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4级世界地理期末测试题(三)_第1页
高2014级世界地理期末测试题(三)_第2页
高2014级世界地理期末测试题(三)_第3页
高2014级世界地理期末测试题(三)_第4页
高2014级世界地理期末测试题(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2014级世界地理期末测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读下图,完成12题。1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港到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口的最佳路线的先后顺序是( )AB CD2有关四处海域共同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海峡两侧气候都相同B四处海域附近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C四处海域都受到严重污染D四处海域都有大范围渔场读上图沿南北半球分界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3题。 3a、b两地的陆地自然带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因为( ) Aa受暖洋流的影响,b受寒流的影响 Ba地位盆地地形,b地为高原地形 Ca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少,b地获得的太阳辐射

2、多 Da受赤道低压的影响,b 终年受信风的控制读某地气候资料并回答46题:1月均温7月均温68月降水量12月一次年2月降水年降水量主导风向一6.423.842985685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4、该地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5、该地的河流:( )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含沙量小 C冬季无结冰期 D春季有凌汛6、该地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稀疏草原读右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79题:7、甲地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

3、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稀疏草原8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盛行西北风 B盛行西南风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潜水补给河水9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 )A冰雪融水、冬季 B大气降水、冬季 C地下水、春季 D大气降水、夏季读下图。回答1011题:10.I图中甲、乙、丙、丁四幅图各有一条剖面线。其中与图相符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1.图中A、B两地为河槽,对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属于两个水系 B径流主要来自东部高地C径流季节变化不大 D径流大量用于农业灌溉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平原),回答1213题。12. 影响三地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

4、 A热量 B. 光照 C. 市场 D. 水源13. 三地扩大种植业规模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为 A水土流失 B. 土地盐碱化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河流断流下图示意日本本州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1416题。 14.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太阳辐射C.土壤 D.降水 15.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洋流 C.土壤 D.降水 16.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读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回答1719题。17.

5、该游牧活动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C易受台风灾害侵扰D与野生动物迁移路线相反18. 基塔莱与同纬度的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原因为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洋流性质19. 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读埃及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2022题。20. 引起埃及人口密度差异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土壤 B河流 C气候 D地形21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A棉纺织工业 B麻纺织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 D电子工业22. 关于甲海域面积不断变大的原因是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而成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而成C印度洋板块与

6、非洲板块张裂而成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而成2015年10月1日当地时间18时50分(东八区)印度尼西亚旅游度假胜地巴厘岛连续发生3次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读图回答2324题。23巴厘岛不具有的旅游自然风光是( )A热带雨林葱绿B温暖的海水和海浪C奇特的火山群D蜿蜒曲折的峡湾海岸24印尼鼓励A岛向B岛移民,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A促进B岛经济开发与发展B缓解A岛的人口压力C实现本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D提高B岛人口增长率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2526题。25影响图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纬度 洋流海陆位置地形A B C D26如果图中等温线向北凸出,等温线最北点距大陆最南端距离最

7、长的时间是( )A1月B5月C7月D10月 下面两图中阴影部分为海洋,读图回答2728题。27两区域图中( )A甲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慢B甲河三角洲农业发达C乙河河口冬季结冰 D乙河航运价值高28对于甲、乙两河及三角洲的开发利用,正确的说法是( )A甲河河口建设港口,大力发展航运B甲河三角洲的植树造林、保持水土C乙河的观光度假功能已成为其重要价值之一D乙河三角洲地区广种小麦29右图示所反映出该国海岸非常曲折,有众多的岛屿和深入内陆的狭长海湾。形成这处海岸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流水侵蚀B. 板块挤C. 冰川侵蚀 D. 地壳下陷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30题:30甲区域是世界主要农业区

8、,该地( )A盛产小麦,商品率高B农业类型属资金、技术密集型C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D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读右下图回答3132题。31该地河流的河口附近,某著名古迹严重缺损,其成因主要是( )A海湾侵蚀作用 B流水冲积作用C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32图中A地的农业特色与我国下列哪一地区相似( )A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B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C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D天山南麓的绿洲农业读下图回答33题。33图中美国各农业带(区)中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A甲B乙 C丙 D丁读地形剖面图回答34题。34关于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9、B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C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D地煤炭资源丰富读“世界上某国家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回答35题。35该国家的地形特征可以表述为 A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由北向南降低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D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由东向西降低二、综合题(本大题3个小题,共30分)36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试分析A图发展畜牧业有利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3分) (2)B国有世界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港。试分析该港口的区位条件。(4分) (4)简述D国地形的主要特点。(3分)37.读南亚部分地区图及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图示意图,结合

10、甲地气候资料回答问题。(10分)(1)当图中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在左图中画出该区域的主导风向 。(2分)(2)据图中信息描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3分)(3)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5分)38.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1)简述甲地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4分) (2)非洲北部地区沙漠广布,与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相比,成因有何不同(4分)(3)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试分析农作区入侵牧区对该区域草场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2分) 高2014级世界地理期末测试题(三)答案一、选择题:15:CCBCA 610:B

11、CABC 1115:CDBBB 1620:ABCDB 2125:ACDDB 2630:CDCCD 3135:CDCDC 二、综合题:36(10分)(1)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生长多汁牧草;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交通发达,科技水平高。 (2)鹿特丹;地处莱茵河入海口,直接与北海相通,可以海陆连运。海港宽阔水深,为船泊入港、抛锚以及港口设备和建筑合理布局提供条件。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把港口和腹地许多城市紧密相连(或经济腹地广)。 (3)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地,中部为宽阔谷地,北部为波德平原。37.(10分)(1)画图略(东北风)(2分)(2)该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 ;高原面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或起伏和缓) ;半岛东西两侧有山地,沿海有狭窄平原(3分)(3)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多,夏季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易受干旱、洪涝灾害的影响(5分) 38.(10分)(1)地形以高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