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填空1 . 我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 一左传、山海经 、诗经 和楚辞等古籍中。2 .“三家诗”中的“三家”指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3 .诗经大雅中有五篇记载周氏族成长壮大的著名史诗,它们是生民 、 公刘、 绵 、 皇矣、 大明 。4 .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采诗、 删诗的说法。5 .诗经邺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勉同心,不宜有怒。6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7 .诗经周南关雎:参差外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8 .“春秋三传”是 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9 .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韦昭 的国语注。
2、10 .老子:“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日慈,二曰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11 .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2 .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3 .老子第63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 故终无难矣。14 .儒家所谓“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大学 、论语、中庸 、 孟子 。15 . 语录体 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16 .论语:“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17 .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
3、,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8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19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民有饥色 ,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20 .庄子散文提出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指的是 卮言、重言、 寓言。21 .庄子逍遥游:“鹅鹦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飓鼠饮河 , 不过满腹22 .庄子逍遥游:“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23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24 . “运斤如风”的
4、成语出自 庄子 ,“自相矛盾”的成语出自 韩非子。25 . “齐人之有一妻一妾者”的故事出自孟子,“刻舟求剑”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 。26 . “井底之蛙”的成语出自 庄子,“鹤蚌相争”的成语出自 战国策丘27 . “风马牛不相及”的成语出自 左传 ,“守株待兔”的成语出自 韩非子 。28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9 .离骚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是香草和 美人。这种典型的象征手法是对诗经 比兴 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30 .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31 .离骚:羌内恕
5、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鹫以追逐兮 ,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脩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32 .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3 .屈原离骚:“既替余以蕙辗兮,又申之以揽苣。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4 .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垮以羁兮,骞朝淬而夕替。”35 .屈原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薰怒。余固知骞骞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36 .屈原橘颂:“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 岂不可喜兮 ? ”37 .至汉成帝时,是西汉 刘向 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
6、辞 。从此以后,它就成为诗经之后又一部重要的诗歌总集的名称。现今留存下来的最早的集本是东汉王逸编著的楚辞章句 。38 .楚辞中的九歌包括东皇太一、 云中君 、 湘君 、湘夫人 、 大司命、 少司命 、 东君、 河伯、 山鬼 、 国殛 、礼 魂等11首诗歌。39 .宋玉的九辩开创了文学史上“ 悲秋”的主题。40 .谏逐客书的作者是李斯 ;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41 .贾谊股鸟赋:“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42 . “前四史”包括 史记 、 汉书、后汉书、 三国志 。43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4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
7、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45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 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46 .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本纪 、世家 和 列传 中。47 .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是汉书 。48 .汉代大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司马相如,他的代表作是 子虚赋 和 上林赋 。这两篇作品不写于同时,但内容连贯,构思一贯,结体谨严,实为一篇完整作 品的上下
8、章。49 .东汉的 张衡 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赋家,他的名作 归田赋,对东汉后期小赋的 不断出现具有开创意义。50 .汉赋四大家是班固 、 张衡 、 司马相如、 杨雄。51 .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班固的 两都赋 和张衡的 二京赋 。52 .大赋是汉代文学的正宗,能代表其成就的主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和班固的 两都赋 、张衡的 二京赋 ,后两者是京都赋的典范之作。53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评史记云:“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 不虚美,不隐恶 ,故谓之实录。”54 .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55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
