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流行歌曲歌词创作对唐宋诗词的继承_第1页
当代流行歌曲歌词创作对唐宋诗词的继承_第2页
当代流行歌曲歌词创作对唐宋诗词的继承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当代流行歌曲歌词创作对唐宋诗词的继承摘要:唐诗宋词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诗歌内容、感情抒发和修辞艺 术上永远都会对现代包括今后的流行歌词创作起着重要的影响,唐诗宋词是流行歌词创作中一个不可舍弃的的主题,一种取用不尽的源泉,一个无法回避的诱惑, 从遣词造句,主题营造,比拟铺陈修辞等方面,都为现代的创作者提供了很多好 的思路。关键词:流行歌曲;唐诗宋词;内容;修辞;继承一、引言诗歌是我国传统的文学艺术,自古就有“诗言志,歌咏言”的说法,诗歌是 和音乐密不可分的,是人们世代传唱的艺术。随着大众娱乐潮流的兴起,流行歌 曲已经成为现如今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流行歌曲已经是一种文 化,尽

2、管更广泛地称之为通俗文化,它来自于生活的同时也充当着生活的代言, 和文学作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歌词的创作上不可避免地与诗歌存在着传承 关系。淡淡幽情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 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李 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 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个琼瑶也用过, 用在她为烟锁重楼还是新月格格所写的插曲鸳鸯锦里,柳咏的雨 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 头

3、,君住长江尾)等。歌词创作同样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属于诗歌的范畴,而且 作为同一种语言文化,流行歌曲的创作也必定与我国古代诗歌有着某种必然的联 系。因而在流行歌曲广为流传的今天,探究流行歌曲歌词创作对唐诗宋词的继承, 分析其文学渊源和艺术魅力,对于深入认识流行歌曲和传统诗词的内在联系具有 积极的现实意义。二、当代流行歌曲歌词对唐诗宋词表现主题和内容的继承(一)流传歌曲对唐诗宋词内容的继承 唐诗宋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流传下的数以万计的诗词名句都成为人们传唱 的经典。流行歌曲一方面在抒发时代的心声的同时还自觉不自觉地继承借鉴了唐 诗宋词的文化养分,唐诗宋词构成了现代流行歌曲与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

4、 , 诗词名句直接成为流行歌曲的表现主题和内容, 例如王菲翻唱的 但愿人长久, 就是对苏轼水调歌头 这首古典佳作现代版诠释, 给了流行音歌曲厚重的文化 载体。一是对唐诗宋词语句的继承唐诗宋词都以精炼含蓄的语言显示了浓郁的内心情感, 当代流行歌曲继承借 鉴了唐诗宋词中的语句经典, 用唐诗宋词的语句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台湾的琼瑶 在很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庭院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显示了典雅的女性之美。许 冠杰也善用诗词典范来描绘世态人生“难分真与假人面多险诈” 浪子心声, “夜风凛凛独回望旧事前尘” 沉默是金,写情“曳摇共对轻

5、舟飘互传誓 约庆春晓两心相对影相照愿化海鸥清唱悦情调艳阳下与妹相亲望谐白 首永不分美景醉人心相允绿柳花间相对缘分泪残梦了烛影深月明独照 冷鸳枕醉拥孤衾悲不禁半夜饮泣空帐独怀恨” 双星情歌,显示了沉郁顿挫 之美。陈小奇在他颇有吴市影响的的“涛声依旧三部曲” ,涛声依旧(毛宁)、 白云深处(廖百威) 和巴山夜雨(李进)中他分别用到张继的 枫桥夜泊 (“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白云深处 则分别用到“白云深处有人家”还有杜牧的山行 (“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 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其实这霜叶也不是当年的二月 花”,“等车的你走不出你心中的那

6、幅画,卷起这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 , “等车的你为什么还惨不破这一霎那?别为一首歌把你的心唱哑” 。后来他又写 了烟花三月,朝云暮雨(均为吴涤清演唱) ,还有一首毛宁的大浪淘沙 , 他喜欢讲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过演绎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 由此 而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 显示了浓郁的古风情趣, 将唐诗宋词的审美情趣演绎 出来。二是对唐诗宋词主题情感的继承诗言志,唐诗宋词中都有鲜明的感情基调, 或抒发离乱之感, 或抒发相思之 情,家国之思是唐诗宋词中常见的感情基调, 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歌铁血丹 心也是他的作品“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抛开世事断仇怨相伴到天 边逐草四方沙漠苍茫哪惧雪

