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限公司*港油品储运库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版本号:2017年版编制日期:二O一七年七月十八日泵房(2)设置导流沟;(3)设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消防锹、黄沙等。公用工程(1)油库雨水总阀与市政雨水管网连接;(2)油库与东面广西广明码头仓储有限公司签订有油库消防 设施共用协议,其中本油库有消防清水罐1200X2m消防 泡沫罐6m3,广明油库设有消防清水罐2()00X2m3、消防泡沫 罐10m3,双方共同建立应急联动使用功能;(3)污油池内设置有污油泵,通过应急管道与广明油库的应 急池(约2694m3)连接。环境保护设施(1)油库设有I个65 m3的污油池,平时作为原油储罐脱水、 清罐等收
2、集油污废水。污油池通过应急管道连接广明油库的 应急池连接,能满足罐区发生油品泄漏应急处置后的油污废 水收容;(2)油库平时雨水总阀、污油池阀门处于常关状态,雨天时 开启雨水总阀。当发生油品泄漏及火灾产生的消防废水时, 关闭雨水总阀关闭并开启污油池阀门;(2)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按照石油库设计规范要求, 消防总用水量预计约为2305.8川3,本油库设计有防火堤,并 用隔堤分隔,旧隔堤(原2个原油储罐的防火堤)容量约3650 »?,扩建后的防火堤(扩建4个原油储罐后建立的防火堤) 容量约7300 m3,整个防火堤约109500?,完全能够容纳所产 生的消防废水。(2)企业现有环境风险防
3、控与应急措施得分情况见表2-6。表2-6企业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得分情况评估指标评估依据分值企业情况得分环境风险 预警措施(10 分)未按规定设置环境风险物质泄漏监测措施的。10根据企业安全评价资 料及现场调查,企业 按规定安装有泄漏监 测、监测措施,并符 合设计规范。0存在下列情况的每项计5分,记满为止:(1)安装不符合规范的:(2)不按规定校验的;(3)不能正常使用的;(4)监测因子缺项的(每项计5分)0-10按规定安装泄漏监测、监测措施的。0环境风险 防控措 施(20 分)事故紧急 关断措施(5分)风险源不具备有效的自动紧急关断措 施。5企业罐区、原油装车 泵房、装船泵棚均设 置有
4、手动切断阀门, 但没有自动紧急关断 措施。5风险源具备有效的自动紧急关断措施;0事故 污染 物围 控收 集措 施(10分)没有事故状态污染物收集措施。10企业设置有雨污分流 设施,生活污水排入 市政污水管网,雨水 通过雨水总阀排入市 政雨水管网。突发事 故时,事故废水排入 污油池或通过污油泵0存在下列情况的,每项记5分,记满10分为止:(1)雨污分流设施不完善;(2)雨污切换设施不完善;(3)事故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4)未进行汇水区划分;0-10(5)事故水储存能力不足;(6)转输能力不够。转至广明油库应急 池。不存在上述问题的。0事故污染物处置措施(5 分)存在下列情况的:(1)无事故污染
5、物处置措施;(2)事故污染物处置措施不完善。5企业设置有完善的事 故污染物处置措施。0具有完善的事故污染物处置措施(围油 栏、收油机、转输设备、毒性气体捕消 等)。0建设项目 环保要求落实情 况(10 分)存在下列任意一项的:(1)环评手续不完整的;(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不落实的。10企业已办理环评手 续,并落实相关环境 风险防控措施。0不存在上述问题的。0环境风险 源事故 现场处置.方案(10 分)存在以下情况的,每项记5分,记满10分为止:(1)无风险源事故处置预案的或风险源事故处置预 案无环保内容的;(2)未按要求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并记录的;(3)未按要求进行备案的。0-10企业编
6、写有风险源事 故处置预案及应急指 挥机构,并按要求备 案。0不存在上述问题的。0合计/5(3)环境防控设施说明企业针对污染物来源及其特性,以实现达标排放和满足应急处置为原则,建立污染源头、 过程处理和最终排放的“三级防控”机制。第一级防控措施是设置装置区围堰和罐区防火堤,构筑生产过程中环境安全的第一层防 控网,使原油物料切换到处理系统,防止污染雨水和轻微事故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第二级防控措施是在产生剧毒或污染严重污染物的装置或厂区设置的事故应急池,切断 污染物与外部的通道、导入污水处理池系统,将污染控制在厂内,防止较大生产事故泄漏物 料和污染消防水造成的环境污染。第三级防控措施为库区围墙、区域
7、围墙,在二级防控措施也失效的情况下,三级防控措 施可确保事故废水不流到库外。2.7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2.7.1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情况公司配备较完善的应急物资和装备,详见预案正文附件3。2.7.2现有救援队伍情况公司现有救援队伍,详见应急预案正文附件1。三、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3.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案例一:输转作业中睡觉看电视,溢油引起着火爆炸一、事故概况2001年9月1日凌晨,辽宁省沈阳市某油库发生了一起油罐连锁爆炸事故,储油总量 为3200m3的8个油罐先后爆炸起火。这是一个1万平方米的大型储油库。库内分东西两个储油区。东边是内有14个立式储 油罐的储油区,其中南北依次
8、排列的8个溶剂各为400m3的储罐,就是这8个油罐发生了爆 炸事故。西边是另一储油区,储油为66201静。离着火油库21m远、从东至西排列着5个溶 剂各为lOOOn?的立式储油罐,北边还有溶剂6011?的卧式储油罐27个。东边墙外,有4个 溶剂各为100m3的立式储油罐。南边67m远的铁路上,停放着2列载有1100m3的22节正 准备卸油的油罐车;东北侧260m处是一个加油站,有溶剂均为1(加3地下汽油、柴油储罐4 个;300m处有一个500?液化气储油罐1个;东南侧960m处加油站内,有溶剂25n?的汽、 柴油罐4个;950m处是另一个油库,储存柴油总量为llOOOm'。凌晨4时30
