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书说明书_第1页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书说明书_第2页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书说明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木建筑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课程名称:暖通空调(2)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空调通风设计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2009-1设计人:指导教师: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2013年 1月 10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方向):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2009-1学生姓名:学号:一、课程设计题目:空调通风设计二、原始资料:(1)室内设计参数:夏季房间温度,相对湿度;每个人的最小新风量,墙体材料即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各个地区的温度等修正值。 (2)气象资料: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日平均干球温度,平均风速。(3)建筑资料:总平面图、各楼层平面图、总剖面图( 4)设计地区:济南市。三、设计应解决下列

2、主要问题:空调通风设计:(1)冷负荷计算;( 2)新风负荷计算;(3)方案确定;(4)设备及附件选择;(5)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设计; (6)空调水系统的设计;(7)绘制风管平面图、水管平面图;(8)水管轴测图。四、设计图纸:( 1)空调系统风管平面布置图 1 张。( 2)空调系统水管平面布置图 1 张。(3)空调系统风管轴测图 1 张。五、命题发出日期:设计应完成日期:设计指导人(签章):系主任(签章):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评语指导教师(签章):系 主 任(签章):日期:年月日目录绪论 11 空调设计原始资料 21.1夏季空调室内设计参数21.2气象资料21.3建筑资料21.4设计地

3、区21.5其他资料 22 房间空调负荷计算32.1夏季建筑维护结构冷负荷的计算32.1.1外墙逐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的计算32.1.2外玻璃窗逐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的计算42.1.3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52.2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的计算方法52.2.1日射得热因数52.2.2透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的计算方法62.3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62.3.1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62.3.2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73 新风负荷及新风量的确定 114湿负荷的确定 134.1 人体散湿量135 空调方案的确定 135.1方案的选择 135.2空调水系统形式135.3空调风系统形式136空调设备

4、的选择136.1设备选型136.1.1风机盘管选型136.1.2新风机组选型157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 157.1气流分布157.1.1气流组织的形式158 空调系统的水力计算 168.1空调系统风系统的水力计算168.1.1风管的选型计算168.1.2风管的压力损失计算168.1.3风管的水力计算过程168.2空调系统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98.2.1管道阻力计算198.2.2管段水力计算199 空调系统的消声减震及管材与保温229.1 消声229.1.1噪声控制要求229.1.2噪声控制措施229.2 减震229.2.1减震措施 229.2.1.1设备隔振229.2.1.2管路隔振229.3 管

5、材 229.4 保温23课程设计总结 24参考文献 25绪论本设计为杭州市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 我小组只负责设计第四层, 该层由大会议室、国教办、科长室、资料室、职工室、助理室、干事室、接待室、办公室、音控室、卫生间组成。该综合楼总建筑面积9893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182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 1711 平方米。夏季设计冷负荷为89205W。此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有:该层各房间冷负荷的计算,新风量及新风负荷的计算 , 空调方案确定 , 设备的选型计算 , 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设计, 水 系统设计, 系统、水系统(或制冷剂系统)的水力计算。管道保温、系统消声减震和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在设

6、计中,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出了各空调房间夏季冷负荷并计算出了湿负荷、新风负荷;通过查阅资料,比较各种空调系统方式,确定了各房间采用空气水系统,利用假定流速法进行了风系统和水系统的水力计算;在设计中,采用方形散流器送风并进行了气流组织计算; 通过查看各种厂家产品样本, 选择了空气处理设备, 最后进行了管道保温、系统消声减震设计及自控系统的设计。关键词: 空调系统、空气水系统、风机盘管、气流组织、新风机组1 空调水系统设计原始资料1.1 夏季空调室内设计参数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下册) 查的该杭州综合楼各个房间的夏季空调室内温度、相对湿度、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具体资料如下表:相对湿最小新风

