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电梯电力拖动系统_第1页
第三章电梯电力拖动系统_第2页
第三章电梯电力拖动系统_第3页
第三章电梯电力拖动系统_第4页
第三章电梯电力拖动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三章电梯的电力拖动系统 2第一节第一节 常见的电梯电力拖动方式常见的电梯电力拖动方式电梯电力拖动系统:电梯电力拖动系统:电力拖动系统是电梯的动力来源,它驱动电梯部件电力拖动系统是电梯的动力来源,它驱动电梯部件完成相应的运动。完成相应的运动。在电梯中主要有如下两个运动:在电梯中主要有如下两个运动:1. 轿厢的升降运动。轿厢的升降运动。(主驱动主驱动,几几KW几十几十KW)2. 轿门及厅门的开关运动。轿门及厅门的开关运动。(200W) 3电梯电力拖动系统功能电梯电力拖动系统功能 :P611有足够的驱动力和制动力,能够驱动轿厢、轿有足够的驱动力和制动力,能够驱动轿厢、轿门及厅门完成必要的运动和可

2、靠的静止。门及厅门完成必要的运动和可靠的静止。2在运动中有正确的速度控制,有良好的舒适性在运动中有正确的速度控制,有良好的舒适性和平层准确度。和平层准确度。3动作灵活、反应迅速,在特殊情况下能够迅速动作灵活、反应迅速,在特殊情况下能够迅速制停。制停。4系统工作效率高,节省能量。系统工作效率高,节省能量。5运行平稳、安静,噪声小于国标要求。运行平稳、安静,噪声小于国标要求。6对周围电磁环境无超标的污染。对周围电磁环境无超标的污染。7动作可靠,维修量小,寿命长。动作可靠,维修量小,寿命长。4常见的电力拖动方式:常见的电力拖动方式: P6162轿厢升降运动轿厢升降运动5轿门及厅门开关运动轿门及厅门开

3、关运动6第二节第二节 电梯的速度曲线电梯的速度曲线 电梯舒适性要求电梯舒适性要求:a1.5M/S21.3M/S3电梯快速性要求电梯快速性要求:(起动起动)aP0.5M/S2 (vN2M/S)aP0.7M/S2 (vN2M/S)7常用的电梯速度曲线(抛物线形)常用的电梯速度曲线(抛物线形) 电梯速度曲线特点:电梯速度曲线特点:8各阶段速度曲线、加速度曲线、加加速度曲线:各阶段速度曲线、加速度曲线、加加速度曲线:v=ktv=kt2 2 ,a=v=2kt, =a=2k ,a=v=2kt, =a=2k;:v=vv=vE E+a+aE E(t-t(t-tE E), a=a), a=aE E, =0, =

4、0;:v=vv=vN N+k(t+k(tB B-t)-t)2 2, a=2k(t, a=2k(tB B-t), =-2k-t), =-2k;:直线;:直线;、分别与分别与、对称。对称。9电梯速度曲线的设计:书电梯速度曲线的设计:书P66其它类型的电梯速度曲线其它类型的电梯速度曲线 :正弦函数速度曲线正弦函数速度曲线带直线段的正弦函数速度曲线带直线段的正弦函数速度曲线 型速度曲线型速度曲线 10第三节电梯负载机械特性第三节电梯负载机械特性即转速和转矩(即转速和转矩(nMnM)的关系。)的关系。电梯静态负载机械特性:电梯静态负载机械特性:P72静止或匀速时。静止或匀速时。电梯动态负载机械特性:电梯

5、动态负载机械特性:加、减速时。(静态加速度带来的转矩)加、减速时。(静态加速度带来的转矩) 2 2375375* *dn/dtdn/dt11电梯的动态负载机械特性电梯的动态负载机械特性n n 上图为一次上升运行过程的转速和转矩的关系;上图为一次上升运行过程的转速和转矩的关系;一次上升运行只要将此曲线绕原点旋转一次上升运行只要将此曲线绕原点旋转180180度即可。度即可。12nM曲线的方程曲线的方程:AE:n=187.5/GD22/Kn M2EF:M=GD2/375 aEBF:n = nB-187.5/GD22/Kn M2BC:等速运行,:等速运行, n = nDA:稳定静止,:稳定静止, n

