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子化合物和胶体_第1页
大分子化合物和胶体_第2页
大分子化合物和胶体_第3页
大分子化合物和胶体_第4页
大分子化合物和胶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分子化合物和胶体大分子化合物和胶体 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又称高聚物,它的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千甚至几百万。有无机高分子和有机高分子之分,这里讨论有机高分子。有机高分子中有纤维素、蛋白质、淀粉、木质素等天然高分子和有机小分子聚合而成的合成高分子。工程应用中多为合成高分子。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是1907年诞生的酚醛树脂。 五、高分子化合物n HCHO + nOHOHCH2nn H2O+ 化工产品有:化工产品有: 无机化工:无机化工:无机酸、碱、盐和化肥为代表无机酸、碱、盐和化肥为代表的的; 有机化工:有机化工:烷烃、烯烃、芳烃、醇、醛、烷烃、烯烃、芳烃、醇、醛、酸、酯、酮、胺等为代表的基本

2、酸、酯、酮、胺等为代表的基本; 精细化工:精细化工:染料、染料、涂料涂料、日用化学品为代日用化学品为代表的表的。 高分子化工:合成树脂及塑料、合成橡胶、高分子化工:合成树脂及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为代表的;合成纤维为代表的; 由原子或原子团(由原子或原子团(结构单元结构单元)以)以共价键形式连结共价键形式连结而成的而成的大分子量同系混合物大分子量同系混合物v 结构单元结构单元v 共价键连结共价键连结v 大分子量(通常大分子量(通常104)v 同系混合物(具有分子量的多分散性同系混合物(具有分子量的多分散性)什么是高分子?什么是高分子?注:注:“分子量分子量”一词国内有关标准规定称一词国内有关

3、标准规定称“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但对于高分子,国际上绝大多数专业书刊都称。但对于高分子,国际上绝大多数专业书刊都称Molecular Weight,且考虑到以后还将引入,且考虑到以后还将引入“平均分子量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分布”等高分子专有的概念,故我们仍坚持称等高分子专有的概念,故我们仍坚持称“分子量分子量”。塑料(塑料(Plastics)橡胶(橡胶(Rubber)纤维(纤维(Fiber)涂料(涂料(Coating, Paint)胶粘剂(胶粘剂(Adhesive)A. 分类(分类(Classification)1)根据产品的性能和用途分)根据产品的性能和用途分称为称为“三

4、大合成材料三大合成材料”,产量大,产量大,应用面广。应用面广。功能高分子(生物医用高分子、光电功能高分子、分离功能高分子(生物医用高分子、光电功能高分子、分离功能高分子、功能高分子、)1.2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CH2=CHCl尼龙尼龙-66的单体的单体己二酸:己二酸:HOOC(CH2)4COOH己二胺:己二胺:NH2(CH2)6NH2 苯乙烯苯乙烯 氯乙烯氯乙烯 1)单体()单体(Monomer):):合成聚合物的低分子量原料合成聚合物的低分子量原料CH2=CH2)重复结构单元)重复结构单元 (Repeating Structure Unit):):大大分子链上化

5、学组成和结构均可重复出现的最小基本单分子链上化学组成和结构均可重复出现的最小基本单元,可简称元,可简称重复单元重复单元,又可称又可称链节(链节(Chain Element)CH2CHClCO(CH2)4CONH(CH2)6NH聚氯乙烯的重复单元聚氯乙烯的重复单元尼龙尼龙-66的重复单元的重复单元重复单元的特点:重复单元的特点:v 以单体结构为基础以单体结构为基础v 在聚合物链中重复出现在聚合物链中重复出现H-NH(CH2)6NH-CO(CH2)4CO-OHn结构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重复单元H2N(CH2)6NH2 + HOOC(CH2)4COOH(2n-1) H2O+Case 1:聚合物由二种

