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_第1页
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_第2页
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_第3页
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_第4页
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现代汉语部分1. 普通话儿化词的读音与意义2. 普通话轻声词的运用问题3. 普通话中“啊”的变读与运用4. 词的结构方式与词义理据5. 简论复合词的语义构成6. 词语意义的创新与演变7. 论词义误用的原因8. 缩略词语与新词语9. 缩略方式与缩略词的形成10. 汉语缩略词语的方法、特点和发展11. 成语意义的常规与变异(如“道貌岸然”)12. 成语变用与广告策划(成语变用的正负效应)13. 报刊标题中成语的运用14. 歇后语与言语幽默15. 汉语中新词新语面面观16. 汉语中的外来词研究17. 青少年口头语的语用分析18. 手机短信的言语风格初探19. 试论汉

2、语广告用语中的同音呼应现象20. 试论网络语言对汉语的影响21. 词语运用中的肯定否定不对称现象22. 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的传承与变迁23. 怎样对待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24. 汉语声调的辨义作用25. 围城中比喻的运用26. 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27. 语法化现象举隅28. 普通名词作状语现象的语用考察29. 量词的运用30. “副+名”结构研究(例如“很男人”、“很中国”等)31. 现代汉语句式考察(例如:把字句、被字句、把被共现句、存现句、比较句、连动句、兼语句、由字句等)32. 特殊结构和句式考察(例如“将进行到底”句式考察、“动宾+宾”结构考察、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考察、“A不A,B

3、不B”句式等)33. 联合短语的语义分析34. 复句关联词语的功能浅析(如:标示复句关系,兼作句子成分,单句中突出某种意义等)35. 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36. 语序在汉语语法中的作用37. 现代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38方言词所反映的文化心理(以本人所用方言为例)39××市(或县、乡镇)地名研究40××方言的特殊词汇(如亲属称谓等)调查研究41××方言中量词研究42××方言的代词研究43××方言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44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45时髦用语与校园文化46.试论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47试论人名的文

4、化内涵48.试论地名的文化内涵49.试论成语的文化特征50.试论惯用语的文化特征51.从流行语透视社会心态52.反义词在构词上和修辞上的作用53.非教师称“老师”的社会调查54.普通话的名词重叠55.对偶与汉文化56.现代汉语词典指瑕57.网络语言的谐音表意58.流行歌曲中歌词的语病探析59.汉语词的理据问题探讨60.从“糕”看汉语的谐音二、古代汉语部分1通过说文解字中玉部汉字探讨汉族玉文化2现代汉语并列式合成词对古汉语词汇学习的作用3浅谈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4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5主谓间“之”字探源6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7.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8. 成语语义演变析(案

5、例分析,如“水落石出”)9. “远上寒山石径斜”之“斜”应该读什么音?(“叶音”与语音演变)10.方言在古汉语学习中的作用11.先秦文献中“是”的用法及其发展12.先秦双宾语句的类型13.“被”字句的形成14.试论词义演变的类型15.会意字的结构方式16.汉字的构形玉审美17.音韵学知识在古籍阅读中的作用18. 以“X”为例谈实词虚化的规律(如:被、将)19. 近代汉语双音虚词结构分析(介词、连词)20怎样辨析古代汉语同义词21.单纯词与复合词词义特征比较22.古汉语连绵词初探23.古汉语兼语式与主谓词组作宾语24.词类活用的心理基础25.尊称谦称与人的交际心理26.古汉语判断句研究27.此类

6、虚火用研究28.从会意字看古代文化29.从古人名和字的关系看古代文化30.形声字产生途径浅析三、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1.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2.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3.论鲁迅小说的“立人”思想 4.论祝福的艺术特征 5.论鲁迅散文野草的象征主义特征6.论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7.胡适尝试集与中国新诗8.论周作人对新文学的理论贡献9.论郭沫若女神对新诗的影响10.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浪漫主义色彩11.论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创作12.论冰心诗歌创作的思想与艺术特色13.“小诗”派研究14.郁达夫小说的感伤抒情特色15.论文学研究会对中国现代现实文学主义的贡献16.论叶绍钧小说的现实主义

