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歌德-荆楚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_第1页
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歌德-荆楚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_第2页
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歌德-荆楚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_第3页
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歌德-荆楚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的与要求 了解歌德(1749-1832 年) 的生平、思想和创作。 把握浮土德的思想和艺术。 一、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据说写这部小说之前,歌德 所爱的少女夏绿蒂即将与其未婚夫结婚; 他的友人耶路撒冷, 在一个 大使馆当秘书, 由失恋而自杀。这两件事给了他很大的震动, 他在“新 的不快”的刺激下,在短短四个星期内,写成少年维特之烦恼 。 它记录了诗人青年时代一段重要经历,写得缠绵悱侧,深情感人。 2、两场赌赛的寓意第一场赌赛指天帝与靡非斯特订约, 其本质是关于人性善恶的哲学论辩和试炼; 第二场赌赛指靡非斯 特与浮士德订约,表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渴望变革现实

2、的愿望。 3 、 五个悲剧的寓意(1)知识悲剧(第一部1 6场)A、体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 觉醒,是人文主义者渴望走出精神牢笼,恢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亲 密联系的理想写照。B、隐喻了任何一个精神探索者求“知行合一” 理想境界的愿望。(2)生活悲剧(第一部 725 场)表现资产阶级(或所有精神探索者)的两面性:理性与情感、精神性与 世俗性之间的矛盾冲突。 一方面耽于感官享受, 另一方面又努力自拔, 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同时,批判了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放纵行为。( 3)政治悲剧(第二部第一幕) A 、表现启蒙主义者企图依靠君 主改良现实的迷梦的破产; 表现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软弱性以及在政 治

3、上的无权地位。 B 、说明在强大的国家机器中,个人力量微不足 道。 浮士德为皇帝复活海伦(图) ( 4)艺术的悲剧(第二部第 二、三幕)寓意 1 表现歌德“艺术改良”理想的幻灭,欧福里翁是 其理想的化身, 即古典美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但因这种理想远远 超越德国现实而毁灭。 海伦代表古典美, 她的消失意味着现代人的刻 板复古,只能借到形式,不能得其精髓。 寓意 2 宁静、和谐的古典 美的精神,不能挽救浮躁、 动荡的现代人的灵魂。因为现代人只能生 活在现代。 (5)事业悲剧 (第二部第四、五幕) 表现浮士德“改 造自然”造福人民的社会理想的幻灭。 说明这种具有空想社会主义性 质的社会理想,在当

4、时的德国,只能是一种美妙的幻觉。 (二)人 物形象探讨1、浮士德 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形象,他的精神探 索概括了自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期德国以至欧洲资产阶级知识分 子的心路历程。由“小我”到“大我” 。 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浮 士德既有积极进取的一面,也有贪图享乐、软弱妥协的一面。但其主 导方面是积极进取, 他身上所体现的永不满足, 不断追求,努力向上, 自强不息的精神,被称为“浮士德精神” 。 浮士德的探索过程体现 了对德国封建社会的批判、 对资本原始积累残酷性的揭露和对资产阶 级自身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的否定。 他的理想就是启蒙主义者所宣 扬的建立“理性王国”,但他实现理想的手

5、段是非人道的,掠夺式的, 表面上为人民造福, 实际上以个人奋斗的方式把自己扮成人民的救世 主,自居于人民和革命之上。 2 、靡非斯特 ( 1)体现了辩证法的 精神,是浮士德的对立面,是“否定的精灵” 。 (2) “恶”是其本 质,不相信理性,阻碍人类的进步。 (3)有现实依据,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某些特性。即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冒险家、野心家、极端利己主义者某些特征。 ( 4)又能够清醒地看到事物的 本质,而且有尖锐的批判精神。 (5)对浮士德从反面起了推动作用, 是“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 。 (四)为什么说浮士德与梅非斯特是辨 证的统一体? 首先,浮士德与靡非斯特的性格是对立的。

6、浮士德与 靡非斯特,一善一恶,一正一反,相克相生,相反相成,构成辨证的 统一体。 其次,浮士德与梅非斯特又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统 一体。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靡非斯特的“作恶”在客 观上有“造善”的功能,他是浮士德探索人生的 “恶动力”。 另 一方面,浮士德的“内宇宙”也是一个善恶统一体,他贪恋美色,沉 湎于物质、感官享受,爱慕权势、虚荣、权势,自私自利,唯利是图 , 这些内在的恶劣品质, 与外在的靡非斯特遥相呼应, 才使得靡非斯特 一次次得逞。 即在浮士德的深层性格中, 就潜伏着一个靡非斯特。 第 三,浮士德与靡非斯特构成完整人性 第三,浮士德的善与靡非斯特 的恶,共同构成了完整人性的

7、两面(资产阶级的二重性) ,即天使的 一面和魔鬼的一面,从现象上看是两个,从本质上讲是一体。我们每 个人身上,浮士德精神与靡非斯特性格同时并存。 思 考 1 、概述 浮士德的基本内容及寓意。 2 、浮士德的主题可从几个层面 去认识?试阐述。 第二节 歌德 荆楚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主讲内容 1. 歌德的创作分期、各时期主要创作成就。 2. 少 年维特之烦恼。 3. 浮士德。 4. 歌德的世界意义。歌德与世界文学少年维特之烦恼成功地采用第一人称的书信体,文情并茂,剪裁精当,对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剖析深刻,对 心理活动过程刻画细腻逼真, 对大自然的山川草木描写入微, 充满浓 郁的诗情画意,对 19 世

8、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歌 德的诗剧浮士德歌德 (1749-1832) 是一位跨时代的文学巨人。在漫长的文学生涯中, 他目睹了从 18 世纪下半叶到 19世纪 初叶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伟大变革, 经历了启蒙主义、 感伤 主义、“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等文学时代。 1773 年-1831 年,他用 了近 60 年的心血,把启蒙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精华熔铸在诗剧 浮 ±德中, 浮士德成为欧洲启蒙主义文学最后的辉煌成果。 浮士德是从但丁到歌德长达五百年间人性发展的一个缩影, 同时 又是 l9 世纪文学精神的象征。 (一)浮士德基本内容及寓意 1、基本内容浮士德取材于 16 世纪关于魔法师浮士德的传说,描述象征性人物浮士德博士一生的奋斗经历。 作品结构庞大 复杂,第一部有 25 场,不分幕,卷首有“献诗” 、“舞台上的序剧”、 “天上序幕”三个部分。第二部也有 25 场,分为五幕。全剧没有首 尾相连的故事情节,而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贯穿始终。 浮 士德和玛甘泪 浮士德规模恢宏,背景广阔,思想 博大,内容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