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形象传播演变看艺术形象的再创造_第1页
从马形象传播演变看艺术形象的再创造_第2页
从马形象传播演变看艺术形象的再创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马形象伶鬻融看艺术形象的再创造本文从隋唐以前、唐宋元明时期入手,通过分析马形象的特征和绘画技巧,探索马形象的演变历程,马形象的演 变是对艺术形象的再创造过程,既坚守了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又融入了当时历史时期的主流价值观与审美观,并被赋 予了越来越丰富的社会政治内涵与文化价值,从而为当下马形象的再创造提出建议。马在我国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绘画中也是重要主题之一,其与中华民族图腾“龙”并列称为“龙马”,如成 语“龙马精神”也一直是中国人民向往的精神,由此可见,马形象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从文人墨客的文学作品中的马到 徐悲鸿等画家笔下的马,马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在绘画中也是如此。

2、我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画马名家, 他们或者是从写实的角度出发,注重描绘马的种种形态,或者是由形及神,力求临摹出马蕴含的精神,以到达以马寄情 的目的1。从古至今,马一直是绘画主题之一,并且不同时代的画家赋予了马不同的精神文化意蕴,这种意蕴随着时代 的开展不断深化,最终使得马这一主题绘画的内涵不断扩展。一、各历史时期美术中的马形象(一)隋唐以前的马形象马最早是为了战争而引入中原地区,最早的马形象见于商代的甲骨文,这一时期的马形象与后来秦代兵马俑中的 马形象都是具有典型的头细颈高、四肢修长、胸部饱满等马的基本特征。早期的马因为具有政治的功用,所以形象比拟 绚丽,如穆王八骏图,这幅关于马的绘画描绘了在周

3、朝,当周穆王游历西方时,国家遭遇危机,穆王闻讯,旋即跳 进八匹良驹所拉的马车,连夜赶回周朝,并打败了入侵者的画面。为了纪念此事,他吩咐画师画下了他的八匹战马,分 别为红色的赤骥、黑色的盗骊、白色的白义、紫色的逾轮、善于登山的山子、黄色的渠黄、红身黑鬃尾的骅骆、有绿色 耳朵的绿耳。这种做法也被后来的帝王效仿,所以此时的马形象大多具有雄伟的身姿,环绕着神圣的光辉。(二)唐代的马形象到了唐代,马的需求量急剧增多,涌现出了许多关于马的运动,如狩猎、马球等。在这一历史时期,也有了正式 的马画,一种是纪实性质的场景画,比方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可以看到人们放牧、行猎中的马。另一种 画马是马的肖像画,

4、忽略了场景,在于描绘马的主要特征,所以这类马画主要用于向帝王进贡,且第二种画马方式成为 了唐朝以后马绘画的主要趋势。如唐太宗受到了穆王八骏图的启发,他将自己在军事方面的成就以六匹战马雕像的 形式加以保存。从留存的石板画上来看,唐朝的画家对于马的身躯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并且与此前的马形象相比,此时 的马具有了动感,这展现了唐朝马画的进步2。唐玄宗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善于画马的画家,韩干就是其中比拟突出的 一位,他笔下的马具有现实主义的风采,有别于其他画家着重于呈现马在奔驰中的肌肉和骨骼形态,韩干那么着眼于怎样 真实描摹出一匹马所具有的独特的外貌、姿态以及性格,所以他笔下的马具有着粗糙而挺立的鬃毛,也

5、有抬起的前蹄以 及紧绷的肌肉。所以,唐朝时期的画马技法与唐以前的技法有着质的区别,技法也更成熟,纷纷被后代效仿、传承和再 创造。(三)宋朝的马形象盛唐之后,以马形象创作的雕塑等作品不再拥有很高的热度,但是,韩干等人的画风、笔法的纸本绘画马却得以 流传并得以开展成为独立的画科。宋朝以儒立国,这种右文政策也影响了艺术界,表现在绘画上是更多的画家选择了哲 思的绘画方法。如收藏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人马图为北宋画家郝澄所作,在这幅画里,一名马信正用手里的干草 引诱一匹马,眼前的马小心翼翼,虽然很想吃掉马传递过来的草,但是姿态十分犹疑,此时的马形象具有了心理活动。谈起宋朝的马画,不得不提李公麟,其大力开展

