探讨_第2页
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生态平衡关系探讨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生态平衡关系探讨摘 要:反思建筑自身的发展模式,需要保护和建设 绿化生态环境,需要多元化地正确有效地处理与自然生态平 衡的重要关系,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先人们需要转 变对于自然界生态平衡发展的观念,并经过必要的倡导和实 践,使建筑本身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去严格适应、合理改 造、美化和保护自然,构建一个建筑与模仿生态相融合的环 境,这才是创建环保建筑的必由之路。关键词: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生态平衡;环保建筑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198 (2011) 15-0075-021 转变建筑与生态平衡发展的观念 建筑在考虑使用功能的同时,要

2、转变对于自然生态平衡 的观念, 正确认识与其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在转变观念中, 决策者特别是建筑规划的领导者和建筑科研、设计、施工的 领导者要从宏观的战略高度,关系到人类存亡的高度,去制 定相应的政策、规范,去制约建筑行业的某些行为。我们必 须遵循生态平衡的准则,逐步创造条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 施,给予生态发展有力的支持和推进,让建筑在人与人、人 与城市(村镇)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均得到应有的和谐, 使人类生存环境生态一切物质的利用和再生,形成 有机的“生物链” ,形成一个整体,并在未来发展的进程中 逐步得到实现。2 建筑与生态平衡存在的不协调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的

3、生态平 衡造成了许多破坏。其中主要有对土地的不合理占用和对植 被的破坏,废弃物的大量堆积,水质、空气和土地的污染, 可耕地面积的减少,动植物栖息地的缩小甚至消亡,以及能 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3 建筑要适应生态的自然法则建筑必须适应生态的自然法则,既要合理开发利用,又要保护匮乏和可耗尽的自然资源。以土地资源为例,土 地是有限的,具有不可再生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和根 基所在,因此建筑在占有一定土地时,所谓合理利用就是要 少占良田, 尽量占有农业产量低的土地, 占用山坡地和荒地。 但要以不破坏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为前提。在城市,要在合 理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将建筑物的容积率适度提高,向高度 空间发展

4、,建造多层或高层建筑;同时向地下空间延伸,建 造辅助用房作为仓库、车库、人防、技术设备层等;同时要 合理确定建筑物间距,增强通风采光,并加大绿化力度,增 加人们的休闲活动场所;在农村,要向城镇化发展,减少宅 基地使用,并逐步向多层和高层过渡,提高土地利用率,同 时空出更多的土地,增加绿化面积,使建筑群体在整体和局 部方面均与自然生态综合平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交 织融合协调发展,形成有机的网络系统。在建筑用材和能源 选用上应尽量采用无污染、可再生、符合生态观念的产品, 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4 运用现代技术减少污染,促进生态平衡促进生态平衡的元素很多,其中主要有运用现代科学技 术

5、,特别是采用先进技术,变废为宝,使能源和材料循环再 生利用;同时开发新型建筑能源和材料,节约原生能源和材 料,使各元素组成的子系统相互作用,融合到自然中,从而 形成多相量多元性。建造符合自然规律的环保建筑,更好地 保持和发展自然的生态平衡。4.1 变废为宝将废弃和拆除的混凝土经破碎后代替石子和砂作为再 生混凝土的材料;把废弃的木屑、废纸、甘蔗皮、椰子壳、 谷物壳、麦秸、玉米杆切碎处理加胶料压制成具有一定强度 的轻质隔墙和保温隔热材料;废弃的铁屑、钢钎、玻璃纤维 等掺入混凝土内提高混凝土强度。对工业废弃物,例如污染 环境的粉煤灰制成一定强度的砖作为承重或围护墙;对废弃 的碎砖、瓦片破碎后作为修建

6、次级道路的填料;废弃的轮胎 粉碎后掺入沥青路面中,可作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减振材 料;污水、废水分别治理后的中水合理回收利用冲洗卫生间 等。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这种物质循 环再生模式,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利用,保持和促进良好的 生态平衡。4.2 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和综合措施 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的添加剂(如防水剂、膨胀剂、早 强剂、减水剂、固结剂)改善混凝土的防水、收缩、和易性, 减少凝固时间。采用化学方法开发研制建筑胶粘结剂,使破 损的建筑、古建筑恢复原貌和强度。采用建筑胶加强植筋锚 固,采用碳纤维布(片)对结构强度不足进行补强加固,即 不占空间不增加重量,又可使强度比钢还强 10

