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委托单位: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 TJ01 项目经理部编制单位:xxx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二 O 二一 年 一 月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编 制 单 位:xxx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评估小组负责人:日期:2021 年 1 月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小组名单人员类别姓名职称签字项目负责人叶海航高工编制小组成员黄国樟高工刘艳高工董盈高工邱伟工程师赵翀工程师董徐龙助理工程师报告审核人祁志刚高工目录第一章 概述11.1 评估目的.21.2 评估过程.21.3 评估依据.31.

2、4 评估范围.51.5 评估方法.61.6 评估原则.6第二章 工程概况.72.1 工程项目简介7 22.2 设计情况及主要工程数量102.3 建设条件182.4 主要施工方案和工艺简介222.5 工程特点与重点、难点902.6 工程施工关键节点安排93第三章 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结论94第四章 专项风险评估964.1 专项风险评估思路964.2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984.3 风险辨识1024.4 风险分析1034.5 风险估测1514.6 估测结论157第五章 重大风险源估测1605.1 桥梁工程重大风险源估测1605.2 其他高风险关键作业施工风险估测188第六章 风险控制措施2006.1

3、风险接受准则2006.2 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2006.3 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207第七章评估结论及建议2177.1 专项风险评估结论2177.2 安全管理工作建议2227.3 评估说明227附件 1:项目部施工信息调查表229附件 2:评估小组主要成员履历表231附件 3:主要桥型布置图238附件 4:总体施工计划表252附件 5:风险分布示意图254附件 6:相关批复文件255附件 7:专家意见及回复257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第一章 概述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困难,作业安全风险较高,其施工安全一直

4、是交通行业监管部门的管理工作重点。在工程实施前,开展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施工较大事故发生。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 号)、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17第 25 号)、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浙人大公告20184 号)、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强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发展意见的通知(浙交安20141 号)、关于印发<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的通知(浙交201558 号)、关于进

5、一步加强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浙交201559 号)和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实施办法浙江省交通建设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和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平安工地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浙交2019197 号)等有关规定,受 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 TJ01 项目经理部委托,xxx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对 TJ01 标段进行开工前的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工作。根据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浙交201558 号) 要求,本评估报告主要分以下八部分内容。一、概 述;五、重大风险源估测;二、工程概

6、况;六、风险防控措施; 三、总体风险评估结论;七、评估结论与建议; 四、专项风险分析;八、附 件。71.1 评估目的为了加 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的安全管理,尽早辨识潜在风险,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安全性,根据项目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中风险评估等级为级(高度风险) 及以上的工程,进行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中各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施工设备、危险物品等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可能导致的事故严重程度,确定风险等级,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合理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

7、段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控制,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达到最低事故 率、最小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评估的主要目的为:(1) 对 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实施风险进行评估, 实现项目安全生产。(2) 通过对工程施工风险进行评估,为工程下一步施工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3) 对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提出建议,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4) 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有效的防范、遏制重特大施工安全事故。1.2 评估过程本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按照“成立评估小组制定评估计划选择评估方法开展风险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编制评估报告

8、”的程序进行。业主已于 2020 年 11 月委托第三方对整个项目进行了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确定了 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风险等级为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重大风险源工程,根据关于印发<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的通知(浙交 201558 号)、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风险等级在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公路工程应纳入专项风险评估范围。鉴于此,xxx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受 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 TJ01 项目经理部委托,成立了 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小组,对 G

9、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进行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对本项目进行了仔细研究讨论并多次对现场实地踏勘,期间和业主、设计、施工就施工安全方面内容多次沟通协商,于 2020 年12 月初完成了本项目的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初稿)。图 1.4-1 现场调查照片主线桥现状通航孔图 1.4-2 主线桥现状图 1.4-3 主线桥航拍图图 1.4-1 南岸现状航拍图1.3 评估依据1.3.1 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 年 8 月 31 日修正)(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 年 10 月 28 日修订)(3)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主

10、席令【2011】第 8 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17 年 11 月 4 日第五次修正)(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2014第 9 号)(6)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 393 号)(7)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9第 714 号)(8)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2019第 708 号)(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2007】第 493 号)(10)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 年 1 月 24 日修订)(11) 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2008】第 166 号)(12)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

11、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17第 25 号)(13) 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浙人大公告2016第 45 号)(14) 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浙人大公告20184号)等。1.3.2 评估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6)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

