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副本副本_第1页
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副本副本_第2页
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副本副本_第3页
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副本副本_第4页
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副本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黑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摘 要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有着得天独特的地理优势,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但景区内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只在国内有所闻名。随着时间与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急剧上升,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了管理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景区能否保持其生态环境价值,持续为人们所利用,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并采取相应对策,故西双版纳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并结合西双版纳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认清七个观点,即

2、价值观、道德观、人口观、资源观、经济观、参与观和全球观。这七个观点基本上可归纳为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当前我国旅游业呈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过度发展的趋势,所以西双版纳旅游可持续发展也应适应当前发展趋势,将西双版纳旅游业成功升级转型。本文从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与经济双赢入手,对促进西双版纳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黑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XishuangbannaAbstractXishuangbanna rich in tourism resour

3、ces,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with uniqu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howed a tren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there are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has become the world famous tourist resort.But the infrastructure within the scenic area is not perfect, the lack of publ

4、icity, so only in the domesticsome famou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 and the economic status of tourism industry, the sharp rise in soci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 of management studies.

5、 The lack of representative Xishuangbanna characteristics of goods at the same time Xishuangbanna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scenic spots.affe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Xishuangbanna.Xishuangbanna tourism to achieve sustainable

6、development in theory as a guide,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Xishuangbanna,recognize this several viewpoints,namely value,population, economy,resource,moral,participation,andthe world seven views can be summarized as constitu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

7、nt of tourism theory Xishuangbanna.At present, many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has from sightseeing to leisure vacation too,because of this situation, how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Xishuangbannatourism industry, has bec

8、ome an important key transition of Xishuangbanna tourism promotion.This paper Xishuangbanna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has done a reasonable guide,to realize the resourc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Xishuangbanna discussed. Key words: Xishuangbanna;Sustainable Development;Tourism1

9、3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绪 论1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1.2 可持续发展的特点21.2.1 整体性21.2.2 差异性21.2.3 竞争性21.2.4 节律性21.3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21.3.1 生态可持续发展21.3.2 经济可持续发展21.3.3 社会可持续发展32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状42.1 西双版纳简介42.2 西双版纳旅游发展历程42.2.1 旅游形象树立阶段42.2.2 旅游起步阶段42.2.3 旅游产业发展阶段42.3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赋存现状52.3.1 自然资源52.3.2 人文资源52.3.3 宾馆现状52.3.4 旅行

10、社现状53 西双版纳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63.1 西双版纳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63.1.1 旅游产品单一63.1.2 特色不够明显63.1.3 旅游文化含量低63.1.4 从业人员素质低63.1.5 旅游建设投入有限73.1.6 宣传力度不够73.2 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73.2.1 优化产品结构73.2.2 突出本地特色83.2.3 提升旅游文化含量83.2.4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83.2.5 加强旅游建设投入93.2.6 加大宣传促销工作9结 论10参考文献11致 谢12绪 论旅游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日益成为地区经济又快又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元素1。近年来,旅游

11、者更青睐与选择没有受过污染的大自然以及获得较好保留和保护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度假。随着大众旅游者的兴起到成熟,人们对旅游的要求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多变性的特征。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于一体的傣族自治州。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引起了国内外游客的极大兴趣与关注,其地区独特的山水、历史、文化以及少数民族群体多样性和民族风情,亦成为了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的内在发展力。根据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结合地区特色,对推动西双版纳可持续发展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西双版纳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来到西双版纳体验这里的热带风光、民俗风情和边境旅游资源。因此,进一步开发本地潜在的旅游资源有利于

12、吸引更多旅游者来西双版纳旅游观光,有利于促进该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并提高整个地区的经济水平。通过对本文的研究为西双版纳旅游区的发展提供了有用的依据,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做了较好的借鉴。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对事物系统思维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分析,从以往研究成果中提炼得这部分的直接引用,并结合自己在该领域的认知对该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研究。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理论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战略选择;第二部分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介绍西双版纳的历程和发展现状;第三部分论述了存在

13、的问题和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的对策,根据该地区的具体条件,提出问题,总结了地区发展的战略以及其旅游发展的方法,对相关的几个方面的改进措施,进而为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本文研究内容结构图如下:可持续发展理论特点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西双版纳旅游发展现状西双版纳旅游发展历程西双版纳简介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西双版纳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状西双版纳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2。可持

14、续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而且是与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任何片的单方面的增长都不能以牺牲其他方面为代价。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以逐渐成为新的全球性发展的主流哲学,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1.2 可持续发展的特点1.2.1 整体性这一属性是指“自然-经济-社会”三者形成的复杂系统的本质所决定的,它要求实现综合性和协调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整体发展也就是要求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使各方面能够均衡协调发展。1.2.2 差异性地域之间因资源丰富程度、旅游环境适宜状况、地理区位特征、经济基础水平、可进入性和旅游发展机遇等的差异,必然会导致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在地域上的差异。另