7、温度量度3m/(h.p)办公室276030库房276030包厢276030厨房276030餐厅2760301.2 气象资料济南市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7 0C日平均干球温度: 31.2 0C夏季平均风速: 2.8m/s相对湿度: 56%1.3 建筑资料该综合楼总建筑面积9893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8182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711 平方米建筑楼总平面图及各个楼层平面图,及总剖面图。(详见规划图纸)1.4设计地区济南市1.5其他资料湿空气焓湿图及相关规范2 房间空调冷负荷的计算2.1 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外墙逐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的计算(1)目前,在我国常用冷负荷系数法计

8、算空调冷负荷。根据规范要求,空调冷负荷计算必须按照非稳态传热计算,即计算出室内各种扰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再进行叠加 ,取最大值作为房间的设计冷负荷。下面以休息室作详细说明: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Q=AK(tc( ) -tR )(公式 2-1)c( )。式中: Qc( ) 外墙屋面的逐时冷负荷, W;A 外墙的面积,;K 外墙的传热系数, W/(. ) ;, 可根据外墙的不同构造在课本附录 2-2 和 2-3 中查取;tR 室内计算温度,;tc( ) 外墙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其计算方法多样,计算过程也比较复杂,常用已有的计算结果,列表查取。可根据课本附录2

9、-4 和 2-5 由不同的外墙类型查取。由于课本中附录 2-4和附录 2-5中给出的各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温度值都是以北京地区气象参数为依据计算出来的。因此,对于杭州该综合楼的设计要对tc ( ) 进行修正,有其他资料查的修正值为2.2。对于休息室北外墙来说,19:00 时, tc( ) 为 31.8, tR 为 24 .温度修正值为tc( ) + td=31.8+2.2=34 .) 时,应将( tc( ) + td )乘以下表中的(2)当外表面放热系数不等于 18.6W/( .修正值。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 kw14.216.318.620.923.325.627.930.2W/(. )k1.06

10、1.031.00.980.970.950.940.93对于该休息室北外墙 k 取 1。( 3)考虑到城市大气污染和中、浅色的耐久性差,建议吸收系数一律采用=0.90 ,即对 tc( ) 不加修正。但可经久保持建筑围护结构表面的中浅色时,则tc ( ) 乘以下表中所列的吸收系数修正值 k 。颜色类别外墙屋面中色0.970.94浅色0.940.88该设计中选用的 k 为 0.94 。综上所述,外墙的冷负荷计算温度为:') + td) kktc( )1 =( tc(公式( 2-2 )则冷负荷计算式应改为:。'Qc( ) =AK( tc( )1 - tR )公式( 2-3 )对于休息室

11、北外墙19:00 来说,'+td)=(31.8+2.2 )× 1× 0.94=31.96(tc( )1= tc ( )k k又北外墙的面积为0.6× 3 × 4.5=8.1,由建 筑结构材料查的墙体传热系数为 K=0.9W/(. )。'所以 Qc( ) =AK( tc( )1 - tR )=8.1 ×0.9 ×( 31.96-24)=58.03w。同理可以算出一天24 小时的北外墙的逐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量。外玻璃窗逐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的计算( 1)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通过外玻璃窗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Q=Kw

12、w (tc( ) -tR )(公式 2-4 )c( )A式中。Qc( ) 外玻璃窗的逐时冷负荷, W;K w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 W/ ( .) ;Aw 窗口面积,;tc( )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可由课本附录2-10 查的。必须指出:A、对于课本附录2-7 ,附录 2-8 中的 K w 值要根据窗框等情况的不同加以修正, 修正值 cw可从课本附录2-9 中查的。B、对于课本附录2-10 中的值要进行地点修正,修正值 td 可从课本附录2-11 中查的。因此 ,式( 2-4 )相应的可变为:。Qc( ) = cw K w Aw ( tc( ) +td - tR )(式 2-5 )对于