6、白描技法,赋予了马形象人文意趣。他画马首先从临摹韩干之的 画作开始,他不限于临摹,在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他开始对传统技法进行再创造,在画马的过程中通过单线的粗细 虚实以及曲直浓淡等来取代传统的色彩和阴影,在其代表作五马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特点。所以,宋代时期的 马形象不仅是唐朝的传承,更是对唐朝马形象的突破,让马形象成为艺术形象中必不可少的形象。(四)元朝马形象元代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由蒙古族建立,历时九十八年。在这近百年的历史里, 中国文人经历了历朝文人们没有经历过的痛楚。由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此时的汉民族文人失去了政治 价值,他们开始选择逃避现实

7、社会,转而通过诗词书画来抒发内心的痛楚。在这一时期,汉民族的文人们急于抒发内心 情感,又不敢大胆表述,在这一矛盾的冲突下,善作画者选择用马这一蒙古人所熟悉的主题来传达政治社会信息,由此 也带来了马画的进一步开展。(五)明朝的焉画元朝没落之后,明朝政权建立了,在新的历史时期,画院重新建立了起来,唐宋绘画传统也得到了复兴。明朝复 兴了唐宋诸多传统主题和绘画技法,用于传达社会政治思想。这一时期的帝王也十分喜爱马画,喜欢通过记录战马的形 象来张扬英勇的精神。如永乐皇帝首推“龙马”形象,其后宣德皇帝延续了永乐皇帝的做法,并亲手画了数张马画。这一 时期也涌现了许多画家,如商喜的明宣宗行乐图,在这幅画里,明

8、宣宗朱瞻基骑着白色骏马,这匹马细节一丝不苟, 马匹样貌和姿态千般变幻,展现出了他画马的非凡技艺。整体上看,明朝的马形象都是对明朝官方的颂扬,有的是对皇帝的颂扬,有的是对监察官员、太守等的颂扬。为 了区分马画不同的功用,这一时期的马画中的符号性语汇变得更加的复杂,而且不约而同地认为不同的主题专门对应不 同官员的履任。这一时期的马形象不再是外表的多彩变化的马,而是通过画家的艺术技巧具有了社会内涵。二、马形象传播演变给艺术形象再创造的启示(一)马形象再创造所坚守的美术精神中华绘画历史上留下的马形象各有不同,无论是温顺健壮的马还是瘦弱倔强的马,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马的形象表现了画家们在不同

9、创作时期的思想变迁,表达画家对时事的意见、对理想的表达和对不向苦难低头的英 雄的歌颂。作为中国绘画历史上独特的主题,对历史诸多马形象进行细致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无论马形象如何改变, 其始终坚守着一种美术精神,其核心艺术观念是保持着对人的生存、人的命运的高度关注,这正是其形象最可贵的价值, 也是不同时代的人们始终喜欢将马作为绘画主题的原因所在。马形象经过每一个历史时期画家的独特赋予,与每一时代的人们情感需求相吻合,因而,从古至今,马形象一直 活跃于画家笔下,而其被赋予的精神也一直影响着不同时代的人们。如今,马形象依然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画家们 依然在通过马形象传递着积极的正能量,如弘扬公正、

10、法治、奉献、不服输等文化精神。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艺术家 的任务就是给这些不同的风格的情感赋予不同的形式,每一时代的文化创造是与时代的情感相吻合的3。(二)基于马形象的再创作方法思考中国历代马形象创作中,无论是线条的运用,还是色彩的搭配,亦或是其中赋予的文化精神,都是历史时期下人 们对当时生活状态进行高度提炼和创作的过程,是历史的记忆与痕迹,其所蕴含的内涵需要我们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去 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借鉴与升华,这才是对马形象创作艺术的继承与发扬。首先是继承。中国历史上马形象创造或者精美或者深刻或者想象丰富,为探寻马形象的真谛,我们可以选择经典 的画作进行临摹,进行还原,这样能够近距离与

11、古代的马形象亲密接触,这也是当代美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采用 还原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古代的马形象进行广泛的传播,这样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中国传统艺术4。其次是改进。虽然中国的马形象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积极、正义等审美情趣,在演变的过程中,马 形象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画家们不断求同存异的过程,但今天我们需要找到马形象 与现代绘画创作形式、内容的最正确契合点,经过不断的改进,让马呈现出符合这个时代的美感。三、总结中国马画具有悠久历史,其风格、内涵随着时代的开展在不断发生变化。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沉淀,马形象在中国 美术史中的地位得以确立。无论是颂扬皇家政绩还是展现君臣依赖的关系,马形象始终承当着社会意义,具有社会政治 内涵。在新时期,美术创作者们面对新形势,要重新认识马形象,从重视对表象的单纯摹写转向更深层的精神挖掘,不 断拓展美术语言的表现形式,让马这个主题在中国绘画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参考文僦:张建国.文人画马的形象变迁及文化意蕴启示:以任仁发的文人精神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