12、技术规程(JGJ 80-2016)(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 (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T 6067-2010)(11) 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国家安监总局令2018第 3 号)(12)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及其他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和技术规定。1.3.3 评估采用的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1)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交安监发2014第120 号);(2

13、) 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第 217 号);(3)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通运输部; (4)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浙交201558 号); (5)关于进一步加强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浙交201559 号);(6) 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浙交20135 号);(7) 关于印发浙江省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指南的通知(浙应急办函201025 号);(8) 浙江省交通建设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浙交2019197 号);(9) 浙江省交通建

14、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实施办法(浙交2019197 号);(10) 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平安工地建设管理实施办法(浙交2019197号);(11) 关于发布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落后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的淘汰目录(第一批)的通知(浙交201935 号);(12) 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办法(浙交监201884 号);(13) 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浙交2020104 号);(14) 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变更设计)(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 年 11 月);(15) G

15、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6) 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17)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交通组织设计方案、杭州富春江大桥拼宽工程施工通航保障方案等。1.4 评估范围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和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浙交201558 号)等规定,结合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的结论,确定 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具体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对象为级以上(包括级)

16、或风险较高的单位工程。1.5 评估方法参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的方法,结合设计文件、施工组织等,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具体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法)、矩阵法(ESC 法)、事故案例类比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指标体系法及专家调查法等对本项目工程进行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1.6 评估原则本次评估以按国家现行的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对本项目进行评价,同时遵循下列原则:(1) 严格执行国家、地方与行业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2) 采用可靠、先进

17、适用的评价技术,确保评价质量,突出重点。(3) 以认真、严肃、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做到客观公正。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项目简介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有利于推动杭州富春湾新城及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建设发展,有利于构筑内畅外联的交通路网体系,提升富阳高速入城口形象,提高富阳区都市交通一体化水平。本项目将现状灵桥互通迁建至杭新景高速与富春湾大道(春永线)交叉处,主体设置于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 MK13+625.595 处,互通位于富春江南侧,互通采用三岔 T 形互通式立体交叉(梨形),匝道上跨拟建富春湾大道并下穿现状 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

18、路下穿主线,在富春湾大道两侧布置收费站与地面路衔接。主线起终点桩号为 MK12+392MK14+260,主线全长 1.868km,互通匝道全长4.346 公里。新建桥梁 2827.55/5 座,其中主线拼宽桥 625m/2 座、匝道桥2202.55m/3 座;设收费站一处。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图2.1-1 地理位置示意图9图2.1-2工程平面示意图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2.2 设计情况及主要工程数量主要结构物包括主线拼宽桥 625.0m/2 座(左幅 350m/右幅 275m);匝道桥 3 2202.55

19、m/座,其中左幅跨富春江 A 匝道桥全长 902.46m,右幅跨富春江 B 匝道桥全长 994.53m,C 匝道桥全长 305.56m;设置涵洞 82.64m/6 道。其中圆管涵 37.74m/4 道,盖板涵 26.7m/1 道,箱涵 18.2m/道。表2.2-1桥梁工程设置一览表2.2.1 主要技术标准本项目互通主线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中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 120 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 33.5m;A、B 匝道设计速度 60 公里/小时, C、D 匝道设计速度 50 公里/小时,单向单车道匝道路基宽度 9.0m,单向双车道匝道路基宽度10.

20、5m。桥梁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 级,路面标准轴载采用 BZZ-100,其它技术指标按有关现行标准、规范执行。其主要标准确定如下:1) 、主线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标准指标表(现状 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 表 5-1设计指标规范值釆用值1设计速度(Km/h)1201202横断面组成路基宽度33.533.5行车道宽度(m)2X3X3.752X3X3.75中央分隔带(m)2.02.026左侧路缘带(m)2X0.752X0.75硬路肩(m)2X3. 0(包括右侧路缘带 2X0. 5)2X3.0土路肩(m)2X0.752X0.753路面宽度30.030.04桥梁、涵洞宽度(m)桥梁宽 33.5