9、陵编的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叙事民歌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56 .上邪: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57 .陌上桑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题为 艳歌罗敷行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玉台新咏 ,题为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古诗十九首这一组诗名称,出于南朝萧统 编的文选。58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 衣带日已缓。59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60 .古诗十九首: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61 .古诗十九首: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
10、,焉得不速老。62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称赞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63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相,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64 . “建安七子”的提法是曹丕在典论论文当中首先提出来的,是指 孔融、陈琳 、 王粲、徐干 、阮璃 、应场、刘桢这七人。65 .曹植,字 孟德,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评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譬人伦之有周孔。”66 .曹植白马篇:“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67 .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68 .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
11、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港波69 . “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是阮籍和 嵇康 。70 .咏怀其一: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71 .悼亡诗:帷屏无仿佛,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72 .左思,字 太冲,曾构思十年,成 三都赋,一时洛阳纸贵。73 .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74 .左思咏史:“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 ,重之若千钧 。”75 .张华情诗其一: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不曾远别离, 安知慕得侣 ?76 .陶渊明杂诗:“落
12、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77 .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78 .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79 .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80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濠波。送君南浦, 伤如之何81 .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况秦吴兮绝国,复燕赵兮千里。82 .鲍照拟行路难:“丈夫生世会几时,安得躁蹑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
13、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83 .拟行路难: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隔路难。84 .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承周民歌和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创作,其中,以北方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和南方的抒情长诗 木兰诗 为代表。85 .宫体诗的创作者主要是以梁简文帝萧纲为中心的宫廷诗人群。86 .乐府诗集的编者是宋代的 郭茂倩 。87 .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庾信的文集叫庾子山集,他的最负盛名的赋作是 哀江南赋。88 .杜甫解闷“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中,“二谢”指谢灵运和谢眺, “阴何”指阴铿、何逊。89 .杜甫春日忆李白
1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中的“庾开府”是庾信,“鲍参军”是鲍照 。90 .庾信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路,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91 .文学史上的“北朝三书”是指 郦道元 的水经注,杨衍之的洛阳伽蓝记 和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92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佥:可以视作本书在艺术上的总特色。二、名词解释1 .风雅颂: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依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分为三类。“风”,国风,指各地不同的民间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朝京都的音乐。雅又分为大雅、小雅。大雅”大部分 是西周初的作品,小部分“大雅”和大部分“小雅”是西周末年的作品。“颂
15、”是宗庙祭祀 用的宗教音乐,也是荀子最早分类明确的,内容有赞美神灵以及祖先的功德。2 .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3 .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南宋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赋者,敷陈其事 而直言之也。”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 铺叙。“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是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托物起兴,引用其他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在艺术上对后