13、休息室北外窗来说:根据休息室墙体结构材料即i =8.7 W/ ( . ) 、 0 =18.62 W/ ( . ) ,由课本附录 2-8 查的 K w =3.01 W/ ( .) 。对于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取为1. 由课本附录2-10 查出玻璃冷负荷计算温度为tc( ) 19::00 时 30.8 ,且由玻璃窗得知 Aw =44.55 .根据式( 2-5 )计算,如下:。Qc( ) = cw K w Aw ( tc ( ) +td - tR )=3.01 ×44.55 ×( 30.8+3-24 )=1314w。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对于舒适型空调,夏季通过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14、所占的比例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对于该杭州市综合楼来说,房间内部都是舒适性空调,因此可以忽略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2.2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日射得热因数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分为两部分,即透过玻璃窗直接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 qt 和窗玻璃吸收太阳辐射后传入室内的热量 qa。由于窗的类型、遮阳设施、太阳入射角及太阳辐射强度等因素的组合太多,无法建立太阳辐射得热与太阳辐射强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于是采用一种对比的计算方法。采用 3mm厚的普通平板玻璃作为“标准玻璃” ,在i =8.7 W/ ( . ) 、0 =18.62W/ ( . ) 条件下,得出夏季(以七月份为代表)

15、通过这一“ 标准玻璃”的日射得热量 qt 和 qa 值,两者相加得Dq +q公式( 2-6 )j = ta称 Dj 为日射得热因数。考虑到在非标准玻璃情况下,以及不同窗类型和遮阳设施对得热的影响,可对日射得热因数加以修正,通常乘以窗玻璃的综合遮挡系数Cc.s 。Cc.s =CsCi公式( 2-7 )式中Cs窗玻璃的遮阳系数,定义为Cs= 实际玻璃的日射得热 ,有附录 2-13 查的;标准玻璃的日射得热C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课本附录2-14 查的 。透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Qc( ) 按下式计算:。Qc( )=CA CCDC公

16、式( 2-8 )a w s i jmaxLQ式中Aw窗口面积 ,;Ca有效面积系数,由课本附录2-15 查的;C2-16 附录 2-19 查的。LQ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有课本附录对于休息室北外窗来说,2-15 查的 C 为 0.75 ,则窗口有效面积为:有效面积系数由课本附录aAw =3.3 ×4.5 ×3×0.75=33.41 由课本附录 2-13 和 2-14 查的 C =CC =0.86c.ss i并由课本附录 2-12 查的 D为 115,对应 19:00时 C 为 0.38 ,所以由公式( 2-8 )jmaxLQ得。Qc( ) =CaAwCsCiD

17、jmaxCLQ=33.41 ×0.86 × 115×0.38=1256w对于各个时刻的详细数据如表2-1 :2.3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室内热源散热主要指室内工艺设备散热、照明散热、和人体散热三部分。室内热源散热包括显热和潜热两部分。潜热散热作为瞬时冷负荷,显热散热中心以对流形式散出的热量成为瞬时冷负荷,而以辐射形式散出的热量则先被维护结构表面所吸收,然后再缓慢地逐渐散出,形成滞后冷负荷。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冷负荷系数。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当电压一定时,室内照明散热量是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散热量,但是照明散热仍以对流与辐射两种方式进行散热, 因此,照明散热形式的冷

18、负荷计算仍采用相应的冷负荷系数。根据照明灯具的类型和安装方式不同,其逐时冷负荷计算式分别为:。白炽灯Qc( )=1000NC公式( 2-9 )LQ。荧光灯Qc( ) =1000n1n2NCLQ公式( 2-10 )。式中Qc( ) 灯具散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 W;N 照明灯具所需功率, KW;n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取n1=1.2 ;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在顶棚内时,可取n1=1.0 ;n2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穿有小孔(下部为玻璃)然通风散热与顶棚内时,取n2=0.5-0.6 ;而荧光灯罩无通风空者n2 =0.6-0.8,可利用自;CLQ照明散热冷负荷系