7、特色17.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18.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征19.论闻一多的新诗理论贡献20.论李金发的象征诗歌及其对新诗创作的贡献21.子夜中吴荪甫性格及悲剧命运分析22.觉新形象分析23.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分析24.论老舍小说的京味风格25.论曹禺话剧中的人物形象(周朴园、周繁漪、仇虎、陈白露)26.论新感觉派小说对都市社会的表现27.论戴望舒诗作雨巷的艺术特征28.论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的艺术特征29.论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30.论周作人、林语堂散文的闲适特征31.论20世纪30年代文学中的京派与海派之争32.论梁实秋散文的艺术特征33.论沈从文小说的乡下人视角34.论张恨水的言情小说35.

8、九叶派诗歌的思想艺术特征36.论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37.论艾青诗歌意想系统及其意义38.论艾青诗歌艺术风格39.财主的儿女们的艺术特征40.论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41.论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艺术特征42.论张爱玲小说与市民文学43.论小说围城的思想和艺术44.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新农民形象研究45.论赵树理小说的叙事模式研究46.论孙犁小说的抒情艺术47.论新歌剧白毛女48.论李季和延安时期的叙事体民歌创作49.论梁斌的红旗谱的民族风格特色50.论创业史中的梁生宝或梁三老汉形象51.杨沫的青春之歌及其“讨论”研究52.当代“政治抒情诗”重评53.论刘绍裳的“乡土文学”54.谈孙犁的

9、散文创作55.论杨朔散文创作56.秦牧散文风格论57.董桥散文略论58.论余秋雨文化散文59. 张中行与学者散文60. “知青小说”小说综论61. 评王安忆的小说62.张承志小说研究63.论堪容小说中的知识女性64. 鲁迅、赵树理、高晓声研究65.论张贤亮小说的艺术特征66.莫言小说的艺术特征67. 阿城小说的语言特点68.王朔现象研究69. 韩少功小说论70.评铁凝的小说71.论池莉与“新市民”小说72.评陈中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73.论白鹿原中的白嘉轩形象74.余华小说中“血”的意象分析75.论邓友梅的京味小说76.论冯骥才的津味小说77.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78.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研究

10、79.评苏童的“新历史”小说80.平凡的世界里的平凡人生81.陈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82.王蒙小说的创新意识83.20世纪90年代先锋小说84.刘恒小说的生命意识85.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的记忆母题研究86.余光中诗歌艺术87.白先勇小说的艺术特色88.金庸小说中的女性群像分类与中国女性美标准89.北岛诗歌的悲剧性英雄气质90.论舒婷诗歌的抒情艺术91.评顾城的诗92.论海子的诗93.文革地下文学的文学价值94.论朦胧诗的审美特征95.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军旅小说96.试论新世纪文学中的苦难描写97.网络文学现代发展初探98.新武侠小说的审美特征与受众主体审美四、古代文学部分先秦部分 1略论中国

11、古代神话的特点2月中蟾蜍嫦娥形象3共工形象两面性之我见4治水神话的蕴含5神话中的女性形象6诗经中的民族史诗7诗经是怎样反映二周时期的劳动生活的8诗经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几种手法9漫谈诗经对农村生活面貌的表现10诗经与妇女问题11试论“黍离之悲”的美学价值12“思无邪”辨13诗经对隋以前文学的影响14诗经与行役问题15论语写人技法初探16从论语看孔子其人17简论孟子散文的浩然之气18试析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19孟子“仁政”说评议20庄子浪漫主义特色评述21试论庄子的人生观22谈谈劝学的比喻和铺陈23浅议左传的行人辞令24左传塑造人物的几种手法25左传战争描写的艺术成就26左传叙事的艺术成就27左传所