6、单体缩聚而生成。如:聚合物由二种单体缩聚而生成。如:结构单元结构单元3)结构单元()结构单元(Structure Unit):单体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进入单体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进入大分子链的基本单元。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可以与单体的元素大分子链的基本单元。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可以与单体的元素组成相同,也可以不同。组成相同,也可以不同。重复单元(链节)重复单元(链节) 结构单元结构单元 本例特点本例特点:v 因两种单体参与聚合,故两种结构单元构成了一个重复因两种单体参与聚合,故两种结构单元构成了一个重复结构单元。结构单元。4)单体单元()单体单元(Monomer Unit):单体分子通过聚合反应形单体分子

7、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元素组成与单体完全相同的结构单元。成的元素组成与单体完全相同的结构单元。v 因聚合反应为官能团间的缩合反应,单体分子进入大分因聚合反应为官能团间的缩合反应,单体分子进入大分子后失去了一些元素,故子后失去了一些元素,故结构单元不能称单体单元。结构单元不能称单体单元。v 以大分子链中的以大分子链中的结构单元数目结构单元数目表示,记作表示,记作v 以大分子链中的以大分子链中的重复单元数目重复单元数目表示,记作表示,记作DP5)聚合度()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聚合物分子量大聚合物分子量大小的一个指标,在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式中以小的一个指标,在聚

8、合物的分子结构式中以n 表示,也称表示,也称为链节数。有两种表示方法:为链节数。有两种表示方法:H-NH(CH2)6NH-CO(CH2)4CO-OHnnXnDPXn22)(220102021010MMXMXMXMDPMnnn 本例中本例中 ,因两种结构单元构成了一个重复结构单元,因两种结构单元构成了一个重复结构单元,所以所以聚合物的分子量(聚合物的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式中,式中,M0重复单元的重复单元的“分子量分子量”,M10、M20 分别分别为两种结构单元的为两种结构单元的“分子量分子量”,且,且20100MMMCase 2:聚合物由一种单体聚合而生成,且重复结

9、构单元聚合物由一种单体聚合而生成,且重复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与单体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如的元素组成与单体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如:CH2 CHCH2-CH-CH2-CH-CH2-CHn重复单元重复单元 (链节链节)结构单元单体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00MXMDPMn 式中,式中,M0 为重复单元为重复单元 (或结或结构单元构单元)的分子量,也就是单体的分子量,也就是单体的分子量。的分子量。nXDPnCH2 CHn重复单元(链节)结构单元重复单元(链节)结构单元 单体单元单体单元Case 3:聚合物由一种单体聚合而生成,但重复单元的元聚合物由一种单体聚合而生成,但重复单元的元素组成与单体的元素组成不同

10、。如:素组成与单体的元素组成不同。如: 注意:注意:式中,式中,M0 是重复是重复单元(或结构单元)的单元(或结构单元)的“分分子量子量”,而不是单体的分子,而不是单体的分子量量nXDPn00MXMDPMnCase 4:聚合物由二种单体聚合而生成,但两种结构单元聚合物由二种单体聚合而生成,但两种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分别与两种单体的元素组成相同。如:的元素组成分别与两种单体的元素组成相同。如: 与之对应,由一与之对应,由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聚种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称合物称均聚合物均聚合物(Homopolymer) 该聚合物(称该聚合物(称共聚物,共聚物,Copolymer)由)由丁二烯丁二烯和和苯乙

11、苯乙烯烯二种单体共聚而成,存在着二种单体共聚而成,存在着两种与各自单体元素组成完全两种与各自单体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结构单元。相同的结构单元。分子形态呈多样性分子形态呈多样性绝大多数聚合物呈长链线型,因此有绝大多数聚合物呈长链线型,因此有“分子链分子链”之称。之称。Linear线型高分线型高分子子Branched支链高分子支链高分子Crosslinked Network体型高分子体型高分子Dendrimer树状高分子树状高分子Star星型高分子星型高分子例如:聚氯乙烯的分子是由许多氯乙烯加聚结合而成: 单体链节多分散性: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等的现象简写:ClCH2CHn聚合物nCH2C

