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复习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_第1页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复习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_第2页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复习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_第3页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复习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_第4页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复习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江苏省扬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题

请在①至⑨处填写相应的名句(9分):

为了让扬州走向更远的世界,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绿杨城郭,生态宜居。“草树知春不久归,工”(韩愈《晚春》),是烟花三月园林

巷陌的流韵;“起舞弄清影,@>>(苏轼《水调歌头》),是八月中秋五亭桥上的浪漫。

文化遗产,享誉世界。漆器玉器,刺绣剪纸,名匠辈出。“上,>"(诸葛亮

《诫子书》),先人们安清贫、守寂寞,传统工艺才得以延续至今,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

下去。

苏中古城,人杰地灵。五次东渡空折返,鉴真坚信“3,⑥”(李白《行路难》),

宏旨精义终得远播;梅花岭上花似雪,“q,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可法精神流芳百世。

扬州城的命运与长江、大运河息息相关,“⑧。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

口北固亭有怀》)。今天,长江、大运河上百舸争流,“潮平两岸阔,⑨”(王湾《次

北固山下》),幸福扬州正成为世界向往的诗和远方。

(二)湖南省长沙市2023年中考语文题

古诗文默写(共4分,每空1分)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的诗句展现了

雄奇壮丽的塞外风光。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的一句“,”体现了古

仁人志士宠辱不惊的旷达胸襟。

(三)浙江省杭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

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10分)。

想象让思绪穿越季节,“忽如一夜春风来,";想象让豪情连接宇宙,

“,o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想象令诗人沉浸他日团

聚的情境,“何当共剪西窗烛,";想象助词人再现壮美的梦中奇景,

“天接云涛连晓雾,"。

“怒而飞,”,是庄子对大鹏的瑰丽想象;“芳草鲜美,”,

是陶渊明对心中桃源的真切描画。",",李白畅

想沧海扬帆的美好前程;",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回想沙场驰骋的壮

阔场景。

(四)福建省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

根据情境,补写古诗文名句。(8分)

(1)《兼葭(兼葭苍苍)》中“所谓伊人,"两句,有人翻译为“美

丽的姑娘啊,她在对岸

1

(2)真挚的情谊不会因空间阻隔而改变。毕业前夕,我们可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城阙辅三秦)》中“,”赠别。

(3)刘禹锡《陋室铭》开头四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用类比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文章主旨。

(4)古人常以仰观俯察视角描绘自然风光,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一碧万顷”。

(5)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结尾“,”

两句,用浪漫想象表达词人的追求。

(五)广东省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

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兼葭苍苍,0(《诗经》)

(2)高峰入云,-两岸石壁,0(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3),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折戟沉沙铁未销,o东风不与周郎便,O

(杜牧《赤壁》)

(5)八百里分麾下炙,,。(辛弃疾《破阵子•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请将杜甫《望岳》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下联:,人奚足算哉

(7)有些房屋取名源自古诗文,如“致远堂”出自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句子“非淡

泊无以明志,";“人境庐”出自陶渊明《饮酒》中的诗句

2.默写古诗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雁”常被

误写成“燕”。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雁”。(2分)

知识卡片:《汉书•苏武传》记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

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信的代称。

(六)江西省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我们看到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江面开阔,风平浪静的景象,不禁会联想

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2)王维《使至塞上》中“,”两句,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意境

雄浑,被誉为“独绝千古”。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他以“古仁人”为榜样,

否定了被个人得失和环境变化所支配的情感。

(七)安徽省2023年中考语文题

默写。

(1)诗人笔下,神州锦绣。曹操的“,”(《观沧海》)

描写了水波荡漾、海岛巍然的景象;王维的“,”(《使至塞

2

上》)展现了沙漠浩瀚、天地苍茫的风光;李白的“,"(《望

天门山》)写出了万里长江冲破山峦、汹涌回旋的奇观。

(2)古人写水,常以游鱼人景。柳宗元《小石潭记》中“,”

两句描绘了潭中百来条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画面;范仲淹《岳阳楼记》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水鸟时飞时停,鱼儿游来游去的景象。

(八)四川眉山2023年中考语文题

根据下面情境,在横线上补写诗文名句。(6分)

在“航拍中国”的镜头里,你看到过怎样的中国?飞越大海,感受“秋风萧瑟,

①"(曹操《观沧海》)的磅礴气势;俯瞰泰山,饱览“②,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的神奇秀丽;临近三峡,欣赏''重岩叠嶂,③"

的雄浑壮丽;掠过黄鹤楼,领略“晴川历历汉阳树,④”(崔景页《黄鹤楼》)

的静好明媚。绿水青山、烟波浩渺展开了一幅优美的中国画卷,我们心旷神怡,不由吟诵

“⑤,"(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达出对

中华儿女团团圆圆的美好祝愿。

(九)辽宁沈阳2023年中考语文题

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

(2)沉舟侧畔千帆过,o

(3),江春入旧年。

(4),梦回吹角连营。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

(十)云南2023年中考语文题

(6分)名篇名句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0(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

(4)?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陋室铭》中,表明作者因远离了世俗的娱乐和繁琐的公务,而感到无比喜悦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文中不乏以早晚天气的变化写山水之美的佳句,如《醉翁亭记》中的“日出而

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岳阳楼记》中的“,”。

(H^一)北京市2023年中考语文题

(4分)默写,完成问题。

(1)岱宗夫如何?o(杜甫《望岳》)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o(柳宗元《小石潭记》)

(3)如果引用两句古诗文来表达你的志趣,你会选用“①,

②”。(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

(十二)上海市2023年中考语文题

默写与运用(13分)

1.山川之美,。(《答谢中书书》)

2.仍怜故乡水,。(《渡荆门送别》)