15、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所持态度的不同,也会导致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差异。1.2.3 竞争性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来源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选择性,在全球地理范围内旅游者的流向和流量使某些区域成为旅游热点,而某些区域相对成为旅游温点或冷点。各旅游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开发在环境上最为适宜,以吸引旅游者对该旅游地的选择,体现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1.2.4 节律性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有节制地使用旅游资,使旅游资源的供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技术进步的节律性技术进步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具有节律性和规律性。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了节律性

16、属性。1.3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1.3.1 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指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良好的环境基础之上的,以维护和保护整体的生物支撑系统,保护自然资源与生物的多样性,保证旅游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它要求注重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建立良好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的环境保护标准,通过保护和重建自然环境,为人类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和环境提供基础条件。1.3.2 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不仅重视经济数量的有效增长,更应重视质量的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优化配置,增加效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通过科学的旅游开发方式来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3.3 社会可持续发展

17、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国内和国际社会稳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过程的综合体现,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是以不断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必须努力实现旅游发展过程中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构建人类与自然生态同栖的社会共同体3。只要社会在每一个时间段都能保持资源、经济、社会同环境的协调,那么这个社会的发展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状2.1 西双版纳简介西双版纳处于云南的南端,与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相邻。西双版纳年平均气温在1822之间。西双版纳最冷月均温8.815.6。西双版纳季节性分配较均匀,其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则较大,这与我国大部分地区

18、是迥然不同。 它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西南的边疆。澜沧江纵贯南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后汇入太平洋,誉称为"东方多瑙河"。这里聚居着傣、哈尼、布朗、基诺等13个少数民族,因此西双版纳荟萃着浓郁的民俗风情。2.2 西双版纳旅游发展历程西双版纳现代旅游主要源于自治州的成立,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2.2.1 旅游形象树立阶段20世纪50至60年代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一书的出版以及在西双版纳密林中纪录片的发行,西双版纳以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原始森林和独特的动植物种类等备受世人的注目,并引起国内有关科研单位和专业院校对其社会历史、

19、动植物资源等方面的调研与普查,此后西双版纳就以“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绿色明珠”等称誉而成为旅游者向往之地。但至70年代,西双版纳历史上形成的封闭状态尚未完全改变,经济发展缓慢,旅游业仍就是空白。2.2.2 旅游起步阶段西双版纳加强了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规划工作,相继编制了西双版纳风景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和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等,为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奠定了基础。1982 年国务院确定西双版纳为全国第一批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85 年国家正式批准景洪和勐海作为乙类对外开放区,西双版纳成立了旅游管理和经营机构,标志着西双版纳旅游业进入起步阶段。此时旅游者主要是海

20、外友好人士,国内游客主要为从事科研和调查的高等院校、科研和文化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中央和省属科研单位为主要旅游景点,旅游业具有“外事接待”和“企业经营”的双重特征。2.2.3 旅游产业发展阶段国内旅游需求的急剧增长为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为旅游产业给予最重要点培育。以西双版纳机场通航和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建设为先导,西双版纳加大了旅游及其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的投入,旅游业实现了“接待事业型”向“经济产业型”转变。总体看来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绩效明显,旅游业已成为西双版纳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旅游业发展还促进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4。

21、一大批古文物、民族建筑得到维护和保护,一批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得到继承和发展。目前,西双版纳已形成热带风光、民俗风情和边境旅游三大主导旅游产品类型,初步构筑了“一个中心、三大旅游区、四级旅游点、四条旅游主线、七大旅游产品”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5。但另一方面,西双版纳旅游业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新的竞争环境与发展障碍。2.3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赋存现状2.3.1 自然资源西双版纳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种类之多,数量之全,质量之高,堪称“云南之冠”。西双版纳以珍贵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和傣族等多民族文化为主要特色,拥有以热带森林为中心的自然景观和典型性与多样性,有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独特性与多彩性,

22、构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2.3.2 人文资源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服饰与奇异的饮食文化,形成了西双版纳特有的人文旅游资源。雨林文化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模式正是当代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在这方面西双版纳旅游开发前景光明。2.3.3 宾馆现状经过多年的建设西双版纳现有宾馆150家,客房总数9193间,床位数达18885个,其中星级宾馆43家。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金帝大酒店,填补了西双版纳没有五星级酒店的空白,打开了高端市场。各星级的宾馆旅店基本能满足旺季游客住宿,不同消费水平的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西双版纳酒店业的价格偏低,利润不高,房价较中国国内其