16、代文学影响 最大。4 . 春秋: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记载了鲁国及周王朝、其他诸侯国的历史事件,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亦是儒家经典之一。 以记事为主,对后代的散文产生了巨大影响。5 .春秋笔法:孔子编订春秋所用的手法, 春秋在记载历史时语言简练,常于只言片语中寄寓 鲜明的褒贬色彩,长的不过四十字, 短的只有一字,用恰当的文字对历史进行评断,暗喻褒 贬之意,表现了孔子严厉的历史倾向性,即所谓“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6 .春秋三传:春秋三传就是注释 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其中左 传最富文学性,公羊传、谷梁传主要阐述春秋的微言大义,叙事很少,文
17、学、 历史价值不高,它们在叙事上各有特色、互为补充。7 .尚书:儒家经典。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8 .战国策:又称国策、国事,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 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说辞特色:辩丽横肆,铺张扬后,气势纵横。9 .楚辞:楚辞是中国文学史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骚体类文章的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成集。楚辞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令后世因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10 .九
18、歌:楚辞篇名。“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 楚辞的九歌,是战国 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H一篇,包括东皇太一、湘君、湘夫人 等。11 .汉代大赋:汉大赋是汉赋的典型形式。大赋在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绚丽的辞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写,显示了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杨雄,班固等。12 .骚体赋:是汉赋的一种,指在体制上模仿楚辞体并且以赋名篇的作品。首倡者是西汉初年的贾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骚体赋从楚骚演化而来,继承楚辞、离骚抒发个人感情,特别是抒写忧愁和悲哀情感的特点,抒
19、写着贤人的失志之悲,宫廷女子的失宠之怨,或寄寓失偶的哀绪13 .互见法:史记中描写人物的一种方法,为了不伤害人物的统一性,而同时又能忠实于史实, 司马迁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使得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以便在主传中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互见法本身不是艺术手法,只是组织材料, 互文相补。14 .纪传体:纪传体是一种史书的体裁,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特点是突出了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大量的人物传纪为中心内容,把记言和记事进一步结合起来。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5 .乐府:乐府是西汉的一个官署名称,乐府开始设立则是在秦朝。
20、汉武帝时:为“定郊祀之礼” 在太乐之外“乃立乐府”。采集民歌,以祭风俗。六朝时,人们把合乐的歌辞、袭用乐府旧 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成的诗歌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演变成为一种诗体名称。沿用到后世,涵义进一步扩大,如宋人把词,元、明人把散曲也称作乐府。16 .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陈 琳、徐干、阮璃、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 劲而著称,内容充实、笔调明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的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独 特风格。17 .正始之音: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文学
21、创作受到严重影响。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转变为词旨渊永、 寄托遥深,诗歌表现了深刻的理性思考 和尖锐的人生悲哀,体现出正始诗风的独特面貌。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还能以隐蔽的手法 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18 .竹林七贤:是正始文学的代表,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士“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19 .潘江陆海:潘指晋代潘岳,陆指晋代陆机。潘岳的诗歌辞藻艳丽,与陆机齐名,诗品称:潘才如江,陆才如海。20 .左思风力:这是钟噪诗品对左思诗歌的评价。左思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代表作咏史诗八首,风格刚健,感情深沉,和当时流行的华丽诗风迥然不同。他
22、的诗承建安风骨, 抒写怀抱,抨击现实,多不平之音。气势雄健,笔调挺拔,辞采壮丽,形象鲜明,风格独树一帜。21 .玄言诗:东晋时期在玄学思想影响下,诗坛上流行的“寄言上德,托意玄珠”的作品。代表作家 有王羲之、孙绰、许询。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以诗为老庄哲学的说教和注解, 严重脱离社会生活。 诗味不浓,但其中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的作品,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催化作用。22 .永明体: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明体”亦称“新体诗”,这种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 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 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近体诗”的形成产
23、生了重大影响。23 .宫体诗:以南朝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 歌。“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 纲,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24 .文心雕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论家刘勰著,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在我国古代文论史上地位很高。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 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全书十卷,50篇,分上、下编。25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