9、分,该油库在倒罐作业过程中4名作业人员全部不再作业现场,或看电视 或睡觉,造成油料外溢,大量挥发性气体沿地表一直扩散到160m外的车库内。司机贸然发 动汽车,形成点火源,发生着火爆炸。8座400m3地面罐及1000m3库房被烧毁,死亡6人, 重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二、事故原因(1)油料倒罐作业过程中,4名作业人员全部擅离职守,造成油罐大量溢油。(2)外溢的油料蒸发形成的油气沿地表扩散到车库,汽车发动形成点火源,引起火灾, 并引发建在室内的油罐相继着火爆炸。三、事故教训(1)该库管理涣散,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倒罐作业组织不严密,分工不明确,作业过 程中无领导值班或检查。4名作业人员
10、根本没有把油料倒罐作业安全放在心上,既没有仔细 检查液面上升情况,乂不坚守岗位,导致溢油事故的发生。(2)根调查该库员工大部分未经培训,直接上岗,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和消防常识,对 油料易燃易爆特性和跑油等事故可能产生的危害和知之甚少。在溢油发生后,作业人员不会 报警,不会采取措施控制现场和保护自己。如果此时能够处理得当,罐壁阀门,避免点火源 出现,着火爆炸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因此,必须落实所有新入库职工(包括学徒工、外单位 调入职工、合同工、代培人员和大专院校实习学生等)必须经入库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 方可进入生产岗位和学习这一规定。(3)该库设计不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要求,工艺不合理,无配套消
11、防设施。8个 油罐建在库房内,形成封闭式空间,极易造成油气的大量积聚,形成安全隐患。就在事故发 生前3个月,当地消防部门在列行的消防安全大检查中,对其下达了停业整顿通知书,并罚 单位和法人罚金。但该公司置若罔闻,未做任何整改,依旧作业,致使发生着火爆炸后,没 有任何办法控制火情,错过了火灾初期灭火的最佳时机。案例二:卸油打牌,溢油引发码头江面火灾一、事故概况某年7月22日某油库码头附近江面发生火灾事故。7月22日某油库码头用船上的泵从油船向油罐内卸汽油。经计算,油罐空容量可以容 纳油船内的油品。但由于油舱与水舱之间的阀门未外安全关闭据说是阀门阀杆坏了,误认 为己关闭,实际没有关闭,水舱里的水流
12、入油舱。这样向油罐卸的是油和水,所以油舱里 的油长时间卸不完。操作工人不坚守岗位,不按时检测油罐内液位,而去打扑克。这次打扑 克时间特别长,过了 6h后才去检查油罐,这是油罐已经破裂(油罐装满之后,仍向罐内输 油),罐内压力升高,把罐顶与罐壁结合处胀开-条Im多长的裂口),油品从裂口处流出, 顺排水沟流到珠江(排水沟在防火堤处未设水封或关闭装置),跑油儿十吨。江面上的油逐 渐增多,面积逐渐增大,油气到处扩散。在码头附近有一座货物码头,停靠9条民船。这些 民船都是全家吃住在船上,在船上生火做饭。当油气扩散到民船时,明火点燃油气,整个江 面一片火海。民船被火包围,无法逃脱,船上人员大部分被烧伤烧死
13、。由于着火面积大,陆 上救火设备用不上,无法扑救,直到把油烧完为止。幸好排水沟出口处(油库围墙里边有一 水封井,火焰没有窜到油库内。事故溢跑油料几十吨全部烧掉;烧毁民船9条;烧死船民 34人,烧伤80人;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二、事故原因(1)操作工人不坚守岗位,不按时检测油罐内液位,造成胀裂油罐溢油事故。(2)油舱与水舱之间的阀门未完全关闭,造成水舱里的水流入油舱。这样向油罐卸的 是油和水,所以油舱里的油长时间写不完。(3)排水沟在防火堤处未设水封或关闭装置,油料顺排水沟流到珠江并扩散,油气遇 明火造成更大的着火事故。三、事故教训(1) 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如果
14、操作人员坚守岗位, 按规定监测罐内液位,就会及时发现问题,可以避免这次事故的发生。(2) 油罐区排水沟在防火堤处必须设置关闭装置,平时关闭,下雨时把关闭装置打开, 将雨水排出后关闭。这样即使发生油罐破裂、跑油事故,油料也流不到防火堤外。该油库就 是因为在防火堤处未设关闭装置,致使汕品流到库外水面,遇明火引发重大火灾事故。案例三:非防爆手电筒照明引起爆炸一、事故概况1998年4月12日晚,某加油站在向地下卧式油罐接卸汽油时,因接卸人员使用普通手 电筒照明时,引起油罐爆炸燃烧,随后引起相邻三个汽油罐爆炸燃烧,大火燃烧近4h,并 造成1人死亡。二、事故原因(1) 接卸人员违章使用非防爆手电筒照明是这
15、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手电筒在开关瞬间 产生电火花,引爆油蒸气,造成油罐爆炸燃烧。(2) 该站喷溅式卸油方式也是造成这次火灾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油罐未安装符合要 求的固定卸油管线,而是将汽车卸油胶管直接插入油罐量油孔内卸油,产生大量静电,形成 大量油蒸气。(3) 油罐和卸油场地未安装静电接地装置,致使大量静电荷不能释放。三、事故教训(1)加油站设施不符合设计规范,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如接卸场地和油罐无静电接 地装置,卸油为喷溅式卸油方式。由此可以看出,设计的规范性对加油站的安全至关重要, 是加油站实行本质安全管理的必要前提。3.2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情况见下表。表3
16、.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危险源突发环境事件原因后果储油罐区油品泄漏、溢油, 火灾1、储罐腐蚀穿孔或焊缝破裂2、储罐收油过量2、管线穿孔或法兰泄漏3、雷击、地震等自然因素4、人为因素油品扩散造成人员 中毒、环境污染; 遇明火、静电火花或其他高温热源以及 人为因素造成火灾 爆炸和人员伤亡及 装置损坏。装船泵棚油品泄漏,火灾1、管线穿孔或法兰泄漏2、雷击、地震等自然因素3、人为因素原油装车泵房油品泄漏,火灾1、管线穿孔或法兰池漏2、雷击、地震等自然因素3、人为因素3.2.1泄漏事故源强分析1、储罐泄漏计算根据事故统计,典型的损坏类型是储罐与其输送管的连接处(接头)泄漏,;裂曰尺寸 取管径的20%
