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_第1页
第九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_第2页
第九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_第3页
第九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_第4页
第九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 的理论模型的理论模型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的货币供求我国的货币供求一、货币需求问题的相关概念一、货币需求问题的相关概念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1、货币需求的含义、货币需求的含义所谓货币需求,就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条件所谓货币需求,就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个人、企业和政府对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下,个人、企业和政府对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储藏手段所需要的货币量。储藏手段所需要的货币量。一、货币需求问题的相关概念一、货币需求问题的相关概念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的分类、货币

2、需求的分类v宏观的货币需求和微观的货币需求宏观的货币需求和微观的货币需求v主观的货币需求和客观的货币需求主观的货币需求和客观的货币需求v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货货币币流流通通次次数数商商品品价价格格总总额额货货币币需需求求量量 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二)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二)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 以以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

3、商品价格的加权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 MVPT、费雪的交易方程、费雪的交易方程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 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 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可控变量;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可控变量;V V由于制度性因由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可视为常数;素在短期内不变,可视为常数;T T对产出水平常对产出水平常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大体稳定。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大体稳定。 结论:因此,只有结论:因此,只有P P和和M M的关系最重要:的关系最重要:M M的的任何变动必然会引起

4、物价水平任何变动必然会引起物价水平P P的变化。的变化。(二)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二)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费雪的交易方程、费雪的交易方程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 剑桥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时剑桥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时重视微观主体的重视微观主体的动机动机。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题。但在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总是题。但在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总是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对整个经济体系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

5、对整个经济体系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有: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有: MkPY2、剑桥方程式、剑桥方程式(二)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二)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 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交易手段功能手段功能;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资产的功能。的功能。 费雪方程式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费雪方程式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剑桥方程式则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剑桥方程式则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量占收入的比例。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量占收入的比例。3、

6、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差异、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差异 (二)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二)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 费雪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用货币数量的变费雪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更动来解释价格;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更强调个人对持有货币数量的选择行为。强调个人对持有货币数量的选择行为。 人们形象地把两者的区别比喻为人们形象地把两者的区别比喻为“飞着飞着”的货币和的货币和“坐着坐着”的货币的货币k值的引入为货币需值的引入为货币需求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领域。求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领域。3、费

7、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差异、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差异 (二)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二)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动机和投机动机。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交易动机:指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正常的交易动机:指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正常的交易。由于这种动

8、机的货币需求就是货币交易。由于这种动机的货币需求就是货币的交易需求。的交易需求。1、货币需求动机、货币需求动机(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预防意外支出而需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预防意外支出而需要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出于预防动机而产要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出于预防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就是货币的预防需求。生的货币需求就是货币的预防需求。1、货币需求动机、货币需求动机(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投机动机:人们用货币

9、保有财富的动机。投机动机:人们用货币保有财富的动机。人们出于投机动机而需要持有的货币。人们出于投机动机而需要持有的货币。1、货币需求动机、货币需求动机(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MM1M2L1(Y)L2(r) 式中:式中:L1(Y)是货币的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是货币的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 L2(r)是货币的是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2、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函数(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函

10、数M2 和和M1 0 Y M1=L1(Y) M1 M2 0 r M2=L2(r)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v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货币的流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货币的流动性,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资产的心理倾向动性资产的心理倾向. 3、流动性偏好理论的提出、流动性偏好理论的提出(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v流流动性陷阱动性陷阱:货币需求发生不规则变动的一:货币需求发生不规则变动的一种状态种状态. 3、流动

11、性偏好理论的提出、流动性偏好理论的提出(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陷阱图示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O OQ Qi i1i iM0M0M1M1L L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v流流动性陷阱动性陷阱:货币需求发生不规则变动的一:货币需求发生不规则变动的一种状态种状态. 3、流动性偏好理论的提出、流动性偏好理论的提出(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当利率降到一定的低点后,人们的货币需当利率降到一定的低点后,人们的货币需求可能变得无限大,此时如果中央银行增加货求可能变得无限大,此时如果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将全部被货

12、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对市币供应,将全部被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对市场利率不起作用。场利率不起作用。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20世纪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货币学派,年代在美国出现的货币学派,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的M.弗里德曼。该学派弗里德曼。该学派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 udtdpprrrwYfPMebmd,1其中:其中:二、货币需求理