19、数, 计算时应注意其值为从开灯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可由课本附录 2-22 查的。对于休息室内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这个例子来说:。房间内部采用荧光灯,则采用公式(2-10 ) Qc( ) =1000n1n2NCLQ其中 ,荧光灯的镇流器采用明装则n1=1.2 ,灯罩隔热系数n2=1.0 ,荧光灯的功率取为 200 W,19:00 时的 CLQ为 0.71.所以此时该休息室内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为:。Qc( ) =1000n1n2NCLQ=1.2 ×1×200×0.71=170.4W对于该休息室内逐时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如表2-1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

20、负荷人体散热与性别、年龄、衣着、劳动强度及周围环境条件(温、湿度等)多种因素有关。人体散发的潜热量和对流散热量直接形成瞬时冷负荷,而辐射散发的热量将会形成滞后冷负荷。因此,应采用相应的冷负荷系数进行计算。为了设计计算方便,已成年男子散热量为计算基础。而对于不同功能的建筑物中有各类人员(成年男子、女子、儿童等)不同的组成进行修正,为此,引入群集系数 ,所谓群集系数是指人员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以及密集程度等情况的不同而考虑的折减系数。某些空调建筑物内的群集系数工作场影剧院百货商旅店体育馆图书阅工厂轻银行工厂重所店(售览室劳动劳动货)群集系0.890.890.930.920.960.901.01.0

21、数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式为:。Qc() =qsn CLQ公式( 2-11 )式中。Qc( )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qs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n 室内全部人数;群集系数,见上表 ;CLQ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 计算时应该注意其值为从人员进入房间时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由课本附录 2-23 查的。但应注意:对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如电影院、剧院、会堂等),由于人体对维护结构和室内物品的辐射换热量相应减少,可取LQ 1.0.C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为:Q =q n公式( 2-12 )C1式中QC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q1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

22、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n,同式( 2-11 )对于休息室内人员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为:取休息室内平均人数n=15,查表可得 qs 为 70,群集系数由上表查的为=0.92 , 并由课本附录 2-23 查的 19:00 时 CLQ=0.03 ,则由公式( 2-11 )得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nC =70×15× 0.92 × 0.03=28.98WQc( ) =qsLQ同理潜热散热量可由相关表格查的q1=64,则房间内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为:QC=q1n =64× 15×0.92=883.2W 则休息室内在 19:00 时室内人体散热

23、形成的冷负荷为。Q=Qc( ) + QC=28.98+883.2=912.18W同理,可计算各房间的逐时冷负荷.3新风负荷及新风量的确定在夏季室外空气焓值和气温高于室内空气焓值和气温时,空调系统为处理新风势必要消耗冷量。在满足空气品质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小的新风量。否则,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的容量将增大。夏季,空调新风冷负荷按下式计算:。Qc.o =M o ( ho - hR )式中Q夏季新风冷负荷, KW ;c.o。M o 新风量, kg/s;ho 室外空气的焓值, KJ/kg;hR 室内空气的焓值, KJ/kg。下面举例说明,对于办公室:办公室里同时有两人工作, 每人的新风量为30m3/h,

24、又办公室内空气温度27 0C ,相对湿度为60%,由湿空气焓湿图查的:室内空气焓值为61.5kJ/kg,同理,由室外温度为34.80 C ,相对湿度为 54%,通过湿空气焓湿图,查的室外空气焓值为85kJ/kg.新风负荷为。Qc.o = M o ( ho - hR )=1.2×30/3600 ×2×( 85-61.5 )=0.47KW=470W用同样的办法和道理可以算得各个房间的新风负荷,详细如下表:面积温室内相对室外温室外相房间最小新新风新风对湿风量 m3量 m3负荷2度湿度度人数m度/ (h.p )/hW消防前17.5276034.85413030235室 1

25、消防前23.8276034.85413030235室 2销售 1125.9276034.8545301501175销售 2155.5276034.85431309307285副总办23.8255034.85413030235公室休息室25.9276034.854-5454423销售 364.8276034.85413303903055销售 1223.8276034.8545301501175各房间的冷负荷总汇表2室内冷负荷冷负荷面积 m2WW/m消防前室 117.5801400消防前室 223.8801904销售 1125.91503885销售 2155.515023325副总办公23.890