12、HClCH2CHCH2ClCHCH2ClCHCl.聚合聚合度加成聚合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缩合聚合 n H2N(CH2)6NH2己二酸 己二胺n HOOC(CH2)4COOH+ (2n1) H2O聚酰胺66 或尼龙66n OH+又如,聚酰胺66(尼龙66)由己二胺和己二酸为单体经过缩聚反应制得: H NH(CH2)6NH CO (CH2)4CO它的聚合度为2n 聚合度是以链节数来计量的 在聚酰胺化学式中,名称后的第一个数字“6”指二元胺的碳原子数,第二个数字“6”指二元酸的碳原子数。 碳链高分子化合物碳链高分子化合物 主链中均是 CC 键 主链中引入了 O,N 等杂元素,不但有 CC 键,还有 C

13、O,CN 键, 杂链高分子化合物杂链高分子化合物 主链中仅含有 Si,P,O等元素而没有 C 原子元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元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表表2. 1 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及其单体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及其单体 名名 称称化化 学学 式式 单单 体体聚乙烯CH2CH2聚丙烯CH3 CHCH2 聚氯乙烯ClCHCH2 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CF2CF2 聚异戊二烯 CH2CH2nCHCH2nCH3CHCH2nClCHCH2nCF2CF2nCH2CH2nCCHCH3CHCH2CH2CCHCH2CH3 名名 称称化化 学学 式式 单单 体体聚酰胺H2N(CH2)6NH2HOOC

14、(CH2)4COOH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环氧乙烷聚丙烯腈CH2CHCNNH(CH2)6NHC (CH2)4COOnOnNH(CH2)5CCH2CnCOOCH3CH3CH2CH2nOCHCH2nCNNH(CH2)5C=O CH2CCOOCH3CH3CH2CH2O名名 称称化化 学学 式式单单 体体聚丙烯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HO CH2 CH2OH 酚醛树脂HCHO ,聚二甲基硅氧烷 CH2CH2nCOH2NCCOOCH2CH2nOOOHCH2nSiOnCH3CH3SiOHOHCH3CH3OHCOOHCHOOCH2CHCNH2O名名 称称ABS化学式化学式单单 体体CH2CHCN,CH2

15、CHCHCH2, CHCH2xCNCH2CH2yCH CHCHCH2zCHCH2高分子化合物的命名 (4)有时还以高分子化合物的主要用途或最初用途表示命名,属习惯名称或商品名称,如乙烯-丙烯共聚物称乙丙橡胶,聚酰胺高聚物称尼龙或锦纶。 归纳起来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在单体或组成特征前面加“聚”(Po1y-),表示高分子化合物是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如聚乙烯、聚酰胺等。(2)在单体后面加“树脂”,曾表示树上流出的脂,多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现在也将某些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称作“树脂”,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聚氯乙烯树脂等。(3)英文缩写,如ABS是以其单体丙烯腈(Acrylonitrile

16、)、丁二烯(Butadiene)和苯乙烯(Styrene)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组合来表示;PE是聚乙烯(Polyethylene)的英文缩写表2. 2 一些常见高分子化合物的名称高分子材料 化学名称 习惯名称或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 英文缩写 塑 料 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乙烯,乙纶聚丙烯,丙纶聚氯乙烯,氯纶聚苯乙烯腈丁苯共聚物PolyethylenePolypropylenePoly (vinyl chloride)Polystyrene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 PEPPPVCPSABS纤 维 聚对苯

17、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酰己二胺 聚丙烯腈聚乙烯醇缩乙醛 涤纶,的确良锦纶66或尼龙66腈纶维纶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Poly (hexamethylene adipamide), PolyacrylonitrilePoly (vinyl acetal) PETPPA PANPVA 橡 胶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顺聚丁二烯顺聚异戊二烯乙烯丙烯共聚物 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乙丙橡胶 Butadiene-styrene rubbercis-1,4-Polybutadiene rubbercis-1,4-Polyisoprene rubberEthylene-pr