7、霜扑面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笑傲此生无 厌倦应知爱意似流水/斩不断/理还乱/身经百劫也在心间/恩义两难断”。 显示了波澜壮阔的世事沧桑, 显示出保家卫国的强烈情感。 卢国沾也是让 流行歌曲背负着家国情重, 作品中很浓的民族情怀与历史评判的味道, 这正是诸 多唐诗宋词名家为世人所景仰的品质。 他的振奋人心的歌曲 万里长城永不倒 :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少女慈禧中 “巾帼历次胜男儿/男女代代对峙/曾否推测过/明天举世/重由弱者再把持” 从巾帼爱国出发将家国之思演绎出来。琼瑶最善用古诗旧典, 来表现恋爱儿女的

8、浪漫情怀。 如“绿草苍苍/白雾茫 茫/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且拭今宵泪/留与明夜风/风而携我梦/天涯 绕无穷”(几度夕阳红)。还有一些流行歌曲喜欢用唐诗宋词的标题或名句来作 为歌词,如刘海波的人面桃花 ,白雪的声声慢 ,AGIN 乐队的烽火扬州 路,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 ,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 、月梦等等, 这些歌词创作只是借用唐诗宋词或其中某个著名词语,显示了对古典诗词的衷 爱。(二)流行歌曲对唐诗宋词情感主题的继承 流行歌曲作词对唐诗宋词的继承和吸收扩大了情感的表现空间, 唐诗宋词用 含蓄的语言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 在情和景的融合中抒发着浓郁的爱恨情仇和 离别之苦、相思之泪、感恩之心

9、等内心情感。 流行歌曲作词吸收借鉴了诗词名句, 通过诗词来传达内心的情感, 丰富了流行歌曲的表现功能, 且提升了流行歌曲的 层次,展现千姿百态的生活, 表达形形色色的情绪与心态, 在主题表达上也无疑 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 无论是说家国情怀, 还是儿女情思, 古典诗词往往具有 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 从而增添许多回味无穷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 在感 情上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例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云淡风轻的相思挥霍了千年的等待,铅华洗尽的月色晕开了无奈 的痛楚。周杰伦将宋词中的一唱三叹化入对历史和伊人的忧思之中,用含蓄清淡的唱腔,有道出了宋词

10、纤细的忧伤。“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词中那如花美 眷、似水流年的内心感怀构成了青花瓷的忧思之美。“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青花瓷的飘逸就像戏里的青衣,唱着别人的前尘 后事,舞着自己的滚滚红尘。本应是置身事外的疏远,可怎么藏得住那眼角眉梢 的期盼?青花瓷在怅惋之中抒发着对历史的淡淡忧思, 将千年的叹惋穿越了 宋词深邃的空灵。三、当代流行歌曲歌词对唐诗宋词修辞艺术的继承从创作的形式上看,唐诗宋词多样化的修辞艺术也为现代流行歌曲的创作提 供了艺术的借鉴,从抒情手法和语言魅力上提供了借鉴的平台。(一)流行歌曲对唐诗宋词抒情手法的继承现在流行歌曲在写作形式上,仍不可避免地借鉴或套

11、用或模仿了唐诗宋词的 语言格式和风格。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创作现代流行歌曲,使得词作上继承了传 统诗词语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方法上的含蓄内敛,继承了其多样化的抒情艺术。唐诗中的景与情是重要的构成元素,古今学者从各种角度探讨了其内在关系。清代学者王夫之研究了二者的关系,提出了“情景互”1的观点,指出了景与情的交互相通性;叶燮认为形(景)与情是“形依情,情附形”2的关系,更进一步指出了二者的相附相依的关系。王国维从诗歌的艺术境界出发,认为景与 情是构成诗歌境界的两个基本兀素,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无论是富有特色的“景”,还是发自内心的“情”都带有人的精神活动的烙印。当代流行歌曲也较 多地吸收借鉴了唐诗中

12、的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在景物的渲染中传达内心的情 感。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是客观存在的,“景”具有客观实在性。诗人在诗歌中所 抒发的感情是主观的,带有主观意愿色彩。情属于内,物属于外,唐诗是借助于 对客观物象的描写来表达主观感情的。黄霑最有名的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沧 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涛涛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清风笑,竟惹寂寞,豪情还腻了一襟晚照”,词中描绘了奔流不息的沧海,展现在听众1戴宏森.薑斋诗话笺注?夕堂永日绪论外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P92.2叶燮.原诗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P115. 面前的是浩瀚的海洋,还有著名的上海滩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