26、2142室休息室25.9802072销售 364.81509720销售 1223.81503570各房间的总负荷汇总如下表2室内冷新风负负荷总负荷冷负荷 W面积 m荷 W2WW/m消防前室 117.58014002351165消防前室 223.88019042351669销售 1125.9150388511752710销售 2155.515023325728516040副总办公23.89021422351907室休息室25.98020724231649销售 364.8150972030556665销售 1223.81503570117523954 湿负荷的确定湿负荷是指空调房间的湿源向室内的散

27、热量,也就是为维持室内含湿量恒定需要从房间除去的湿量。4.1 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可按下式计算:Mw=0.278n g×10-6式中: M-人体散湿量, kg/s;WG-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 g/h ;n-室内全部人数;-群集系数。下面以消防前室1 为例说明人体散湿量的算法:Mw=0.278n g× 10-6=0.278×3×0.9 ×194× 10-6-3=0.293 × 10 kg/s某些空调建筑物内的群集系数工 作 场影剧院百 货 商旅店体育馆图 书 阅工 厂 轻银行工 厂 重所店 ( 售览室劳动劳动货)群 集 系0

28、.890.890.930.920.960.901.01.0数房间群集人体湿负荷冷负新风湿负荷总湿负荷热湿比人数系数*10 -3 Kg/s荷 W*10-3 Kg/s*10 -3 Kg/s (KJ/Kg)消防前室 130.90.29311650.060.2065655.3消防前室 230.90.29316690.060.2068101.9销售 1150.90.48927100.30.5434990.8销售 2310.93.03316041.863.3654766.70副总办公室10.90.09819070.060.10917495.4休息室-0.90.97816490.1080.5932780.8

29、销售 3130.91.27266650.781.4114723.6销售 1250.90.48923950.30.5434410.75 空调方案的确定5.1 方案的选择该建筑楼三、四层房间及人员密集,需要很大的新风量,所以采用空气 -水系统。另外新风管与风机盘管的风口一起从房间上部将风吹出,使风贴房顶射流,这种气流组织是比较好的一种,完全可以满足这种小房间的要求。另外,分析可知这种气流组织形式较好,可使室内气流均匀。风机盘管采用有回风口的,新风机组采用吊装的。5.2 空调水系统形式考虑到节能与管道内清洁等问题,因而采用了闭式系统,这样不仅使管路不易产生污垢和腐蚀,不需要克服系统静水压头, 且水泵

30、耗电较小。 因其各使用功能时间差异比较大,负荷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决定采用了变水量系统;因两管制方式简单且初投资少,而且建筑地处济南,无需同时供冷和供热且无特殊温度要求,因而采用了两管制系统。5.3 空调风系统形式矩形风道具有占用的有效空间少、易于布置及管件制作相对简单等优点,广泛地用于民用建筑空调系统。为避免矩形风道阻力过大及产生噪音,其宽高比宜小于 6,最大不应超过 10。6 空调设备的选择6.1 设备选型6.1.1 风机盘管选型(1) 负荷分配及新风处理终态二层房间各功能不一致,且房间大小不一致,因此负荷计算分配,风量也计算分配,新风不担负负荷,处理到室内等焓线。( 2)空气处理流程及 i

31、-d 图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的处理过程以及送风参数计算其夏季处理过程及焓湿图如下:ROL =90%fc =100%SM夏季风机盘管处理过程焓湿图O室外空气参数, R室内设计参数,M风机盘管处理室内的空气点S送风状态点, 室内热湿比, fc 风机盘管处理的热湿比新风处理到室内等焓点与机器露点的焦点,其不承担室内冷负荷,承担一部分湿负荷。其中热湿比:Q cMWMLR总送风量:GQhShR新风量:GWFCU的风量:GF GGW( 3)选型原则按房间冷量进行选型,选型后进行风量的校核计算( 4)选型计算。现以销售 11 室为例, Q 取 2.71kwc由湿空气焓湿图再根据 t R, R 确定出 i

