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课例鉴赏_第1页
都江堰课例鉴赏_第2页
都江堰课例鉴赏_第3页
都江堰课例鉴赏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都江堰课例鉴赏该课获 2017 年“河南省中学语文优质课大赛”高中组一等奖执教者:牛志英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观察者:党红英焦作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学习目标】1.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2.理解文中多处对比的作用。3.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到过长城吗?你们觉得长城怎么样?生:到过,很雄伟!师:你们到过都江堰吗?你觉得都江堰怎么样?生:没去过!师:没去过肯定也多少有些了解, 那如果把长城和都江堰放在你面前?你觉得哪一个工程更伟大?生:长城更伟大!师:看来大家的看法比较一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余秋雨的都江堰,看看著名学者余秋雨,他是如何看待长城和都江堰

2、的?(板书:都江堰余秋雨 )(多媒体出示课件)二、整体感知师:要想了解文本, 首先要从整体上来感知文本, 这篇文章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分别写了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试着概括一下。生 1:第一部分写的是长城和都江堰的对比。生 2:第二部分是描绘都江堰壮丽图景。生 3:第三部分是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师:同学们概括得非常准确,这就是各部分的内容。(多媒体出示课件)整体感知第一部分:长城和都江堰的对比。第二部分:都江堰的壮丽图景。第三部分: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三、分析文中对比的作用师:整体感知文本之后, 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 余秋雨是如何看待长城和都江堰的?文中有没有明确表明他态度的句子?生:

3、有,文章的开头。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文章的开头: (多媒体出示课件)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余秋雨开篇就语惊四座,颠覆了我们很多人的传统思维,为此很多人提出了质疑,为了表明自己的看法,在这篇文章中, 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生:对比。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些充满个性与思辨的对比! 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一部分, 大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从文中划出对比的句子。(多媒体出示课件)(学生自读课文)师: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一下你找到的对比,讨论一下对比的作用。(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师:我请同学们上讲台来讲一讲你找到的对比, 先告诉大家你找到的句子在哪一部分哪一段,然后将对比概

4、括下来写在黑板上,最后分析对比的作用。生 1:我找的是第一部分第 3 段: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 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 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作者从时间、规模、影响、功用等几个方面对长城和都江堰进行对比,(学生板书:长城和都江堰在时间、规模、影响

5、、功用方面的对比)突出了都江堰的实用、为民造福。师:除此之外,长城和都江堰还有其他方面的对比吗?生 2:我找的是第一部分第5 段,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 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学生板书:长城和都江堰在文明、气质方面的对比)作者从文明、 气质两个方面对长城和都江堰进行对比,突出了都江堰的低调、内敛、默默奉献。师:关于长城和都江堰的对比,两位同学已经概括得非常全面,作者从时间、规模

6、、影响、功用、文明、气质等几个方面对长城和都江堰进行对比, 比得这样细致, 比得这样全面,比得这样别出心裁。 在长城文明的映衬下, 都江堰的默默奉献、 为民造福的文明特质就更鲜明地体现出来了。师:还有哪位同学来展示?生 3:我找的是第二部分,游览之前作者觉得都江堰不值得一看,游览之后“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学生板书:看水前后态度的对比)说明都江堰的水很壮丽。师:说得很准确, 作者游览前后态度的对比突出了都江堰不可抗拒的魅力。在这一部分还有其他的对比吗?生 4:我找的是第二部分第3 段。师:这一段写得非常精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感受都江堰水的魅力!(学生齐读)

7、生 3:这一段让我觉得都江堰的水更有灵性,有生命。(学生板书:都江堰的水与海水的对比)师: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所以都江堰的水更有魅力。生 4:我找的是第三部分第 3 段: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而李冰, 却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他领受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 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学生板书:李冰与封建官僚的对比)我觉得这里可以看出来两种政治走向,一种是李冰的政治走向,有责任

8、感,为民造福,另一种是说有一些官员,他们整天无所事事,无所专攻,无视百姓的疾苦。师:这个同学的理解能力很强,分析很到位!据说,在李冰任蜀郡守之前,当地的百姓们为了治好岷江的千年水患, 常常拥到官署, 请求郡守拿出办法, 但郡守大人不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 只是摇头了之。而李冰到任之后, 看到当地严重的灾情,听到民众要求治水的强烈呼声,便下决心治理岷江,实地考察,制定方案。这里通过李冰与封建官僚的对比,比出了李冰的心系百姓,造福苍生。生 5:我找的是第三部分第 12 段,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学生板书:李冰与秦始皇的对比)通过这个对比可以突出李冰