21、、涵洞与路基同宽桥梁宽 33.5、 涵洞与路基同宽5线形要素停车视距(m)>210>210平 曲线 半径一般最小半径(m)20002000极限最小半径(m)1500不设缓和曲线和超高最小半径(m)5500/最大超高(%)84.5纵 坡最大纵坡()2最大瞬时纵坡1. 71最小坡长(m)300693. 513竖 曲线 要素凸 型一般最小值(m)4500029583. 980极限最小值(m)23000 (29000)凹 型般最小值(m)1600012908. 752极限最小值(m)12000圣曲线最小长度(m)100475. 176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BZZ-1007汽车荷载等

22、级公路一 I 级公路一 I 级现状 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路段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为 33.5m,横断面布置为: 0.75m( 土路肩)+3.0m( 硬路肩)+3x3.75m( 行车道)+0.75m( 路缘带)+1.0m( 中央分隔带)x2=33.5m。互通区主线平曲线最小半径 2000m,最大瞬时纵坡 1.71%,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29583.980m,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12908.752m。2) 、匝道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标准指标表(互通匝道)表 5-2项目单位指标采用值指标采用值设计速度km/h50506060匝道路基宽度m9. 0/10. 59.0/10.59. 0/10. 59.

23、0/10. 5中央分隔带宽度m/行车道宽度m3.53. 53.53.5路缘带或左侧硬路肩宽度m2X0. 5/1. 02X0. 5/1. 02X0.5/1.02X0.5/1.0右侧硬路肩宽度m1.0/3.01.0/3.01.0/3.01.0/3.0土路肩宽度m0.750.750.750.75停车视距m>57.5>57.5>75>75平面线形极限最小半径m8090120120一般最小半径m10015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10002798.2515002800回旋线最小长度m4054.4445050.42纵断面线形最大纵坡%3(4)3.43(4)3.2最小坡长m135135.5

24、98150168.963最小纵坡%不宜小于0.30.9不宜小于0.31凸型最小半径一般值m1600200020003500最小半径极限值m8001400凹型最小半径一般值m1400200015001500最小半径极限值m7001000竖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m6063.67078竖曲线最小长度极限值m4050减速车道长m145153.412145147.742加速车道长m230230230241.516出口角度1/251/251/251/25入口角度1/45/1/45/变速车道单向单车道变速车道的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减速车道+渐变段长度;加速车道釆用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长度。收费站和收费车道数

25、收费站原则上设置在直线段,如不得已设置在曲线上时,平曲线半径不小于 200m;收费站广场的纵坡控制在 2%以内;收费站在收费广场范围内采用水泥後路面,收费广场范围为收费站中心线两侧各 50m(岀口侧)和 50m(进口侧),路面变宽过渡段渐变率不应大于 1/3; 收费站中心线至匝道分岔最小距离不宜小于 100m,至外侧平面交叉口道路中心距离不宜小于150m。收费站的收费车道数根据工可报告预测交通量、服务时间和服务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本项目匝道收费站釆用“4 入 6 出”。收费站范围内除最外侧加宽车道宽度为 4.5m 外,其余车道宽度均为 3.5m 的 ETC 车道;收费岛宽 2.2m,单向收费入

26、口岛长度统一为 28m,单向收费岀口岛长度统一为 40m,收费岛布设以岛头齐平为原则。3) 、桥涵技术指标设计荷载:公路-I 级汽车荷载;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 1/300,大、中、小桥 1/100;桥梁宽度:桥面净宽与路面宽度相同;桥面横坡:2.0%;环境类别:环境类别为 I 类;地震作用:基本烈度 6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0.05。2.2.2 主要断面设计互通匝道路基分单向单车道、单向双车道两种类型,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为: 单向单车道匝道:9m=0.75m(土路肩)+1.0m(左侧硬路肩)+ 3.5m(行车道)+3.0m(右侧硬路肩)+0.75m(土路肩)。单向双车道匝道:10.5m=

27、0.75m(土路肩)+1.0m(左侧硬路肩)+23.5m(行车道)1、现有高速公路道路图 2.2.2-1现有高速公路横断面图2、高速公路拼宽道路图 2.2.2-2 主线拼宽道路断面图3、桥梁拼宽道路图 2.2.2-3 主线桥梁加宽断面图4、匝道路基2.2.3 主要结构型式图 2.2.2-4 单、双向匝道路基断面图2.2.3.1 主线拼宽桥左幅拼宽桥梁中心桩号 K12+567.00,桥梁跨径配置为(2×25+5×25)+(3×25+2×25+2×25)m;右幅拼宽桥梁中心桩号 K12+604.50,桥梁跨径配置为(2×25+2×