3.,不亦乐乎?(《〈论语〉十二章》)

4.小申在美术馆欣赏一幅山景图,画面上神奇秀丽的高山耸入云端,太阳照射下山的两

面阴暗不同,他不觉吟诵了杜甫《望岳》中的两句“,。”

3

(十三)四川泸州2023年中考语文题

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2)散入珠帘湿罗幕,(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两句诗表现自

己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4)《岳阳楼记》中“,”两句话最能体现“古仁人”无论

是在朝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的博大胸襟。

(十四)陕西2023年中考语文题

经典诗文默写。[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

(6分)

(1)兼葭萋萋,o(《诗经•秦风》)

(2),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3),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油蛉在这里低唱,。(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读书使人充实,,作文使人准确。(弗朗西斯•培根《谈读

书》)

(6)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贺敬之《回延安》)

(7)临近毕业,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用“,"

(李白《行路难(其一)》)激励对方乐观自信,勇往直前。

(8)漫步湖边,看到禽鸟忙碌的景象,让人不禁想起“,"(白

居易《钱塘湖春行》)所描绘的画面。

(十五)河北2023年中考语文题

古诗文默写(6分)

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从“参差存菜,①"看到欢快的

劳动场景,从“唧唧复唧唧,②"感受到劳动者的美好形象,从“③,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体会到劳动表现的幸福安宁。中华古诗文,佳作如林,我们还会发

现许多与“劳动”相关的诗文,如陶渊明的“④,悠然见南山”,表现归隐田

园的恬淡;柳宗元的“⑤,下见小潭”,寄寓发现美景的欣喜;《岳阳楼记》

中的“⑥,此乐何极”,抒发了劳动者的畅快之情。

(十六)江苏省常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题

默写。(4分)

(1),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3),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写出古诗词中登山(临水)、满怀豪情的句子(连续的两句):

(十七)天津市2023年中考语文题

(6分)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其一)

(3),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4

(5)《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李白借写家乡水恋恋不舍,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

是:“,。”

(十八)江苏省徐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题

古诗文默写。(10分,前三空每空2分,后四空每空1分)

(1)夜来风雨声,-(孟浩然《春晓》)

(2),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

(4)《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虽家境贫寒,但对富家子弟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参观革命纪念馆时,你被革命先辈们的事迹深深打动,准备用

“,”两句连续的古诗词来

表现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

(十九)江苏省南通市2023年中考语文题

用课文原句填空。(9分)

漫步诗文中,且行且思,丰盈生命。我们读“日月之行,(1)"

(曹操《观沧海》),诵“不畏浮云遮望眼,(2)"(王安石

《登飞来峰》),咏“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3)"(辛弃

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心湖为之澎湃,“仍怜故乡水,

(4)"(李白《渡荆门送别》),让我们感受真情;“三人行,

(5)”(《论语)十二章》),让我们学到谦逊的品质;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

“(7),“(陆游《游山西村》),让

我们懂得人生哲理。

(二十)山东青岛2023年中考语文题

请你根据提示,将活动结语中引用的古诗补充完整。(6分)

研学归来,“山气日夕佳,①"(陶渊明《饮酒》),我们

感受到了"②,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

愉悦,相信青岛的发展必将“③,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

山下》)。

未来,我们也要用开放的姿态,以“人有悲欢离合,④,此

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的旷达胸怀,凭“⑤,

⑥"(王安石《登飞来峰》)的无畏精神,直面生活中的挑战,

顽强奋斗,与时代同频共振。

5

附:参考答案

(一)江苏省扬州市

①百般红紫斗芳菲②何似在人间③非淡泊无以明志④非宁静无以致远⑤长风破浪

会有时⑥直挂云帆济沧海⑦零落成泥碾作尘⑧千古兴亡多少事⑨风正一帆悬

(-)湖南省长沙市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浙江省杭州市

千树万树梨花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却话巴山夜雨时;星河欲转千帆舞;其翼若垂天之云;落

英缤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马作的卢飞快

(四)福建省

1.(1)在水一方(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4)上下天光(5)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五)广东省

1.(1)白露为霜(2)清流见底;五色交辉(3)长风破浪会有时(4)自将磨洗认前朝;

铜雀春深锁二乔(5)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6)一览众山小(7)非宁静无以致远;结庐在

人境,而无车马喧

2.古人曾在雁足上系书信传递,后来“雁”成为书信的代称(1分),“归雁洛阳边”这句诗的意

思是希望返回的大雁代我捎去家信,在诗中作者借北归的大雁表达思乡之情,所以此处应写作“雁”(1

分)。

(六)江西省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七)安徽省

①水何澹澹②山岛竦峙③大漠孤烟直④长河落日圆⑤天门中断

楚江开⑥碧水东流至此回⑦潭中鱼可百许头⑧皆若空游无所依⑨沙

鸥翔集⑩锦鳞游泳

(八)四川眉山

①洪波涌起②造化钟神秀③隐天蔽日④芳草萋萋鹦鹉洲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九)辽宁沈阳

(1)却话巴山夜雨时(2)病树前头万木春(3)海日生残夜(4)醉

里挑灯看剑(5)盖竹柏影也

(十)云南

(1)独怆然而涕下(2)征蓬出汉塞(3)可心忧炭贱愿天寒(4)何处望神州(5)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H^一)北京市

(1)齐鲁青未了

(2)水尤清冽(重点字:冽)

(3)示例:①采菊东篱下②悠然见南山

(十二)上海市

(13分,前三空每空3分,第4句每空2分。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

1.古来共谈2.万里送行舟3.有朋自远方来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十三)四川泸州

(1)学而不思则罔(2)狐裘不暖锦衾薄(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