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课件(用)_第1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课件(用)_第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课件(用)_第3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课件(用)_第4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课件(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生物与生物圈v中考考点聚焦:v1、生物的基本特征v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v3、生态系统v4、食物链与食物网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生物圈考点一:生物的基本特征考点一: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营养2、生物能进行、生物能进行呼吸呼吸 (一定需要氧气吗?植物呢(一定需要氧气吗?植物呢?)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方式 、 、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 )4、生物能对外界、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刺激做出做出反应反应 5、生物能、生物能生长生长和和繁殖繁殖 6、由

2、、由细胞细胞构成(构成(病毒病毒除外)除外)7、生物能、生物能遗传遗传和和变异变异出汗呼出气体 排尿落叶生物与非生物的认识v生物:凡是具有生命现象(表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的物体。v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练习:1.下列哪个语句能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朵朵葵花向太阳 C遗传繁殖营养应激性3、生物课后,有几位同学争论不休,争论的话题是“课桌是木材做的,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下面是四们同学的观点,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 A、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材料是树木B、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木材是由细胞构成的C、是非生物,因为

3、课桌不会动D、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能呼吸,不能繁衍D3.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惊弓之鸟 B蜻蜓点水 C杯弓蛇影 D望梅止渴 B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动物能对外界直接作出反应,植物不能C.生物能更新自己和繁殖后代D.生物的细胞内的物质只有有机物C调查的一般方法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步骤:明确调查目的调查目的、确定、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制定合理、制定合理调查方调查方案案、调查记录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按照按照形态结构形态结构分:分:动物、植物、其

4、他生物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按照生活环境生活环境分: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按照用途用途分: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练习:1,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调查的校园植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油松雪松 苏铁 水杉 归一类,将垂柳 白杨 樟树 玉兰归为另一类,请问它们是按照( )标准归类的A植物的经济价值 B植物的观赏价值C植物的生活环境 D植物的形态结构 D考点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点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生物圈(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的地方(2).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的范围: 以海平面为标准上下以海平面

5、为标准上下10千米,共千米,共20千米千米的地球表层的地球表层 大气圈的底部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鸟类、昆虫、细菌等:可飞翔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立足点”(3)生物圈的作用生物圈的作用: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生存条件生存条件:营养物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练习:练习:1.小明在养花过程中,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冷小明在养花过程中,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

6、放在阳光下,天冷了,把花放在屋内,且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要的了,把花放在屋内,且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基本条件,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 营养营养 空气空气 阳光阳光 适宜温度适宜温度 一定生存空间一定生存空间 水水A. B. C. D. A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句中主要描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诗句中主要描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影响( ) A.阳光阳光 B. 水分水分 C.温度温度 D.空气空气C3、下列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

7、生物所能达到的范围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的空间C、生物圈仅由植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组成D、生物圈包括全部地球4、生物活动能到达各外圈层的生物主要是( ) A、鸟类 B、鱼类 C、人类 D、细菌类 BC土壤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吗?v土壤的作用是固定植物体,给植物体提供部分无机盐。若提供植物所需要的无机盐,植物就可以离开土壤而生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无土栽培。动物在陆地上生活,实质是生物圈提供的生存空间,不是土壤。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v(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 和 两类;v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v光是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v温度、水也是影响生物生存的

8、重要因素v空气、土壤、温度、气候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v概念: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 v(这其他生物包括同种生物吗?)v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 、还有 和 等 v 其他生物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变量变量:可以变化的量如:光照、温度潮湿或干:可以变化的量如:光照、温度潮湿或干燥燥对照实验对照实验 :经过实验处理经过实验处理的实验是实验组,自的实验是实验组,自然状态下的事物是对照组。(或已知实验现象的然状态下的事物是对照组。(或已知实验现象的为对照组,为对照组,未知实验现象未知实

9、验现象的为实验组。)的为实验组。)探究的过程: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作出假设 3、制、制定计划定计划 4、实施计划、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表达和交流流注意:实验设计的原则注意:实验设计的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单一变量原则原则重复原则(减少实验重复原则(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误差,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1.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A.分组实验 B.重复实验 C.独立实验 D.对照实验2 2、香蕉不能在北方种植的主要、香蕉不能在北方种植的主要原因是原因是, ,北方的北方的( )( )A A

10、、土壤贫乏、土壤贫乏 B B、阳光太强、阳光太强C C、空气干燥、空气干燥 D D、温度太低、温度太低3 3、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 A、杂草和水稻、杂草和水稻 B B工蜂和蜂王工蜂和蜂王 C C、猫和老鼠、猫和老鼠 D D 、人和艾滋病病毒人和艾滋病病毒 4 4、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 )A A、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B B、作出假设、作出假设

