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_第1页
上海世博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_第2页
上海世博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_第3页
上海世博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上海世博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意义世博会既是每个时代最新文明成果和人类智慧的大汇聚,也是东道主动员全国力量,全方位展示本国社会、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是国力强盛的象征和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第一次大规模的进入中国城市的世博会,我们可以从国人与世界的关注程度感受到上海世博会带给中国和上海强烈的冲击。世博会对上海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塑造和传递上海形象的重要平台。世博会不仅综合了政治、经济、文化特征,而且持续时间最长,聚集人流最多、投入量大等特点,而且是对人类社会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最高成果的展示。世博会的举行,实际上是一场体现综合国力、经济实

2、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的伟大盛会,是一次提升国家形象和民族地位的机遇。中国赢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是151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次。2010上海世博会,是全世界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可,是对中国经济实力的认可,也必将对中国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世博对经济的影响世博经济影响着中国,推动着中国。世博经济给中国发展带来并创造了新活力。首先,世博经济直接体现在拉动GDP、提供就业岗位上,即使世博结束后仍对旅游、物流等行业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其次,世博经济对改善上海经济结构有推动作用。上海及全国现代服务业的水平将会得到提升,规模将会扩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

3、改善。其三是世博有利于上海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世博不仅促进了上海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世博筹办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和文化对上海的影响是长远的。世博就像奥运一样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开放,开放既是中国经济30年来不断取得新成就的经验,更是未来中国经济保持成长性的动力,中国经济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举行世博会,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举行上海世博会,将在今后一定时间内平均每年拉动中国GDP增长0.30.4百分点。上海将以申世成功为契机,大力改善环境、改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兴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博中国馆”这一切将带动包括房地产、旅游服务、环保、电子信息产业等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申世

4、成功还将增强海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带动国内投资和外商投资双升温,使世博的投资效应被放大,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总之,中国或者上海本身经济内需的增长将因世博使经济的运行曲线向着斜率更大的方向变动,这一结果不仅对中国经济,而且对世界经济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国际化的事件之一,世博会能使中国和上海扩大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同时使中国在整体上获得一个开放、民主和有活力的形象,这种形象对吸引外资以及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都有实际意义。申世成功,意味着中国可以与西方世界全面相互影响,又是中国进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的里程碑之一。上海世博会,为我国在新世纪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

5、化建设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必将激励全体人民为实现我国新世纪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迈出更大的步伐,努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扩大同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一个城市能够承办规模巨大的世博会,说明它已具有相当的国际化水平和组织能力,从而推动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世博会,给上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将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促进上海现代化事业决速发展。一是办世博会将迅速提升上海城市建设管理和生态环境水平,大大加快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步伐。二是世博会将全面拉动上海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增长,激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三是世博会将强有力地推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坚实后劲。四是世博会将进一步促进

6、上海体制和机制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海世博会,正是展现中国巨大商业市场,将给世界各国的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将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上海世博会,既是国际社会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对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民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充分肯定,也体现了稳步发展中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增强。世博意识将成为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使我们各方面的工作将会做更快、更好。每一个国人都清楚,世博对投资具有重大的拉动作用。世博会对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筹办过程中。200亿如此巨大的投资必将有力地拉动上海经济快速增长。例如在旅游服务业方面,宾馆、饭店等硬件设施的改造投资必将增加;在房地产方面,世博会带动了黄浦

7、江两岸的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投资也将增加;房地产投资增加又会带动相关企业如建材生产企业、装演企业、家电企业投资的增加等。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为了举办一届高水平的世博会,使上海的轨道的交通有了显著发展。对于参访世博会的人数,各路经济专家乐观的预测是参观人数将超过7000万人次。可以肯定的是,世博会参观者将是一个巨大的消费需求群体。游客到达上海后,其衣食住行都将消费在上海和周边地区,同时还将增加上海在门票、娱乐、纪念品等方面的消费收入。世博会举办期间消费的剧增将对2010年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乘数效应”的发挥,各种行业都将会被带动发展,就业人数增加,人民收入自然增加。世博会

8、必将强化上海经济特大中心城市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对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辐射和服务能力,与全国其它地区的货物、服务、信息、要素等交换将更加频繁。上海世博会即将举办,可以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地区的融合发展。世博会是一个全球性的、规模很大的综合性博览会,它需要巨大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支撑,需要中国各地、特别是举办地周边城市有力配合。通过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共同当好主人,共同办好世博会,促进长三角融合发展的功能一定会变成生动的现实。世博会也将提高上海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为国外企业了解上海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上海企业扩大产品出口,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世博对政治的影响:世博为中国提供了改善国际形象

9、的机会,上海世博会成为国际政治舞台有利,从而提升上海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有能力举办史无前例、最大最美的世博,它增强了中国人对自己成就的民族自豪感。世博会使上海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调整自己的定位,实施恰当的策略,塑造自己的形象,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上海现有的积极力量,发展区位竞争优势,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凝聚力、辐射力和吸引力。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抓住这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将一个崭新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上海城市形象展现给全世界,同时走向世界,脱离狭小的空间,实现与国际的接轨。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上海传递城市形象一个强大的扩音器”也是使上海迅速发展的催化剂,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会引发70

10、00万的旅游人数,将会产生近3000小时的媒体报道,这些数量庞大的游客群体和报道将在世博会期间极大的推动上海的城市形象,通过媒体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核心的议题,改变、影响、提升、强化、放大着人们对上海的印象。上海成功的申办了2010年的世博会,并选择了城市作为它的展示主题,对上海的发展和更新、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以谋求更高的竞争能力。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不仅涉及到上海历史的沉淀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开发,更涉及到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在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中的形象,又是对上海综合实力中软实力的充分表达和拓展。世博会让世人看到重建的国际大都会上海。是上海的完美选择三、世博会对文化的影

11、响:上海世博会助推上海在世界的文化认同,世博会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是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塑造和宣扬,从根本上讲是通过文化的交流、传递,实现本民族、区域的文化在更大范围的认同。世博会中国馆为东方之冠”。中国馆整体呈斗拱状,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特点,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国家馆展示的主题就是东方的寻觅、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通过展示城市的管理、建设、生活和产业等各方面内容,来反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观。中国馆呈现出一个绚烂多彩、朝气蓬勃、文化厚重的中国。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将永久地保存。中国馆将耸立在黄浦江

12、畔,与东方明珠塔遥相辉映,将来将成为旅游名胜。世博会作为一次世界科技文化交流的盛会,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主题,非常契合中国实际,也是世界关注的问题。世博会展现人类文明的最新成就,本身就是一次文化盛事。创新是世博会的灵魂,虽然我们看到的是一些非常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但是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背后,孕育的是新的世界观、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文化乃至新的生活方式。上海世博会能够为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会。上海世博会从申办之初就非常重视文化创意和设计,无论是会徽、吉祥物等一些世博会重要标志的征集,还是世博园区总体规划及主要场馆建筑方案设计,都面向全球范围征集方案,为国内的文化创意设计和从业者提供了大量参与机会,搭建了国际性的竞争平台。世博会期间,文化创意活动集中展示,每天近一百场规模不同的文艺演出为民众提供丰富的文化选择,也是一次世界文明和世界文化交流的绝好舞台,会促进中国的文化创意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