24、,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 人共同编选。本书选录先秦至梁八百年间的诗歌、辞赋、杂文等各类文章近八百篇,基本囊括了这一时期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后人研究先秦至梁的文学发展概貌提供了重要的资料。26 .世说新语:中国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刘义庆组织编写,梁 代刘峻作注。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是研究魏晋 风流的极好史料。.三、简答1 .简述中国神话散佚的原因。我国神话之所以流传下来很少、很零碎,原因大体有三:1)我国文字繁难,记录不便;2)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崇尚实用,罢黜玄想,不语怪力乱神和远古 的荒唐之说;3)由于神话演变过程中
25、的历史化、文学化和宗教化等因素。2 .简述诗经的思想内容。诗经思想内容广阔,主要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 其主要内 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表现恋爱、婚姻题材的婚恋诗。如关雎、静女、兼葭、柏 舟等2)描写农业生产的农事诗。如周颂中的臣工、豳风七月3)关于战争和徭役的征役诗。如君子于役4)祭祖颂歌。 如维天之命、文王5)反映社会矛盾、揭露批判现实的怨刺诗。如硕鼠6)周民族的史诗。如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3 .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1)赋、比、兴手法的运用;2)重章叠唱;3)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使用;4)句式以四言为主,节奏明快,富于变化4 .简述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
26、义。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依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分为三类:1) “风”,国风,指各地不同的民间音乐。2)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朝京都的音乐。雅又分为大雅、小雅。大雅”大部 分是西周初的作品,小部分“大雅”和大部分“小雅”是西周末年的作品。3)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宗教音乐,也是荀子最早分类明确的,内容有赞美神 灵以及祖先的功德。5 . 简要谈谈你对诗经中“赋比兴”艺术手法的理解。“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之“六义”。南宋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道:1)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从本质上 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
27、。2)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是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3)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托物起兴,引用其他自然现象引 起所要咏叹的情感。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中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悠长的形成有重大影响。6 .简述左传描述战争的特点。左传特别善于描写战争。左传写战争,一般着眼于战争的背景介绍和成败的分析。以细节刻画人物,描绘战争场面。7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一、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墨子,文章多为语录 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2)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
28、庄子,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 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3)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荀子、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都是宏 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二、先秦诸子具有鲜明的特点:1)思想上,它们都坚持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放言无惮。与之相应,文风上也 各具个性和风格。2)语言上,它们都善用比兴,深于取象。3)文体发展上,先秦诸子散文首先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从语录体的有观点无 论证,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专题论说文,显示 了我国论说文发展的大致风貌。止匕外,先秦诸子散文中一些故事叙述,颇 类小说,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提供了营养。8 .简述孟子的论辩艺术。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章法巧
29、妙,气势充沛,章法巧妙,表现出高超的论辩 艺术。1)巧妙设问,引人入毂gduo在说理中,往往欲擒故纵,在不知不觉中引对方 进入自己预先设置好的结论中。2)是运用比喻进行说理。3)孟子感情充沛,言辞机敏,气势雄健,锋芒毕露,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9.简述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最突出的特色是对寓言的大量运用。2)能因事譬喻,随物赋形。3)感情往往流露于笔端,使不少文章带有抒情的特色。4)道家学派崇尚自然美,故而庄子的文章也就具有自然美的特色。10 .简述庄子散文的艺术美。庄子善于把抽象的议论和比喻、寓言结合起来,使得深邃的哲理显得 形象具体,富有感染力。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富有浪漫主义特
30、色。形散而神不散。从表面上看,庄子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把 握;但实际上,在这种看似散漫幻变的表相中,却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庄子的语言具有一种镂空蹈虚之美。11 .简述汉代大赋的特点。1)篇幅较长,结构宏大,一般都在千字以上。2)善于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富丽的辞藻。3)侧重铺写宫苑、京都、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帝王的政治、军事、祭祀等 重大活动,以及帝王贵族声色犬马、畋猎驰逐等生活。4)主旨则既美且刺。其效果往往是“劝百讽一”。5)多采用主客问答式,赋文一般由序、正文(主客彼此夸耀)、结尾(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作结)。序和结尾一般用散文,正文以韵文为主。12 .简述司马相如在赋的发展史上