13、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Md: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量 P: 物价水平物价水平 f: 函数关系函数关系 Y: 由不变价格计算的永由不变价格计算的永 久久性收入性收入 w: 非人力资本占总财富的非人力资本占总财富的比例比例 u: 人们持有货币的效用及人们持有货币的效用及影响效用的各种因素影响效用的各种因素 rm: 预期的货币收益率预期的货币收益率 rb: 价值固定的债券预价值固定的债券预期收益率期收益率 re: 预期的股票收益率预期的股票收益率 :预期商品价格变动预期商品价格变动率,是预期实物资率,是预期实物资产变动率

14、。产变动率。dtdpp1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在上述影响因素中,货币需求与在上述影响因素中,货币需求与Y、 rm成正比,成正比, 与与 成反比。成反比。dtdpprrweb 1,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由此可以看出,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因素: 财富的总额;财富的总额; 财富的构成;财富的构成; 人们持有货币和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人们持有货币和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15、 持有货币带来的效用。持有货币带来的效用。 udtdpprrrwYfPMebmd,1二、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1、货币需求函数稳定。、货币需求函数稳定。 2、货币供应长期内只决定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长期内只决定物价水平。 进而提出通胀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供应量的进而提出通胀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超过增长超过GDP的增长率,主张国家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主张国家控制货币供给以及实行以及实行“单一规则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的货币政策。结论:结论:三、中国的货币需求三、中国的货币需求 第一节第一节

16、货币需求货币需求v 规模变量规模变量v 机会成本变量机会成本变量 利率利率 物价水平变动物价水平变动 交易成本交易成本 预期短期外国利率和汇率变动预期短期外国利率和汇率变动1、影响中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影响中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三、中国的货币需求三、中国的货币需求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v 制度变量制度变量 货币化进程货币化进程 软预算因素软预算因素 价格管制价格管制 被迫储蓄被迫储蓄1、影响中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影响中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三、中国的货币需求三、中国的货币需求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v居民的货币需求居民的货币需求 交易性货币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 预防性货币需求

17、预防性货币需求 投机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2、中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中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北京某白领的家庭资产结构图80后新上海人的家庭资产负债表单位:万元单位:万元上海某白领家庭的支出分布上海某退休家庭的经济状况上海某退休家庭的经济状况上海某退休家庭的经济状况三、中国的货币需求三、中国的货币需求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v企业的货币需求企业的货币需求 交易性货币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 预防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 投机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2、中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中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三、中国的货币需求三、中国的货币需求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v政府的货币需求政府的货币需

18、求 职能性货币需求职能性货币需求 行政性货币需求行政性货币需求 预防性和资产性货币需求预防性和资产性货币需求2、中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中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一、货币供给的理论一、货币供给的理论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 与货币需求理论相比较,货币供应理论发与货币需求理论相比较,货币供应理论发展较晚,在过去较长时期内,西方学者偏重于展较晚,在过去较长时期内,西方学者偏重于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货币供给量被视为可由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货币供给量被视为可由货币当局加以控制的外生变量。货币当局加以控制的外生变量。60年代以后,年代以后,随着货币主义的兴起和货币政策日益被重视,随着货币主义的兴起和

19、货币政策日益被重视,货币供给理论的研究得以发展。货币供给理论的研究得以发展。 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它是指在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它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不为政策所左右。典型的内生变量如市场经济典型的内生变量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率、汇率等经济变量。中的价格、利率、汇率等经济变量。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外生变量又称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外生变量又称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素所决定的变量。

20、典型的外生变量如税率。典型的外生变量如税率。r 0 MS M Md 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那么,货币供应量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呢?一、货币供给的理论一、货币供给的理论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政策含义的一个问题。研究中具有较强政策含义的一个问题。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货币供给变化会影响经济运行,但经生变量,货币供给变化会影响经济运行,但经济运行却不会影响货币供给。即货币供给量对济运行却不会影响货币供给。即货币供给量对

21、其它经济变量几乎完全没有弹性。其它经济变量几乎完全没有弹性。 1、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一、货币供给的理论一、货币供给的理论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 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如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如凯恩斯学派中的新古典综合派认为货币供应量主要凯恩斯学派中的新古典综合派认为货币供应量主要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所决定,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所决定,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取决于经济体系内的诸多因素。中央银行不可能有取决于经济体系内的诸多因素。中央银行不可能有效地限制银行和企业的支出,更不可能支配他们的效地限制银行和企业的支出,更不可能支配

22、他们的行为,因此,货币供应量主要是内生的。据此还进行为,因此,货币供应量主要是内生的。据此还进一步提出了货币供应的乘数模型理论。一步提出了货币供应的乘数模型理论。 2、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v 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v 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v 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 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 广泛采用非现