7、 倍;不断提 高合金钢强度减少钢筋用量;研制各种具有轻质、高强和良 好韧性、延性等。采用无污染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和夹芯复 合材料,扩展其适用范围,作为自然资源所不能替代的新资 源。例如,新型建筑保温材料,有隔热性好的聚苯乙烯板、 聚氨酯、泡沫聚苯夹芯板、保温涂料、岩棉板等。减少建筑 物外围的厚度,减轻结构自重,同时可达到减少热能的消耗 和噪音污染;外墙采用防晒墙、遮阳板节能,屋面采用太阳 能光电板架空遮蔽日光直射,并经空气流动带走热量,室内 走廊两端开窗,加强自然通风,带走污染空气。室外种植树 木遮阳,减少建筑物的热辐射,降低空调能源的消耗。采用新型的透水透气的混凝土,可在混凝土上覆盖植被绿化

8、环 境,有利于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4.3 开发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在建筑使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重视提高能源利用率和 能源的节约,要充分利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 洋能、地热能、生物能和天然气能等新能源。使用通过半导体光电效应驱动的光电板发电的太阳能 热水器; 开发热泵抽取利用地热能; 利用海、 江、潮汐发电; 利用海洋种植,既可减少海洋污染又可保持渔业发展环境; 利用风力发电,通过狭窄风道的强风实现小型或微型建筑发 电;开发地下天然气、废矿气、甲烷实现发电和供热双重效 益;大力开发生物能源综合利用,将生活废物、垃圾等有机 物产生的沼气发电,余料作为种植作物的肥料;将天然雨水 收集,

9、经过滤贮存在地下水池备用;利用洗菜水养花,采用 节水型感应洁具,节能冲水器冲洗卫生间,采用节能灯感应 灯减少电能消耗等实现节能减排。4.4 建筑防灾、抗灾,减少污染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提高建筑物的防灾、抗灾能 力,需要逐步从传统抗震向传统抗震与隔震技术相结合发 展,有效地减少地震危害,采用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以及 综合隔震控制技术,减少地震效应,减轻或避免地震对建筑 物和人身生命、财产的破坏,同时减少地震破坏后对环境的 污染。大力推广钢结构,可降低梁高和增加净空,降低空调 消耗,还可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基础造价。钢结构具有良好 的延性,有利于防震、抗震,垃圾少施工洁净,对周围环境 不利影响

10、时间短,污染小。4.5 建筑现代化 智能化生态建筑要求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家庭各种信 息适应器监测数据自动化采集、传输和反馈,各种生活用具 能耗运转可遥控、监控、自动调节,减少能源消耗;安全状 态自动报警;减少各种灾害和污染,并使其得到避免和及时 处理。5 建筑环境造型美 凡新建的建筑在规划时要合理布局,有效利用和节约土 地资源,采用无污染建筑材料。在功能上满足人性化要求, 与生活情趣相和谐; 在空间形式上讲求艺术风格, 虚实结合, 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有序。建筑应能与民族传统、周围环境 和地形相协调,使之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建设一批因地制 宜,具有中国自己的文化、地域、民族特点,时代特色风貌 的建筑,在立面造型上要成为美如画的艺术品;其室内阳光 充足, 通风良好, 室外花草芬芳; 在空间功能上具有灵活性、 弹性、可变化性和私密性;在周围环境建设上绿化成荫,吸 收尘埃,衰减噪声传播,形成良好的生存休闲环境。6 结语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类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 少废弃物,并变废为宝,开发能源,节约能源,提高抗灾能 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遵循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使 建筑与生态平衡互为优化,使之适应环境,改造环境,造就 一个健康、舒适、温馨、美观、微污染的完善的环境,使每 一个场所,都是一个自然模式的生态平衡环境。创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