32、R=61.5kJ/kg,根据 t O O确定出 i O=85kJ/kg由余热余湿。M=,得热湿比=。MQcQc=2.71kw, W 0.543x10 -3 kg/s/ W=4990.8kJ/kg过 R点作线与90%线相交,即得送风状态点s, is 45.5kJ/kg. 则总送风量为:。R-i S)=0.169Kg/s=610m 3/hG= Q /(ic3新风量: GW=人数×标准 =5× 30=150m/h3/盘管处理风量 GF=G-GW=610-150=460m h确定 M点由得 i =40.5KJ/Kg- imQ=G* ( ir) =3220wfFm选用 FP 68 型

33、风机盘管,制冷量为3600W,风量为 680 m3 /h 。同理,根据各房间的冷负荷和送风量,由销售11 室的例子可以算出以及选出各房间所需的风机盘管型号。送风点焓新风量 m总风量回风量I m风机盘管Qf(W)额定风量额定供冷33(KJ/Kg )3/h(m/h )(m/h )( KJ/Kg )型号(m3/h )量(W)消防前室4230215185381450FP-343418001消防前室45.53026323348.1410FP-34340180025销售 1145.515061046040.53220FP-686803600销售 243930312121913519354FP-238238

34、012600副总办公51.530687657502519FP-686803600室休息室4054276222381739FP-343401800销售 3413901170780356890FP售 1240.5150411261372131FP-515102700新风机组选型(1)选型原则按新风冷量选,计算新风量(2)选型计算此为四层新风机组,室内空气计算温度t n =27,相对湿度60,室外干球温度t w =34.8 ,相对湿度为 54,该楼层室内总人数 70 人,要求人均新风量为 303/h ,总新风量为 2124 3/h 。按 25003/h 选四排管吊顶式新风机

35、组 -JDF-25 ,额定风量 2500m3/h,冷量 28.6KW,机组余压 220Pa,电机功率 0.45KW,噪声 51 dB(A). 长×宽×高 =600× 1050× 520。7 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7.1 气流分布气流组织的形式空调房间常用气流组织的送风方式,按其特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侧送、孔板送风、散流器送风、条缝送风、喷口送风等气流组织形式,是指气流在空调房间内流动所形成的流型。空调房间除对工作区内的温度、相对湿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外,还要求有均匀、稳定的温度场和速度场,有时还要控制噪声水平和含尘浓度,这些不仅直接受气流流动和分布状况的影响,而且

36、又取决于送风口的构造形式、尺寸、送风温度、速度和气流方向、送回风口的位置等。在设计中采用了侧面送风和散流器送风,其气流组织形式见下表。气流组织形式表送风常见气流组织建议出口工作区气特点、技术要求及使用范围方式形式流速流流型1、单侧上送下回或走廊回1 、温度场、速度场均匀,混合层侧面风;高度宜 0.3-0.5m;2、单侧上送上2-5m/s回流2 、贴附侧送风口宜贴顶布置,宜送风回;采用可调双层百叶风口, 回风口宜3、双侧上送下设置在送风口同侧。回。1 、散流器平送,下部回风;1 、温度场、速度场均匀,混合层散流高度宜 0.5-1.0m;2 、散流器下回流器送2-5 m/s2 、需设吊顶或技术夹层,散流器送,下部回风;直流风平送时应对称布置, 起轴线与侧墙3、送吸式散流距离不小于 1.0m;器上送上回。备注可调双层百叶风口,配对开多叶调节阀8 空调系统的水力计算8.1 空调系统风系统水力计算风管的选型计算空调风管道常用镀锌板首先假定风管内的空气流速,然后根据风道内的空气流量确定风管的断面积,从而结合国家标准的风管尺寸确定最终的风管尺寸。风管内风速大则断面小,节省空间和材料;但系统阻力打大,风机压头高,消耗功率大,引起风道气流噪声。故根据经验可按下表 5.2 进行选择。表风道系统风速选用表( 单位 :m/s)部位低速风道高速风道最大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