12、写的女性28左传所写的正面女性29左传所写的反面女性30左传人物传记文学成就31从战国策看说话的技巧32从离骚看屈原的人格33离骚象征手法探微34离骚兼国风小雅诗旨说35屈赋“兮”字解36屈赋对汉赋的影响37中国最早的咏物诗橘颂38屈原九歌的浪漫主义39屈庄浪漫主义的异同40宋玉“悲秋”的主题与影响41.浅谈战国策中策士的功利思想42荆楚文王考43“庄周梦蝶”的悲剧内涵与哲学指归 汉魏六朝文学 44试论贾谊的政论散文45贾谊骚体赋对屈赋的继承与发展46司马相如大赋的艺术特点与成就47司马迁是怎样塑造项羽和刘邦的48司马迁是怎样处理史实与文学手法的关系的49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态度50史记塑造正

13、面人物的艺术方法51司马迁笔下的反面人物52史记为“无韵之离骚”说53从淮阴侯列传看史记人物传记的叙事艺术54汉乐府民歌对国风的继承与发展55古诗十九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56从汉乐府民歌看汉代的妇女问题57汉代女性的文学创作58汉代的宫怨文学创作59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60神记故事情节的几个特点61世说新语对中古文人心态的描写62谈谈中古时期的几篇书信体抒情散文63三曹诗歌比较举偶64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意义65曹操在建安文学中的地位66曹操乐府诗评说67曹操其人与其诗68评曹植诗歌的文学价值69曹植诗歌艺术性初探70略论曹植的洛神赋71论曹植乐府诗歌的创新性72西洲曲抒情主人公情感

14、分析73自然、真淳、和谐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74论桃花源记与陶渊明的归隐体验75从陶渊明生命历程看桃花源思想的形成76陶渊明笔下的农村生活风貌77说陶诗的平淡与醇美78陶诗抒情手法管窥79从陶渊明的田园诗到谢灵运的山水诗80隋以前骈体文的发生与发展81以礼闲情的爱情佳作评陶渊明的闲情赋82士与仕的夹缝里从西方心理学看魏晋风度83钟嵘“建安风骨”的主要内容84阮籍的身世及其咏怀诗85试论左思的咏史诗86论左芬的文学创作87南朝诗歌“有句无篇”的研究88谢灵运山水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89谢脁对近体诗律的探索与贡献90诗品评价标准的得与失91陆机文学思想的价值92六朝骈文的对偶艺术93南北朝乐府

15、民歌之比较94浅议鲍照乐府诗的“俊逸”特色95“永明体”与“宫体”的承传关系96“颇学阴何苦用心”学习阴铿、何逊的诗97读江淹的恨赋、别赋98评钟嵘对鲍照、嵇康诗的评论99学习文心雕龙札记X则100刘勰论诗与儒家诗论之比较 唐宋文学 101隋以前小说发展概况综述102四杰对唐诗的贡献103陈子昂在唐诗发展史上的地位104王维心态研究105王梵志诗歌的独特内涵106李白与盛唐107杜甫心态与唐代社会108白居易诗歌理论与中唐诗歌的繁荣109韩愈古文理论对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的意义110试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111论李贺诗的多种风格112李商隐诗歌的社会价值113晚唐诗扫描114唐传奇的历史价值

16、115从陈廷焯、王国维的评价再看李词116试论杨万里诗歌的俗与雅117从人间词话看姜夔词118唐传奇的文学价值119李冶的文学创作120薛涛的文学创作121鱼玄机的创作122边塞诗的成就与西北开发123浙西词派及其词人简述124小红低唱我吹萧姜夔的词与音乐略探125黄庭坚的文学思想126黄庭坚诗歌接受阐义127李清照词创作的社会蕴含与价值128宋代女性创作的“悲愁”本色129朱淑真的艺术生命130试论宋诗中杭州民俗的描写及其表现131严羽的诗歌理论132论张先的慢词133宋代的歌妓词134“表面滑稽而骨子里沉痛”苏轼“以游戏文字为诗”浅论135论婉约词的风格136论豪放词的风格137萧观音文学