28、; 25)+(3×25+2×25+2×25)m。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预应力砼(后张)T 梁,先结构连续再桥面连续;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桥墩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图 2.2.3-1 主线拼宽桥桥型布置图2.2.3.2 A 匝道桥桥梁中心桩号 AK1+340.231,桥跨布置为:(17+25+17)+3×25 + 2×25 +3×30(68+120+120+68)+ 3×50+ 2×50m。跨富春江航道处主桥上部结构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为单箱室变梁高预应力砼箱梁,采用悬臂浇筑,共 3 个悬浇 T 构,每个 1

29、5 个梁段;其余上部结构采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主桥下部结构固结墩采用双肢薄壁墩、连续墩和过渡墩采用薄壁空心墩,其余桥墩均采用花瓶墩, 桥台采用柱式台,墩、台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 图 2.2.3-2A 匝道桥型布置图2.2.3.3 B 匝道桥桥梁中心桩号 BK0+658.555,桥跨布置为:2×50+ 3×50+(68+120+120+68)+4×30+(2×23+2×25)+3×25+3×25 m。主桥上部结构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箱梁构造与 A 匝道桥主桥相同,其余上部结构采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

30、梁。主桥下部结构固结墩采用双肢薄壁墩、连续墩和过渡墩采用薄壁空心墩,其余桥墩均采用花瓶墩,桥台采用座板台,墩、台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图 2.2.3-3 B 匝道桥型布置图2.2.3.4 C 匝道桥桥梁中心桩号 CK0+395.00,桥梁跨径配置为 3×30+3×25+3×25+3×20m。上部结构除第四联 3×20m 采用等截面普通钢筋砼现浇箱梁外,其余均采用等截面预应力砼现浇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花瓶墩,桥台采用柱式台,墩、台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图 2.2.3-4C 匝道桥型布置图2.2.4 主要施工内容及工程量本标段范围内的路基、路面、桥

31、涵、交叉等的施工完成、缺陷责任期缺陷修复及保修期保修责任。主要工程内容如下:表 2.2.4-1 主要施工内容工程名称主要施工内容1路基路基挖方、填方、涵洞、防护、排水等工。2桥梁主线拼宽桥左幅全长 350m,中心桩号 K12+567.00,配跨为:(2×25+5×25)+(3×25+2×25+2×25)m右幅全长 300m,中心桩号 K12+604.50,配跨为:(2×25+2×25)+(3×25+2×25+2×25)m匝道桥A 匝道全长 902.46m,中心桩号 AK1+340.231,配跨为

32、:(17+25+17+3×25 + 2×25 +3×30+(68+120+120+68)+ 3×50+ 2×50mB 匝道全长 994.53m,中心桩号 BK0+658.555,配跨为:2×50+ 3×50+(68+120+120+68)+(2×23+2×25)+3×25+3×25 mC 匝道全 长305.56m , 中 心 桩 号CK0+395.00 , 配 跨 为 :3×30+3×25+3×25+3×20 m3路面底基层、基层、沥青砼面层、水

33、泥路面。2.3 建设条件2.3.1 地形地貌富春江特大桥左右幅位于冲海积、海积平原区。桥址地基土浅部为冲海积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等软土层,厚度 2.124.0m,工程力学性质差;灰色软塑-可塑状粉质黏土,厚度 0.95.4m,工程力学性质差;冲海积粉质黏土夹粉砂,软塑-稍密,厚度 0.56.0m, 工程力学性质一般;中部主要为冲海积成因的卵石、圆砾、粉质黏土,厚度 1320m,工程力学性质一般-较好;下部分部残坡积成因的含碎石粉质黏土和含黏性土碎(块)石,稍密- 中密,厚度一般 0.55.3m,工程力学性质一般-较好;下伏全-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砂砾岩、凝灰岩、花岗岩,中风化层工程力学

34、性质好。根据地质调绘成果,桥址区不良地质不发育, 构造不发育。项目区填方路基主要工程地质区主要为冲海积平原、坡洪积倾斜平原。坡洪积平原区, 地形较平坦,局部地段稍有起伏,自然坡度一般为 0-5°,地表主要为耕 地、旱地等。表层粉质黏土呈灰黄,黄褐色,可塑,工程力学性质一般,其容许承载力约在 100kPa 左右,其下为冲积的卵石、坡洪积的含碎石粉质黏土,工程力学性质一般较好,属 于正常路段,一般可清除表层浮土碾压密实后直接回填至设计标高。 冲海积平原区属软土路基,地势平坦开阔。地层表部为粉质黏土(俗称硬壳层),厚 0.5-4.0m,局部由于河流、河沟分布硬壳层缺失,可塑状,具中压缩性,