23、他地区同标准星级酒店价格低。表2-1 星级地区标准间实际出售价格表(单位:元/天)城市 四星三星二星一星西双版纳23017010080北京1205560405上海1316586335沈阳1295390288无锡739439340昆明977435248星级从表2-1中可以看到,西双版纳和其他城市的住房价格相比,价格偏低。造成价格偏低的原因是当地的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获取到更多的客人,相互之间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游客,形成恶性竞争,导致效益不高。2.3.4 旅行社现状西双版纳原有旅行社105家,经整顿现有旅行社还有有60家。事实上,仍存在许多私营旅行社以挂靠的形势继续营业,所以西双版纳实际

24、运作的旅行社数目圆圆超过60家,这样就产生压价竞争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当地旅行社在西双版纳以外的客源地组团的竞争力弱,所接的团体客人主要靠昆明旅游社输送。 由于旅行社层层剥利,故造成当地旅行社利润低。3 西双版纳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3.1 西双版纳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1.1 旅游产品单一发展旅游业就是生产出用于交换的旅游产品,并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产品的经济价值。目前,西双版纳旅游产品单一,缺乏丰富、多样、灵活的旅游产品,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依旧是观光型旅游产品,尚未转向度假休闲型,景区内项目开发仍旧以观光游览为主,陈旧的产品类型显得过于枯燥乏味,缺乏游客的亲身体验

25、与参与。旅游产品单一,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情感和精神需求,这便是西双版纳最为基本的问题所在。在国内流传这么一句话甚是讽刺:“不到西双版纳终身后悔,一到西双版纳后悔终身。”旅游产品的单一化是让游客得到这个结论的主要原因。3.1.2 特色不够明显所谓特色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从旅游心理学角度来看,好奇心是驱使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旅游消费者的好奇心,不仅导致旅游消费行为,并引导旅游者寻求不同的体验。到不同的地方旅行,主要是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和他们的居住地,品尝不同风味美食,享受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享受一下西双版纳的特色所在。因此,奇特的旅游资源是吸引大多数旅客的主要原因。没有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26、现如今还停留在原始初级阶段,虽说独具民族特色,但是色彩不够浓郁,由此看来西双版纳旅游中最缺乏的就是独具特色的意识。因城市的发展,西双版纳许多民族建筑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华丽而富饶的高楼大厦,此景象让许多游客甚是失望。游客希望看到的是正宗的傣族特色,而不是城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土壤。3.1.3 旅游文化含量低文化是旅游上升和下降的驱动力,失去了文化就失去了旅游本身的意义6。自然资源是文化的基础,文化为自然资源增添色彩,两者相得益彰。旅游需要结合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才能持续发展。在历史上,西双版纳地区的少数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有重大意义的旅游文化,然而现在来到该地旅游的游客却感受不到过去辉煌的文化,

27、也很难让游客了解此地的文化内涵7。走在景洪市街道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穿着傣族服装的人大多是游客,而当地的少数民族多数已被汉化所以很少穿民族服装。西双版纳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许多民族创造的多民族文化的特点,缺乏的不是文化,而是深度的发掘。3.1.4 从业人员素质低旅游业是触及面非常广泛的一项新兴产业,如要发展旅游产业急需一批高素质的研究、规划、筹划、管理人才和需要大量有专业文化知识做底蕴的旅游服务人员8。总体上看,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人才严重缺乏,对旅游产业的研究不够,管理水平较低,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低。旅游资源的开发,尤其是人力资源,需要一定的对资源本身的研究,它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

28、计划。从旅游服务人员来说,不符合旅游产业升级的需要。旅游从业人员和较发达的地区和国家有明显的差距。导游从业人员基本是初中教育,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技能不高,缺乏民族旅游的知识和技能。3.1.5 旅游建设投入有限在旅游业起步和发展阶段,由于投资政策、投资风险、以及政府公共品供给制度设计等因素的影响,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景区内外部通道的安全和公共产品的保护,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产品供给吸收私人利益的外资进入。所以,政府的财政支持和资金投资对旅游业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西双版纳是一个农业地区,经济规模小,2012生产总值82.8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仅为4.2亿元,而10多亿元的支出,西双版纳主

29、要依靠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确保政府部门正常运作水平,导致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地方。3.1.6 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宣传是提高知名度的必要手段。西双版纳旅游主题不突出,导致游客选择失去方向。西双版纳旅游网站专注于提供高端酒店预订服务,提供常规旅游线路预订业务的著名景点介绍。作为一个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自助旅游目的地,西双版纳旅游网站是不完美的。有一些独特的旅游资源,但宣传方式单一,覆盖面小,局限性大,对国内外大型文化旅游促销活动积极性不够。3.2 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3.2.1 优化产品结构优化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文化旅游,会展旅游,从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游,转化为健身康体型