17、或100%o本次评价设定损坏程度为接口管径(输送管径为DN100)的100%, 即设定原油的泄漏孔径为100mm,事故发生后安全系统报警,在lOmin内泄漏得到控制, 其泄漏速度Ql利用下面的伯努利方程计算Ql =p " +2gh式中:Ql液体泄漏速度,kg/s;Cd液体泄漏系数,此值常去0.6-0.64,本次取0.60;A裂口面积,m2;P密度,按原油中苯计取880kg/m3;Po、P储罐内介质压力,环境压力,Pa;g重力加速度,9.80m/s2;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取10m;本法的限制条件:液体在喷口内不应有急剧蒸发。由上式估算可知原油泄漏速度预计为58.05kg/s, lO
18、min内泄漏量预计为34.82t。2、泄漏后蒸发挥发量计算原油泄漏后,在围堤内形成液池,在围堤内形成液池,并随地表风的对流而蒸发扩散。 原油蒸汽比空气重,能在低处扩散至较远地方,使环境受到污染,并存在遇明火回燃的危险 性。原油各组分的沸点均高于环境温度(按夏季考虑),因此,本次评价中原油的蒸发量只 考虑质量蒸发。计算公式为:Q = a x x M / (7? x 7;) x /顼庞“)x 广(4+)/(2+)式中:质量蒸发速度,kg/s;a, n大气稳定度系数,(按中性计,a=4.685xIO;, n=0.25);p液体表面蒸气压,Pa (25C时,取I2.6kPa);R气体常数,J/(moL
19、K), 8.314;To环境温度,K (取298);u风速,m/s (取 2.2);M按分子量计,kg/mol,取0.078or液池半径,mo根据上式公式模拟,原油中苯的质量蒸发量速率见下表。表3.2原油中苯的质量蒸发量速率液池面积(nr)110203()405()60708090KX)质量蒸发 量速率(kg/s)1.16E-031.02E-021.97E-022.89E-023.79E-024.68E-025.56E-026.43E-027.30E-028.15E-029.0 IE-023.2.2火灾事故源强分析1、池火火灾原油泄漏的原因从人-机系统来考虑主要有设计失误、设备原因、管理原因及
20、人为失误 等原因。原油泄漏后聚集在防火堤内形成液池,原油液池表面油气由于对流而蒸发,遇到引 火源会发生池火灾。美国学者R. Merrifield和T.A.Roberts提出,可燃液体引起的池火灾,热 辐射是其主要危害。热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主要通过不同热辐射通量对人体产生的不同伤害程 度来表示。池火灾通过辐射热的形式对周围的人、财物产生危害,其危害程度可依据其辐射 强度作为指标来参考,而辐射强度与池火燃烧速度、火焰高度、热辐射通量密切相关,因此 池火火灾模型主要通过池火燃烧速度、火焰高度、热辐射通量、辐射强度四个参数来表述。2、池火火灾模型简述可燃液体泄漏后流到地面形成液池,或流到水面并覆盖水面,
21、遇到火源燃烧而形成火池。 池火燃烧速度、火焰高度、热辐射通量、辐射强度可用下而儿个关系式来表述。2.1燃烧速度当液池中的可燃液体的沸点高于周围环境温度时,液体表面上单元面积的燃烧速度dmdt *dm 0.001/ = Cdt CpE - TA Hdm-式中:单位表面枳燃烧速度,kg/ (m2 - s);He液体燃烧热,J/ (kgk);CP液体的比定压热容,J/(kgK);Tb液体的沸点,K;To环境温度,K;H液体的汽化热,J/kg。2.2火焰高度设液池为一半径为r的圆池子,火焰高度按下式计算:h = 84rdm / dt*(2 纣)°m0.6式中:h火焰高度,m;r液池半径,m;
22、dm燃烧速率,kg/ (nr - s);dtPo空气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讪2。2.3热辐射通量半径为r的液池燃烧时的总热辐射通量为Q = ("2 + 2E)% tHc / 72 %+ 1式中:Q总热辐射通量,w;n效率因子,可取0.13-0.35;其他符号同上式。2.4目标辐射热辐射强度的计算假设全部辐射热从液池中心的小球辐射出来,则在距离液池中心某一距离X处的入射 辐射强度为:式中:i热辐射强度,W/m2;Q总热辐射通量,w;tc热传导系数,在无相对理想的数据时,可取1;X目标点到液池中心距离n?。3、火灾损失火灾通过辐射热的方式影响周围环境。当火灾产生的热
23、辐射强度足够大时,可使周围的 物体燃烧或变形,强烈的辐射强度与损失等级对应的基础上,不同的辐射强度造成不同的伤害或损失的情况见下表。表3-2热辐射的不同入射通量所造成的损失入射通量(kw/m2)对设备的损害对人的损害损失等级37.5操作设备全部损坏1%死亡/10秒100%死亡/I分钟I25在无火焰长时间辐射下, 木材燃烧的最小能量重大损伤/1()秒 100%死亡/I分钟II12.5有火焰时,木材燃烧、 塑料熔化的最低能量1度烧伤/10秒1%死亡/I分钟III4.020秒以上感觉疼. 未必起泡IV1.6长期辐射无不舒服V4、计算本油库油罐为6个7000m3原油浮顶罐,防火堤(H0mX72m)的有
24、效容积约为11000m 防火堤高度为1.4m,根据有关资料可查得;原油的最大质量燃烧速率为0.0781kg/(n?s), 原油的燃烧热为41030kJ/kg,燃烧热效率取0.35,空气密度1.293kg/m3,则防火堤的有效容积半径,即液池池半径:、0. 5'11000*3. 14 X 1.4)、0. 5二50. 02in火焰高度:h = 84rdm / dt*(2 纣)°,50.6=84 x 50. 02 x0. 07811.293 x (2 x 9. 8 x 50. 02)°*0.6=98. 77m热辐射通量:Q = 3 drh)岑仇/72、0.6+ 1(3.1
25、4 x 50.02 x 50.02 + 2 x 3.14 x 50. 02 x 98. 77)x 0.0781 x 0. 35 x 41.03 x 10672x0. O7810-6 + 1=2628183目标热辐射强度:计算不同距离目标热辐射强度,其计算结果见表:表3-3原油贮罐爆炸的热辐射伤害模拟结果入射通量(kw/m2)对设备的损害对人的损害伤害/破坏半径A (m)37.5操作设备全部损坏1%死亡/I0秒10()%死亡/I分钟74.725在无火焰长时间辐射下, 木材燃烧的最小能量重大损伤/10秒100%死亡/I分钟91.512.5有火焰时,木材燃烧、 塑料熔化的最低能量1度烧伤/1()秒1