17、创作 元明清文学 138明代小说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139张南庄何典研究140凌蒙初与“二拍”研究141冯梦龙与“三言”研究142陈忱及水滸后传的研究143李汝珍镜花缘的研究144从潘金莲看水浒传的婚姻和爱情145论镜花缘中的唐小山形象146论弹词小说再生缘中四位女性形象之对比关系147浅论凌濛初二拍之盗贼观148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149浅论李渔的人生观在小说中的体现150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卖油郎独占花魁看拟话本的爱情婚姻观151试论张岱西湖梦寻、陶庵梦忆中的禅趣152历史、虚构与镜花缘153论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154浅析牡丹亭中知识分子的性格特征155水浒传中绰号问题浅析156论香菱形象

18、的文化命义157“二尤”悲剧在红楼梦大悲剧中的原型意义158一个仁慈而辛苦的救赎者一一刘姥姥形象的文化意蕴159最小也是最大的道德劝惩者一一巧姐形象的文化意蕴160两对位势悬然却下场略等的母女一一赵姨娘探春及凤姐巧姐漫议161度人与救世一一疯僧与刘姥姥形象的不同意蕴162从大观园到贾府而不是从贾府到大观园163贾宝玉同性恋倾向诠释164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心理构件165论花月痕166论聊斋志异的传奇艺术  五、外国文学部分(一)古代文学1.中希神话比较(英雄形象比较,女神形象比较等)2.从女权主义角度看希腊神话3.西方文学中的英雄主题4.西方文学中的旅程文学5.伊里亚特的战争观

19、念6.荷马史诗的社会价值7.荷马史诗中的古希腊文化8.荷马史诗与电影改编特洛伊的海伦.特洛伊9.中希戏剧结构比较10.中西弃妇形象比较11.美狄亚的女权主义重读12.希腊文学开创的文学传统(世俗性文学传统.叙事文学传统.重智文学传统)(二)中世纪文学1.中世纪文学与基督教文明2.从通俗到经典中古城市文学研究3.对列那狐形象的再认识 4.西方文学中的骑士文学原型/骑士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5.试论神曲的近代意义 6.对“信仰”的真诚拥抱重读神曲(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十日谈中的女权主义思想2.拉伯雷的教育思想3.哈姆莱特形象的接受与误读4.莎士比亚是种族歧视主义者吗? 5.女权主义批评视角下的莎

20、士比亚6.堂吉诃德的想象性虚构与写作策略7.流浪汉小说结构模式论8.奥赛罗的后殖民重构9.用女权主义解读奥赛罗(四)十七世纪文学 1.重评巴洛克风格2.试论莫里哀性格喜剧的类型化特征3.比较古典主义悲剧与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4.比较莫里哀喜剧与莎士比亚喜剧的风格(五)十八世纪文学 1.启蒙文学的现代意义2.哥特式小说与现代影视3.“浮士德精神”的现代性 4.18世纪英国文学的“海洋情结”(或“荒岛情结”)5.格列佛游记的种族主义思想 6.从后殖民主义批评角度解读鲁滨逊飘流记 (六)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的现代精神2.欧洲抒情诗的发展与繁荣3.“湖畔派”诗人的历史功过4.自由主义法国浪

21、漫派的精神之母5.“拜伦式英雄”的现代阐释6.拜伦诗歌中的“世界悲哀”哲学7.雨果创作中的乌托邦情结 8.巴黎圣母院人物设置的圆形结构 9.浅论霍夫曼小说的怪诞性 10.中西抒情诗的若干方面比较 (七)十九世纪中后期文学 1.浪漫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产婆 2.试论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科学化倾向 3.于连形象的当代性 4.司汤达心理分析的实验性5.巴尔扎克小说创作的文献学意义 6.巴尔扎克小说创作的自然科学因素 7.伏脱冷:“一首恶魔的诗”8.环境与人谈谈巴尔扎克创作中的环境描写9.狄更斯与欧洲小说叙述学 10.圣洁的天使:狄更斯小说中的儿童形象11.从奥涅金看“多余人”的精神失落 12