9、的智慧、仁慈、透明。师:智慧、仁慈很容易理解,那透明应该如何理解?生:透明,是指李冰很单纯。师:对,透明指没有心计,说李冰透明主要指李冰心中只想着百姓,不计个人得失,很单纯,很透明。生 6:第三部分第 8 段,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板书:李冰治水经验与后世典籍的对比)这个对比可以看出李冰的治水经验非常实用,有生命力。师:那这些实用的经验是从哪儿来的呢?生:实践中。师:对,文中说他的经验永远水汽淋漓,形象生动地说出了他的治水经验的鲜活实用、有价值,也突出了李冰的求真务实、踏实肯干。生 7:我找到的是第二部分第 3 段,在经过都江堰

10、之前,江水是野性强悍的,而经过都江堰之后,变成了驯顺的壮丽。(学生板书:水流经过都江堰前后的对比)通过这个对比,可以看出都江堰的重要作用。师:这位同学非常细心! 水流在经过都江堰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我们明白了都江堰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建造者的智慧。三、梳理总结文中的对比:师:我们发现,为了表明自己的看法,余秋雨动用了一系列对比,(老师板书:建筑的对比、人的对比、水的对比)有关于建筑的对比,有关于人的对比,也有关于水的对比,多角度,全方位。作者用了这么多的对比,对比有什么样的好处呢?生:突出、强调。师:之所以要用对比,是因为对比才会深刻,对比才有品格,全方位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朴实无

11、华、默默奉献的都江堰,让我们触摸到(老师板书:求真务实、为民造福)求真务实、 为民造福的李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正是因为有了都江堰这样(老师板书:默默奉献、为民造福)默默奉献、为民造福的大批工程,有了李冰这样心系百姓、造福苍生的无数仁人志士,我们的民族才得以发展,中华的文明才得以延续。四、以小见大:师:与其说这篇文章是在写都江堰,不如说是在写?生:李冰。师:与其说是在写李冰,不如说是在写?生: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师:对,余秋雨不愧是一代散文大家, 他把这些博大厚重的文化历史内涵都浓缩在都江堰这一小小的水利工程中,这种艺术手法叫做?生:以小见大。(老师板书:以小见大)师:正所谓(多媒体

12、展示)“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虽小,但意蕴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余秋雨散文的主要特色之一。五、文化散文:师:余秋雨的散文如此厚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人们是如何评价余秋雨的散文的?(多媒体展示) (学生齐读)余秋雨在千年一叹·自序中说: “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人、历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孙绍振先生曾说: “余秋雨在自然景观面前,将激情的抒发和智性的文化沉思结合了起来。 ”余秋雨的散文被人们称为?生:文化散文!师:那什么叫做文化散文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多媒体展示)生齐读:余秋雨的这种以游记的方式进行,将“

13、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对中国文化进行回顾和反思的散文被人们称为“文化散文”。师:学者余秋雨,行者无疆,享受苦旅,寻文化之根;亲身历险,贴地穿行,觅文明之源;上下五千年, 遇英雄如遇故交知己; 纵横四万里, 平平仄仄间留下千年一叹; 思接千载,心容万方, 用学者的目光打量山水风物; 借我一生, 吞吐千年, 时时处处绽放着智慧的火花!师:推荐同学们课下阅读余秋雨的代表作品: 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继续领略文化散文的魅力!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生:老师再见!师:同学们再见!【名师观察】重点突破,一课一得都江堰 是一篇文化内涵丰厚的散文,篇幅不短,可讲的知识点也很多,比如分析对比手法,理解以小见大,品味语言特色,挖掘文化内涵等等,但在教学中,如果面面俱到,均衡用力, 按部就班地讲解,就会使亮点不亮,不仅每个知识点不能够得到透彻讲解,而且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会承受不起,因此在选择教学目标上不能贪多,最好根据文本特点和学情特点选择一个目标来重点突破,做到一课真正有一得。都江堰这节课的精彩正在于很好的体现了一课一得的原则。本节课目标明确,教学重点、 难点处理恰当,教学内容取舍合理,课堂呈现清晰简洁。执教者选择了文中无处不在的、学生平时了解但不能很好运用的对比手法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执教者以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的身份进入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