31、的贡献。a)继承了荀子赋篇主客问答的形式,有意识虚构人物展开辩论。此后许多赋家 都模仿他;b)确立了劝百而讽一的赋颂传统, 以后赋作多以歌颂王朝声威和气魄为主要内 容;c)奠定了铺张扬厉的大赋体制。13 .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汉乐府民歌以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反映社会生活本质深广,成为我国古典 诗歌的珍品。其思想内容主要有:1)表现民众的悲苦、怨恨与反抗。如孤儿行则反映了私有制下道德沦丧 导致的一幕悲剧,东门行表现了百姓困不可忍之后的反抗。这类民歌, 远超先秦民歌 怨刺”的界限,反映了新的时代特点。2)控诉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战城南、十五从军征、悲 歌等属此。3)反映爱情、
32、婚姻、家庭问题这一永恒主题,并藉之歌颂了当时人们追求的 坚贞爱情和他们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有所思、上邪、孔雀东南飞 等皆为此类民歌。4)汉乐府民歌中还有一些寓言诗,如乌生、枯鱼过河泣等,善用拟人 手法,想象奇特丰富,曲折暴露了统治者地凶残,表现了人民忧生惧祸的 心理,并留下了一些有益的社会生活经验。5)汉乐府民歌中还有一篇以劳动为题材的名篇 江南,用反复咏唱的 形式,描绘鱼儿在莲叶四周戏游的情景,表现了采莲青年男女欢愉的心情, 展示了江南水乡明媚秀丽的风光。14 .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汉乐府民歌有独特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A.汉乐府民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与劳动群众的
33、爱憎,是对诗经开创的写实传统的继承与发扬。B.汉乐府民歌中,叙事诗数量多,艺术性高,标志着我国叙事诗的成熟。C.形式自由多样,有杂言诗,并逐渐趋向五言而出现成熟的五言诗。D.语言质朴浅白,却精炼传神,极富表现力。E.汉乐府民歌所创造的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给后世作家积累了丰富的 创作经验。15.简述汉代文人五言诗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五言诗是社会生活和语言不断丰富发展的产物。文人五言诗产生发展的过程:(1)五言诗的产生经历了从杂言到民间五言,再到文人五言的一个相当长 的过程。(2)早在秦代,民间歌谣中已出现了以五言为主的长城之歌 。(3)西汉已出现了以五言为主的戚夫人歌和李延年歌,这时期的乐府
34、民歌中,也杂用了一些五言。(4)汉成帝时,民间完整的五言歌谣已经形成。(5)班周的咏史是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他有意模仿乐府民歌之作,质木无文。(6)东汉中后期,创作者继增,至古诗十九首产生而达到成熟。16 .简述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一、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造的全盛局面。二、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有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其诗古直质朴,但 抒情浓郁,悲歌慷慨,气韵沉雄,抒发了建立功业的渴望。17 .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诗风变化的原因 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曹植早期
35、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 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 遭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 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 排遣内心的苦闷。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18 .简析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其山水诗有以下几个特征: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细致逼真地刻画了自然景色,表现了山水的绚丽多姿。诗风鲜丽、清新、自然。诗歌结构比较单调,形成了一种叙事一一写景一一抒情一一说理的公式。19 .简述“永明体”的历史地
36、位。(1)新体诗(永明体)的出现是诗歌发展的必然,也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要求。魏晋以后,诗歌向美文发展,要求的辞采、用典等都业已具备,但需要音律的配合,永明体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2)永明声律说为齐梁诗歌的艺术形式提供了新的贡献。因为规定诗歌语言的声韵声调,使诗歌具有谐美的音乐性,使诗人能有意识地掌握运用声律, 增强艺 术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进步意义。同时,它的出现也为唐代近代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创作上的基础。20 .简述鲍照对七言诗发展的贡献。七言诗自曹丕后,文坛少有创作。鲍照创造了以七言为主的歌行体。 变逐句 押韵为隔句押韵,且可自由换韵,为七言诗的发展开拓了道路,直接影响了李白 的歌
37、行创作。21 .简述你对文选的认识。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 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 选也称作昭明文选。详见名解。22 .简述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一、通过记述只言片语或简单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二、作者善于摄取富有特征性的细节,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三、语言简洁生动,隽永传神。23 .简述庾信前后期诗风的不同。前期:出入梁朝宫廷,其诗作有供君王消遣娱乐的性质,风格华艳,比较 讲究艺术形式和技巧,多属宫体诗。后期:遭侯景之乱,滞留北方,位虽显通,但内心矛盾,其诗作多表现浓 郁的乡关之思和羁宦北方的悲愤感情,风
38、格苍劲、沉郁,艺术上更为成熟。“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四、论述1 .试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诗经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诗”或“六义。(1)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赋就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2)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 以彼物比此物”,即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 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用 凝脂”喻美人之肤等等。(3) “兴”,先言
39、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 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比如 关雎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 .试论左传记叙战争的特点。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左传的战争描写,全面反映了左传的叙事特点。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城濮之战、嵋之战、那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 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一般说来,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