30、,从主要依靠旅游人次增长到依靠数量并重,向升级拉动转变9。具体来说,一是西双版纳具有独特的景观优势来到此地旅游可以欣赏热带雨林风光和田园景观,利用自然生态园区使游客感受神奇的原始风光。二是利用西双版纳的传统文化优势挖掘出少数民族的文化蕴含,包装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作为纪念品,以旅游文化的品质使游客获得较高层次的旅游体验。三是要突出体现西双版纳民俗特色,在饮食、服饰、舞蹈、风俗、节日、建筑等尽可能反映出西双版纳民歌的风格,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对提高西双版纳的旅游景点。四是要确切了解知青文化,全方位展开联谊活动。为了促进西双版纳的发展,还可以邀请作家,艺术家,媒体等到西双版纳创办座谈会等,扩大

31、西双版纳对外的影响力。图3-1 优化产品结构图 从图3-1中可以看到,西双版纳优化产品结构前与优化产品结构后能明显的看出差异。从开始的观光型旅游和度假型旅游,优化为观光旅游、度假旅游、观光会展和健身康体型等多种旅游形式。从而丰富了西双版纳的旅游形式,可供游客进行多种选择。3.2.2 突出本地特色旅游特色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是最直接的动力,旅游业没有特色就会丧失旅游吸引力。西双版纳旅游可以从“热带雨林”、“民族风格”和“边境旅游”等三个方面着重发展。一方面是建设特色的旅游餐饮系统,开发民族传统食品。如傣族风味餐,其特点是酸、辣、香,主要由原料的食品、大米、烧烤等传统的餐饮方式是用芭蕉叶盛

32、饭菜,用手当筷子,在以竹子编制竹桌凳, 置于傣家竹楼上。这种最原始的饮食文化特色应该保持和发扬于世。另一方面是建筑,稀释到傣族传统建设作为傣族农村的习俗和文化氛围的独特特点。应在傣族建筑群的集中地禁止建造商业建筑群,通过立法的方式减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打击,营建民族风情建筑氛围。同时采取措施鼓励,傣族风格的建筑面貌逐步恢复到原来的面貌。3.2.3 提升旅游文化含量“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只有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旅游才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西双版纳旅游业辐射其余的少数民族,牵动整个旅游业的民族文化的核心为傣族文化,形成民族文化的集合,使民族文化渗透于旅游的方方面面。例如,可推出“傣家行”的旅游项目。选择

33、环境质量优秀、民风淳朴和人际关系和谐的傣族村作为旅游目的地,游客在傣家村吃、喝、玩、乐与傣族人广泛接触,充分体验傣族诗画般的生活,使游客可以同傣族的人们进行经验交流和情感交流,从而获得深刻的理解,感悟到傣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学习传统中蕴含的民俗智慧。3.2.4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旅游产品是不可储存的产品,它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各种旅游服务可以通过旅游的运作来实现,并且该服务实现的关键环节是旅游专业人员。旅游专业人员会对旅游产品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他们是桥梁,联系着旅游中的各个环节。因此,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在这方面,在政府的批准下请有经验的旅游研究专家对旅游从业人

34、员进行专业的指导。选定文化底蕴较强的旅游从业人员到西双版纳成立职业技术培训班为当地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指导,对旅游服务的礼节、餐饮卫生常识、英语口语等知识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并且可以组织旅游形象大使评选活动,为有效地促西双版纳旅游业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2.5 加强旅游建设投入发展西双版纳新的建设项目资金的来源,吸引新的投资者,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鼓励投资者投资新项目的行为。我们应该继续增加政府投资力度,旅游作为全方位促进产业优化发展环境的社会工程。充分发挥政府对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的投资资金的引导作用,对国有旅游企业的深化,加快大型旅游企业资本运营的步伐,建立更多的旅游投资平台,产业投资基

35、金的综合使用,债券和其他金融衍生产品和工具,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和建设中,解决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资金短缺的困难。3.2.6 加大宣传促销工作围绕神奇富饶的西双版纳作为品牌,以“原始森林、傣族家园、度假名胜、热带雨林”为主题,展开旅游形象和品牌的宣传促销,晋升西双版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西双版纳的旅游网站专注于提供高端酒店预订服务,提供常规旅游线路预订业务的著名景点介绍。西双版纳是全国自由游的著名旅游名胜之一,应完善西双版纳的旅游网站,进一步拓展旅游知名度。一方面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城市、州、县政府的宣传优势。另一方面进一步调动各旅游企业,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大型文化旅游推广活动10。结 论本文通过对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西双版纳要高度重视服务质量管理,优化结构,着力促进旅游业从观光型向观光会展、休闲度假、健身康体型转变。同时要突出体现西双版纳民族特色,尽可能体现出西双版纳的民俗风貌特色。第二,构建特色的旅游餐饮体系,重点挖掘民族传统美食制作技艺和传统美食的品种。同时采取鼓励措施,逐步恢复景区的傣族风格建筑面貌。第三,加强旅游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使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还可以组织开展旅游形象大使评比活动等,以有力推动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