26、%死亡/I分钟129.34.020秒以上感觉疼, 未必起泡228.71.6长期辐射无不舒服361.6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原油罐区发生池火灾时,距离原油罐区74.7m范围内,操作 设备等相关的建筑物将全部损坏,人员也来不及逃生;在74.7m91.5m范围内,设施将受到 严重损失,人员会有伤亡;在91.5m129.3m范围内,设施将受到较大损失,人员也会受到 伤害;129.3m228.7m范围内,设施将受到较小损失,人员只会受到轻微伤害;在228.7m 外,可以说是较为安全的。在池火灾模型计算中,液池面积按整个罐区防火堤的面积取值,取值偏大,因为在实际 生产管理中,原油泄漏一般会在较短的时间内
27、发现,不太可能发生原油泄漏直至充满防火堤 的情况。3.2.3爆炸事故源强分析原油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18.7%,原油燃烧热为3264.4kJ/mol。假设罐区内6个7000m3的原油储罐内充满达到爆炸上限(8.7%)的原有蒸汽与空气的 混合气体模拟计算。爆炸是突发性的能量释放,造成大气中破坏性的冲击波。(1) 爆炸总能量Q= Vx油罐个数x爆炸上限x摩尔燃烧热/摩尔体积 =7000x6x8.7%x3264.4xIO3/ (22.4X103) 22.4=5.33x10%!目录一、总贝!111.1编制原则11.2编制依据1二、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22.1企业基本信息22.2企
28、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22.3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22.3.1环境风险识别32.3.2风险物质理化性质以及危险特性32.4生产工艺52.4.1生产工艺得分情况52.5安全生产管理52.6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情况62.7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82.7.1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情况82.7.2现有救援队伍情况8三、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83.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93.2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11冲击波的能量约占爆炸时介质能量的75%,则冲击波的能量:E=5.33x 1 08x75%=4.0x 108kJ(2) 爆炸冲击波的伤害、破坏作用冲击波能量相当于 TNT 的当量:q=E
29、/QTNT=4.0xl08/ (4.5xlO3) =8.88xlO4kg爆炸模拟比:a= (q/qo) 033= (8.88xl04/1000 ) 033=4.39(3) 储罐区爆炸冲击波超压对人体的伤害根据TNT冲击波超压原理,预测储罐区爆炸的伤害范围。Wtnt与lOOOkgTNT爆炸时冲击波超压的模拟比:a=R/Ro= (q/qo) 033根据相当距离R0与实际距离R间的换算公式:R0=R/a,得出下表:表3-4爆炸的损害等级之间的关系超压AP(MPa)伤害作用相当距离Ro(m)实际距离R (m)0.02-0.03轻微损伤52 42.5228.28 186.560.03-0.05听觉器官损
30、伤或骨 折42.5-32.5186.56-142.680.05 0.10内脏严重损伤或死亡32.5 26.9142.68-118.09>0.1()大部分人员死亡26.9-1 18.09 由表3-4可知,在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距离爆炸储罐118.09142.68m范围内, 会造成人员死亡;距离爆炸储罐228.28m范围内人员可能会受到冲击波伤害。3.3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3.3.1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本项目的环境风险物质为原油。原油储罐发生泄漏或火灾爆炸后,产生的泄漏物及消防 废水在未关闭雨水阀门的情况下,可通过库区雨水管网
31、排入市政雨水管网,进而排入*湾海 域,污染周边海域。3.3.2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详细见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正文中的“5、预防及预警”、“6、信息报告与通报” 及“7、应急响应与措施”。3.3.3应急资源情况分析公司配备了完善的应急救援队伍,详见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正文中附件1,以及 应急设备物资,详见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正文中附件2,公司还设有专项资金应对突 发事件,综合分析应急资源情况,满足了防治突发环境事件的所需条件。企业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物质情况分析 见下表。表35环境风险物质扩散途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及应急资源情况环境
32、风险物质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原油泄漏、火灾、爆炸事故时,原 油及消防水未收集进入事故应急 池或者未切断雨水阀门,通过市政 雨水管网排入周边海域。事故应急池、收集管网、雨水切断 阀、监控呼吸器、防护服、消防设施、应急 救援队伍。3.4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油库发生油品泄漏时,无论是在库区内,还是在码头前沿,油品的泄漏,都有可能给海 洋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破坏海洋环境。经科学预测分析,海上溢油对港湾水域的污染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溢油事故发生时所 在海域流场。溢油事故发生时,油品入海后立即漂浮在海面形成油膜,并迅速向四周扩散。 实践表明,海面浮油移动的主要原因是风、海流和
