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集训34古诗词阅读训练(B卷)_第1页
考点集训34古诗词阅读训练(B卷)_第2页
考点集训34古诗词阅读训练(B卷)_第3页
考点集训34古诗词阅读训练(B卷)_第4页
考点集训34古诗词阅读训练(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词阅读训练(B卷)考点集训考点集训34一、成都曲唐张籍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1从全诗来看,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都的?2本诗的最后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最后一句通过问句,写出了夜宿处所的难以选择,照应了上句的“多酒家”,侧面写出了市井的繁华,表达了作者对成都太平生活的喜爱。 自然景色,市井境况。 二、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注释】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免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1

2、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上片“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 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结局,辛酸之情跃然纸上。他半夜惊觉,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沙场点兵而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和自己的满头白发,落差之大可悲可叹。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前万里河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见他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中原统一的大业,表

3、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 三、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1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2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姿致轻盈: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形小色艳:花朵固小,却猩红如燃,鲜艳娇美。 写对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愁苦。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四、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

4、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注释】百啭(zhun):鸟婉转地叫。移:移动,这里指飞翔。向:在。1“始知锁向金笼听”中的“知”在诗中的意思是_。2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3从对画眉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诗人向往怎样的生活?提示:围绕“自由自在”或“无拘无束”回答即可。 知道(懂得、了解、明白) 画眉鸟婉转歌唱自由飞翔,在万紫千红的花丛中起舞,在高高低低的树林间穿行。 五、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释】劳歌:送别歌。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说明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做简要分析。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使

5、人怎样的情感。用“红”对“青”,色彩鲜艳,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写了凄暗(凄清)之景,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 六、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境。(或:用拟人手法,花亦有情,朝向采莲女争相开放,似与人争艳。) 七、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

6、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春风、柳条、藤蔓、黄莺。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八、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 九、春日五首(其一)宋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注释】万丝:指密蒙的雨丝。霁光:雨后初晴的阳光。参差:指层叠的瓦片。春泪:指雨珠。1诗中写了

7、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描摹传神是这首诗的特点。请从最后两句诗中任意找出一个用得妙的字做赏析。示例:“含”字形象地刻画出雨后芍药的娇弱状态,表达了诗人的惜花之情。(或:“卧”字形象地刻画出雨后蔷薇的娇弱状态,表达了诗人的惜花之情。) 景物:雨丝、浮瓦、芍药、蔷薇;画面:雨中春光图(或:雨后初晴图) 十、梅花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注释】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东君:司春之神。1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清瘦明丽,敢为花先,传报春信,傲雪凌霜。寄寓

8、了对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由衷赞美之情和让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的愿望。十一、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注】这首诗是作者贬为龙标尉时所作。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醉别”叙事,“江楼”点出地点,“桔柚香”写景并点明时令,描绘了送别的环境,含蓄地写出了与友人分别的心情。B潇潇的“江风”,凄迷的“雨”,冰凉的“船”,这些意象是暖色调的,烘托出朋友相送,内心那无尽的温暖和惬意。C第三、四句想象友人和自己分别后的情景。一个“遥”字,既写出与友人相隔的距离之远,又暗示分别后相见之难,依依惜别之情传达得委婉动人。D古歌谣有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诗句“愁听清猿梦里长”以凄清的环境烘托愁苦心情,这两句在表达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B2该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从“忆”和“梦里”这些词可以看出是诗人的想象,这样虚实相间,寓情于景,巧妙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说说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传达出诗人给友人送别时的孤寂与悲苦的心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十二、天平山中【明】杨基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注】楝(li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1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2有人认为本诗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