11、C C、实施计划、实施计划 D D、得了结论、得了结论AB4 4、在实验设计中、在实验设计中, ,哪一组不能作哪一组不能作为对照为对照?( )?( )A A、有光和无光、有光和无光 B B、有空气和无空气、有空气和无空气C C、2525和和00D D、温度和水分、温度和水分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17)GO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适于在荒漠中生活 尿液少,不易出汗.荒漠中的骆驼刺 根系发达.寒冷海域中的海豹 皮下脂肪特别厚.旗形树 生活在定向强风地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蚯蚓对土壤的影响沙地上栽种植物对沙地的影响练习: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说明生

12、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夏天大雨后,蚯蚓爬出地面。B.大树底下好乘凉C.鸟类迁徙。 D.仙人掌叶退化成刺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说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森林能保持土壤水分。 B.蚯蚓改良土壤C.旗形树树冠像一面旗帜。D.东北三防林防风固沙BCD总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相适应的 和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的改变;生物也在不断的进化,以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也时刻 和改变着环境注意: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环境影响1、古代食虫类动物,由于长期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从而进化成形态

13、差异很大的哺乳动物,如猴、熊、蝙蝠、鲸,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适应的( )A、普遍性 B、相对性 C、连续性 D、稳定性2、具有保护色的百灵鸟,可以避免肉食鸟类的捕食,但容易被嗅觉灵敏的狐捕食,这说明了适应的( )A、普遍性 B、相对性 C、个别性 D、绝对性AB考点三: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练习:1.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生态球,如图所示,你认为这个小小的生态系统中至少应该有哪些生物( )A.水生植物和动物 B.水生动物和植物C.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细菌 D.水生动物和细菌2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在“落红”化“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3.南极科考工作者离开南极时,会把塑料,金属,尿液、粪便等带离,是因为南极缺少(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必要的生活设施CCC4、“桑基鱼塘”是桑茂、蚕壮、鱼肥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对该系统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A、物质可多级利用,实现良性循环B、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C、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损失减少D、各级产物均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Cv5、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甲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本地食草

15、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vA、此湖泊中食草鱼类的主要食物是甲vB、甲的引进不影响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vC、此湖泊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生态系统vD、大量投放同种食草鱼类不能有效控制甲的蔓延D考点四:食物链和食物网:考点四: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定义:食物链定义:消费者和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构成的构成的吃与被吃吃与被吃的关系,就形成了的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2.一般食物链形式:一般食物链形式: 生产者生产者 草食动物草食动物 小型肉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 大型大型肉食动物肉食动物 3.食物链书写规则:食物链书写规则: 食物链以食物链以生产者生产

16、者为起点为起点,终点为,终点为消费者消费者,且是,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最高级”动物。动物。 不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箭头必须从被箭头必须从被吃者指向吃者指向吃者吃者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了食物网食物网 5.物质和能量沿着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链和和食物网食物网流动的。流动的。补充:1、能量流动特点: 流动,逐级 。一般地说 ,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2、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所以一条食物链上不可能有太多的营养级物质循环特点:周而复始3、能量的源头:太阳能4、起

17、点: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单向递减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一定的自动调节自动调节能力。能力。 1.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数量和所占和所占比例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有一定限度,超过则限度,超过则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会被破坏。会被破坏。 2.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网),食物链(网)越复越复杂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越强,生态系统越稳稳定定。 3.营养级营养级越高越高,生物数量,生物数量越少越少;食物链中;食物链中生产者生产者数量

18、是数量是最多最多的。的。 营养级越营养级越高高,有毒物质有毒物质沿沿食物链积累(富集)食物链积累(富集)越多越多。1.右图表示东湖某些生物间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你认为该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C.丙丁乙甲 D.甲乙丁丙练习:相对数量生物名称甲乙丙丁C2.在生态系统中,铅、汞等一些一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的累积。下列各项中能够表示某些食物链中食物体内有害物质数量关系的是( ),能表示食物链的是( ) ADCB狐狐狐狐兔兔兔兔草草草草B3.下列措施中,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 A.减少生产者数量 B.减少生物种类 C.

19、增加消费者数量 D.增加生物种类DA4.4.下列能够下列能够完整完整地表示食物链的是地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A螳螂捕蝉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黄雀在后B B大鱼吃小鱼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虾小鱼吃虾C C狐吃兔子狐吃兔子, ,兔子吃草兔子吃草 D D猫头鹰捕食田鼠猫头鹰捕食田鼠, ,狐也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5.5.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系统的( )( )A.A.生产者生产者 B.B.分解者分解者 C.C.消费者消费者 D.D.食物链食物链6、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B、鹰和蛇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C、该生态系统中,鹰的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