23、金货币结算方式。广泛采用非现金货币结算方式。(一)货币供给过程的三个特点(一)货币供给过程的三个特点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v货币供给量是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个人货币供给量是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个人及外国所握有的通货及其他随时可自由支用及外国所握有的通货及其他随时可自由支用的存款货币二者的总和。的存款货币二者的总和。(二)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的定义(二)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的定义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v货币供给是指经济主体创造货币供给量并把货币供给是指经济主体创造货币供给量并把它投入流

24、通的过程,即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它投入流通的过程,即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向流通中投入、扩张或收缩货币量的行为和向流通中投入、扩张或收缩货币量的行为和过程。过程。(二)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的定义(二)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的定义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 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对货币统计口径划分的基本依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对货币统计口径划分的基本依据是一致的,即都据是一致的,即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流动性较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流动性较高,形成购买力的能力也较强;流动性

25、较低,形成高,形成购买力的能力也较强;流动性较低,形成购买力的能力也较弱。这个标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购买力的能力也较弱。这个标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实施宏观调控有重要意义。实施宏观调控有重要意义。(三)货币层次的划分(三)货币层次的划分 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和意义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和意义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2. 便于进行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货币政策便于进行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货币政策的操作。的操作。(三)货币层次的划分(三)货币层次的划分 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和意义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和意义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

26、 美国现行货币供给的各层次:美国现行货币供给的各层次:M1、M2、M3和和Debt。(三)货币层次的划分(三)货币层次的划分各国和各国和IMF的货币层次的货币层次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2. 日本现行货币供给的各层次:日本现行货币供给的各层次:M1、M2CDs、M3+CDs和和“广义流动性广义流动性”。(三)货币层次的划分(三)货币层次的划分各国和各国和IMF的货币层次的货币层次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3.英国英格兰银行公布的英国英格兰银行公布的1

27、992货币供给口径:货币供给口径:M0、M2、M4、M4c和和M5,没有,没有M1。(三)货币层次的划分(三)货币层次的划分各国和各国和IMF的货币层次的货币层次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三个口径:通货、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三个口径:通货、货币和准货币。币和准货币。 (三)货币层次的划分(三)货币层次的划分各国和各国和IMF的货币层次的货币层次 通货:一般定义通货:一般定义 货币:通货货币:通货 + 活期存款活期存款 准货币:定期存款准货币: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储蓄存款 + 外币存款外币存款 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

28、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 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三)货币层次的划分(三)货币层次的划分 我国的货币层次我国的货币层次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二、货币供给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2. 其中,其中,M1称为狭义货币量;称为狭义货币量;M2称为广义货币称为广义货币量;量;M2与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的差额是准货币。(三)货币层次的划分(三)货币层

29、次的划分 我国的货币层次我国的货币层次一、货币供应理论的基本模型一、货币供应理论的基本模型 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 1、各种要素及字母代号、各种要素及字母代号R银行的总准备金(包括法定银行的总准备金(包括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法定定期活期存款准备金、法定定期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C通货通货B基础货币(基础货币(B=R+C)r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D活期存款活期存款k通货占活期存款的比例通货占活期存款的比例 (k= )T定期存款定期存款DCrt定期存款准备金比例定期存款准备金比例t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占活

30、期存款 的比例(的比例(t= )E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e超额准备占活期存款超额准备占活期存款 的比率(的比率(e= )d货币乘数货币乘数DTDE一、货币供应理论的基本模型一、货币供应理论的基本模型 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 2、货币层次、货币层次M M1 1的供给模型的供给模型M1 Bd1ketrrk1dt1 这表明货币这表明货币M M1 1是基础货币是基础货币B B和和d d1 1倍数关系。倍数关系。 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 3 3、货币、货币M M2 2的供给模型的供给模型M2 Bd2ketrrt

31、k1dt2 这表明货币这表明货币M2是基础货币是基础货币B的的d2倍数关系。倍数关系。 一、货币供应理论的基本模型一、货币供应理论的基本模型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 根据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根据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MBd,我们,我们知道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为基础货币知道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为基础货币B与货币与货币乘数乘数d。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一)基础货币(一)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Monetary

32、Base)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 (B) )又称强力货币(又称强力货币(High Power Money),包括流通中的货币与银行系统的),包括流通中的货币与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额。准备金总额。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一)基础货币(一)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Monetary Base) 1 1、基础货币具有如下特征、基础货币具有如下特征 它是货币数倍扩张和收缩的基础;它是货币数倍扩张和收缩的基础; 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它具有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它具有可测性、可控性和

