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琦,--,文学_第1页
王英琦,--,文学_第2页
王英琦,--,文学_第3页
王英琦,--,文学_第4页
王英琦,--,文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标签:标题篇一:王英琦简介王英琦,女,当代著名散文家(一级作家)安徽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出版过守望灵魂、求道者的悲歌、背负自己的十字架、王英琦散文自选集等十七部散文集。 早年写过电影文学剧本李清照(由西影厂拍摄)。散文曾获全国及省级奖,曾被介绍到日本、印度 及欧洲诸国,并被新出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散文史、中国现代文学历程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等书列为专章介绍的中国少数几位重点散文家之一。创作上多年来坚持人文关怀和人道情感。注重散文作者人格的自我修炼及自我完善,提倡人格与世界对话。在报刊多次撰文谈到中国文学的弊端。呼吁文学应向多学科交叉渗透,散文应打破传统单一的美文观,向人类文化的多极性

2、、高阶美发展。注重散文作者人格的自我修炼及自我完善,提倡作家用整体人格与世界对话。近年又专攻太极拳、内丹功,曾获第六届国际太极拳联谊赛一等奖与风格奖。被文学报、文摘报等报刊誉为“中国第一个有武功的女作家”。人生格言:为人性的纯洁、自由而奋斗!篇二:王英琦谈散文王英琦谈散文散文的敌人1有智者预测,21世纪是散文的世纪。我想补白的是:当一种文学形式在量层面上开始泛滥时,也就是它的气数将尽时。如果说 文学是包含了真与善的理念之后呈现出的感性形象,那散文就是这颗形象之树上最美的花 朵。如此界定,是由于散文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奇异特质:一种两极性和对称性所决定的。散文既在最低层面,最基础层面拥有最广义的普适

3、性、群众性(似乎只要识得千把汉字,别把字码反了,都能插上一杠子),又在最极限处,最高审美养成,考验制约着人的整体素质和 人文品质。它的基座之大,没在边界限制,恰恰是一种最大最无边的限制。指出这一点,并非诚心要与“盛世散文”、“大时代散文”唱反调。只是对当下散文的被滥写异代, 散文的“人海战术”、 “生产大运动”等无序运作奉上几名真言。人人爱散文,但散文只苛爱极少数人。2散文由昔日的文学弱势一跃而为大面积包抄文坛的强项,是与当前中国整个文学机制的不 良转向一一文学的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分不开的。较之其它文学样式,散文的经济效益、短平快特怔似乎更明显。就在许多人高叫散文也是 商品,也要走向市场,

4、拼命强调散文的所谓商品属性时,却忘了一一或故意抹去了散文最主要的内禀性:精神性、崇高性。散文从根本上说来不是物品,商品,不能用现代商品的促销手段一一热炒快炒爆炒批发甩 卖。也不能主动包装广告,作伪作秀。它全靠人的心灵主动认可,主动承认。它在内里恪守 的不是市场规律而是文学规律:以心会心,以精神对精神,以灵魂征服灵魂。强调散文及文学的商品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我们这个泱泱散文古国的文化堕落。散文的头号天敌就是散文的非散文化、非精神化。3近年时尚的大散文,多是借社会生活的“主旋律”或偶发事件,借古今中外的遗景故人,外在化地抒发情怀、批发知识。由外引内没有错,借景抒情也没有错,错就错在对文学主客

5、体把握的度上,失衡偏斜了。也就是说这些大散文的重心都倾斜到了外部, 外界世界成了写作的中心点, 自身的心路历程 却几近空白。这种不见一已自我, 却将环境和外在因素作为创作主体的为文法, 至少不符合 散文的内在精神。真正的散文写作,起码要做到灵魂在场。在自我的血泪参与,有作者心的跳动,精神的痛苦,以及人性的冲突升华。认识并书写外部固然重要,但认识并书写内我更符合散文的本义。一个内在灵魂尚未开启的人,是无资格言说世界、济世启人的。或许大散文的难点一一大散文真正的弊端不在由外引内和借景抒情,而在“向内转”面向 真实自我的酷难上。那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认识自我、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否定自我、重塑 自我、超

6、越自我的一一漫漫炼狱路。真正的大散文不仅需要大知识大智慧,更需要大勇气和大无畏。4批量化、平面化从生产流水线向市场推进的泡沫散文、快餐散文、松花蛋散文,正无情地 腐蚀着散文,败坏着人性,搅和着真相,消解着读者的认识力、判断力。这些任意煽情、作秀,大搞假问题、伪忧患的散文,一个共同点是,文本都充斥着大量的伪信息、负信息一一乃至无信息。人们从中得不到一点在关生存因惑、人性本质的良性启迪,反多是与生存无关、满是皮相愉悦的“闻香识女人,闻烟识男人”的无用知识,以及铺天盖 地宣泄,较理的负向否定性思维,极少在开出药方,给出活路,说出确定性的价值,揭示出 真理的特性的,因此说它们是散文的垃圾并不过分。当代