33、波浪,由于波浪周期短,浪向不稳定,它 对油类的扩散作用很小。因此,造成海面浮油移动的主要因素是风和海流。一、当溢油发生在海湾涨潮过程中时,不管是刮南北或北风,溢油总是沿着西北方向经 过龙门水道进入茅尾海内,部分油污粘附于龙门水道两侧,并在油码头至茅尾海入口处一段 海岸形成溢油污染带。海水退潮后,仍有一部分油污难以随潮流流出港湾外,只能在这一带 海域内随潮流往复流荡。油膜在来回流荡过程中,溢油中的低分子易挥发组分在三天内约有 50%挥发掉,剩余的溢油,一部分粘滞于码头及龙门水道南侧潮间带浅滩上,另一部分则溶 解、扩散和乳化于海水中。由于龙门水道北侧分布有*港部分泊位及龙门“七十二泾”、红 树林风
34、景点,因此这一带海域将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溢油的污染表现 为:(一)、油黏附于靠泊在港口的轮船上,使船舶外壳容易生锈,影响船舶的外观及安全 航行。(二)、影响水产养殖及水产品价值。据相关研究资料记载,水中含油浓度为O.lmg/L 时,海洋生物在24小时内即可粘上油味,油污物质经过血液循环扩散于体内,黏附在鱼鲤 上的油膜可使鱼呼吸困难,窒息而亡。受污贝类在23小时内就会发臭,失去食用价值。 在本油气码头附近的金鼓、龙门以及茅尾一带的海域滩涂上,现有约65971亩水产养殖场, 主要养殖大蛀、青蟹、石斑鱼、鳗鱼等海产,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若受溢油污染,经济 损失巨大,社会影响严
35、重。(三)、破坏自然景观,危害生态环境。海面上的油快随海流和风流漂移,或黏附于潮 间带的植物上,或搁浅于高潮线附近,或渗透于沙石之间,污染滩涂、海岸,给环境造成一 定程度的损害。红树林,热带、亚热带沿海滩涂上特有的植物群落,它具有防浪和护堤等作 用,也是鱼类产卵的好场所,同时亦是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在本油库以东金鼓江口, 以西勒沟、果子山和七十二泾一带海区,均成片地分布有约6000亩红树林,一旦被溢油污 染损害将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恢复。二、当溢油事故发生在海水退潮时,不管当时是刮北风还是南风,溢油总是随着潮水, 向东南方漂移,最终漂向*湾口外。但当南风风速特别大时,也回会有一部分油快漂到金鼓
36、 江至犀牛脚一带岸线并黏附于浅滩上。当北风风速较大时,由于流场与风场方向一致,加快 了溢油的漂移速度,大约仅需6个小时,大部分溢油即可漂出*港湾。所以,溢油事故发生 在海水退潮时,油码头附近海域受到污染的时间和危害的程度比溢油事故发生在海水涨潮时 短而低。同时因意外因素造成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时,将产生大量CO,对周围大气环境会造成一 定影响;为扑灭火灾而产生的消防废水处置不当可能污染周边海域。四、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4.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1)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制度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制度,落实了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岗位的责任 人,以及制定了定期巡检和维护制度。(
37、2)环评及批复文件的各项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公司很好地落实了环评及批复文件的各项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要求,设置符合批复 要求的事故应急池、管网和控制阀,事故应急池设置手动阀及切换装置。(3)对职工开展环境风险和环境应急管理和培训并旦定期对职工开展环境风险和环境应急管理宣传和培训。(4)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制度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并且保证在以后的生产管理中落实 执行。4.2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1)雨水排放口设置监控和控制措施情况及其有效性库区雨水总排口只在雨水排放时开启,平时常关。轮班班组人员定期巡视监控,雨天加 大巡视力度,能有效防止雨水受污染的情况下
38、外排。(2)防止事故排水、污染物等泄漏、排出厂界的措施及其有效性企业设置有污油池,事故状态下可临时作为事故应急池,在事故状态下,关闭库区雨水 排放总阀门,打开连接雨水管网的污油池阀门,使事故废水进入污油池内,污油池内设置有 污油泵,通过应急管道连接广明油库的应急池(约2694m3),能满足事故应急废水的收容。(3)毒气泄漏紧急处置装置、毒性气体泄漏监控预警系统企业未设置毒性气体泄漏紧急处置装置,储罐区、原油装车泵房、装船泵棚设置有可燃 气体报警仪。4.3环境应急物资(1)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应急设备储罐区、原油装车泵房、装船泵棚均设置有灭火器、沙子等应急物资并设置有可燃气体 报警仪。(2)应急
39、救援队伍公司已设置了应急救援队伍,现有应急见应急预案附件1。(3)企业应与其它单位、组织签订应急救援协议、互救协议油库与东面广西广明码头仓储有限公司签订有油库消防设施共用协议,但并未与周边油 库企业签订有应急救援协议、互救协议。4.4历史经验教训总结从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看出,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为工人操作不当,事故发生后 为及时采取措施对照检查,企业已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 演练,减少了类似事件的发生,今后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并及时更新应急预案。4.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针对上述排查的每一项差距和隐患,根据其危害性、紧迫性和治理时间的长短,提出