13、永不 休/淘尽了/世间事/幻作滔滔一片潮流”,他的风格恰似一位笑傲江湖的大侠, 豪情奔放,热情不羁,感受到了词中的豁达之气。(二)对唐诗宋词修辞手法的继承自古以来中国唐宋诗词就继承和发扬了中国诗歌的修辞艺术,夸张、想象、 比拟等艺术手法在现代流行歌曲作词中被广泛应用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 形式。这些技法有对传统技法的继承,又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还有完全抛弃传 统的自主创新,而这些技法中比兴、比拟、想象的运用是最多的。比兴和想象是唐诗宋词中的典型修辞艺术之一, 当今流行歌曲的作词也较多 地继承了这一经典的修辞艺术。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比兴从诗经起就被广泛 地用于文学作品中,对比兴的解释和探讨在不

14、断发展。 古代就有刘勰在文心雕 龙比兴云:“故比者,附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附理故比例以生。”把 比分为“比义”和“比类”两种,既可以物喻志,也可以物比物。朱熹曰:“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例如邓伟雄在京 华春梦中他写到“如梦人生芳心碎/空对落花我泪垂/为何缘逝似水/大江去 /那堪追无恨情深遭抛弃/漂泊如今怨恨谁/奈何又逢暴风雨/落花飞尽碎。”用梦境、落花、流水来比兴自己的人生之感,演唱出的是流离怅痛之感。 还有射雕英雄传里的一首千愁记旧情“红日/再不会升/热心渐似冰/彼此星沉天际/剩我低回血泪凝”,再有。邓的作品万水千山总是情中说“莫 说青山多障碍

15、/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莫说水中多变换/水 也请/水也静/柔情似水爱共永”,通过对青山绿水的展示传达的是内心的细腻 情怀写情事机遇,擅长描摹内心感受,颇有宋词的词风。(三)对唐诗宋词意境美的继承除去形式上的模仿与借鉴,在歌词的写作手法上,现代流行歌曲也是从唐诗 宋词身上汲取了不少营养,讲究韵律感与意境美。冯小泉的词作中也较多运用古 诗词典故或名句,多是以古诗词来营造一种氛围,表现一种气魄,表达一种情怀, 更偏重于一种社会责任和民族情怀的东西,比较熟悉的有中华民谣(“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哈有秋水长天等。陈涛的词作极具典雅风韵,

16、这与他借鉴引用古诗词经典很有关系, 他的霸 王别姬:“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挡住绵绵情痛/看苍天/四方云动/剑 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我心中/你最重/悲欢共/生死同/来世也当称雄/ 归去斜阳正浓。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精忠报国(均为屠洪刚演唱),还有红花红颜:“一朵红花在今夜,匆匆带走残阳如血”(书剑恩仇录主题曲),最喜欢他 近期的一首雁衔泥(眉佳唱):“金陵的美人横吹笛/引来了燕子衔春泥/燕 子双双筑柳堤/柳荫深处传来浅声笑语/江南的春雨润如玉/从来不湿行人衣 /唱繁华,颂太平,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管弦急,”精巧别致,其意境又让人想

17、到那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极富画面感。写过苦乐年华的张藜也有一首很有名的未了情。电视剧夜深沉的主题 歌其中写道“虽有灵犀一点通,却落得劳燕纷飞各东西”恰好映衬了李商隐的那 两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有着戏曲创作的背景的阎肃老人也 颇多诸如电视剧戊戌风云主题歌“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回首月明中 /天浩渺/水迷蒙/上下求索空缱绻/回望九州曙色红”在凄迷的环境描写中显示了诗词的意境之美。结论综上所述,唐诗宋词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诗歌内容、感情抒发和 修辞艺术上永远都会对现代包括今后的流行歌词创作起着重要的影响,唐诗宋词是流行歌词创作中一个不可舍弃的的主题,一种取用不

18、尽的源泉,一个无法回避 的诱惑,从遣词造句,主题营造,比拟铺陈修辞等方面,都为现代的创作者提供 了很多好的思路。尽管流行歌曲作词的创作沿袭着古典诗词的创作的路子起步发 展起来的,然而,唐诗宋词与现代的流行曲曲毕竟还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毕竟表现出不同时代的语言和内容特征,并接受不同时代标准的审视与评判,现代文化 对古典文化的借鉴与沿袭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参考文献:1 戴宏森 . 薑斋诗话笺注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 M. 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2 诗叶新声序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83 葛兆光.唐诗过后是宋词J .读书,1994,(12).4 叶嘉莹 . 论词之起源 A. 唐宋词名家论集 C.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5 滕咸惠 . 王国维人间词话新注M. 济南:齐鲁书社出版, 1986.6陈铭 .意与境 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7 沈松勤、胡可先等 . 唐诗研究 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8 宗白华 .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A. 美学散步 C.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9 蒋均涛 . 审美诗论 M. 成都:巴蜀书社出版, 2003.1 0 韩经太 .诗学美论与诗词美境 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11 袁行霈(主编) . 中国文学史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2 郭绍虞(主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