6、= 13电梯的负载机械特性电梯的负载机械特性: :将电梯静态负载机械特性和电梯动态负载机将电梯静态负载机械特性和电梯动态负载机械特性叠加即可。械特性叠加即可。书书7373电动机机械特性与负载机械特性的关系电动机机械特性与负载机械特性的关系: :全部覆盖或包容全部覆盖或包容14第四节曳引电动机及其功率的确定第四节曳引电动机及其功率的确定电梯对曳引电动机的要求:电梯对曳引电动机的要求:、电梯惯量大,要求电动机过载能力大。、电梯惯量大,要求电动机过载能力大。(倍)(倍)、电动机能频繁起停,每小时有较高的合闸次数。、电动机能频繁起停,每小时有较高的合闸次数。(150300次)次)、电动机为周期断续工作

7、制。、电动机为周期断续工作制。电动机持续率(电动机持续率(FS) 15%、25%、40%、60%;电梯持续率电梯持续率 30%70%;15持续率的估算方法:持续率的估算方法:FS=tg/T:交流电梯,要求:交流电梯,要求ST足够大,足够大,ST足够小。足够小。通常通常ST N ,ST0.71.8N。曳引电动机功率的粗选:曳引电动机功率的粗选:用平均负载(静态负载)代替等效负载。用平均负载(静态负载)代替等效负载。原因:加速阶段负载转矩增大,制动阶段负载转原因:加速阶段负载转矩增大,制动阶段负载转 矩(矩(Md)减小。)减小。16A、卷绕式拖动系统电动机、卷绕式拖动系统电动机PN=KQNvN/=

8、 KMNgvN/= KMNvN/102 K=1.11.6B、有对重曳引电动机、有对重曳引电动机PN=K(1-KP)mNvN/102 ;KP=(QP-QJ)/QN =(mP-mJ)/mN ;KP=0.40.5K、KP、 的取值要求:的取值要求:P7917曳引电动机发热与过载、起动校验:曳引电动机发热与过载、起动校验:一、初选电动机一、初选电动机 MN=9550PN/nN二、二、发热校验发热校验A、直流或变频调速电梯、直流或变频调速电梯 电动机内磁通量额定不变,可用等效负载转矩法。电动机内磁通量额定不变,可用等效负载转矩法。电动机额定转矩:电动机额定转矩: 等效负载转矩:等效负载转矩:18 即要求

9、即要求轿厢一次重载上升运行过程中负载转矩随时间变化曲线轿厢一次重载上升运行过程中负载转矩随时间变化曲线 19B、定子串电阻(电抗)调速或调压调速交流电梯、定子串电阻(电抗)调速或调压调速交流电梯 a、加、减速时,电动机内磁通量减小,电流加、减速时,电动机内磁通量减小,电流(I)增大,则对各阶段的转矩加以修正,再求)增大,则对各阶段的转矩加以修正,再求。b、用等效电流验证(与、用等效电流验证(与求等效负载转矩求等效负载转矩类似)类似)I。 即要求即要求20三、对交流电动机进行过载校验和起动校验三、对交流电动机进行过载校验和起动校验、过载校验过载校验电动机过载倍数或最大转矩倍数:电动机过载倍数或最

10、大转矩倍数:0.810.81电动机最大转矩;电动机最大转矩; 要求的要求的最大负载转矩。最大负载转矩。21、起动校验起动校验电动机起动转矩倍数:电动机起动转矩倍数:0.81 对于非闭环控制电机,在起动时机械特性不能对于非闭环控制电机,在起动时机械特性不能自动调节,要按起动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进行起自动调节,要按起动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进行起动校验。书动校验。书82选择电机具体步骤为:初选电动机;发热校验;选择电机具体步骤为:初选电动机;发热校验;对交流电动机进行过载校验和起动校验。对交流电动机进行过载校验和起动校验。 22第四节直流电梯电力拖动方式第四节直流电梯电力拖动方式直流电梯中,基本上都是采

11、用调压的方法实直流电梯中,基本上都是采用调压的方法实现调速的。按照直流电源的获取方式可以将直流现调速的。按照直流电源的获取方式可以将直流电梯分成两类:一类是由交流电动机电梯分成两类:一类是由交流电动机直流发电直流发电机机组供电的直流电梯,简记为机机组供电的直流电梯,简记为G-M方式,另一方式,另一类是由晶闸管整流器(逆变器)供电的直流电梯,类是由晶闸管整流器(逆变器)供电的直流电梯,简记为简记为SCR-M方式。方式。 23、电枢电路由单向整流桥供电、励磁电路由双向、电枢电路由单向整流桥供电、励磁电路由双向整流桥供电的整流桥供电的SCR-M直流电梯(如图)直流电梯(如图) 24在该系统中采用一组