7、散文并不缺乏忧患意识、问题意识一一恰恰相反,忧患、问题的太强烈过剩了。21世纪真正需要的是那种既具在价值观的真确性,又具在生命意义的多样性;既具在真理的统一性,又具在人性的丰富性的那样一种经过提纯的高浓度信息的散文。5循文而散,太散而太文,是当代散文的一大语病。散文虽不像诗歌那样讲究语言的声调、韵律,重复性节奏等,但散文必定又是一种美文,必定又含在某些韵文的性质及内在的神韵 和张力。散文语言整体的逻辑词序,段落之间的转承起落,句子的长短疏密,情感的修辞分量,都潜在地决定着散文的美感和质感。这种内在性的韵律要求,这种看似无技术却潜蕴着技术的写作技巧,不能靠浮表的临摹、仿制去掌握,它自然地蛰伏在一

8、个优秀散文作者性灵的最深 处。它与那些对人生的苦难有超常体悟,对生命和宇宙的节律有天生敏感的人最具亲和力。语音节奏属于诗歌,语义节奏则属于散文。散文语言的最好状态应是口语。因为口语最流 畅自然、简约素朴。但自然之中有不然。越是精彩的口语越具有“繁复的简赅”的复合型特 性。它不仅长于从多种学科要语言,且善于融古今词汇于一炉;不仅有自己独在的丰饶多变语汇,且有“敢于使用”、富于表达自我的专门词汇。 好的散文散文应当既是 “语言的修女”, 又是“概括的大师”。它永远不会迷失自我,永远保有自己热辣辣、活泼泼的生机。6散文的创新意识与散文的机械复制是个一体两面的双面刃问题。创新和复制都与原创精神 有关。

9、原创力的丧失,可持续写作资源的枯竭,必然导致复制和无新意。原创精神来自人的原始动力,来自上帝赋予人的第一推动力;那些属于人性的最不可或缺的美德和标志。失去这些人性座标,就找不到人格的支撑点,也就找不到生命情感、散文创 作最初始最永恒强大的驱动力。这个世界诱惑太多,散文的寄生性太强。小名则安,小利则喜,功利人生使大多数散文写 作者在表面的成功荣誉上耗能太多,后继潜能自然不足。散文作者只有在一次次地回归本性,一次次地从宇宙上帝那里汲取最本原最真实的动力源散文之魂只有在找到最高信仰,依泊在最终极永恒的事物上, 才能敢终走出复制的宿舍,走向创新的坦途。7关系就是美。写散文就是在写关系。这意思是说,散文

10、就在几千字中讨营生,所以更需要 由博化简的全息综合知识,更需要一种“打通、搞活”各学问间关系的真功夫。惜乎现时的散文界中人,关系活做得不是地方。功夫不是用在打通搞活知识学问上,而是 人情人际上。为了谋求发稿、评论、中奖等不正当的优先权,不惜采取非文学非人格的手段, 把散文写作当成无度攫取生存空间的角逐场,将人际关系异化成获得成名成功的重要人力资源。致使大批平庸散文和散文作者恶性膨胀,另一些优秀散文及散文作者被拒门外。然而, 当一切附加值、外在特殊的条件统统失去,当人为的人际关系因着客观环境的不利而变得不 利时,散文又将安在?关系绝活仅用在短时有效的实用性上,可以使人写得多些、发表得顺些、虚名沽

11、得大些, 绝不能使人写得好些、高尚些、持久些、经典些。篇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今天 (一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今天(一月)1月1日1914年1月1日,中华小说界(月刊)在上海创刊。32开本,中华书局印行,主编为沈 瓶庵。1915年1月1日,小说海(月刊)由中国图书公司和记在上海创刊, 黄山民编辑。 1915 年1月1日,中华小说界第2卷第1期发表梁启超告小说家。作者秉其一贯“新小说” 理论,对小说家提出了很多忠告。1917年1月1日,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在新青年第 2卷第5号,这是倡导文 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1919年1月1日,新潮(月刊)在北京创刊。北京大学新潮社创办,由傅斯年、罗家伦

12、 先后主编。1923年1月1日,胡适与李大钊、钱玄同、周作人等人共同创办了国学季刊杂志。由 胡适执笔,19位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共同签名的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明确指出了“整理国故”运动的任务。1923年1月1日,冰心第一部诗集繁星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收诗 8首。1924 年1月1日,蒋光慈的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发表于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署名“光赤”。1928年1月1日,周作人的谈虎集由北新书局出版。1929年1月1日,太阳社刊物海风周报在上海创刊,蒋光慈主编,上海泰东图书局发 行。1929年1月1日,金屋月刊在上海创刊,邵洵美、章克标编辑,上海金屋书店出版。1930年1月1日,鲁迅与冯雪峰等