40、需 要完成整改的期限,分别按短期(3个月以内)、中期(3-6个月)和长期(6个月以上)给出。长期(6个月以上):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 全生产管理,按事故预案的要求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并做好演练记录,并对事故应急预案 适时作出修改,使之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中期(3-6个月):对高风险部位加强监管,并及时完善补充应急物资;短期(3个月以内):明确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岗位的责任机构,落实到人,开展定期巡检 和维护工作。五、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针对企业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分别制定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 实施计划如下。长期:定期开展安全
41、生产知识教育和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按事故预案的要求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并做好演练记录,并对事故应急预案适时作出修 改,使之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中期:对高风险部位加强监管,并及时完善补充应急物资;短期:明确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岗位的责任机构,落实到人,开展定期巡检和维护工作。六、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6.1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和中国石化环境风险评估 指南(试行)中规定:1、装置设施计算该风险源所涉及的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如存在总量呈 动态变化,则按公历年度内某一天最大存在总量计算)与其
42、临界量的比值R:(1)当风险源只涉及一种环境风险物质时,该物质的总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R;(2)风险源存在多种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R:R=ql/Ql + q2/Q2 +qn/Qn式中:ql, q2,., q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量,t;QI, Q2,., Q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根据R值计算结果划分为:RV1;MRV10;10<R<100:R>100四种情况, 分别以RO、Rl、R2和R3表示。2、罐组(1)当罐组内只涉及一种环境风险物质时,罐组内最大储罐环境风险物质存在量与其临 界量比值为R;(2)当罐组内涉及多种环境风险物质
43、时,分别计算每种物质最大储罐存在量与其临界量 比值,取最大R计算;根据R值计算结果划分为:R<1;1WRV10; 10<R<100;R>100四种情况,分别以RO、Rl、R2和R3表示。油库内储罐储存的物质为原油,与中国石化环境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中“附件突 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对照见下表:表6-1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的比值结果风险物质最大存放量(t)临界量(1)原油32487250012.9912.99由上表可以看出,企业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的比值(R= 12.99,比值处于1()<R<1()() 之间,临界量比值为R3。6.2生产工艺与环境风
44、险控制水平(M)采用评分法对风险源生产工艺危险性、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等 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及分值分别见表6-2与表6-3。表6-2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指标分值生产工艺(10分)生产工艺危险性10安全生产及设备质 量管理 (40 分)安全生产许可8安全评价及专项检查情况8设备质量管理8消防验收情况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情况8环境风险控制 (50 分)环境风险监测预警措施10环境风险防控措施20建设项目环保要求落实情况10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情况10表6-3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M)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30Ml
45、类水平30<M<45M2类水平45<M<60M3类水平M>60M4类水平根据前文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企业得分为10,为Ml水平。6.3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根据环境风险受体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由高到低将风险源周边的环境风险受体分为 类型1、类型2和类型3,分别为El、E2和E3,具体如表6-4所示。如果风险源周边 存在多种类型的环境风险受体,则按照重要性和敏感度高的类型计。表6.4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划分类别环境风险受体情况类型1(E1) 风险源所在厂区雨水排口、污水排口下游10km范围内有如下一类或多类环 境风险受体的:乡镇及以上城镇饮用水水源(地表水或地下