18、opylene rubber SBRBRIREPR 构成生命的物质种类很多,有脂、维生素、激素、血红素、叶绿素等生物小分子,有蛋白质、核酸、糖类等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分子是一条或多条多肽链构成的生物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可从一万到数百万。多肽链由氨基酸通过肽键(酰胺键,CONH)共价连接而成,各种多肽链都有自己特定的氨基酸顺序。 1蛋白质 六、生物大分子图2-4 L- 和 D- 构型的- 氨基酸L- 构型D- 构型CHCOOHRH2NCHRNH2HOOC 人体细胞含有 3 000 至 10 000 种以上的蛋白质,人体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除脯氨酸外,其它 19 种均是-碳上有一个氨基(NH

19、2) 的有机羧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 RCH(NH2)COOH,R 是每种氨基酸的特征基团。最简单的氨基酸是甘氨酸,其中R基是一个 H 原子。按 R 基组成的不同,氨基酸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和杂环族三类;按 R 基极性的不同,氨基酸又可分为非极性 R 基氨基酸和极性 R 基氨基酸。 氨基酸序号中文名称英文缩写R基团的结构1甘氨酸Gly(G)2丙氨酸Ala(A)3丝氨酸Ser(S) 4半胱氨酸Cys5苏氨酸*Thr(T) CH(OH)CH36缬氨酸*Val(V) CH(CH3 )27亮氨酸*Leu(L) CH2CH(CH3 )28异亮氨酸*Ile(I) CH(CH3 )CH2CH39蛋氨酸*

20、Met CH2CH2SCH310赖氨酸*Lys CH2CH2CH2CH2NH2NH2COOHCHHH3CNH2COOHCHHOCH2NH2COOHCHNH2COOHCHHSCH2表表2. 3 20 种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种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序号 中文名称英文缩写R基团的结构11色氨酸*Trp12酪氨酸Tyr13天冬氨酸Asp14天冬酰胺Asn15苯丙氨酸*Phe(F)16 精氨酸*Arg17谷氨酸Glu18谷氨酰胺Gln19组氨酸*His20脯氨酸PrO(P)CH2CH2CH2COOHCH2COOHCH2CONH2CH2NHCH2OHCH2CH2CH2NHCNHNH2CH2CH2CONH2NNH

21、CH2NHHCOOH续表表中带*者为人体必需氨基酸 除甘氨酸外,其余 19 种氨基酸的- 碳原子都与 4 个不相同的基团相连。这种结构的的化合物在空间有两种不同的排布:这两种不同的排布化合物不能重叠,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象实物和镜像、左手和右手的关系:CHH2NHOOCRCCOOHNH2HR手性分子 生物界 10101012 数量级的蛋白质种类中,有些完全由氨基酸组成,这是简单蛋白质简单蛋白质;有些除蛋白质外,还有被称为辅基或配基的非蛋白质成分,这是结合蛋白质结合蛋白质。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又叫蛋白质的构象、高级结构、立体结构、三维结构等,指的是蛋白质分子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中的排

22、布。 维持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化学键有:氢键、盐键、疏水键、Van der Waals 力和二硫键。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主要包括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在-螺 旋结构中,多肽链中各肽键平面通过-碳原子的旋转,围绕中心轴形成一种紧密螺旋盘曲构象。绝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中所存在的-螺旋几乎都是右手螺旋。-螺旋的四种表示方法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纤维状蛋白质一般只有一类二级结构构象单元,而球状蛋白质可能在同一分子内有几类二级结构构象单元。蛋白质的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er)是指蛋白质(主要指球状蛋白)分子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卷曲、折叠而构成的一种不规则的、特定的、更复杂的空间

23、结构。无规卷曲无规卷曲-螺旋螺旋-折迭折迭-转角转角2核酸 核酸因首先发现于细胞核并且具有酸性而得名。核酸是信息分子,担负着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及功能表达。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类。DNA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它们由磷酸、脱氧核糖或核糖、有机碱组成,如表2. 4所示。A,G,C,T,U分别为腺嘌呤(Adenine),鸟嘌呤(Guanine),胞嘧啶(Cytosine),胸腺嘧啶(Thymine)和尿嘧啶(Uracil)的英文第一个字母。DNA 和 RNA 之间主要是戊醛糖和嘧啶碱有区别。 核酸组成DNARNA酸H3PO4H3PO4戊醛糖含氮