40、酿过程及其后果。如僖公二十八年写城濮之战,对大战爆发的背景和直接起因都有交待,而在行文中,又不断展示晋胜楚败的原因:晋文公 伐怨报德,整饬军纪,遵守诺言,倾听臣下意见,上下齐心协力。.而楚方而是君臣意见分歧,主帅子玉恃兵而骄,一意孤行,盲目进逼晋师。城濮之战的结果也写得很全面,不仅写了晋师大胜,晋文公确立霸主地位,而且还写了战争的余波:楚子玉战败羞愧自杀, 晋文公闻之大喜,回国后赏功罚罪,对这次战役进行总结,然后以君子之言,赞扬晋文公的霸业。至此,叙述圆满结束。3 .试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庄子善于把抽象的议论和比喻、寓言结合起来,使得深邃的哲理显得形象具体,富有感染力。逍遥
41、游一文的主旨,是说明庄子超越物我界限的逍遥游思想。这样一种 抽象深奥的思想,在文中全是以生动的比喻、寓言来阐明的。鲸鹏之变这一寓言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比喻,而小的比喻只有一句或几句,如野马、尘埃、水负舟、杯水芥舟、行 路聚粮、朝菌、惠蛀、冥灵、大椿、彭祖、众人等等。如此众多的寓言比喻层出不穷, 就将一个抽象的哲理说得非常具体形象。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富有浪漫主义特色。逍遥游一开始描绘了大鹏展翅九万里的雄姿和青苍辽阔的太空,展现出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显示了庄子奇特丰富的想象力。巨大的想象又离不开夸张, 大到不知其几千里的鲸鱼,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鹏鸟, 小到野马、尘埃、杯水芥舟,长寿到八千岁为春、八
42、千岁为秋的大椿,短寿到不知晦朔的朝菌。 这些都是大小、长短、高低的高度夸张。这就形成了一种汪洋恣肆、气象万千、开合自 如的风格。在诸子散文中,庄子最富有浪漫主义特色。3)形散而神不散。从表面上看, 庄子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把握;但实际上, 在这种看似散漫幻变的表相中,却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以逍遥游为例,文章由奇 大无比的鲸鹏之变落笔,接着又是万千大小物象的纷纭蒸腾;但无论怎样的蒸腾变幻, 其行文都最终指向 逍遥游”这一论旨。文章先以鲸鹏之变开局, 继而以极大的鹏鸟与微 小的野马尘埃相比,再与蜩与学鸠相比,引出了一系列小大之辨”的比喻铺陈,并推演出具有不同德行的人。他们虽有现象的不同,但
43、都有待于客观条件,达不到逍遥之境。这样,文章在前三段先以第一段的寓言”、第二段的 重言”(增益、重复之言)九曲回旋,层层申论,然后在第三段末尾突转直下,由开放而收合,由铺垫而点题。如果说第 一段、第二段的层层铺垫是千枝万叶, 那么第三段末尾逍遥游的点题则是这千枝万叶所 烘托的哲理之花。而后几段则以曼衍之辞,继续对逍遥游这一主题作出形象性的阐发, 并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何有之乡的袅袅余音中。由此看来,庄子之文在结构上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之妙境。4)庄子的语言具有一种镂空蹈虚之美。庄子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于是发为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这样,就使庄子之文如天马行空,飘逸不定,极具一
44、种镂空蹈虚之美。4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然孟与庄又自不同。盖孟文开阖变化,庄更益以 缥渺;孟文光辉发越,庄又出以诙诡。庄生玄而入幻,孟子正而不谪。其大 较也。”试结合这段话分析孟子和庄子在艺术上的不同。1)“孟文开阖变化,庄更益以缥缈”。“开阖变化”指的是孟子的文章铺展收合,富于变化。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重要特征。孟子中的论辩文,巧妙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 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中,孟子先以两个设问使齐宣王顺着自己的思路得出两个不言而喻的结论,后类推下去,使其陷入自我否定的结论中而无言可对,只好“顾左右而
45、言他”。庄子一书,大都是用 主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 融为一体,难以分清。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天下)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如逍遥游前半部分,不 惜笔墨,用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从鲸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并非作品的;.主旨,只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陪衬、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而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这个题句,却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2)孟文光辉发越,庄又出以诙诡。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它形成了一种精炼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庄子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玮诡的
46、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般的艺术效果,庄子的论辩,也被奇诡的艺术境界、充沛的情感所感染。如逍遥游末两段,庄子与 惠子辩有用无用,均为寓言。3)庄生玄而入幻,孟子正而不谪。“玄而入幻”指的是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谪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其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正而不谪”指的是正派而不奸诈。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孟子在内在精神上的浩然气概是其文气势充沛的根本原因,如“说大人,则藐之”(尽心下)。同时,孟子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气势,使文气磅礴。5 .试结合具体作品,
47、比较屈原与庄子文章浪漫主义的异同。1)相同点:第一,想象丰富而奇特。庄子想象丰富,构思奇特,选象组象,大胆夸张, 波诡云谪,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逍遥游中的大鹏展 翅图景写来异常雄阔。屈原想象丰富,构思奇特,体现在大量运用历史故事 和神话传说方面。第二,浓厚的楚文化色彩。庄子更多地从思想内核上,体现出楚文化的色彩, 如对道家思想的发挥,逍遥、等万物、齐生死等观念;屈原则大量运用了楚 国的地名、物称、方言、口语等,使全诗具有鲜明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2)不同点:第一,庄子浪漫主义充满哲理。庄子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强的寓言 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熔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