13、人合编的萌芽月刊在上海创刊。刊物封面由鲁迅绘制。光 华书局发行。自第1卷第3期起,萌芽月刊成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机关刊物之一。1933年1月1日,何丹仁(冯雪峰)在现代第2卷第3期发表并非浪费的论争、关 于“第三种人文学”的倾向与理论等文,与胡秋原、苏汶展开论辩。1934年1月1日,大型文学刊物文学季刊在北平创刊,郑振铎、靳以主编。1934年1月1日,吴组维的短篇小说一千八百担在文学季刊创刊号上发表。1934年1月1日,臧克家的长诗罪恶的黑手在文学第 2卷第1号发表。1941年1月1日,延安文艺月会会报 文艺月报创刊。萧军、舒群等先后担任主编。1943年1月1日,郭沫若、茅盾、老舍、田汉、邓初

14、民、翦伯赞、郑伯奇、冯乃超、阳翰笙、夏衍、于立群、姚篷子、洪深等 50位文艺、文化界人士为沈钧儒祝寿。1月2日1913年1月2日,新闻家、翻译家梅益生于广东潮州。1951年1月2日,由文化部和全国文联主办的中央文学研究所正式成立。1955年1月2日,人民日报开始刊载批判胡风观点的文章。1963年1月2日,曹靖华的散文艳艳红豆寄相思一一广西抒情发表在人民日报上。1964年1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观看豫剧朝阳沟。1977年1月2日,黄谷柳逝世,享年 69岁。1988年1月2日,季红真的中国近年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连续发表在文艺报第1-2期上。1993年1月2日,据文艺报第 1期报道

15、:南京等14个城市的文联负责人在西安座谈 讨论文化体制改革问题。1月3日1912年1月3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丘逢甲被推选为临时参议院议员,蔡元培任教育总 长。1927年1月3日武汉人民召开大会,庆祝国民政府北迁和北伐胜利。1940年1月3日,新华日报召开欢迎会,欢迎参加慰劳团和作家战地访问团的老舍、 宋之的等从前线归来。1984年1月3日,胡乔木在中央党校做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讲话,对关于人道 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论做出理论性的总结。1991年1月3日,西川的幻象诗 4首发表在人民文学第 1期上。1992年1月3日,杜鹏程的散文彭大将军接见记、李存葆的散文伏虎草堂主人、王英琦的散文走向成熟

16、发表在人民文学第1期上。1994年1月3日,王小妮的诗活着(五首)、郑敏的长诗诗人之死 (后更名诗人 与死)、残雪的中篇小说痕、霍达的长篇小说未穿的红嫁衣、顾城的随笔最后的篇 章发表在人民文学第 1期上。1995年1月3日,绿原的诗庐山 九月 我们、海男的中篇小说蝴蝶发表在人民 文学第1期上。1996年1月3日,西川的长诗造访、王家新的短诗系列游动悬崖、谈歌的中篇小说 大厂发表在人民文学第 1期上。1997年1月3日,臧棣的组诗赞美及其他、铁凝的短篇小说秀色、航鹰的中篇小说白蝴蝶的复活节发表在人民文学第 1期上。1998年1月3日,人民文学从第1期特刊“小说连环”专栏,发表李大卫、邱华栋、李冯

17、、丁天、李洱、习斗等合写的小说如愿以偿,至第6期止。诗歌审美经验、陈丹燕的短篇小说阳、阿成的中篇小说我可爱的家乡、王1999年1月3日,郑敏的诗诗的交响及诗论 光下午才能照射进来、毕四海的中篇小说选举宏甲的报告文学初见端倪发表在人民文学第1期上。2000年1月3日,臧棣诗快速投递、桑克等的组诗爱的罗曼思、徐怀中的短篇小说 或许你看到过日出、阿成的短篇小说鸭舌帽、孙春平的短篇小说通天有路、戴来的小说自首、邓一光的散文那个世界那个梦发表在人民文学第1期上。1月4日1912年1月4日,章太炎等人在上海成立中华民国联合会,与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公开分 裂。1920年1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创刊,由北京

18、大学学生会出版,共出版17期。1921 年1月4日,中国最早的新文学团体一一文学研究会在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正式成立(第一次筹备会于1920年11月在北京大学召开)。1934年1月4日,瞿秋白奉调中央苏区工作,前来鲁迅家告别。1940年1月4月,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1984年1月4-8日,全军报告文学座谈会在北京举行。1988年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启立与山西文艺界的马蜂、西戎等作家座谈,畅 谈学习党的十三大文件体会和文艺界的大好形势,强调继续贯彻“双百”方针繁荣文艺。1991年1月4日,台湾女作家三毛在台北一家医院中自杀身亡,终年 48岁。 1992年1 月4