12、三相全波可控整流器在该系统中采用一组三相全波可控整流器UC替代替代G-M拖动方式中的发电机组,为直流电动机拖动方式中的发电机组,为直流电动机M供电。由于这样只能产生单方向的电枢电流供电。由于这样只能产生单方向的电枢电流Ia,而要想适应电梯负载的要求电动机必须能灵活地而要想适应电梯负载的要求电动机必须能灵活地改变电磁转矩的方向,因此电动机的励磁绕组改变电磁转矩的方向,因此电动机的励磁绕组WM则由两个反并联的整流桥供电。当正组励磁则由两个反并联的整流桥供电。当正组励磁整流桥整流桥UCR供电时,给励磁绕组供电时,给励磁绕组WM提供正向励提供正向励磁。当反组励磁整流桥磁。当反组励磁整流桥UCR供电时,

13、则为励磁绕供电时,则为励磁绕组组WM提供反向励磁电流。提供反向励磁电流。由于转矩与电枢电流、转矩与励磁电流均是由于转矩与电枢电流、转矩与励磁电流均是线性关系,因此控制规律比较简单,控制精度容线性关系,因此控制规律比较简单,控制精度容易保证。易保证。25、电枢电路由两组反并联的三相全波可控整流器、电枢电路由两组反并联的三相全波可控整流器供电的供电的SCR-M直流电梯直流电梯 (如图)(如图) 1-主变压器主变压器 2-正组晶闸管正组晶闸管 3-反组晶闸管反组晶闸管 4-平波电抗器平波电抗器 5-直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 6-测速发电机测速发电机 7-曳引机曳引机8-轿厢轿厢 9-对重对重 10-励磁

14、变压器励磁变压器 11-励磁晶闸管整流器励磁晶闸管整流器 12-励磁绕组励磁绕组 13-励磁指令及励磁控制器励磁指令及励磁控制器14-速度指令速度指令 15-比较器比较器 16-控制切换开关控制切换开关 17-正组晶闸管正组晶闸管触发器触发器 18-反组晶闸管触发器反组晶闸管触发器 26这种拖动方式的特点是在电动机电枢回路中设这种拖动方式的特点是在电动机电枢回路中设置了两组晶闸管整流器,它们彼此反向并联,为电置了两组晶闸管整流器,它们彼此反向并联,为电枢提供正、反向电流。而励磁回路则只是一个恒定枢提供正、反向电流。而励磁回路则只是一个恒定大小、恒定方向的恒流控制,即控制电动机的磁通大小、恒定方

15、向的恒流控制,即控制电动机的磁通保持额定值。这时电动机四个象限运行的控制就靠保持额定值。这时电动机四个象限运行的控制就靠对正、反两个整流桥的控制来实现。对正、反两个整流桥的控制来实现。这个电路与工业上通常采用的直流电动机可逆这个电路与工业上通常采用的直流电动机可逆运转控制相似,可以做成有环流的,也可以做成逻运转控制相似,可以做成有环流的,也可以做成逻辑无环流的。辑无环流的。 27第五节交流双速电梯拖动方式第五节交流双速电梯拖动方式 交流双速电梯采用变极调速电动机作为曳引交流双速电梯采用变极调速电动机作为曳引电动机,其变极比通常为电动机,其变极比通常为6/24极,也有极,也有4/6/24极极和和

16、4/6/18极的。从电动机结构看,有采用单绕组极的。从电动机结构看,有采用单绕组改变界限方式的,也有采用两组绕组的,它们各改变界限方式的,也有采用两组绕组的,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极数,通过接通的不同的绕组来实自具有不同的极数,通过接通的不同的绕组来实现不同的转速。现不同的转速。双速电梯运行速度曲线的特点:双速电梯运行速度曲线的特点:电动机变极调速的原理:电动机变极调速的原理:28、双绕组、双绕组6/24极变极电动机用作电梯曳引电动机极变极电动机用作电梯曳引电动机的主电路的主电路 (如图)(如图) 29电动机电动机M有两套套组,快速(有两套套组,快速(6极)绕组的引极)绕组的引出端为出端为XK1、