33、相关性。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一)基础货币(一)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Monetary Base) 2 2、基础货币的形成渠道、基础货币的形成渠道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和再贴现而形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和再贴现而形成的货币;成的货币;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的公债而放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的公债而放出的货币;出的货币;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收购金银外汇而放出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收购金银外汇而放出的货币。的货币。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第三节

34、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一)基础货币(一)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Monetary Base) 3 3、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影响基础货币的三大因素:向银行贷款、向政影响基础货币的三大因素:向银行贷款、向政府贷款、国际储备变动,中央银行对这些因素都可府贷款、国际储备变动,中央银行对这些因素都可以进行控制。以进行控制。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有效地控制政府贷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有效地控制政府贷款;或控制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控制再贴现率或款;或控制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控制再贴现率或再贷款利率,甚至直接控制贷款规模。再

35、贷款利率,甚至直接控制贷款规模。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二)货币乘数(二)货币乘数(Monetary MultiplierMonetary Multiplier) 货币乘数货币乘数(d)(d)是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是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即基础货币或原始存款的扩张倍数。由倍数,即基础货币或原始存款的扩张倍数。由于货币乘数的作用,才使货币供应量发生数倍于货币乘数的作用,才使货币供应量发生数倍于基础货币的变化,因此,货币乘数是货币供于基础货币的变化,因此,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理论的焦点。应理论的焦点

36、。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二)货币乘数(二)货币乘数(Monetary MultiplierMonetary Multiplier)由上式看出,决定货币乘数的包括三类参数变量:由上式看出,决定货币乘数的包括三类参数变量:中央银行的行为参数: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中央银行的行为参数: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r r、r rt t;商业银行的行为参数:超额准备率商业银行的行为参数:超额准备率e e;公众的行为参数:通货比率公众的行为参数:通货比率k k、定期存款比率、定期存款比率t t。ketrrk1dt1 在货币在

37、货币M M1 1 乘数的公式中:乘数的公式中: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二)货币乘数(二)货币乘数(Monetary MultiplierMonetary Multiplier) 法定存款准备率具有高能量性质,调整它的效法定存款准备率具有高能量性质,调整它的效果与变动基础货币的效果一样,会使货币供应量成果与变动基础货币的效果一样,会使货币供应量成倍扩大或缩小。法定存款准备率是完全由中央银行倍扩大或缩小。法定存款准备率是完全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控制的外生变量。1 1、法定存款准备率(、法定存款准备率

38、(r r、r rt t)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二)货币乘数(二)货币乘数(Monetary MultiplierMonetary Multiplier) 超额准备率取决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经营,超额准备率取决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经营,是由商业银行直接决定的变量,其影响因素主是由商业银行直接决定的变量,其影响因素主要有:要有: 2 2、超额准备率(、超额准备率(e e)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二)货币乘数(二)货

39、币乘数(Monetary MultiplierMonetary Multiplier) 2 2、超额准备率(、超额准备率(e e)v市场利率:超额准备率与市场利率保持反市场利率:超额准备率与市场利率保持反向变动关系。向变动关系。i 0 e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二)货币乘数(二)货币乘数(Monetary MultiplierMonetary Multiplier) 2 2、超额准备率(、超额准备率(e e)v再贴现率:超额准备率与再贴现率呈反向再贴现率:超额准备率与再贴现率呈反向变动的关系。变动的关

40、系。v存取款的不确定性存取款的不确定性:存取款的数额和次数存取款的数额和次数变动越大,为避免风险,银行所保留的超变动越大,为避免风险,银行所保留的超额准备金就可能越多。额准备金就可能越多。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二)货币乘数(二)货币乘数(Monetary MultiplierMonetary Multiplier) 3 3、通货比率(、通货比率(k k)v与公众可支配收入的水平高低成正向变动与公众可支配收入的水平高低成正向变动关系。公众的收入水平越高,手中持有的关系。公众的收入水平越高,手中持有的现

41、金就越多。现金就越多。 通货比率主要取决于非银行经济主体对金融通货比率主要取决于非银行经济主体对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偏好,具体决定因素有:资产的流动性偏好,具体决定因素有: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货币供应量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二)货币乘数(二)货币乘数(Monetary MultiplierMonetary Multiplier) 3 3、通货比率(、通货比率(k k)v与市场利率成反向变动关系。市场利率是与市场利率成反向变动关系。市场利率是公众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因此市场利率公众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因此市场利率越高,公众手中的现金就