24、有机碱嘌呤碱嘧啶碱NNNNOH2NNNNNNH2HHH腺嘌呤(A) 鸟嘌呤(G) 腺嘌呤(A) 鸟嘌呤(G)NNNNOH2NNNNNNH2HHHCH3HHHNNOONNNH2ONNNH2ONNOOHHH胞嘧啶(C) 胸腺嘧啶(T)胞嘧啶(C) 尿嘧啶(U)OOHOHHOH2C-D-2-脱氧核糖HOH2COOHOHOH-D-核糖DNA和RNA的组成单元在 DNA 分子中存在 4 种脱氧核糖核苷,其结构如下: HNNNNNH2NNNNOH2NOOHHOH2CHOH2COOHOOHHOH2COOHHOH2CCH3HNNOONNNH2O (脱氧胞苷) (脱氧胸苷) (脱氧腺苷) (脱氧鸟苷) 胞嘧啶脱

25、氧核苷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腺嘌呤脱氧核苷 鸟嘌呤脱氧核苷蛋白质逆转录(酶)转录(酶)RNA(酶)复制DNA(酶)复制翻译(酶)图2-6 “中心法则” 示意图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与传递者。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以特定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似密码的形式排列在 DNA 分子上,并通过 DNA 的复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在后代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遗传信息自 DNA 转录给 RNA,然后翻译成特异的蛋白质,以执行各种生命功能。这就是所谓的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 基因是一个特定的 DNA 片段,通常有 1 000 5 000 个碱基对,一个 DNA 分子可以含有多达上万个基因,人体的46条染色体大约含1

26、00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核心就是要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 DNA 序列,从而获得人类全面认识自我的最重要的生物信息。基因 基因芯片的检测速度之所以这么快,主要是因为基因芯片上有成千上万个微凝胶,可进行并行检测;同时,由于微凝胶是三维立体的,它相当于提供了一个三维检测平台,能固定住蛋白质和 DNA 并进行分析。内嵌基因芯片的基因检测装置 基因芯片,又称 DNA 芯片,与计算机芯片非常相似,只是高度集成的不是半导体管,而是成千上万的网格状密集排列的基因探针。每个基因探针包含着由若干个核苷酸组成的 DNA 片段。目前已经可以在一枚邮票大小的基因芯片上布满 40 100 万种基因探针,根据碱基互补

27、配对原则捕捉相应的 DNA,从而对遗传物质进行分子检测。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新方法、新工具。基因芯片 基因工程从狭义上理解就是指 DNA 重组技术,即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在体外切割、拼接和重新组合,然后通过载体将重组的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使重组DNA在受体细胞中得以复制与表达。 基因工程的直接目的就是改造生物。 例如,作为人类主要食物的谷类作物含有大量糖类,而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氨基酸与维生素的含量却很少。有些微生物可以产生这些物质,用大规模发酵的方法培养微生物,进而提取这些物质,就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 采用 DNA 重组及细胞融合等技术改造了苏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

28、的生产菌,与原始菌株相比,氨基酸的含量提高了几十倍,且生产成本下降。基因工程3糖类 糖类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主要由 C,H 和 O 三种元素组成,大多具有通式 Cn(H2O)n,故又称碳水化合物。从化学结构上看,糖类物质是含多羟基的醛或酮及其衍生物。这类物质是生物体基本营养物质的重要成分。糖类物质由植物光合作用合成,n H2O + n CO2 Cn(H2O)n + n O2光叶绿素 糖类通过生物氧化为自身提供能量,以满足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如葡萄糖的氧化反应:C6H12O6 6 O2 6 H2O 6 CO2糖类常分三类:(1)单糖(2)低聚糖或寡糖(3)多糖, 糖的分类 由于