17、XK2、XK3,在内部三相接成,在内部三相接成Y形接形接法;慢速(法;慢速(24极)绕组的印出端为极)绕组的印出端为XM1、XM2、XM3,在内部三相也是,在内部三相也是Y形接法。接触器形接法。接触器KS是用是用于接通快速绕组实现快速起动、运行用的,接触于接通快速绕组实现快速起动、运行用的,接触器器KM1则是用于接通慢速绕组实现减速、慢速运则是用于接通慢速绕组实现减速、慢速运行用的。显然快速接触器行用的。显然快速接触器KS与慢速接触器与慢速接触器KM1不不能同时吸合,应该互锁。能同时吸合,应该互锁。30上升接触器上升接触器KM和下降接触器和下降接触器KMR是用来改变是用来改变电动机相序实现正反

18、转运行的接触器,当电动机相序实现正反转运行的接触器,当KM接通接通时电动机正转,拖动轿厢向上运动;当时电动机正转,拖动轿厢向上运动;当KMR接通接通时,电动机反转,拖动轿厢向下运动。显然时,电动机反转,拖动轿厢向下运动。显然KM与与KMR也应互锁,以防止电源被短路,也应互锁,以防止电源被短路,KR和和KR1分分别为快速运行热继电器和慢速运行热继电器,是用别为快速运行热继电器和慢速运行热继电器,是用来保护快速绕组和慢速绕组,防止由于电动机过载来保护快速绕组和慢速绕组,防止由于电动机过载造成电机绕组过热而损坏的事故。造成电机绕组过热而损坏的事故。31、单绕组、单绕组6/24极变速电动机用作电梯曳引

19、电动机极变速电动机用作电梯曳引电动机的主电路的主电路 (如图)(如图) 32图中采用一个快速接触器图中采用一个快速接触器KS1,当快速(,当快速(6极)极)运行时,通过运行时,通过KS1的常开点将电动机端子的常开点将电动机端子1、2、3短接到一起构成另一个星形点,使电动机接成双短接到一起构成另一个星形点,使电动机接成双星形接法。星形接法。KS是快速接触器,当是快速接触器,当KS、KS1吸吸合时,电动机以合时,电动机以6极极YY形接法快速运转。形接法快速运转。KM1时时慢速接触器,当慢速接触器,当KS1、KS断开,而断开,而KM1接通时,接通时,电动机被接成电动机被接成Y形接法形成形接法形成24

20、极,同步转速为极,同步转速为250r/min。33KM是上升接触器,是上升接触器,KMR是下降接触器。是下降接触器。当当KM接通时,电动机正转,带动轿厢上升;接通时,电动机正转,带动轿厢上升;当当KMR接通时,电源相序被改变,电动机反转,接通时,电源相序被改变,电动机反转,拖动轿厢下降,电动机在固有特性上转入稳速拖动轿厢下降,电动机在固有特性上转入稳速运行。运行。KA1、KA2、KA3是慢速运行接触器,是慢速运行接触器,KA1,KA2是逐段切除慢速电阻用的,而是逐段切除慢速电阻用的,而KA3则使则使RM被全部切除掉,使电动机进入慢速固被全部切除掉,使电动机进入慢速固有特性并转入稳定低速运行。有

21、特性并转入稳定低速运行。34第六节交流调压调速电梯拖动方式第六节交流调压调速电梯拖动方式 对电梯稳速运行时实行闭环控制,通过闭环对电梯稳速运行时实行闭环控制,通过闭环调压,使电梯不论负载轻重、不论运行方向均在额调压,使电梯不论负载轻重、不论运行方向均在额定梯速下运行。定梯速下运行。对电梯加、减速过程实行闭环控制,通过调压对电梯加、减速过程实行闭环控制,通过调压或辅以其它制动手段,使电梯按预定的速度曲线升或辅以其它制动手段,使电梯按预定的速度曲线升速或减速,从而获取加减速阶段的良好舒适感,并速或减速,从而获取加减速阶段的良好舒适感,并提高轿厢平层准确度。提高轿厢平层准确度。 电动机调压调速的原理

22、:电动机调压调速的原理:35电梯调压调速的特点:电梯调压调速的特点:1、目的:、目的:2、调压调速对电梯曳引电机的要求:、调压调速对电梯曳引电机的要求:(1)、电梯起动对电梯曳引电动机机械特性的要求、电梯起动对电梯曳引电动机机械特性的要求 SM 0.5(2) 、电梯减速制动运行对电动机的要求、电梯减速制动运行对电动机的要求A、电梯拖动的反接制动。特性、解决方法、电梯拖动的反接制动。特性、解决方法B、电梯拖动的能耗制动、电梯拖动的能耗制动 。特性、解决方法。特性、解决方法36C、采用涡流制动器、采用涡流制动器 。 涡流制动器与异步电动机涡流制动器与异步电动机 特性、解决方法特性、解决方法37、调