19、日,唐强在京逝世,享年 78岁。1月5日1915年1月5日,妇女杂志(月刊)创刊,1931年12月停刊,共出17卷,每卷12期。1920年1月5日,沈雁冰的论文尼采的文学(署名“雁冰”)一文发表于学生杂志第7卷第1号至第4号。1932年1月5日,十字街头第3期发表了鲁迅答沙汀、艾芜的关于小说题材问题的 通信。1940年1月5日,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1946年1月5日,中外文艺联络社机关刊物文联在上海创刊。1948年1月5日,香港“文协”分会举行新年团聚大会。1985年1月5日,章德益的诗大西北抒情诗,周涛的诗在死亡的岸边歌唱发表在中国西部文学第 1期。1985年1

20、月5日,刘恒的小说狼窝发表在莽原第 1期。1985年1月5日,古华的小说凤爪、何立伟的小说斑斓发表在文学月报第1期。1986年1月5日,韩少功的小说诱惑、方方的小说湖上发表在文学月报第一 期。1987年1月5日,丁玲的遗作死之歌发表在湖南文学第1期上。1987年1月5日,马原的小说战争故事发表在延河第 1期上。1988年1月5日,民族文学山丹奖在京颁奖,少数民族作家张承志(回)、扎西达娃(藏) 等获奖。1988年1月5日,叶延滨的组诗半掩之窗、高晓声的小说 火与烟发表在上海文学 第1期上。1988年1月5日,蔚桦、顾汶光、何光渝、叶辛的同题散文紫木曲之夜发表在山花 第1期上。1988年1月5日

21、,徐迟的日记玉门一一敦煌发表在长江文学第 1期上。 1989 年1月5日,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双灯、吕新的短篇小说哭泣的窗户和绘在陶瓷罐 上的故事、苏童的中篇小说 平静如水、池莉的中篇小说不谈爱情发表在上海文学 第1期。1990年1月5-10日,中宣部、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情况交流座谈会。1990年1月5日,江河的诗快餐馆发表在上海文学第 1期。1996年1月5日,西川的组诗另一个我的一生(8首),王家新的诗学随笔游动悬崖及其它:1995年个人记、何顿的长篇小说荒原上的阳光发表在大家第 1期上。1997年1月5日,翟永明的诗论道具和场景的述说发表在大家第 1期。1997年1月5日,王家新

22、的诗论奥尔弗斯仍在歌唱发表在莽原第1期。1998年1月5日,刘醒龙的中篇小说大树还小、刁斗中的中篇小说资格认定发表在上海文学第1期。1998年1月5日,红柯的中篇小说阿斗、行者的中篇小说寇家庄、莫言的俄罗斯 散记发表在莽原第 1期。1999年1月5日,叶君健在京逝世,享年 85岁。1999年1月5日,花城从第1期起开辟“试验文本”专栏,发表张锐锋的长篇散文 皱 纹。1999年1月5日,山花从第1期至11期开设“自由撰稿人”专栏。1999年1月5日,莽原改版,从第 1期开始推出“跨文体写作”专号。 2000年1月 5日,江南第1期推出“三驾马车”新作。2000年1月5日,韩东的论民间发表在芙蓉第

23、1期上。2000年1月5日,花城第1期集中发表于坚、麦城、王小妮、翟永明,臧棣、张枣等 人的诗作。2000年1月5日,刘庆邦的短篇小说女人、何申的短篇小说热河诗梦、李修文的短 篇小说西门王朝、叶弥的中篇小说两世悲伤、发表在钟山第1期上。 2000年1 月5日,北村的中篇小说家族记忆发表在大家第1期。2000年1月5日,刘醒龙的中篇小说民歌发表在上海文学第1期。2000年1月5日,残雪的小说生活中的谜、余华的随笔我的一生窄如手掌发表在 莽原第1期。1月6日1920年1月6日,周作人应邀前往北平少年中国学会演讲,讲题为新文学的要求。1924年1月6日,黄仲苏的美特林的戏剧在创造周报第35号期发表(连载两期)。1945年1月6日,“文协”三台分会假东北大学礼堂举行成立大会。1949年1月6日,胡风离香港北上, 3月26日到达北平,参加文代会筹备工作。1950年1月6日,文化部举行文艺报告会, 茅盾对北京市文艺干部作文艺创作报告。1967年1月6日,文汇报发表社论革命造反有理万岁 。1972年1月6日,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陈毅在北京病逝,终年 71岁。1986年1月6日,由复旦大学主办的首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