48、充满情趣。庄 子自言寓言占十分之九,现在统计有 180余则。这些寓言想象丰富,生动 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浪漫色彩和说服力、感染力。屈原则形象思维丰富,文 学性强,哲理性弱。第二,在语言上,庄子善造新语。,如、浑沌“、造化“、志怪、小说”、 寓言”、运斤成风”、游刃有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等,至今还广 为运用。在诸子中成就也最高,不仅嘻笑怒骂,激情澎湃,气势磅礴。屈原 则善于从民间语言中如方言、口语吸取养料。止匕外,屈原突破了诗经以 四言为主的格式,汲取南地楚歌的韵调和句式,采用散文化的长句,以六言 为主,长短相间,灵活多变,创造出一种比较自由灵活的新诗体,扩大了诗 歌的表现力。6 .鲁迅评
49、史记云:“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请你谈谈你的认识。一、“史家之绝唱”是从史学的方面对史记进行评价: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从时间上讲,它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迄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演变。从地域上讲,它不仅记载了中原王朝的政治风云, 而且首创民族史传, 记载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更为可贵的是史记还放眼世界,记述了朝鲜及大宛、乌利、康居、大月氏等中亚各国 的社会形态、人情风貌。2)从人物传记上讲,史记除了记述历朝帝王将相外,还包括农民起义者、学者、游侠、刺客、医生、商人、妇女等,覆盖社会的每一个阶层。3) 从内容上讲,史记更是包罗万象,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地理、 民族、医
50、学、宗教等学科,是一部完整的大百科全书,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集大成之作。史记字里行间洋溢着进步的历史观,对中国史学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真实纪录、总结历史发展及经验教训以垂戒后世君臣。这种客观、公正、真实的实录精神为历代史学家所推崇,成为撰著历史的最基本要求。史记继承了先秦时期唯物主义的传统,确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历史哲学。 二、“无韵之离骚”是从文学的方面对史记的评价: 第一,史记中人物形象的丰富饱满、生动鲜明, 不仅得力于司马迁对材料的取舍和安排, 而且也得力于他运用了多种方法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特征。作者在写作人物传记时,尽力避免一般地梗概地叙述,而是抓住主要事件
51、, 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活动,使人物性格突出。 第二,史记在语言运用上也有极大的创造。 1)从文学角度看,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用符合人物身分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情态度和性格特点。刘邦和项羽都曾见过秦始皇,从他们所表示的感慨中可以看出他们性格的不 同: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语气极为坦率,可以想见他强悍爽直的性格;刘邦却 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说得委婉曲折,又正好表现他贪婪多欲的性格。陈涉世家中写陈涉称王后,陈涉旧时伙伴见他所居宫殿说: “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 “夥 颐”是陈涉故乡的土语, 是多的意思,这里用以形容陈涉宫殿陈设的丰富;“沉沉”是形容宫殿广大深邃,又带有惊异的语气,它
52、生动地表现了农民的质朴性格。在张丞相列传中,作者还写出了周昌的口吃和他又急又怒的神情。2)史记还有一些对话则更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当时的精神状态。平原君列传中毛遂自荐一节,表现了平原君和毛遂不同的身分和性格,特别是毛遂犀利明快的对答和“请处囊中”的自白,真是“英姿雄风,千载而下,尚可想见,使人畏而仰 之”(洪迈容斋五笔卷五 )。3)史记在叙事和记言中还常常引用民谣、谚语和俗语。由于它们产生、流传于民间, 概括了广大的社会生活,是一种精粹的富于战斗性和表现力的语言,因此,使史记 的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并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批判。7 .请以史记名篇为例分析其刻画人物的杰出成就
53、。史记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特征,具有极强 的艺术感染力量,这是史记传记的主要特点,也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所在。具体表现 在:其一,选材写人一一互见法。司马迁写人物并不是有事必录,而是有所选择。如在 留侯世家中有这样的话:“语在项羽事中”、“语在淮阴事中”;其他各篇也常常有这样的话。这就是前人指出过的“互见法”。司马迁使用这种方法的情况很复杂,有的注明,有的并没有注明,它不只是消极地避免叙述的重复,而且是积极地运用资料,为突 出人物的特征服务。如项羽本纪集中了许多重要事件突出他的喑嗯叱咤、气盖一世 的性格特征。作者对他的行为在传赞中虽有所贬责,但热情的歌颂、深切的同情却是主 要的。这样就体现了项羽这个历史人物的形象的完整性。作者在本纪中没有过多地去批 评项羽这个人物的缺点和军事上政治上的错误,而把它放在淮阴侯列传,借韩信之口说出。抓住最具典型意义的主要事件其二、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特征。和行动来突出人物性格,如起兵抗秦、银鹿之战、鸿门宴、广武对峙、垓下之围等。善于通过琐事来显示人物性格的特征,如项羽少年逸事。 通过场面描写展示人物性格,如银鹿之战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诸侯作壁上观。为了表现人物,司马迁还通过许多 紧张斗争的场面,把人物推到矛盾冲突的尖端,让人物在紧张的斗争中,在对比中展现 人物各自的优点和弱点,表现他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宠物医院诊疗服务协议
- 智慧供应链管理 课件 第二章:世界各国智慧供应链的政策体系及其演化
- 项目变更对成本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关系学实践案例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计划
- 机械自动化毕业设计答辩
- 有效记忆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环境管理试题及答案分享
- 车载wifi服务协议
- 中级经济师研究与试题及答案分享
- 静脉炎的分级及处理流程
- 2025年云南省大理州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软件转让合同协议书
- 药房药师劳动合同协议
- 专题08 自然灾害和地理信息技术- 2025年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学生卷)
- 数学在生活中的奇遇
- 2024年金湖县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2025年厨师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试卷:餐饮企业品牌建设与推广
- 五年级数学下试卷及答案
- GB/T 3091-2025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 第五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形势与政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