23、压、调压能耗制动方式的主电路能耗制动方式的主电路 (如图)(如图) 38采用双速电动机作电梯曳引电动机、对高速采用双速电动机作电梯曳引电动机、对高速绕组实行调压控制、对低速绕组实施能耗制动控绕组实行调压控制、对低速绕组实施能耗制动控制的电梯是目前调压调速电梯的主要拖动方式。制的电梯是目前调压调速电梯的主要拖动方式。电动机的高速绕组接成星形调压方式,每一电动机的高速绕组接成星形调压方式,每一相接有一对反并联的晶闸管,接触器相接有一对反并联的晶闸管,接触器KM和和KMR是改变电动机转向的上行和下行接触器。在这种是改变电动机转向的上行和下行接触器。在这种形式下,还可以利用接触器的辅助触点实现互锁、形

24、式下,还可以利用接触器的辅助触点实现互锁、传递信号,传递信号,KM、KMR在不运行时可以断开电路,在不运行时可以断开电路,起到保护晶闸管的作用,还可以避免由于晶闸管起到保护晶闸管的作用,还可以避免由于晶闸管的误触发或短路造成电梯误动作的事故。的误触发或短路造成电梯误动作的事故。 39B、开环起动、开环起动能耗制动电梯主电路能耗制动电梯主电路 (如图)(如图) 40采用一台采用一台6/24极单绕组变极电动机作为曳引极单绕组变极电动机作为曳引电动机,该电动机共有电动机,该电动机共有9个引出端。电梯的起动个引出端。电梯的起动及稳速运行控制过程是开环的,与双速电梯相似;及稳速运行控制过程是开环的,与双

25、速电梯相似;起动初起动初KS2、KS、KM(或(或KMR)、)、KS1吸合,吸合,将电动机接成双星形接法(六极的接线方式)并将电动机接成双星形接法(六极的接线方式)并串入电阻串入电阻Rk起动,转速升上来后,吸合起动,转速升上来后,吸合KA将将Rk短路,电梯以快速稳速运行。减速停车时采用能短路,电梯以快速稳速运行。减速停车时采用能耗制动闭环控制,按预定速度曲线减速。耗制动闭环控制,按预定速度曲线减速。41、调压、调压涡流制动器拖动方式涡流制动器拖动方式 (如图)(如图) 42电梯减速过程中将很大一部分能量消耗在电电梯减速过程中将很大一部分能量消耗在电动机绕组中,引起电动机发热,为了克服这个缺动机

26、绕组中,引起电动机发热,为了克服这个缺点,采用涡流制动器来实现能耗制动,这时损耗点,采用涡流制动器来实现能耗制动,这时损耗的能量在涡流制动器中引起发热,而曳引电动机的能量在涡流制动器中引起发热,而曳引电动机的发热则大大减小,因而可以改善电动机的工作的发热则大大减小,因而可以改善电动机的工作条件,但是这样做需要增加一个涡流制动器,增条件,但是这样做需要增加一个涡流制动器,增大了设备投资。大了设备投资。 由于涡流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机械特性均与由于涡流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机械特性均与电动机能耗制动工作状态时相似,因此这种拖动电动机能耗制动工作状态时相似,因此这种拖动方式的控制与调压方式的控制与调压能耗

27、制动拖动方式下的控制能耗制动拖动方式下的控制相似。只需将送到电动机低速绕组的励磁电流改相似。只需将送到电动机低速绕组的励磁电流改送到涡流制动器的励磁绕组中去即可。送到涡流制动器的励磁绕组中去即可。分析:分析:43第七节变频调速电梯拖动方式第七节变频调速电梯拖动方式 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原理: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原理:变频调速的分类:书变频调速的分类:书117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原则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原则VVVF:kE1f1 kE1Nf1N const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机械特性: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机械特性:44直流侧能耗方式的变频调速电梯的主电路直流侧能耗方式的变频调速电梯的主电路 (如图)(如图) 1-整流桥整流桥 2-逆变桥逆变桥 3-电流检测电流检测 4-电动机电动机 5-曳引轮曳引轮 6-速速度检测度检测 7-轿厢轿厢 8-对重对重 9-PWM控制电路控制电路 10-主控微机(运主控微机(运行控制)行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