46、水)保护区;自 来水厂取水口;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泡游通道: 风景名胜区;特殊生态系统;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红树林、珊瑚礁等滨 海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海洋特别保护区: 海上自然保护区;盐场保护区;海水浴场;海洋自然历史遗迹;风险源所在 厂区位于县级及以上城镇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包括一级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 以风险源所在厂区雨水排口(含泄洪渠)、废水总排口算起,排水进入 受纳河流最大流速时,24小时流经范围内涉跨国界或省界的; 风险源周边现状不满足环评及
47、批复的卫生防护距离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等要求的; 风险源周边500m范围内的厂外区域部分人口总数大于1000人,或该区域 内涉及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国家相关保密区域;类型2(E2) 风险源所在厂区雨水排口、污水排口下游10km范围内有如下一类或多类环 境风险受体的:水产养殖区;天然渔场;耕地、基木农田保护区; 富营养化水域;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天然林;海滨风景游览区: 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风险源所在厂区位于县级以下地下 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包括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 风险源周边500m范围内的厂外区域部分人口总数大于500人,小于1000 人: 风险
48、源所在厂区位于溶岩地貌、池洪区、泥石流多发等地区;类型3(E3) 风险源所在厂区下游10km范围无上述类型1和类型2包括的环境风险 受体; 风险源周边5(X)rn范围内的厂外区域部分人口总数小于500人。油库雨水排口下游约5km处为*市七十二泾旅游区,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为E1。 6.4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的3种类型,按照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R)、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矩阵,确定环境风险等级。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1时,按表6-5确定环境风险等级。表6-5类型1 (E1) 环境风险源分级表环境风险物质数量 与临界量比值R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Ml类
49、水平M2类水平M3类水平M4类水平R0一般风险源一般风险源较大风险源较大风险源R1较大风险源较大风险源重大风险源重大风险源R2较大风险源重大风险源重大风险源重大风险源R3重大风险源重大风险源重大风险源重大风险源本企业临界量比值R为R3, Ml类水平,E1类型,则根据表6-5判断,企业环境风险等级为重大环境风险。6.5级别表征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可表示为“级别(R值代码+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代码+环境 风险受体类型代码)”,例如:R值范围为10WRV100,环境风险受体为类型1,工艺过程与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为Ml类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等级可表示为“重大(R3M1E1)”。 则木企业突发环
50、境事件环境风险等级为“重大(R3M1E1)”。3.2.1泄漏事故源强分析123.3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173.3.1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173.3.2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173.3.3应急资源情况分析173.4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18四、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194.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194.2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194.3环境应急物资204.4历史经验教训总结204.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20五、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21六、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216.1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