35、物理力学性质一般; 下部为厚 2.1-24.1m 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饱和,流塑状,具高压缩性和高灵敏度,固 结时间长,稳定性差,力学强度和承载力低。软土路基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路基填土高度,超过此高度路基不稳定,需对地基土进行处理。本工程线路路堑边坡主要分布在 AK0+665 AK0+833.5 、CK0+167.2 CK0+440 、DK0+374DK0+431.4 段,总长约 498.7m,线路中心开挖最大高度 10.5m。组成边坡的岩土体为第四系残坡积松散土层和风化基岩。其中含碎石粉质黏土,厚 0.5-7.5m 不等,可塑状; 全风化岩呈砂土状,可塑或中密,厚 0.5-5.0m;强风化

36、岩厚 0.8-5.4m,岩体破碎,完整性差; 中等风化岩较破碎-较完整。本工程路堑边坡均以土岩混合边坡为主。土岩混合边坡现状天然边坡坡面较缓,现状稳 定性较好。路堑开挖须分级开挖,中风化岩取 1:0.51: 0.75,强风化岩取 1:0.751:1.0, 全风化岩及残坡积土取 1:1.01:1.25。级间设置碎落台。堑顶外 5m 设截水沟,坡脚设排水沟。项目区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 范围, 无影响稳定性的断裂破碎带通过,区域稳定 性较好;线路区未发现不良地质,对项目影响较小,特殊性岩土为软土层及填土,无其他特 殊性岩土分布及不良地质作用存在。综上所述, 本场地在采取适当措施的情况下基

37、本适宜工程建设。2.3.2 气象、水文特征富春江特大桥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交替显著:春季阴雨连绵,冷暖反复无常;夏季前期雨量多、湿度大、气温低,后期为盛夏季节,气温高,多雷阵雨;秋季较凉爽,雨量偏少; 冬季气温较低、干燥,有时会出现霜冻,雨量最少。年平均气温 16,极端最高气温为 39.7,极端最低气温为-9.6,年均降水量 13001400mm,年平均蒸发量 1250mm, 其中 8 月份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雷雨为本区降雨主要类型,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1/3。在 78 月间易受台风影响,台风过境中心风力达 10 级,基本风压 0.35KN/m²,并夹带大量降水。冬季为寒冷季节, 土

38、层冻结深度约 2030cm,基本雪压 0.42KN/m²。富春江大桥处于海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岸坡稳定。据富春江水文站资料,富春江最大流量 6850m³/s,最小流量 141m³/s,平均流量 1020m³/s,年流量 320 亿m³,水质浑浊。涨大潮时,水下流速较急,具较强的冲刷作用。据富阳水文站潮汐特征值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高潮位为 4.52m,多年平均低潮位 4.14m,平均潮差为 0.41m。河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干湿交替具微腐蚀性。2.3.3 周边环境本项目灵桥互通位于富春江南岸,匝道上跨拟建富春

39、湾大道并下穿现状 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在富春湾大道两侧布置收费站与地面路衔接。灵桥互通主体设置于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MK13+625.595 处,互通位于富春江南侧,属于洪积平原,线路前半段原始微地貌以农田、道路、民房为主,地形较为平坦。后半段原始微地貌以农田、道路、民房、山地为主,地形略有起伏。互通主要控制点为:现状 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现状富春江特大桥、拟建富春湾大道、片区规划用地及永久农田。沿线主要城镇:灵桥镇;主要河流水系:富春江、观坞溪;主要交叉公路: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春永线、规划富春湾大道等;主要交叉铁路:无。水运:富春湾航道作为整个