29、纤维素、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彻底水解后都生成葡萄糖,所以把葡萄糖看做是这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并把葡萄糖、果糖等不再水解的较简单化合物称做单糖。依此类推,可将碳水化合物分成三类:(1)单糖HCHOOHOHHOHHOHHCH2OHHOCHOHOHHOHHOHHCH2OHHCHOOHHHOOHHOHHCH2OHHOCHOHHHOOHHOHHCH2OHHCHOOHOHHHHOOHHCH2OHHOCHOHOHHHHOOHHCH2OHHOCHOHHHOHHOOHHCH2OHHCHOOHHHOHHOOHHCH2OHD-己醛糖的构型阿苏糖阿卓糖葡萄糖甘露糖古罗糖艾杜糖半乳糖塔罗糖果糖单体葡萄糖单体(2)低聚

30、糖或寡糖OHHOHHOHOOHHHCH2OHHHOHHOHOCH2OHCH2OH蔗糖(双糖)CH2OHOHHOOHHOHHCH2OH果糖单体FischerProiection能水解成 2 10 个单糖。蔗糖、乳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 淀粉是麦芽糖的高聚体,彻底水解后得到葡萄糖。淀粉是植物体中储存的养分,主要存在于种子和块茎中,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米中含有淀粉 62 86%,麦子中含 57 75%,玉米中含 65 72%,马铃薯中含 12 14%。淀粉遇水可水解成为糊精的混合物。糊精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胶水、浆糊,并用于药品、纸张和纺织品的制造等。淀粉等加以改性可代替合成高分子,制成不污染环境的

31、可降解塑料制品。(3)多糖 能水解成10个以上的单糖。如植物体内的淀粉、纤维素,动物体内的糖原、甲壳素等。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类聚合度不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多糖没有甜味,一般不溶于水。与生物体关系最密切的多糖是淀粉、糖原和纤维素。 糖原又称动物淀粉,是动物的能量储存库。糖原呈无定型无色粉末,较易溶于热水形成胶体溶液。糖原在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含量最大。当动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较高时,就会结合成糖原储存于肝脏中,当葡萄糖含量降低时,糖原就分解成葡萄糖而供给机体能量。 糖原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多糖。棉花中纤维素含量为 97 99%,木材中为 50%,亚麻中为 80%,玉米茎中为 30%。

32、 由于纤维素分子间氢键的作用,使分子链平行排列、紧密结合,形成纤维束,每一束有100200条分子链。这些纤维束拧在一起形成绳状结构,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纤维素不仅不溶于水,甚至不溶于强酸或碱。人体中由于缺乏具有分解纤维素结构所必需的酶,因此纤维素一般不能为人体所利用,不能成为人类的主要食品。纤维素是植物支撑组织的基础,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制造人造丝、人造棉、玻璃纸、火棉胶等的主要原料;在制备复合材料中也有较多应用。 纤维素HOOHHHOHOOHHOHHHOHOHOHHHHOHOHHOOHHHOHOHOHHHOHHOOHHHOHHOHHOHHOHOOHHHOHHOHHOOHHH

33、OHHOHHOHOHOH 式式 式式淀粉纤维 三、胶体三、胶体 胶体体系是一种分散系。分散系由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两部分组成。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容纳分散相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例如:葡萄糖溶液、食盐水、泥浆这几种分散系中,葡萄糖分子、Na+ 和Cl 离子和泥沙是分散相,水是分散介质。对于分散介质为液态的液体分散体系,可根据分散相粒子直径大小分为分子与离子分散系、胶体分散系及粗分散系三类,其中分散相直径在 1100 nm范围内称为胶体分散体系。 SiO2. nH2O (左侧烧杯)和 Fe(OH)3(右侧烧杯) 溶胶Tyndall phenomenonAgNO3 + KI KNO3 + AgI 胶团的结构表达式 AgIm .胶 核扩散层AgIm胶 核图5-5 AgI 溶胶的胶团结构示意图吸附层I-K+n I- . (n - x) K+ 胶粒x-吸附层. yK+胶团扩散层例: 胶体的性质与其结构有关,目前人们普通认同的胶团结构为双电层结构。 胶团结构过量的 KI 作稳定剂 溶胶是多相、高分散体系,具有很大的表面能,因此具有自发聚集成较大颗粒的趋势,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