22、.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现实主义与“意识流” 13.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父亲形象 14.安娜.卡列尼娜与女性文化意识15.马克. 吐温的幽默与美国气派 16.德伯家的苔丝欧洲农业文明的挽歌17.玩偶之家(或茶花女)的女权主义解读 18.文学与自然科学以十九世纪文学为例 19.索尔.贝洛创作中的“追寻”主题 (八)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评价问题2.高尔基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3.“战壕真实派”的创新与迷误4.试论转折时期的苏联文学5.当代俄罗斯文学的现状与前景 (九)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1.“神话的回流”与现代主义文学的深度模式2.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精英意识” 3.无序与有序:

23、现代主义叙事文学的结构特征 4.荒原的“死亡情结”5.方兴未艾的中国“卡夫卡学”6.卡夫卡创作中动物题材的民族文化基因初探 7.“人必须有一种不可摧毁的精神”卡夫卡精神世界的另一面 8.一个灵魂裸露者的独白卡夫卡内心日记评述 9.“斯人独憔悴”:卡夫卡的爱情与婚姻10.权力的图像:卡夫卡作品中的父子冲突主题 11.伟大的孤独者与离群索居的英雄略论尼采与卡夫卡的主人公 12.“变形”的哲学对葛里高尔“变形”的评价与认识 13.残雪与卡夫卡14.尤利西斯与历史循环论 15.超现实主义艺术革命的时代特征16.尤奈斯库与荒诞派戏剧17.“愤怒的青年”与青年的愤怒 18.黑色幽默对传统幽默艺术的消解与颠

24、覆 19.人生的真正乐园评追忆年华似水中的“时间”主题 (十)后现代主义文学1.试论“元小说” 2.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集体无意识3.博尔赫斯的创作与迷宫模式4.形醉意不醉论黑色幽默的美学意蕴 (十一)其他选题1.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念及其原型意义。2.从唐吉诃德与骑士文学的关系看其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3.论英.法经典科幻文学的美感与警示作用。4.谈谈莫里哀伪君子对古典主义的创作方式的应用及创新。5.堂吉诃德和福斯塔夫形象比较。6.哥特小说7.福克纳喧嚣与骚动的叙事结构。8.麦克白中女巫形象。9.比较俄国文学中描写“多余人”的作品(任选一部)和加缪的局外人。10.德伯家的苔丝中路的意

25、象分析。11.弥尔顿的失乐园中清教徒精神。12.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与薄伽丘的十日谈有何不同?13.卡夫卡的城堡与钱钟书的围城之比较。14.我是猫的独特的叙事视角之研究。15.探析“雷雨”的审美内涵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与曹禺雷雨之比较16.论喧哗与骚动的复调性17.陀斯妥耶夫斯基“以完全的现实主义在人身上发现人”的理论意义18.艾特玛托夫小说中的神话模式19.一日长于百年的叙事艺术20.果戈理创作中的讽刺艺术21.陀斯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圣愚”形象22.“卡拉玛佐夫气质”的内涵探析23.从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看布莱希特的史诗剧艺术24.人的存在境况的省察:论希腊罗马神话25.论福斯塔夫形象的审美意义26.人性的缺损:对俄浦斯王悲剧内涵的再认识27.伪君子的理性喜剧的悲剧底蕴28.“超人”的精神苦刑:论罪与罚的心理分析艺术29.司汤达笔下的“英雄”形象30.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形象比较31.论狄更斯的小人物王国32.沉默与爆发的魅力试论苔丝悲剧中的性格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