40、钱塘江航道的一部分, 现状为四级航道,现状在江南新城灵桥有 部分散货码头,随着新城产业转型,货运码头将搬迁。2.3.4 管线调查根据现场调查及施工图设计文件,本项目周边管线情况较为简单,不存在高压铁塔,主要涉及到迁改电力根线116 根,变压器2 座。其中,10KV 电杆23 根,低压线杆25 根,电讯杆68 根,均位于主线上。根据已有资料(施工图设计文件),结合评估小组现场调查情况对沿线主要管线进行了梳理并分析如下:表 2.3.4-1涉及管线统计表图 2.3.4-1MK14+260 处 10KV 电缆及通信电缆2.3.5 参建单位1) 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第 TJ01

41、 标段的相关参建单位详见下表:表 2.3-1 相关参建单位一览表参建单位单位名称建设单位杭州富春湾新城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设计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宁波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杭州市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2) 联合体单位基本情况(1) 杭州市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是经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浙江省首批获得公路工程壹级总承包资质的骨干施工企业。公司创建于 1960 年,1973 年 10 月更名为杭州市公路工程处。根据浙江省交通体制改革和工程建设市场的要求与企业发展的需要,1990 年 5 月、1996 年 3 月,杭州市

42、交通局将隶属的杭州地区公路总段工程队、浙江省航道工程处,先后成建制地并入xxx工程集团公司。2002 年整体改制后更名为“杭州市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现有资质情况: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桥梁、隧道、路面、路基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港口和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公路交通工程(公路安全设施)专业承包贰级;公路养护工程施工二类(甲级),三类(甲级)资质证书; 施工劳务资质(不分等级);爆破作业(设计施工)四级。截止 2019 年年底,集团下属 3 家全资及控股公司(xxx建设管理有限公司、xxx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浙江盛天电子商务管理有限公司)、3 家参股公司(x

43、xx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西湖昆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杭州周浦老年公寓有限公司),总资产达 20 余亿元,注册资金 100100 万元人民币。企业管理人员达 403 人(不含下属企业),其中各类中高级技术人员 161 人,教授级高工 4 人,一级、二级建造师 73 人。拥有各类大型施工机械设备 800 多台套,市值 1.60 亿元。公司以交通工程建设施工为主业,近年来,平均年完成主营业务产值 30 亿元,近三年实现利税 2.5 亿元,合同履约率达 100%。(2) 浙江华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 1969 年,经过五十余年的不断发展,由初建时期的小型桥梁队,发展成为道路、桥梁、隧道、劳务、设

44、备租赁为主的,涉及公路工程所有专业的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具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公路路基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桥梁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等施工资质。公司拥有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了 IS0 9001:2015 质量、GB/T 14001:2015 环境、GB/T 18001:2007 职业健康安全等三位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取得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一级达标证书。2.4 主要施工方案和工艺简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主要依据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等有关资料,现将路基工程、桥梁工程、路面工程的主

45、要施工方案和工艺情况等简介如下:2.4.1 施工总体布置由于施工需求,需在富阳江两岸设置临时借地,据工程情况在两处借地:北岸130 米×200 米计 39 亩,南岸 425 米×100 米计 64 亩。其中设置项目部办公生活区1 处,搅拌站、加工场、预制场 2 处,试验室 1 处。跟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工程机械用电使用情况, 南北两岸各安装三台 400KVA 变压器,电线约 2.4km,用于预制场龙门架、混凝土拌和站、生活用电、现场施工用电等。北岸拌合楼钢筋加工拌 合 楼钢筋加工场项目部试验室图 2.4.1-1施工总体布置图2.4.2 路基路面工程主要施工方案和工艺简介本项目路

46、基工程主要包括路基土石方工程、排水工程、涵洞工程、砌筑防护工程等内容,路面工程采用沥青混凝土,本节主要从路基土方路堑开挖、路堤填筑、特殊路基处理、软土路基处理、挡墙施工、箱涵施工等方面进行施工风险分析。A 匝道路基下穿高速C 匝道路基下穿高速图 3.1-1 A、C 匝道路基下穿现状 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示意图2.4.2.1 土方路堑开挖对路基土方采用“自上而下分级开挖、逐级防护,上一级边坡防护成型后再续挖下一级边坡”的方法进行施工。土方路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图 2.4.2.1-1 路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2.4.2.2 土石路堤填筑图 2.4.1.2-1 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2.4.2