51、比值(Q) 216.2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226.3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 226.4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236.5级别表征24一、总则1.1编制原则风险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可能造成的环境损失以及生命财产 损失进行评估。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 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 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 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
52、及对生态系 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1.2编制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修正版)8.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9.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年)10. 关于启动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决定(环明传20084号)11. 危险化学品生
53、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12.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号);1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 113号);14. 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 2()号);1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版);16.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17. 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18. 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 10 号)标准、技术规范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
54、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5.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 -2005);6.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程(GB20576-GB20602);7. 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8.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747-2012);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10.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1. 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 523-2009);12.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2009);13. 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卫监督发(2005) 272号);14. 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1190-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火力发电厂热经济性评价考核试卷
- 能源零售商的市场分析能力考核试卷
- 矿山开采对空气质量影响评估考核试卷
-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新朝阳实验校2025届初三寒假自主学习综合练习英语试题含答案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仪器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工业职业学院《信号与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戏剧学院《大学生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宁师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诊断物理试题含解析
-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施工组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外国语大学《药学细胞生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实施考核试卷
- 杭州市萧山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3
- 中国假发行业供需态势、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 四川政采评审专家入库考试基础题复习测试附答案
- 一轮复习课件:《古代欧洲文明》
- 安装悬浮地板合同范例
- 土族课件教学课件
- 团体医疗补充保险方案
- DB41T 1836-2019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2024年江苏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培训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