42、越少。越高,公众手中的现金就越少。 通货比率主要取决于非银行经济主体对金融通货比率主要取决于非银行经济主体对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偏好,具体决定因素有:资产的流动性偏好,具体决定因素有: 中国的货币供给管理体制经历了几个发展中国的货币供给管理体制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阶段:“统存统贷统存统贷”型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型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差额包干差额包干”型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型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实存实实存实贷贷” ” 型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型信贷计划管理体制、“比例管理比例管理”型型信贷市场调节管理体制。信贷市场调节管理体制。 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的货币供给我国的货币供给我国银行信贷资金管理模式的变化我国银

43、行信贷资金管理模式的变化“统存统贷统存统贷”是中国是中国19791979年以年以前实行的一种信贷资金管理体前实行的一种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制 “差额包干差额包干”是中国是中国19801980年年19841984年实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年实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制。“实存实贷实存实贷”是中国是中国19851985年年19931993年实行的信贷资金管理年实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体制。 “比例管理比例管理”是是19941994年出台的年出台的信贷管理政策信贷管理政策 一、一、“统存统贷统存统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v“统存统贷统存统贷”是中国是中国19791979年以前实行的一种年以

44、前实行的一种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信贷资金管理体制。v内容:全国存贷款业务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内容:全国存贷款业务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各级人民银行机构吸收的存款全部上办理。各级人民银行机构吸收的存款全部上交总行,所需要的贷款资金根据总行核定的交总行,所需要的贷款资金根据总行核定的计划指标层层下达,按计划执行。计划指标层层下达,按计划执行。 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的货币供给我国的货币供给v “ “统存统贷统存统贷”下货币供给的特点下货币供给的特点通过编制综合信贷计划和现金收支计划,确定全通过编制综合信贷计划和现金收支计划,确定全国货币供给总量和现金总量。国货币供给总量和现金总量。通过调节和控制贷款规模

45、以调节货币供应量。通过调节和控制贷款规模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各级地方银行机构没有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只各级地方银行机构没有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只能在上级行下达的贷款指标范围内发放贷款。能在上级行下达的贷款指标范围内发放贷款。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货币供给具有直接调控能力。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货币供给具有直接调控能力。一、一、“统存统贷统存统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的货币供给我国的货币供给二、二、“差额包干差额包干”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v“差额包干差额包干”是中国是中国19801980年年19841984年实行年实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信贷资

46、金管理体制。v基本内容:基本内容:“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钩,差额包干”。即计划与市场成份的结合。即计划与市场成份的结合。 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的货币供给我国的货币供给在各级银行严格执行差额指标,并按计划实在各级银行严格执行差额指标,并按计划实现的情况下,全国各级银行的存贷差额之和现的情况下,全国各级银行的存贷差额之和就是货币供给中的现金量。就是货币供给中的现金量。v“差额包干差额包干”下货币供给的特点下货币供给的特点二、二、“差额包干差额包干”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的货币供给我国的货币供给在不突破存贷差额计划指标下

47、,各分行可以在不突破存贷差额计划指标下,各分行可以反复循环产生派生存款,其倍数取决于现金反复循环产生派生存款,其倍数取决于现金提取率。提取率。 k1d 即:即:v“差额包干差额包干”下货币供给的特点下货币供给的特点二、二、“差额包干差额包干”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的货币供给我国的货币供给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只能通过各级银行存贷款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只能通过各级银行存贷款差额来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差额来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v“差额包干差额包干”下货币供给的特点下货币供给的特点二、二、“差额包干差额包干”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的货

48、币供给我国的货币供给总行除了运用存贷差额计划外,对各级分支总行除了运用存贷差额计划外,对各级分支行的派生存款能力缺乏有效的、可经常运用行的派生存款能力缺乏有效的、可经常运用的调节手段,使得中国人民银行调节货币供的调节手段,使得中国人民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能力有限。应量的能力有限。v“差额包干差额包干”下货币供给的特点下货币供给的特点二、二、“差额包干差额包干”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的货币供给我国的货币供给三、三、“实存实贷实存实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给v“实存实贷实存实贷”是中国是中国19851985年年19931993年实行年实行的信

49、贷资金管理体制。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v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实存实贷实存实贷”是指是指“统一计划、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存实贷、相互融通划分资金、实存实贷、相互融通”的计划管的计划管理体制。理体制。 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的货币供给我国的货币供给 “实存实贷实存实贷”体制存在于二级银行制度体制存在于二级银行制度背景下,其货币供给模型为:背景下,其货币供给模型为:M MB Bd d。v“实存实贷实存实贷”下货币供给的特点:下货币供给的特点:三、三、“实存实贷实存实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给 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的货币供给我国的货币供给 在该制度下,基础货币具有其特殊性,即在该制度下,基础货币具有其特殊性,即财政性存款具有高能性质。财政性存款具有高能性质。三、三、“实存实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