47、.3 特殊路基处理1、低填浅挖路基处理当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将该深度范围内的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换填,换填厚度土质挖方区 80cm,软石挖方区 50cm;填料采用清宕渣,分层回填压实。图 2.4.2.3-1 低填浅挖路基处理示意图施工放样基底开挖基底检验基底处理填料运输控制粒径、含泥量推土机分层摊铺控制分层厚度挖掘机分层整平压实度检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控制横坡度进行下一层填筑图 2.4.2.3-2 低填浅挖路基处理施工工艺流程图2、沿塘(河)路段清淤换填在路基清表过程中,对于水田、池塘淤泥要先抽水后挖淤泥,然后根据设计要求换填宕渣。沿池塘、山坳水田地段填方施工宜在干燥和雨量较少的

48、季节进行。施工准备抽、 排水清淤和外运基底检验基底处理填料运输控制粒径、含泥量推土机分层摊铺控制分层厚度挖掘机分层整平压实度检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控制横坡度进行下一层填筑图 2.4.1.3-3 沿塘(河)路段清淤换填施工工艺流程图3、填挖交界路基处理对纵、横向填挖交界处,在天然地面横坡坡度陡于 15 的路堤地段,将原地表从填方坡脚向上开挖成向内倾斜台阶,宽度不小于 2m;在坡度陡于 12.5 的路堤地段,除开挖台阶外,对路床范围挖除换填 80cm 厚清宕渣,换填宽度土质挖方区全部,石质挖方区为 8m,同时在上、下路床底部各铺设一层土工格栅高强经编,铺设至坡脚处并向上层填料回折不小于 2m。G2

49、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图 2.4.2.3-4 填挖交界路基处理示意图29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反向台阶开挖铺设土工格栅挖方区换填开挖设置截水盲沟填料运输推土机分层摊铺挖掘机分层整平控制粒径、含泥量控制分层厚度压实度检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控制横坡度进行下一层填筑图 2.4.2.3-5 填挖交界路基处理施工工艺流程图2.4.2.4 软土地基施工按照施工图设计要求,对填土高度3m 的一般路段采用等载预压处理,对于 3m填高6m 的一般路段采用超载预压处理;桥头路段 30m 范围内采用泡沫砼处理, 为保证不同工后沉降要求路段间的平顺过渡,泡沫砼采用阶梯式过渡,过渡段长

50、为10m。1、堆载预压本工程互通区匝道路基在软土地基地段采用堆载预压处理,处理总长度为 1151m, 预压期 12 个月,等载预压填高为:路面结构层厚度 64cm,超载预压填高为:路面结构层厚度(64cm)+超载高度(50cm)=114cm,合计堆、卸载土方 26215m3,设计沉降方 9822m3。图 2.4.2.4-1 软基堆载预压处理横断面图图 2.4.2.4-1 软基堆载预压处理施工工艺流程图2、泡沫混凝土轻质路堤本项目匝道桥桥头的软土地基路段 30m 范围内采用泡沫砼轻质路堤填筑,阶梯式过渡,过渡段长为 10m;合计浇筑泡沫砼 7150m3。图 2.4.2.4-3 桥头泡沫砼路基处理

51、纵断面图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图 2.4.2.4-4 泡沫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30G25 长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灵桥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2.4.2.5 挡土墙施工本项目主要采用挡墙进行防护,挡墙的形式主要有路肩式挡土墙和悬臂式挡土墙两种,具体数量如下表所示:表 2.4.2.5-1 挡土墙数量简表序号起讫桩号位置挡墙形式长度(m)高度(m)备注左右1MK13+986.664MK13+996.664左型路肩墙10.137主线2MK13+996.664MK14+006.664左型路肩墙10.126主线3MK14+006.664MK14+066.6

52、64左型路肩墙60.705主线4MK14+066.644MK14+110.664左型路肩墙44.474主线5MK14+110.664MK14+134.664左型路肩墙24.243主线6MK14+134.664MK14+145.000左型路肩墙10.342主线7BK1+154.575BK1+174.575左悬臂式钢筋砼挡墙20.23.5B 匝道8BK1+174.575BK1+184.575左悬臂式钢筋砼挡墙10.13.0B 匝道9BK1+184.575BK1+214.575左悬臂式钢筋砼挡墙30.02.5B 匝道10BK1+214.575BK1+246.575左悬臂式钢筋砼挡墙32.02.0B 匝道11BK1+246.575BK1+270.000左悬臂式钢筋砼挡墙23.41.5B 匝道图 2.4.2.5-1 型、型路肩墙横断面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